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了瞅考题,郑光看了看天色,便决定先打个草稿,反正刚才睡得有点多,现在一时之间是睡不着的,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点起蜡烛,晚上挑灯夜战一番,大不了之后的几天晚上都早点睡就是了。
一百六十五 决战春闱(四)()
乡试和会试一样,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场考试,也就是所谓的四书五经的经义考试,这第一场考试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而后面的策论之类的都是陪衬,除非有特殊的题目的时候,才会有特殊的意义,直接影响是否取中,不过这主要会出现在殿试上,因为皇帝会亲自查看一部分试卷,寻找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才授予官位。
而四书五经题目里,最重要的是三道四书题,三道四书题里面,最重要的又是第一题,所以,第一题是否做得好,文章是否写的妙,能否吸引人眼球,那就是最重要的,而今年的第一题,四个字,天下有道。
这一题郑光并不陌生,在当初和唐顺之还有徐胖的头脑风暴之时,唐顺之就出过这道题目,这一题出自论语,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说白了,还是大道理,还是说理,说的花团锦簇,完全为圣人说话,那就好了,别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你越犀利,被取中的希望就越小,这种堂堂正正的大题,最忌讳的就是剑走偏锋,你要是截搭题也就算了,反正人家也是剑走偏锋,你再走个偏锋,没人能说你的不是,但是如果面对题意完整的大题,你再剑走偏锋,那就不符合科举基本精神了。
必须要知道,科举是为了选拔“老成谋国”之人才,你显得太异类,就会直接被这个僵化的官场所排斥,距离官场越近的考试,这种排斥力就越强,所以,此时务必要收敛锋芒,万不可激扬文字。
经过十数年的正统教育的郑光,加上考试之王唐顺之的教导,郑光自然不会犯低级错误,想当初唐顺之可是会元,会试第一,自己这个做徒弟的如果成绩太差,实在是太给师尊丢脸,而且以自己目前的地位和名望,以及学子们对自己的推崇,郑光觉得自己要是考得不好,还真是不好对他们交代。
所以说,走到这一步,考试成绩的好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了。
郑光小心翼翼的打草稿,小心翼翼的破题,一直写到大约亥时,不少学子都睡了,郑光才熄灭了蜡烛,把外衣一脱,裹上棉被,以方才那舒服的姿态入睡了,三个时辰左右的时间,郑光已经完成了三道四书题的初稿,明日就是复稿和誊抄,后日之前完成剩下四道五经题,五经题他看了,很简单,没什么新意,看来主要的难点还是在四书题。
这次的题目的难易度,郑光觉得较乡试还是要高出许多的,光是初稿的破题部分,郑光就修改了三次,终于达到了让自己满意的效果,这才放心入睡,入眠之前,郑光扫视了一下其余的考棚,发现点灯夜战的人不在少数,比如隔壁的李春芳,郑光入眠之前,他那边的蜡烛还亮着,估摸着,也是有些不太顺畅。
第二日一早,郑光早早起身,看到考棚旁站立警戒的锦衣卫已经换了一个人,准备洗漱的时候,发现水缸里的水有不少冰渣子,但是没有结冻,便知道这个锦衣卫还算是挺尽职尽责的,弄了点水洗漱,然后在这个锦衣卫的监督之下去茅房出恭,解决一下昨天的库存,便回来张罗着煮面条吃。
把水给烧开了之后往里面加了酱油,敲了一个鸡蛋,下了一团手擀面,一道简易的酱油汤面就完成了,也把那锦衣卫看得一愣一愣的,昨夜太伤神,郑光肚子很饿,三下五除二就把面条给吃光了,顺带着把面汤也喝的干干净净,正是所谓原汤化原食,洗好餐具之后,便坐下身子,热乎乎的感觉还没过去,一点儿也不觉得冷,正是写文章的好时候。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李春芳才迷迷糊糊的醒来,昨夜提前打草稿的时候遇到点困难,这一次会试的题目比起以往都要难了不少,李春芳也遇到些小阻碍,昨夜差不多到了下半夜的时候才熄灯休息,不过好就好在三篇文章已经写完了初稿,今天再润色润色,搞定三道四书题不是难事。
起身之后,李春芳便觉得严寒刺骨,往日冬季的时候,此时正是吃些热乎的早饭增加身体热量的时候,不过这几日显然是做不到了,李春芳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根本不懂如何做饭,当然只能带着干粮,可是最冷的时候,身体是非常渴望热量的,所以李春芳裹着大衣去洗漱的时候,看到郑光已经端坐在号板前写文章,并且桌上还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热水,不由得羡慕起来,要是自己也有一手生存技巧,该多好?
