布尔战争期间,所有欧洲国家都反英国,法国和俄国趁机划分了在土耳其的势力范围,德国要在奥斯曼帝国修建铁路,奥斯曼帝国靠近印度的地理位置,这些都让英国极为紧张。
大英帝国对这个世界局势越发无力掌控,至少只靠本国的力量已经无力维护帝国的海外利益了,他们需要盟友,他们的孤立政策急需改变。
第八百二十一节 加利福尼亚危机()
英国的两大外交政策,一个是本土优先,一个就是印度核心,不管是威胁到了英国本土,还是威胁到了印度的安全,英国都是不计代价要反击的。但现在法俄同盟,德奥同盟,欧洲两大同盟都在反对英国,都在向印度洋方向扩张的情景,让英国深感无力对抗。
历史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选择了跟日本结盟,现在他们已经跟中国结盟,跟日本也有海军协定。
但英国还是不想跟欧洲军事同盟对抗,他们选择了妥协,德国太过咄咄逼人,尤其是想把铁路从柏林修到波斯湾让英国无法接受,相比受制于德国压力的法国就更容易对付了。
之前英法之间最大的矛盾,其实并不是法绍达危机,那不过是一块黑人地区的村子,更大的危机其实是埃及,英国通过镇压埃及起义,将埃及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但法国一直不肯承认。
法国始终认为,埃及对法国的意义比英国更重大,因为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是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而法国才是地中海国家,苏伊士运河当年也是法国修建的,英国一直在反对修建这条运河。
可现在埃及被英国控制了,运河被英国控制了,法国进出东方的通道就被英国控制了。
所以之前两国矛盾很大,才引起了在法绍达村险些爆发战争。
现在英法妥协了,英国承认法国在埃及的特权,法国占有的苏伊士运河股份,支持法国在北非进行扩张,支持法国吞并摩洛哥。而法国则承认了埃及归属英国,放弃了跟英国争夺埃及的控制权。
历史上,英法两国在1904年才达成的协定,现在提前两年达成了。这个历史走向会变成什么,谁都不知道。
英国的不利局面是注定的,作为世界霸主,他们的利益在全世界的角角落落,所以挑战也来自角角落落。
但中国面对的外交局面也很不利,亚洲地区的日本越来越强了,跟英国的军事协定,让日本得到了资金支持建造了双十二舰队,现在已经成军。美国出于制衡中国,竟然也在经济上大力支持日本。日本的生丝和茶叶已经抢走了大多数中国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早在经济危机之前,中国的生丝、茶叶就开始萎缩了。
根据中国外交部的调查,日本人疯狂的将本国耕地的三分之一种植了桑树,多达一千多万亩。尽管日本的土地单产蚕丝比不上两广地区,只有两广地区的一半,但是日本人工成本是两广地区的一半都不到,所以在高端无法跟江浙蚕丝竞争的情况下,在中低端跟两广生丝竞争的厉害。在美国刻意帮助之下,日本已经占领了美国八成市场份额。
日本之所以如此疯狂,要知道中国在耕地更多的情况下,也只是在两广地区发展了八百万亩的桑蚕,日本却敢发展一千多亩桑蚕,主要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除了在桑蚕领域,他们在任何其他领域,都没有满足原材料的能力。在所有资源领域,只有煤炭稍微丰富,其他重要矿物,铁矿、硝石都很缺乏。
为了工业化,连女人都一船一船往南洋送,往中国送,在中国各个口岸都见到了日本女妓的身影,她们一般占当地日本侨民的八成以上。连女人都敢卖,还有是不能卖的?
