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法国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如果说对西班牙殖民地没有半点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西班牙在殖民的道路上走的最早,占领的殖民地其实最肥硕,只可惜管理能力太差。
在殖民地推广大种植园经济,而且给予西班牙贵族特权,得益的只有那些西班牙大贵族,以及教会势力。搞的当地的本土势力,包括土生白人都反对西班牙统治。这种管理水平,别说跟英国比了,连法国都比不上。
法国人认为,如果将这些殖民地交给法国,产值至少能翻几倍。
英国人只想维持稳定,并不想改变这些殖民地的归属,召开会议的目的,甚至有帮西班牙维持殖民统治的想法。他们也不太赞成国际武装介入,可国际武装不介入,单凭西班牙自己,已经无力维持统治了,真的给钱给枪,恐怕又没有几个国家肯。
英国转而提议,各国可以派遣武装力量,但不能单独行动,组建一个联合司令部统一指挥。并且各国都不能以侵害西班牙殖民地的占有权为目的,而是以维护和平和稳定为目标。
这点西班牙勉强能够接受,但美国还是不能接受。法国则表示反对,认为各国武装力量很难协调,法国建议各国分区维持治安,划定清晰的管理区域。但法国出于脸面考虑,表示支持维护西班牙在殖民地上的特殊地位,声称法国并不想侵害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地位。
各国争吵的很厉害,中国很少发表态度,因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其实是很矛盾的。
中国从始至终其实都没有参与过西班牙殖民地起义,不是碍于中立法,只是因为中国自己的利益在这些起义中就很矛盾。
在菲律宾,中国领事馆始终在维护华人的中立。出于防范中国渗透菲律宾,西班牙政府很晚才同意大明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新加坡会议之后,才允许华人在这里不受限制的经营商业,包括购买土地经营农业。但在菲律宾,由于华人取得这些权力很晚,新加坡会议后,大明获得了合法的殖民地,因此将经营和移民重点放在了殖民地上,导致华人在菲律宾基本上只是以商业身份存在,在菲律宾的五万华人,都是商人和为商业服务的伙计等。
但是在古巴,情况又恰恰相反。古巴距离中国很遥远,西班牙人不太担心大明向这里渗透,历史上就大肆用苦力取代黑人,导致古巴起义的时候,华人就占了当地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这个历史上,华人可不仅仅是男性,在古巴的华人,也不仅仅是苦力,甚至根本就没有苦力,都是合法的农业工人,数量也比历史上为多,占当地人口的近五分之一。
所以在古巴起义中,依然出现了历史上那种现象,大量华人劳工参加了起义军,人数高达数万,以客家人为主的华侨战斗力很强,古巴起义军领袖如此评价,“没有一个是逃兵,没有一个人叛徒”,这句话后来刻在了华人烈士纪念碑上。
因此在菲律宾的华人是中立的,不参与菲律宾起义,菲律宾是独立建国也好,是西班牙统治也罢,华人都是以商业为主,损失不大,也更容易继续维持利益,甚至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下,华人会更加适应。而在古巴,因为华人人数众多,仅次于白人、黑人之后位居第三大族群,所以华人在这里分布于各行各业,中下层华人数量众多,有强烈的反殖民倾向。大量华人参加起义军的情况,让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
所以支持起义,则损害了菲律宾华人的利益,反对起义,则损害了古巴华人的利益,这让中国政府一直很为难,所以始终保持中立,连武器都不卖给起义军,到让日本人把这笔钱赚走了。
现在中国代表不发言,体现的就是这种矛盾。
经过长时间的争论,最后还是支持派兵的多,而且大都支持法国的意见,那就是进行分区占领,最后连英国都同意了这种近乎瓜分西班牙殖民地的做法。
可是之后在派兵数量,以及划分区域大小方面,各国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美国见无法改变各国派兵意愿之后,强烈要求各国制定统一的时间表,要求对派兵和撤军做出明确的保证。法国为首的几个国家表示很难做到,认为对这种治安战规定时间,会造成军事指挥上的限制。
