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两,此时他的心里才算踏实下来。
没想到没迎来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一场巨大的事件倒是先从中国内部爆发出来。
李秀成调集了三十万大军,度过了长江,开始北伐了。
太平天国这次北伐,跟上次林凤祥的北伐不同,这次是准备充足,有备而来。
首先在经济上,他们经过这五年来的稳固经营,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粮草物资。
在军事上,太平军装备了多达30万只线膛步枪,以及3万门各种口径的大炮。
自重要的是,他们装备了两艘铁甲舰。
两年前他们向大明订购了两艘铁甲舰,去年年底才交付给他们。
这两艘铁甲舰,是埃尔克森的最新设计,完全放弃了桅杆的设计,采用两座三胀往复蒸汽机和8座锅炉动力驱动,即便其中一座蒸汽机熄火,也能保持动力,总马力达到了5000马力,跟大明海军几年前的广东号铁甲舰动力相同,而广东号可是6000吨级的铁甲舰,但交付太平军的两艘铁甲舰吨位才只有5000吨,显然这两艘船相对动力更强,速度更快。
为了说服太平天国接受这种小型铁甲舰,大明的工程师可是费了一番唇舌,告诉他们,太平天国的海防主要在长江上,如果吨位过大,就无法从海上一路驶往天京,因此才让他们接受了这种吨位的军舰。
可真正的原因,主要还是大明海军想要为自己的下一代二等战舰进行技术储备,大明海军已经决定,五年之内完成所有军舰的铁甲化,一方面给旧式的木质战舰装上铁甲,另一方面则打算新建一批全铁质的铁甲舰。
虽说抱有另外的目的,但是这两艘铁甲舰的性能毋庸置疑,速度上可以达到12节以上的航速不说,最高航速更是能达到14节的水平,跟英国最先进的英弗莱息白号不相上下,在火力上更是大大满足了太平军的要求。
在前后和中部,一共安装了三座炮台,总计安装6座仿制克虏伯180口径的重炮,两侧舷炮更是多达40门,也都是70到105口径的克虏伯线膛炮,火力全开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木制军舰能够抵挡。
结果也确实是这样,去年刚刚接收这两艘战舰,在大明海军中实习过的太平军水师官兵就以这两艘铁甲舰为主力,配合调集了一百多艘大小军舰,向刺一般扎在天京面前的清廷浦口水营发起了攻击。
两艘铁甲舰在前,承担了大部分的火力打击,甚至冒着地方的岸防炮的轰击,硬生生将过去一直无法击败的清军长江水师强势消灭在港口中。之后太平军沿着长江一线,横扫了清军大大小小上百座水寨,彻底掌控了长江的制江权。
这时候他们才开始安心的发动北伐的攻势。
汪海洋部统帅十几个王爷的二十万杂牌兵马,从太仓渡江,先扫平了崇明县清军大营,接着度过长江,在通州和海门两地同时登陆,在舰炮的掩护下,成功完成登陆任务,接着建筑了水营,开辟了渡江阵地。
另一方向,杨辅清也率领十几个王爷,带领十万大军,从芜湖和铜陵两地渡江,杀入无为州地界,向鲍超部坐镇的三合镇进发。
太平军大举行动的消息,震惊了外界,但却没有让朱敬伦意外,因为他早就知道了太平军的动向,他很清楚太平军迟早是要北伐的。朱敬伦此时关心的是,曾国藩要如何应对。
朱敬伦毫不怀疑,已经回到安庆两年的曾国藩,此时肯定已经再次牢牢控制住了湘军,曾国藩的能力他是不怀疑的,也没人有资格怀疑。只要曾国藩肯使用权谋,曾国荃那点本事完全不够看。
朱敬伦曾经奇怪过,他记得曾国藩在天津教案后不久就死了,可是根据现在的消息,曾国藩不但没死,身体还出奇的好。不得不说这个人的命运,也被自己改变了。
历史上,天津教案时候的曾国藩,已经是平定太平天国功成名就的当世第一功臣,功高盖主被人忌惮,官场上到处碰到敌意。天津教案之后,他带着一身声名狼藉还跑去江南处理刺马案,而刺马案最大的一个嫌疑就是湘军集团。可以说是在天津教案和刺马案的双重打击下,曾国藩才抱憾而终。
可是这个时代,天津教案还是发生了,但是刺马案就没影子了,当事人马欣怡还老老实实在安徽配合兵部尚书袁甲三镇压捻军呢。至于太平军,不但没有剿灭,而且还死灰复燃,气势正盛。
根源就在太平军身上,太平天国不除,曾国藩心中就有放不下的事业,人的精神力量往往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曾国藩这种人来说,他还有未完成的大誓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身心,使他从天津教案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全情投入到镇压太平天国的事业中来。
曾国藩没死,这本身就是湘军最大的利好,而此时太平军全力北伐,朱敬伦不太看好他们。
“你怎么看?”