不过没等他多看,就被锦衣卫严厉的眼神所震慑,连忙往水缸旁走去,看着水缸里满是冰渣子的冰水,一阵苦恼,无比后悔当初为何不抽一点点时间学一下用小锅生火烧水,这个时候,就算是有一杯热水,也是好的。
郑光瞧见李春芳苦恼的样子,便知道他是为何而苦恼,有心给他一碗热水暖暖身子,却不知道这样做是否会违背考试规则,于是便轻声呼唤那锦衣卫看守:“小哥?小哥?”
那锦衣卫看守听见有人呼唤,便转过头,一看是郑光在呼唤自己,皱起眉头,觉得奇怪,心想还从未有举子敢直接呼唤一个锦衣卫,但是想起昨夜交办的时候队长说的这名举子的特殊身份,便耐下性子,走到近前低声道:“何事?”
郑光从自己的暖水瓶里倒出一碗热乎乎的水,然后把碗端起来给了锦衣卫看守:“小哥,我与隔壁这位举子是好友,他肠胃不好,不能喝冰水,不知,能否将这碗热水给他,暖暖肠胃呢?这是我用过的瓷碗,并无任何字迹,你可以检查。”
这锦衣卫觉得奇特,他监考三次会试,见过的举子无数,还从未见到在科举考场上主动帮助他人的举子,虽说科举考场没有明文规定不能给别的举子赠送热水,但是鉴于有传递作弊物件的可能,所以禁止举子之间的一切交流,他们这些锦衣卫就是为此来到这里的,郑光的想法显然行不通,这是很要命的事情,一旦出现了作弊的大事,他可逃不了干系,所以他干脆地拒绝了:“这是不可能的,我不知道你的碗里是否有什么玄机,考生个人物品,绝对不能和其余考生有任何接触,这是规矩。”
郑光也觉得苦恼,一眨眼却看到了外面贡院里提供的水瓢,便喜道:“考生个人物品不可,那贡院里的公家物品,应该可以吧?您看那水瓢,我将这些热水倒在水瓢里,由您亲自把这些热水倒入他的碗中,这样,应该是可以的吧?”
那锦衣卫顺着郑光的眼神,看到了那水瓢,心下了然,这倒没说不可以,舀水的水瓢是公家物品,断然没有谁敢在这上面动手脚,由自己亲自送这些热水给另一个举子,倒也是万无一失的,只是,这也是需要担负责任的,所以,这锦衣卫沉思了一下,便转身走向另一个锦衣卫身边,低声说了句什么,那锦衣卫把目光投向了郑光和李春芳,皱了皱眉头,而后亲自走过来,朝郑光说道:“你是真心想帮他?”
郑光点点头:“他是在下好友,肠胃不好,能喝热水,尽量喝一碗热水。”
那锦衣卫直接拿起了郑光的暖水瓶,细细查看了一番,便走到了隔壁李春芳的考棚里,对早已听到这里动静,端着一碗冰水不知如何下嘴的李春芳说道:“算你好运,有个好友,把碗拿出来。”
李春芳心下感动,连忙端起自己的碗把冰水倒掉,那锦衣卫倒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热水给他,又在他的碗里瞧了瞧,便看着李春芳,李春芳知道,这是要看着自己喝完,以免出现差错,便吹了几口气,将这碗热水喝下肚,一阵温暖的感觉席卷了李春芳的五脏六腑,舒了一口气,李春芳觉得自己舒服了不少。
那锦衣卫又在他的碗里倒了一碗,便提着热水瓶回到郑光的考棚,把热水瓶还给郑光,弯下身子时,用只有两人听得到的低声说道:“若不是大都督吩咐过,你这样做可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了,可别忘了,这里不少人都盯着你呢!”