美国又要求对各国派兵进行限制,认为各国軍队不应该超过一万人,法国认为不应该进行限制,而且表示一万人远远不够,西班牙派了二十万軍队都无法镇压古巴叛乱,各国派兵少了无济于事,法国建议各国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当地局势灵活控制驻军规模。
中国支持法国的态度。
美国突然将矛盾指向了中国,认为中国有向菲律宾派兵的权力无疑,但古巴距离中国太远,中国在这里没有合理的利益,但不应该在古巴和波多黎各派驻軍队。
第八百一十三节 瓜分西属殖民地()
中国提供了充足的证据,根据去年,也就是1899年西班牙在古巴做的人口统计为例,古巴有人口160万人,其中华人就有20万人,是各国侨民中最多的,中国有最充足的理由派兵,而且认为中国派兵数量应该根据侨民比例。番茄小说网。墨西哥对此表示了支持,因为墨西哥在这些地方的侨民也不少,很多当地人也都有墨西哥国籍,如果按照这个分法,墨西哥能派遣的队数量也不少,划分的利益当然不会少。
美国强烈反对这种派兵比例。
最后法国提出,按照经线划分各国治安区,古巴横跨十三个经度,以两经度为一个治安区,各国各自否则各自的治安区,派军多少由各国自行决定。
法国的意见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只有西班牙和美国反对。但此时两国势单力孤,根本无法改变局面。
墨西哥自知争不过这些列强,他们主动要求西经84度以西一个经度的范围归墨西哥负责,理由还很充足,这里距离墨西哥最近,跟墨西哥仅隔了一道海峡,方便墨西哥调兵。
见墨西哥割走了最小的一块区域,大家也没什么意见,都同意了。
西班牙强烈反对之下,各国认为西班牙有能力维持哈瓦那为中心的,西经82到84度区域,让西班牙得以保住最核心的区域。西经80到82度之间,为美国的治安区。78到80度之间,是英国治安区。76到78之间是法国治安区。中国得到了76度线以东区域。荷兰和丹麦共同维持波多黎各岛的治安。
这样的划分,是经过激烈争吵,各方权衡,公开私下各种博弈之后的结果。
美国是强烈反对各国,尤其是中国介入的,但在瓜分大势比可避免的情况下,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将中国的治安区排挤在古巴最东端。如果不让中国在古巴岛上维持治安,则中国就要求在波多黎各维持治安。相比波多黎各是单一的岛屿,美国认为还是让中国留在古巴岛上,跟列强一起存在更能保持平衡,相互牵制。
但美国强烈反对各国在古巴保持常驻舰队,认为各国没有必要在古巴保留海上力量,尤其是中国,上次跟中国的战争,让美国刻骨铭心,一旦让中国在加勒比地区保持海上力量,则中国就能对美国东海岸形成威胁了,在美国西岸已经暴露在中国夏威夷舰队的威慑的情况下,在让中国势力渗透到美国东岸,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
美国的这个态度,得到了英法等在该地区有军事基地的国家支持,大明孤掌难鸣只能同意。
美国之所以允许中国得到一块治安区,他们还有另外的打算,因为既然古巴可以这样分割,那么菲律宾自然也要如此分割,美国认为有能力帮助西班牙在菲律宾维持治安,尽管在这里西班牙和中国又联合起来反对,可出于平衡目的,英法都开始支持美国的诉求。
结果菲律宾也被分割了。
跟古巴不同的是,岛屿众多的菲律宾,是按照岛屿划分的,各大国都得到了一个大岛,来“维持治安”。
像古巴一样,宗主国西班牙保住了核心区域,他们成功“说服”其他国家,他们拥有在吕宋岛维持治安的能力。
英国得到了巴拉望岛和苏禄群岛两处靠近海峡殖民地的岛屿,继续保持对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
法国得到了第二大面积的治安区,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岛,这座岛现在还属于地广人稀,直到1939年菲律宾政府提倡移民后,人口才出现大幅度增长。
美国和中国瓜分了米沙鄢群岛。
美国得到了菲律宾第三大岛萨马岛,莱特岛、保和岛、宿务岛、马斯巴特岛等大岛。
相比而言,中国得到的治安区面积反而较小,除了得到米沙鄢群岛中的班乃岛和内格罗斯岛两座大岛之外,还得到了民都洛岛。
虽然相较美国得到的岛屿要少,总面积也稍小一些,但地理位置更关键,民都洛岛到马尼拉不过两三个小时航程,而且民都洛海峡是通往中国南洋殖民地的必经之路,战略意义重大。