英国跟中国签订太平洋协定之后,如约修改,或者说解释了英日协定,强调英日海军协定不针对中国,如果有可能影响到中国的条款,一律作废。
通过太平洋协定,中国政府将英日联盟对抗中国的危险降到了最低,但美国却始终加大力度扶持日本,中国洋务司怀疑美日之间有密约,只是暂时还没有证据,只是从一些渠道获得了风声。
这是一个威胁,如果美日联盟,没人知道日本这个疯狂的国家会做出什么来,毕竟日本跟美国一样,都跟大明进行过战争。
但政府对日本的担忧还是其次,此时大都数政府官员都有一种大国心态,是有些瞧不上日本这样的小国的,体量之间的巨大差距,让他们不自觉的有些放松警惕。他们防范的对象主要是美国,他们担心每日同盟后,美国可以利用日本作为进攻中国的跳板。
1894年跟美国的战争结束之后,美国飞快的通过了海军法案,开始扩张海军。这几年他们一直都以中国为潜在威胁,海军规模始终跟中国差不多。
中国以日本和俄国为目标,打造了20艘战列舰,美国也打造了20艘战列舰。这就让美日战舰数量比中国多了一半,一旦开战,在海军方面,不是美日同盟的对手。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开始后,认为再次扩建海军已经不现实,而且中国可以扩建,美日,尤其是美国也可以扩建,跟美国这个富国进行军备竞赛是不明智的。在保持目前的海军规模的情况下,保证安全就需要借助外力,加强跟英国的同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英国也有意加强跟中国的同盟关系,他们越来越无力对抗西方国家向印度的渗透了,所以在英国的要求下,两国决定将太平洋协定的范围扩大到印度洋,其实局势单方面照顾英国人,毕竟中国在印度洋没有利益。
中国承诺,一旦有国家在印度洋方向向印度发出进攻,中国将站在英国一方,在必要的时候动用自己所有的军事力量。英国则重申在太平洋地区,与中国海军保持一致。
协定刚刚修改不久,就遇到了巨大的跳闸。
加利福尼亚爆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教突然起义了,宣布建立太平天国,攻占了旧金山等城市,并在旧金山建都。
美国马上宣布洪秀全的建国为叛乱,并且激烈宣布要平叛,并且照会了中国政府,要中国政府保证不干涉。
中国政府对美国的照会没有表态,因为政府内部现在也极为矛盾。
但很快中国政府发出了声明,反对美国还海军主力调往旧金山,这是美国跟大明的停战谈判中规定的。
接着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发出了请求,希望英国太平地区的舰队,配合中国海军行动,英国殖民地加拿大的西部港口向中国海军开放。
英国很快回复,在中美不爆发战争的情况下,英国海军将配合中国海军在太平洋地区的行动,加拿大港口也可以向中国海军开放,一旦战争爆发,英国将保持中立。
英国的态度,中国政府是不满意的,他们希望英国发出毫无保留的态度,但很显然,英国人并不想在美国和中国这两个英国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贸易伙伴之间做出选择,中立是最符合英国利益的。
但中国政府对战和问题也极为矛盾。
兵部倾向于战争,他们认为美国这几年军事力量恢复太快了,而且各地又开始对华人不友好,兵部希望再发动一场战争,打击一下美国。
可是户部强烈反对,财政都快破产了,而且加利福尼亚危机爆发之后,九龙和上海的股市爆跌,更让户部对经济产生忧虑。
至于洋务司,则灰头土脸,因为这次事件完全是一次突发事件,美国人反应很大,第一时间让中国政府表态,显然他们怀疑是中国在幕后操纵,可问题是洋务司真的是一点都不知情。
为此洋务司新一代主事苏杰生让朱敬伦狠狠骂了一顿。
朱敬伦真的是恼了,洪秀全在美洲搞出那么大动静,事前他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手动,这是外交人员的严重失职。
至于战争,朱敬伦是真的没想过,他有对美国战争的准备,但绝不是现在。
把洪秀全送去美国,这无疑是朱敬伦的一步棋,他没想到这个棋子失控了。
对美战争的时候,朱敬伦在战前就明白,欧洲列强是不可能让中国吞并美国领土的,但打一场对美国完全没有控制力的战争,是他绝对不愿意的,所以埋下洪秀全这个暗桩,目的就是继续牵制美国。
战后给太平军余部遗留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就是为了让他们有自保之力,让加州白人,甚至美国政府都不敢轻易动他们。战后太平军没有让朱敬伦失望,在洪秀全的纽带之下,太平军余部拧成一股绳,别说受当地白人欺负了,白人没少受他们欺负。美国政府也确实不敢动他们,甚至长期让太平军在落基山一带自治,连警察局都派不进去,派一个警长死一个。
中国政府则在加州派驻了三个领事,旧金山一个,萨克拉门托一个,太平军哪里一个,目的就是拉住太平军,让他们不会爆发,至少在中国政府做好准备之前不能爆发。
