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彻辰走进教堂,乌戈夫斯基已跑的没了踪影。他只好在座位上等待。
而娜塔莉更是没有想到在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口中已经奄奄一息的彻辰,竟然就生龙活虎的在这里,一点都没有受到枪伤的样子。
娜塔莉不是笨人,若果不是因为受伤的那位是彻辰,她本不是那么容易受到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的蒙骗的。现在的她完全明白了,一切都是有预谋的,为的就是将自己骗来和彻辰相遇。
想明白了这,娜塔莉在彻辰的注视下转过了身,她要打开大门离开,回修道院去。
可大门像是被人从外面锁住了一般,怎么打都打不开。
“娜塔莉。”
身后那熟悉的声音传来,娜塔莉僵住了。
“娜塔莉。”彻辰又喊了声。
这一次,娜塔莉缓缓地回过了头。
她朝着彻辰走了过去。虽然在彻辰的眼中,娜塔莉的每一步都很沉稳,她的脸上也没有特别的表情,可其实娜塔莉正用自己最大的克制力在克制自己的激动。
娜塔莉就在彻辰的身旁坐了下来。
“赞美上帝。”她说道。
“永生永世赞美。”彻辰回了一句。
这之后,两人便没有了话语。
在教堂的门外,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和乌戈夫斯基碰到了一起。也正是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在外面用一把铁锁将彻辰和娜塔莉锁在了里面。
乌戈夫斯基对正在用一只眼睛透过门缝看着里面的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问道:“老大人,里面的情况怎么样了?”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答道:“什么情况都没有。两个人就真的像是坐在一起听讲的陌生人一般。”
听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这么说,内侍官乌戈夫斯基紧张了起来——若果真如此,他们花费如此多心力将两个年轻人骗到一起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
一念及此,焦急的乌戈夫斯基便不顾理解的往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身上挤去——他也试图透过门缝看看里面的情况。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当然寸土不让。
他叱道:“急什么!我说乌戈夫斯基,王后让我把娜塔莉骗到这里来,又让你把彻辰也带到这里,总不是只让他们在这里见个面这么简单吧。”
乌戈夫斯基停止了推扯斯坦尼斯瓦夫,他说道:“是的,是的。还有……”
就在这时,教堂的钟声响了起来——神甫布道的时间到了。
乌戈夫斯基禁了口。
走上祭坛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神甫,他身穿黑色的法衣,脸上的面皮如同晒干的桔子皮一般。神甫脑袋上的头发已经谢了一半,在头顶形成了一片“地中海”。他剩余的头发和胡须黑白相间着,杂乱地交错在一起。
“阿门!”神甫说道。
“阿门。”祭坛下的人合声应道。
今次,这位神甫讲的是《创世纪》中第24章的故事。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以撒四十岁了,早已到了结婚的年龄。以撒的婚姻问题是亚伯拉罕心中的一件大事,因为以撒是由上帝的应许而得的。
然而,在迦南,亚伯拉罕为儿子找不到理想的结婚对象。这里异教盛行,民风也不纯朴,与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女子结合,势必会对以撒及其后裔对上帝的信仰带来负面影响。
早在撒拉去世之前,亚伯拉罕已经得知远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弟弟拿鹤一家的消息。所以,亚伯拉罕决定从拿鹤的后人中,为他儿子以撒娶一个妻子。
从希伯伦到拿鹤一家的居住地约有千里之遥,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这是非常艰辛的旅程。所以亚伯拉罕把此重任交托给了他最信任的老仆人。
但是,仆人对此事抱有一定的疑虑。因为亚伯拉罕离开美索不达米亚的哈兰已经65年了,离开吾珥的时间更长,其间与故乡的本族人没有来往。而且亚伯拉罕的亲族根本没有见过以撒,怎肯把女儿嫁到遥远的迦南呢?即使同意嫁给以撒,也可能会要求以撒回故乡成亲,并在那里居住生活。
所以仆人说:“倘若女子不肯跟我到这地方来,我必须将你的儿子带回你原出之地吗?”
