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寻龙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寻龙记-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不疑将图挂在墙上,给众将讲解道:“雍凉二州,都是戈壁、沙漠和山川居多,城市之间距离遥远,陆路难行,若无马匹,骆驼等载重,恐怕交通是十分困难。所以,西凉一直以铁骑闻名。”

    陈龙看地图上明显的几个大城,分别是长安、天水、安定、武威、敦煌、酒泉等,与自己光脑中的资料并无太大差异,只是交通道路等却是只有天然的山谷和翻越沙漠等小路,想来西凉虽地大物博,在当时却是一片蛮荒。

    周不疑指着雍凉中间一块道:“此地为羌族活动的区域,韩遂等的叛乱也是因为羌人北宫伯玉而起。若要征伐西凉,不宜踏入这一区域,以免引来羌人围攻。”

    说罢,指着长安道:“朝廷军马出兵,多数都是从长安出发,征伐西凉。如今长安远郊,就有叛乱军队活跃,故出兵时可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将叛军压缩到河西走廊一带,再聚而歼之。不过叛军若逃亡鲜卑方向,那边听说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若要追击,却是大海捞针。”

    陈龙道:“元直说的不错,咱们重点还是经略城市。不过,上次我说了,咱们这次的重点,并不是如何统一西凉,拿下西凉的地盘咱们也不好守。”

    众将都乖乖看着陈龙,听他说出真正的目的。

    陈龙缓缓道:“咱们的目的,一是迎回荀攸军师,二是占据长安,堵住董卓进洛阳的通道。”

第一百零六章 士燮追随()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

    话说黄盖轻取桂阳郡,赵范一家和陈应、鲍隆等均被送至零陵。黄忠占据攸县,暂时按兵不动,陈龙意欲让黄忠继续先假意顺从韩玄,若有动静,刚好作为内应。待他日与荆州正式闹翻,黄忠再顺势投降不迟。

    得到拿下桂阳郡的消息,陈龙召集众人开会,研究的却是雍凉二州如何定计。周不疑将雍凉地理绘成图纸,在众将面前展示,具言雍凉交通不便,辎重难行,易守难攻。

    戏志才也道:“我对雍凉地理,也算熟悉。”说罢指着地图道:“朝廷军马,势必只能在长安集结后,才能出兵雍凉,几乎没有其他更方便的出口。故大军出长安后,才可考虑分兵。”

    “从长安出发,西北第一个大郡是安定,西面第一个大郡是天水。安定乃边章、韩遂叛军盘踞之所,时常骚扰长安郊县;天水乃北宫伯玉羌人部落聚居之所,宋扬、李文候的叛军盘踞于此。两地叛军交相呼应,若想全灭,只能分兵治之。我观董卓之军,既然是要割据西凉,恐怕会躲开叛军阻挡之地,从中间插过天水和安定叛军之间的缝隙,经过金城郡,直抵凉州武威郡治所姑臧。占据姑臧之后,酒泉、张掖、敦煌等郡可一鼓而下。”

    “因此,若主公想平定西凉,从长安发兵之后,恐怕要同时对付的,主要是三路兵马。一是安定的边章、韩遂军,一是北宫伯玉、李文候的羌兵和叛军,第三,才是割据凉州的董卓。恐怕咱们先要侦查各部军力,才好确定如何分兵讨伐。”

    陈龙点头道:“两位军师之言,分析入微,都是平定西凉的良策。然我经略西凉之目的,却不在此。奉孝,你说说看。”

    郭嘉俊脸,笑意微微道:“只要到了长安,手握重兵,镇压西凉,拱卫都城,就是目的了。何必着急招惹叛军和董卓?”

    陈龙呵呵笑道:“奉孝知我心。与西凉军阀虽然不免一战,却是将来的事。不过这回的目的,奉孝只说对了一半。我的目的,一是在长安迎接军师荀攸荀公达,二是在长安堵住董卓进京的通道。”

    郭嘉微微一怔道:“主公是说,那董卓其实对洛阳有野心?”

    在座的都摇头不信,只有陈龙知道这是正史中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若自己能掌握长安军权,恐怕就轮不到董卓进京了。

    陈龙令周不疑收起雍凉地图,让张宁增加与长安钟繇交换情报的频次,换开话题道:“桂阳既定,仍需文官坐镇,治理州郡,替换公覆。现赵范等即将到达零陵,诸位说说看,可能让赵范继续担当桂阳太守?”