美国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需要和平,一边在加州驻扎了三十万軍队,用軍队牢牢看住太平军的动向,同时跟中国领事馆合作,不让当地华人问题爆发。
可没想到问题还是爆发了,不但美国,中国政府也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朱敬伦认为这完全是领事馆外交官的渎职。
可是领事馆有他们的一套说辞,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美国的错误,美国政府应该负全部责任。
第八百二十三节 拜上帝教的传播()
美国华人的事情,其实一直都在掌控中。
当年发动对美国的战争,朱敬伦目的很简单,在美国发展最好的时候,在美国将势力一步步扩张到太平洋地区的时候,在他们的海军力量还没有形成的时候,打击一下美国。
打击之后的计划也很清楚,列强不能接受大明割让美国领土,但大明依然要保持在美国的影响力,尤其是美国西部的影响力,所以支持当地华人取得更大的权力,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只是在美国政治体系中取得权力,这不太容易,按照人数当地华人足够选出一个华人州长了,但战争之后,美国就以各种借口,在加州等地再也没有进行过选举。
这些朱敬伦能够预料,他并不打算再次胁迫美国,他要的是影响力,只要当地华人的权力不受限制,朱敬伦相信他们的能力就会得到释放。
果然在没有政治掣肘之后,很快华人就在当地取得了绝对优势,不但人口占据了大多数,战前当地白人在八十万左右,华人超过百万,战争中白人很多都离开了当地,战后也只有四十万继续生活在这里,美国政府往这里派来了三十万軍队,也不过将白人人口维持在七十多万。而华人在战后人口继续增长,新移民加出生人口,很快就超过了两百万,人口上占据绝对优势。
人口优势很快又转化为经济优势,华人在当地建立了完整的华人经济网络,此时华人不需要融入白人社会了,因为他们自成一体,反而是不能融入华人经济网络的白人很难生存,因此战后很快华人就在加州等地取得了主导权。
但华人在当地的地位,绝不仅仅只是经济和人口优势,事实上是有一些特权的。
战争中,太平军势力占据了内华达山一带的金银矿,战争期间他们攫取了相当多的贵金属,战后美国资本家回来后,太平军并不想轻易还给斯坦福等矿业巨头,一方面通过合法的手段,向这些巨头购买采矿权,对方不肯合作,或者漫天要价的时候,太平军势力有的是办法,办法不是那么合法,比如盗采,比如强占,阻挠对方开矿,反正太平军看重的地方,资本家再想招工恢复生产基本不可能,华工他们招不来,战前蛮横的爱尔兰白人不敢来,来了会挨揍甚至被杀。
总之战后的加州一度比战前的西部更狂野,更没有秩序,美国政府也是以这种理由,在加州巨头们的的强烈要求下在加州派驻重兵的。
但軍队来了,美国式的秩序也很难建立起来。
他们试图往中国人村镇派驻政府机构,劳务公司建立的三角洲地区的华人村镇倒是愿意接纳,很快邮局、警察局等机构都恢复了。但太平军统治区域,则滴水不漏,警长派去一个死一个,都不知道是谁杀的。美军派人去调查,也没什么结果,为此爆发过矛盾,美军打算包围当地华人村镇,武力胁迫,结果当地人马上组织起来,几十万人都拿起了枪。中国领事也发出抗议,让美国始终不敢动手。
所以战后很长时间,其实太平军这批人成了美国最大的民族问题,软不得硬不得,这些人几乎是在自治,这种情况放在西方其他国家很难让人接受,但美国人接受了,他们将这些华人当作印第安部落,就当内华达山区是华人保留区。
当时国内其他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美国政府一直默认了这种情况,直到南方联盟国解散,黑人暴动也被镇压后,美国才试图解决西部问题。
至此,一切都按照朱敬伦的设想在进行,包括太平军的蛮横行为,都是中国政府允许甚至引导的,否则几十万太平军,只凭借轻武器跟美军对峙,结果不会好。是中国政府在后面的背书,对美国的压力,让他们有恃无恐。
但是朱敬伦算准了一切政治经济问题,却漏算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宗教问题。
不是他不想算,而是宗教关乎思想,思想在于人心,人心难测,你怎么算?
主要还是低估了拜上帝教的力量,他觉得这不过是一个邪教,一个邪教能成什么事。但他们就是成事了。
洪秀全死而复生之后,谁知道发生了什么心理变化。
而且朱敬伦为了让洪秀全复生,开启了藏在洪秀全头颅中的部分机械体功能,尽管洪秀全自己都不知道原因,但很快就发现自己拥有了超能力,那就是治疗疑难杂症的能力。
无论多么严重的伤势,多么不可救药的疾病,到了他手里都能治好。他只需要摸着信徒的脑袋默默祈祷,很快这些信徒就会康复。
他本人的复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加上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