他问自己的狗头军师方山。
方山这几年作为中书省的中书令,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给朱敬伦提建议,算是皇帝的私人幕僚,皇帝的命令也一般都是中书省草拟,然后经过门下省审核,最后朱敬伦签字后,由尚书省负责执行。
由于朱敬伦是一个相当有主见的皇帝,说不好听点有点独断,所以方山的工作很轻松,他基本上不用给皇帝出什么主意,皇帝的主意比谁都正。所以慢慢他就沦落成了一个提供私人建议的幕僚了。
但他乐的如此,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安享富贵这还不好,他跟喜欢没事找事的赫德是两路人,在做人问题上,这个算命先生看的很豁达。
“我倒是觉得,李秀成做的怕是有点满了,过满则溢啊!”
方山看问题的角度让朱敬伦不由惊疑了一下,这个算命先生看问题的角度有时候确实独到。
他不从太平军和湘军的力量对比上分析,反倒是从太平军的内部开始着手,他不依据任何确实的消息,仅仅凭借李秀成做事的方法,他就觉得有问题。
“你这么一说,我倒也觉得有些道理了。”
如果站在西方人的角度,他们一定认为李秀成这次的政治手段堪称完美,因为李秀成通过这次北伐,将他的两大政治对手,汪海洋和杨辅清统统调走,在太平天国内部完成了李秀成势力的整合,这种意义甚至比北伐的胜败更重要。
可是李秀成做的实在是太完美了,一次性解决了所有的后患,以中国人的智慧来看,确实做的不留丝毫后路,反而会出问题。
如果是以前的朱敬伦,他绝对不会这么想,但是现在的朱敬伦却明白,李秀成这么做,看似一次性将所有政治对手都解决了,实际上则是将所有的反弹力量一次性激发了出来,恐怕他遇到的反弹将会前所未有的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百七十一节 法国人生事()
但中国人的智慧往往是长时间的,不是一种短期效应,因此一时间还爆发不出来。
而且太平军的北伐势头很猛,他们的軍队渡江之后,很快就打垮了江北清军。
汪海洋部在李秀成派遣的重炮部队的支援下,很快就拿下了海门和通州两座城市,左宗棠的楚军集团看似不堪一击,不断的向西边的扬州退守。
而杨辅清的軍队,也歼灭了和州和无为州的八旗、绿营,向巢县方向进发。
曾国藩在安庆似乎鞭长莫及,一时间也没有什么举动,湘军主力曾国荃部依然驻扎在安庆一步不动。
那些过去谩骂曾国藩的清流继续谩骂曾国藩,不过从过去的对洋人姑息养奸变成了对太平军的畏敌如虎,可是他们的骂声中,怎么看都夹杂着一股恐惧的口气。
太平军的北伐从6月开始,只能用势如破竹来形容,而且他们是水路配合。汪海洋沿江前进,打下瓜洲之后,李秀成麾下水师马上在瓜洲建筑水营,接济汪海洋各种补给。杨辅清打下无为州之后,李秀成也在裕溪镇开辟了港口通过新裕河可以直通巢湖,给进攻巢县的杨辅清部保证了后期给养问题。
在北伐顺利的情况下,太平天国内部没有爆发任何冲突。
反倒是满清内部人心惶惶,他们这几年就没过过好日子,天津教案不说,太平天国占据了南方财赋重地,西北的回疆也是战乱频频,阿古柏已经趁乱占据了库车之外的整个回疆,而沙俄趁机还攫取了伊犁,沙俄的入侵,更是让清廷感到压力重重。
朝堂上的愤青们,整天除了叫嚷要西征,就是叫嚷南征,当然还有骂曾国藩,除此之外他们拿不出任何好办法,唯一的好办法还是勒令曾国藩即刻渡江作战。
在这些不和谐的声音之中,倒也有一些做实事的人,比如李鸿章,他就任直隶总督两年来,在大沽口一带修建了完善的要塞群,自夸已经不用惧怕洋人的舰队。
还有就是奕欣等满人中的开明权贵,他们开始组建新的八旗兵了。从各旗中挑选青壮旗丁,编组新军,统领正是从广枺氐奖眮姷陌似旄倍纪掣恢榱ā
富珠哩刚刚回到北亰不久,其实就被下了大狱,罪名是他在明军攻城的时候,帮助明军劝降。很多因为投降而保住一命的满人官兵,不但在这时候不解救富珠哩,反而落井下石,大言不惭的表示,要不是受了富珠哩的蛊惑,有他们爷们守着北亰城,就是一百万伪明的逆贼也休想打进四九城,他们将丢失城池的罪责全都推给了富珠哩。却浑然忘记了,明军进城之后,是富珠哩带着从广州跟来的八旗兵,穿着明军的军装,守在一家家满人权贵的门前,防备有乱兵进入这些府邸劫掠。
但奕欣是一个聪明人,他调查清楚之后,不但释放了富珠哩,反而委以重任,给他加官进爵,让他从满人中挑选出一万人,购买洋枪大炮编练新军。
只可惜这些八旗大爷,走步训练是没有问题,可一下了操就吆五喝六的不是去喝酒,就是去打牌,富珠哩想约束他们,还被他们拿出红带子、黄带子的资历训斥。富珠哩是从广州逃回来的,他根本就不敢招惹这些在北京根深蒂固的八旗二代们,而且能送到他军中吃粮的这些旗丁,无一不是通过各种过硬的后门进来的,他们背后的力量更是他一个在广州居住了几代人的广州旗人能股得罪的起的。最后只能走一步是一步,让他带这些人上战场,去跟武装到牙齿的明军搏斗,他知道那只是送死。
旗人自己烂透了,就只能靠汉臣武装,可汉臣总让人不放心,不是他们做出了什么不适当的举动,而是一种两百多年来对汉人的防范心理使然,汉人又何尝信任过满人?