    众将一时有说可以的,有说不可以的,众说纷纭,都有道理。功曹董和董幼宰道:“主公,若能让赵范继续当桂阳郡守,正显主公宽仁大量之心,天下郡守,都会知道主公善待降将。”

    蒋琬起身道:“主公不可。若让故人为主,会失去百姓的民望。”一句话说的陈龙心意微动,已是下了决心。

    自己争霸天下,是为了百姓福祉,初心不可忘记。赵范其人,官声并不佳,自己不能为了笼络赵范,就不顾桂阳郡百姓的福祉。开言道:“任命邓玄之为桂阳太守,马康马仲常为辅,治理桂阳,安抚百姓。”邓玄之和马仲常忙站起遵命。

    陈龙又道:“桂阳已是我零陵的大后方,第三军团都是降兵,正好缺少练兵之所。命第三军团全体将士,立即到桂阳郡替换第一军团。黄忠军长暂时不能上任,由韩忠、孙仲二人辅助戏志才军师训练。”戏志才连忙站起遵命,张宁不情不愿点点头,嘴里嘟囔着又调走我两个人。

    陈龙连打了两个大胜仗,部队膨胀,却没有合适的将官带领,武将人才再次凸显捉襟见肘。心下正在叹息之时,周仓一声洪亮的报告声响起,带进一个使者上堂。

    那使者个头低矮,瘦弱黑面,一副南越人长相。陈龙心中一动,只见那使者拱手道:“小人乃是交趾太守士燮使者,因太守接到陈刺史书信,十分仰慕,先派我来到此处,交上详细的交州地图和岁入表。”

    陈龙大喜,没想到士燮如此知情识趣,令人接过地图和岁入表道:“你回去,将我对士燮将军的问候带到。只要他能治理好交州,给我一个稳定的后方,我保士燮家族可永镇交州。”

    那使者忙跪下谢恩道:“小人替士燮大人谢过刺史。不过刺史大人有所不知,我只是士燮将军的前站,士燮将军已经亲自带领亲兵数百人,随后就到零陵向刺史述职。”

    陈龙没想到士燮竟是如此诚心,大喜道:“士燮将军如此用心,我当亲自前去迎接他入城。”说着命人重赏使者,让他带路,骑着飞龙到南城门外等候,众将都是全身披挂,跟随在陈龙身后。

    地平线上远远露出一队身影,那使者先去迎接,和士燮言道,陈刺史亲自到城门外迎接。士燮命亲兵都在原地等候,孤身一人打马朝着陈龙的队伍驰来。

    陈龙早在光脑中查到,士燮字威彦,出生于交州的广信。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经过六世到士燮的父亲士赐,士氏成为当地豪族。士燮年轻时,随颍川人刘陶学习左氏春秋,后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而免官。其父士赐去世后,士燮被举为茂才,任巫县令一职。后来,士燮名义上成为效忠于汉朝的交趾太守,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士氏的亲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职,其弟士壹任合浦太守,二弟徐闻县县令士䵋兼任九真太守,三弟士武任南海太守。士家可谓绝对的交州霸主。

    而士燮本人,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学问优博,通晓政治,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陈龙见来人个头甚高,也是中原人模样,浓眉大眼,略显沧桑,一身儒服,美髯飘扬,忙与众将下马相迎。那人驰到近前,翻身下马便跪,口称:“属下交趾太守士燮,见过刺史大人。”

    陈龙一把扶起道:“士燮将军此来,实在是出乎我的预料。不过正可见到威彦真心,从此与兄长一起争霸天下,为百姓谋福。”

    士燮不起,深深叩头道:“是士燮来晚了,只有接到了主公情真意切的书信,我方才敢来。早闻零陵新政,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而又广收流民,薄收赋税,此正是匡扶天下的善政也,也是我决意追随主公的真正原因。交州兵力共约四万余众,地广人稀,广有矿脉,愿永为零陵后盾。”

    陈龙见士燮说的情真意切,大喜道:“难得士将军有如此胸怀,陈龙幸甚。士燮将军请受我一拜。”说罢鞠躬拜倒,士燮忙叩头不敢接受。陈龙继续道:“士燮将军,请到城内休息,我与你详谈几日后,士燮将军可安心回到交趾,继续当好你的太守。”

    士燮站起回头,点手叫过几员将官,一一介绍道:“刺史大人,此二人是小儿士徽和士武,都有些武艺。另外四人是我的门客,分别是许靖、桓晔、袁徽、牟子,都是足智多谋。”

    陈龙一一拱手见过,士燮再次拜倒,大声道:“吾士燮,带着小儿门客前来,誓死效忠刺史大人。今交州官员空缺,还请刺史派出官员接收。属下绝无怨言。”

    陈龙心中感动,方知士燮为人忠心耿耿。想了想道:“那就让士徽留下,刚好桂阳第三集团军缺一个步兵师长,就让士徽担当,将来辅助黄军长,协助戏志才军师,练出精兵。许靖等人我稍后唯才是用。士武你带回去,我还有事要让士燮将军替我在交州完成。”

    士燮这才一揖到底,答应陈龙继续回交趾。听到陈龙说有事,忙问道:“请主公吩咐!”