郑光稍微了愣了一下,面色如常,微启嘴唇道:“多谢大都督维护,日后在下必会报答,不过,在下问心无愧。”
那锦衣卫直起身子,眼中略带欣赏之色的看着郑光,快速离开了。
一百六十六 决战春闱(五)()
一个上午,郑光便把三道四书题的二稿完成了,仔细的审核了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了,看看天色,发觉已经快到了正午,便拾掇拾掇,把稿纸和卷纸放好,开始淘米做饭,又是一阵诱人的香气之后,郑光周围的举子们都用十分复杂的眼神看着郑光,原因无他,这阵香气,总能扰乱他们的思绪,让他们不得不停笔准备吃饭。
其实人到了时候就要吃饭,这是很正常的,郑光可没有做错,也不打算认罪。
吃完了饭,郑光就按照老规矩,靠在号舍里小睡一下,不过今天可不能像昨天那样睡过了,午睡一下下午才更有精神,一个时辰以后,郑光准时醒来,以冷水激面打起精神,驱散了全部的睡意,顿时精神抖擞起来,便拿出自己的稿纸,进行第三遍也就是最后一遍的修改,待到四点钟左右,郑光就完成了最终定稿,接着,在太阳的最后一丝光亮消失之前,郑光完成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道四书题的作答。
这四书题完成了,就等于完成了会试的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反而不重要了,关键就是文理通顺,中规中矩,那么加上前面三篇八股文章做得漂亮,十有**就不会落第了,若是更得到考官的欣赏,那么被取为前几名也就不是什么奢望了,反正郑光把目标定在了二甲前十,也就是整个排位的前十三名之内,这样,是最有可能被选为庶吉士的,也并不算太难。
毕竟对于从苏州府和南直隶杀出来的自己,郑光还是略有几分自信的。
天完全黑下去之前,郑光拿出五经题开始阅读,不过他一点也不着急,后面还有两天,不过会试和乡试不同,不允许中途离开,一场考试完成交卷之后就会下发第二场考试的考卷,接着开始考试,相当折磨人,郑光在乡试的时候也没离开过考场,所以并不担忧,这一点,他还是有信心的。
等到天完全黑了之后,郑光不管不顾周围一片烛光,自顾自的吃了饭,漱漱口,便裹上棉被,睡了。
一觉醒来,大约是辰时一刻左右,周围的学子们还大多数都没起身,正以千奇百怪的姿态睡着,当真好一副早起众生相,郑光自己起身洗漱,下面条吃,等整个身子都暖和了,人也精神了,便拿出稿纸,开始对五经题进行草稿,一天的时间下来,也就完成了四道中规中矩文理通顺的五经题解答,不管别人的是怎样,郑光对于自己还是十分有信心的,并不担心自己的文章做得不好,事实上,这也是自己的全力了。
郑光一早就交卷了,然后领回了第二场考试的卷纸,当时主考官的桌子上并没有其余的考卷,所以郑光是第一个交卷的,按照规矩,主考官此时并不能阅卷,需要交给专门的人糊名誊卷之后,才能观看,不过孙承恩显然有些兴趣,这几日监考也实在有些无聊,不经意的扫了一眼这考生的名字,郑光两个大字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等到随员将糊名完成,孙承恩直接伸手接过试卷,就看了起来,这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随员也不在意,毕竟几个同考官都去巡视了,此时只有孙承恩一人坐在这里,他也着实觉得无聊,看卷子权当是消遣,不奇怪,不过孙承恩的心里可不算平静,毕竟这些日子,郑光这个名字他还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苏州之战歼灭两千倭寇,击杀倭酋林碧川,苏松之役击杀倭寇七千,生擒东南巨寇陈东,斩首之,两战共歼灭倭寇近万,一举平定苏松倭患,这要是一个武将做出来的成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大概可以从白身封个伯爵了,但是郑光不一样,他是个刚刚考取举人的书生,文士,而且年仅十七。
这就让孙承恩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了,你说年轻的将军不是没有,比如汉代的霍去病,也是这个年纪投军,接连立下大功绩,最后成为汉民族的图腾一般的人物,轮到郑光,却又让人想起二百年前与他同名同姓的南宋最后一名大将郑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延续宋祚,屡败贼酋,若不是被奸细出卖,还真有可能让郑光北伐成功,驱逐鞑虏,恢复大宋,那样的话,历史也将改写。
这样两名人物,在此时的孙承恩的心里,逐渐的和郑光重合了,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个少年的出现和他参加会试的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联想到之前皇帝颁布旨意要他主考的时候所说的话,比如什么大明之未来,年轻人,多关注一下优秀的士子等等这些极具暗示意味的话语,孙承恩突然觉得,这会不会是皇帝的意思呢?
不过作为一个有操守的文士,孙承恩不会为了迎奉上意就把一名本不该取中的士子给取中,从而让那些原本可以入选的士子落选,所以文章的好还始终是第一要务,四书题是科举考试的重中之重,具有决定性意义,所以孙承恩就决定先看一看这份卷子的文章做得如何,再去想别的事情。
这一看之下,孙承恩就赞叹不已,别的先不说,就这一笔圆润的字体,宛如印刷出来的字体,也足以博的任何一个人的好感,卷面公正整齐是第一步,做到第一步才有人去看文章的内容,而显然,郑光文章的内容也够硬,看得孙承恩连连点头,不仅言之有物,而且未曾脱离实际和圣人之言,这样的好文章如果不高高的取中,实在是暴殄天物。
这样一看来,这孩子在之前的考试里面可以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