慈禧时不时的除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哭诉两声外,也只能跟奕欣一起,使用权谋让这些汉臣无法拧成一股绳罢了。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沉得住气的人,他过去在安庆一待就是几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亰他不动,皇帝跑到了承德他也不动,李秀成跟陈玉成进攻武汉他同样不动,这次李秀成北伐,他依然不动。
他不动的目的恰恰是为了动。
这几年曾国藩在安庆也没闲着,他模仿自己参观过好几次的大明兵工厂样式,让容闳雇佣了两百多个美国人,在安庆修建了庞大的兵工厂,安庆军械所比历史上还要宏大,已经能够生产从蒸汽船到线膛枪在内的大部分武器装备。
只可惜他们生产的蒸汽船都是木质结构,线膛枪也是前装枪,在技术上已经比大明兵工厂落后了一代。而且还无法生产线膛大炮。蒸汽船的大马力蒸汽机,依然要使用进口,不是从美国进口,就是从大明进口,只有500吨一下的船用蒸汽机能够自产,而生产这些小型蒸汽机的钢铁,还是从大明进口的。
即便是这样,曾国发打造的军事工业,也已经远远超过只能修理步枪的太平天国的军事工业了。
可曾国藩没想到太平天国竟然会向大明购买铁甲舰,更没想到的是,这种军国利器大明进入真的肯卖,两个没想到让湘军顷刻间丢失了制江权。
在丢失了制江权之后,湘军之后的战斗,就只能局限在陆地作战上。
刻在陆地上,曾国藩始终都没有作为。
7月,杨辅清包围了巢县,鲍超从三合镇回军支援,三次都没有打破太平军的包围圈。8月,汪海洋十万大军从瓜洲北上包围了扬州。同时分兵到仪征、**等处,开辟了大大的一块江北基地。显然对于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事情,汪海洋这些王爷十分用心。
对于太平军跟清军爆发的激战,大明第一时间就跟英法等国公使沟通过,大明宣布将在这次事件中保持中立,也希望各国保持中立态度,不要强行介入,以免使问题复杂化。英法两国纷纷表示,希望太平天国和满清的战争不要影响到两国在上海的正常贸易。
上次太平军进攻上海一役中,大明居中调停,为上海的中立做了保证,保证任何一方都不能让上海陷入战争之中,在必要的时候,大明将负责保护这座城市的安全,而英法则在战争期间要保持中立态度。
所以大明其实对山海英法军事力量的中立,负有监督和保护的义务,为了让两国不趁机介入,大明派遣了两艘万吨级铁甲舰在内的一只十艘大型军舰组成的舰队,北上上海,驻扎外滩对岸的陆家嘴一带。
为了让大明隔开洋人跟上海县之间的联系,李秀成大方的将浦东很大一片土地租借给了大明,正对外滩的陆家嘴就被大明海军选中,建设在上海的海军基地。看得出来,李秀成对洋人能否保持中立态度,也十分的重视。虽然他不在乎跟洋人打仗,但是他一直都有一个观念,认为洋人在水上很厉害,即便大明都要让他们三分。
在大明铁甲舰和披甲木舰组成的混合舰队的监督下,洋人真的保持了相当程度的控制,只有英国派遣了一艘蒸汽船在长江上巡航,保护往来船只的安全。法国舰队更是直接趴窝在外滩上,他们连租界都失去之后,在上海已经没有了固定的基地,法国商人也大多进入英美公共租界做生意,老实说,他们介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