    陈龙拉住士燮的手,说出一番话来,有了这一番说话,有分教,正是龙入大海为行军,海上霸主初成型。

    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百零七章 蒙冲斗舰()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唐。杜甫放船

    话说交趾太守士燮,识时务者为俊杰,主动将儿子送到陈龙处为官,并送来岁入表和交州地理图,尽表忠心追随之情。陈龙心知士燮并非奸诈小人,可以说是谦谦君子,故坦然不疑,高兴的接受了士燮的儿子士徽和许靖等几位名士,都到零陵为将为官。

    其中的许靖,实在是大名鼎鼎。陈龙在光脑中查到,许靖乃汉末三国时名士、著名评论家,与从弟许邵俱以品评人物而闻名于世,每月初一发表,史称月旦评。其中最著名的评价更是名垂千古,就是许劭许子将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龙笑呵呵对许靖道:“文休,子将何在?你们兄弟俩可曾品评过我?”许靖微微一怔,笑道:“没想到主公听过我和许邵的名字。我观主公为人,应是好评如潮,何用再问我乎?”

    陈龙哈哈大笑,面对这当时著名的评论家,心里还真是有些忐忑。一旦这些人到处宣扬你的劣迹和错误,恐怕杀伤力会非常大。好在许靖归了自己,倒成了自己手中的利器,值得好好利用。

    想了想道:“文休与子将的月旦评,闻名天下。我便封你一个文宣从事,专责零陵新政的宣传工作。若你能将子将一起请来零陵为官,当在零陵重启月旦评。”许靖大喜,拱手谢过,退在一边。

    陈龙光脑又查袁徽,也是陈郡名门,兄弟子侄,散落在各处为官。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从兄袁涣,先投袁术,再投吕布,最后投了曹操,一直做到曹魏的重臣。袁徽与袁涣性格迥异,认定大汉必亡,避祸交州,本欲归隐,忽闻零陵新政,令人耳目一新,遂自荐前来。

    陈龙微笑对袁徽道:“吾拜你为图书从事,负责收集各类图书,分类成册,供百姓随意借阅。听闻汝弟袁敏,武功高强,尤其擅于水战,如能请来零陵为官,授予水军师长一职。”袁徽听的目瞪口呆,堂下士燮等也是心中诧异,惊为天人,心想我等来人的背景,陈刺史难道早就探知备细?这是何等恐怖的手段?!反倒是郭嘉、周不疑之流,早就见怪不怪,云淡风轻。

    袁徽拜谢已毕,陈龙点手叫过桓晔问道:“不知桓先生是否龙亢人?”

    桓晔虽看到陈龙十分渊博,闻言还是一惊道:“回禀主公,正是。”陈龙喜道:“龙亢桓氏,闻名遐迩。吾任命你为劝学从事助理,专门收集人才信息。”桓晔谢过退下。

    其实,龙亢桓氏最有名的人还没出生,正是东晋桓温。东晋最有名的两大氏族,龙亢桓氏的代表人物桓温,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谢安、谢玄,此是陈龙光脑中查得,掠过不提。

    陈龙见最后一人,身穿儒服,手上却捏着一串佛珠,知道是方外入世之人,微微笑道:“牟子大师此来,必有到零陵传佛道之意。今零陵正南方有一佛寺曰国恩寺,牟子大师可暂住。然我零陵暂时禁止传播任何宗教,请大师不要授徒,还请大师宽恕。大师若另有事,可自定归止。”牟子虽然心惊,表面却是波澜不惊,拱手谢过。

    士燮等人,不敢多言,都是纷纷谢过。陈龙拉着士燮的手进堂款待,外面的几人才敢暗中讨论起来,为何主公不喜欢佛教传播。其实,陈龙作为现代人,想传播的当然是科学,而对于当时思想的蒙昧状态,陈龙也无可奈何,只好暂时禁止宗教随意传播罢了。

    陈龙拉着士燮到堂中落座,下人泡上两杯香茶。陈龙诚心诚意道:“威彦,交州临海,且海岸线绵长,此为无价之宝,胜过零陵多矣。大海本身就是聚宝盆,你可知海上航线,可以一直到扬州、兖州,甚至幽州?”

    士燮闻言,吃惊道:“吾交州有琼崖岛,历来有海船相通,不过离交州大陆百里。若遇风浪,船只莫敢行。兖州、幽州远上千倍,尝闻海上风云变幻莫测,洪波汹涌,如何才能海路到达。属下难以想象。”

    陈龙微笑道:“陆路到兖州、幽州,不下几千里,就算日行百里,也要月余。若是行军,携带辎重,山高路远,大河拦阻,则更加难行。海路却是一马平川,船只可以载重,军士可以歇身。风浪虽难抵御,只要军士勤加训练,必能抗住风浪。至于天气,却是可以预测的。难就难在辨别方向,准确定位,躲避暗礁,滩涂登陆。”

    见士燮听的目瞪口呆,陈龙继续道:“威彦啊,你在我大后方,又是临海,正好替我做这件事,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士燮喃喃自语道:“海。海军?”

    “然也,海军。”陈龙面容肃穆,正色道:“限你在一年内,设计出可以出远海的大海船,要比现在来往琼崖的海船大上百倍。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