其余荷兰、丹麦在这里都没有话语权,因此在会议上他们根本就没有争取。即便荷兰拥有靠近这里的殖民地,但和清楚,这些还很荒凉的热带岛屿的开发成本有多高,不像古巴和波多黎各已经是西班牙人开发出来的富饶热带种植园经济区,这里茂密的原始雨林开发成本不是他们这样的小国能够承担的。另外争夺这里,也会跟大国形成冲突,荷兰人识相的表示自己在菲律宾群岛么有利益,也没有承担维持治安的能力,放弃了争夺。丹麦更识相了,能跟荷兰一起瓜分了波多黎各已经是额外的惊喜,犯不着继续展示贪婪,招惹大国。
要说不满的国家也有,美国就是一个,虽然瓜分了菲律宾比台湾还大的一片治安区,但如果有的选择,他们宁可不要这里,也不希望各大国进入南美后花园,英法等国还能接受,中国势力进入哪里,对他们的威胁太大了。
另一个不满的,是德国人,德国人已经习惯了向外表达他们的不满。
国内民族情绪十分高涨,他们刚刚被中国和英国联合排挤出菲律宾,紧接着中英就跟其他国家瓜分了这里,德国报纸上一片批判列强瓜分西班牙殖民地的声音。
海军集团和以克虏伯为代表的重工业集团,开始鼓吹这都是因为德国没有强大的海军,才无法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用带有民族悲情的声音高呼,“伟大的德意志帝国,配得上一个伟大的海军”。
另外他们也不是没有行动,在伦敦会议期间,德国多次派遣舰队到菲律宾区域巡航,但都被中国海军或者英国海军严密监控,当然德国人也不是真的打算再次武力进入菲律宾,只是在表达不满罢了,因此倒也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冲突。
最不满的国家,肯定是西班牙了,列强赤倮倮的以维持治安为借口,瓜分他的殖民地,而且他还有苦说不出,被迫表示欢迎各国帮助西班牙维持殖民地的治安,目的只是希望在治安期结束之后,西班牙还能收回这里。
各国分别表示,为了帮助西班牙,除了出面帮西班牙维持治安之外,还给予了西班牙一笔军费援助,各自数额不等,英国给的最多,给了三百万英镑,中国和美国给了两百万英镑,荷兰和丹麦联合给了两百万。
同时各国保证,将在十年内结束治安管理,将殖民地的管辖权交还给西班牙。但是在治安期,各国治安区的军事和民政,都归各国自己管理。治安区所得收益,用于各国的治安费支出。
说起来,至少在法理上,并不能说列强瓜分了西班牙的殖民地,相当于租借这里十年,当然,如果将来真的会归还的话。
可刚刚得到这些治安区之后,列强马上就行动了起来,以中国为首,马上通过一笔专项治安拨款,向古巴派遣了五千士兵。将自己治安区的大城市圣地亚哥控制起来,这座城市,之前其实一直都在西班牙队手里控制着,起义军能控制的区域,不过是一些农村地区,而且还时常被西班牙队镇压,起义军真正的基地大多都在山区。
圣地亚哥不但是一座港口城市,而且是古巴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哈瓦那,中国得到的治安区在条件上来说,相当不错。另外还有关塔那摩湾这个著名的地方,也在中国治安区,用来建设军事基地再好不过,但伦敦会议决意中,各国承诺不会在治安区建立军事基地。
可民用港口总没问题吧,偶尔有军舰进入民用港口也很正常吧,所以中国还是划拨了重金开始在关塔那摩湾修建港口设施,打着开发经济的幌子,经济好了老百姓就不会反叛了,带着维护治安的幌子,还在修建要塞炮台,没有军事设施怎么维持治安?
中国的行为,让美国很不满,但是他们暂时找不到证据,中国依然保证不再这里设立军事基地。美国的针对性措施是,他们开始在菲律宾依法施为,在宿务和保和岛修建港口,控制保和海,随时可以出击切断中国的民都洛航线。
随着瓜分西班牙殖民地的行为,中美两国的矛盾更深了,美国国内战后高烧不退的排华声音更响了,而一些政客再次跳出来,开始制造相关舆论,已经开始有人预言两国下一次战争了。
就在各国完成了对西班牙殖民地的分割之后,英国女王在决议书上签完字,见证了大英帝国最后一次扩张之后,八十三岁高龄的维多利亚女王永远的合上了眼睛。
维多利亚女王的离世,顿时压过了一切声音,不管是焦灼的布尔战争,还是对瓜分西班牙殖民地的讨论都结束了,全世界舆论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报道女王的过世。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派去了代表吊唁,欧洲各国王室甚至传承久远的贵族家族,都派去了代表。
跟历史上任何一次欧洲王室的婚丧嫁娶一样,维多利亚女王的葬礼,也是一场各国王室会聚的盛会,同时也是一场外交盛会,在这种场合,往往君主国更能通过姻亲关系,找到共同话题。
威廉二世就开始以此为契机,开展他特殊的王室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