亚伯拉罕告诉仆人不可带他儿子回他曾经的故乡,因为“耶和华天上的主,曾带领我离开父家和本族的地,对我说话向我起誓说:‘我要将这地赐给你的后裔。’”
亚伯拉罕的信心鼓励了仆人,他就起誓接受了主人的委托。
仆人到了拿鹤城之后,没有直接去拿鹤家族求亲,而是先祷告求问上帝的旨意。
仆人求问上帝如此显明他的旨意:“我向哪一个女子说:‘请你拿下水瓶来,给我水喝。’她若说:‘请喝,我也给你的骆驼喝。’愿那女子就作你所预定给你仆人以撒的妻。”
上帝应允了仆人的祷告。这时,仆人祷告的话还未说完,利百加就来到井边打水。当仆人向她求水喝时,利百加不但给他水喝,而且主动给他的骆驼打水喝。仆人则静静地看着利百加忙碌,不但不帮忙,连一句道谢的话也不说。直到利百加喂所有的骆驼都喝足了水,仆人确定,利百加就是上帝为以撒挑选的妻子。
于是仆人到了利百加的家里,仆人非常详细地述说了亚伯拉罕如何托付他回故乡为以撒娶妻、亚伯拉罕对上帝的信心,以及在拿鹤城的井边,他如何向上帝祷告,利百加的言行又如何应验了祷告。
仆人的一番话显然使利百加一家难以拒绝。“拉班和彼土利回答说:‘这事乃出于耶和华,我们不能向你说好说歹。看呐,利百加在你面前,可以将她带去,照着耶和华所说的,给你主人的儿子为妻。’”
但是,当利百加的家人收了贵重的聘礼之后,第二天早上却又提出让利百加在家里至少再住十天。这是利百加的家人因为女儿远嫁他乡的不舍和犹豫。
仆人见状,直言不讳地告诉利百加的家人,这桩婚事是出于上帝的旨意,不可耽搁或反悔。
利百加的母亲和哥哥只好把利百加叫来,寄希望于利百加本人能推迟出发或拒绝同意婚事。但是,利百加是个敬虔的女子,信靠上帝。她相信上帝为她预备的婚姻一定是好的,所以她毫不犹豫地说:“我去。”
……
讲完这个故事后,神甫继续布道。
可彻辰已无心听讲了。
尽管他屏息凝神,可神甫的话他再也听不进去。因为这个故事实在是太应景了——彻辰觉得,娜塔莉就像是故事中的利百加的化身。
利百加不顾父母和兄长的阻拦,执意嫁到千里之外的迦南去,而娜塔莉呢,她不也是这样吗?在那个时候,娜塔莉拒绝了米哈乌王子,不惜与自己的父亲决裂也要嫁给自己,而为了让自己尽快地完成她父亲设下的条件,娜塔莉还拿出了自己的私房钱为自己组建军队。
往事一幕幕在彻辰的眼前划过,让他的眼睛不禁润湿了。
娜塔莉,多好的一位姑娘啊!
而正是这么一位姑娘,他曾经朝思暮想、夜不能寐的姑娘。如今她就坐在自己的身边,自从克里米亚一别后,他就没有再离她如此之近。
彻辰会因为一个《创世纪》中的故事而突然想起娜塔莉的好,这倒不是因为彻辰是一个滥情且三心二意的人。事实上,彻辰是一个在感情方面软弱且被动的人。他本不如娜塔莉和法蒂玛来的直接和坚决。所以对于娜塔莉和法蒂玛,彻辰都是放不下的。两个姑娘在他的心中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天平的倾斜只在于谁更主动施加影响。
而现在这时候,情感的天平显然倾向了娜塔莉这一边。因为哪怕彻辰闭上眼,他用耳朵都能捕捉到娜塔莉的芬芳。
“娜塔莉就在我的身边,这是上帝要我们重逢。上帝还用以撒和加百列的故事通过神甫的口给了我以启示。”彻辰暗自对自己说道。
此时此刻,又有无数个娜塔莉的身影在彻辰的脑海里飞舞,那些都是甜蜜的画面。
彻辰痴痴地笑了起来。
突然的,美好的画面过去,一袭黑色修女服的娜塔莉出现在了彻辰的脑海中。她神色凄苦地看着自己。
“不!”彻辰的内心撕心裂肺地喊道。
手随心动,彻辰一把握住了娜塔莉的手。
“娜塔莉,不要去做修女。”
同彻辰一样,神甫所讲的故事也让娜塔莉深受触动。她同样将自己带入了谨遵上帝安排的加百列。
彻辰突然握住自己的手,这让娜塔莉吓了一跳。娜塔莉没想到彻辰竟会如此。她先是一阵慌乱,接着没来由的,娜塔莉的心中竟涌现出一丝甜蜜的感觉,那感觉在告诉她:“原来他心里还有我。”
彻辰的举动虽然让娜塔莉心中的坚冰融化了些,可远远未到打破的程度。娜塔莉一想到彻辰对自己的避而不见和他已经与法蒂玛有了孩子,她的脸马上铁青了下来。
娜塔莉双手握拳使劲地挣脱着彻辰的束缚。并且的,她还厉声叱责道:“彻辰阁下,请放尊重些。这里是教堂,你这是在亵渎上帝。”
四周围稀稀落落的人都被娜塔莉的喊声所吸引,他们纷纷看向彻辰和娜塔莉,连祭坛上的神父都放下了《圣经》停止了布道。
在门外,乌戈夫斯基也隐隐约约听到了教堂内传出的动静。他拍了拍霸占了最有利观看位置的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的背:“老大人,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皱巴巴的嘴角向上弯成了半月,他对乌戈夫斯基道:“王后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哪一半?”乌戈夫斯基问道。
“男的那一半。”
说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仰起头意味深长地看了乌戈夫斯基一眼。
“那个神甫布道的内容,是你安排的还是王后陛下安排的?”
乌戈夫斯基连连摆手道:“千万不要这么说,我可不敢指使和安排上帝的牧羊人。其实我只是按照王后陛下的吩咐,让神甫将今天布道的内容换了下。”
听乌戈夫斯基这么说,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一副“国之大幸”的表情。
“王后陛下要是男人,恐怕我们都要失业了。”
第610章 王后的手段十三()
太阳开始落山了,当彻辰和娜塔莉并肩回来的时候,教堂内的人也刚结束了礼拜,陆陆续续走了出来。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在马车上站了起来。他用力地拍了拍手,吸引所有人看向他。
“各位,”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叫道:“请各位稍等片刻。”
说着,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手指向彻辰和娜塔莉。
“我想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这两位,一位是基什卡家族的继承人,也是共和国最勇敢的女领主,一位是来自西班牙的无畏骑士阿勒瓦尔·彻辰,他们要结合了。”
说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起开了马车上的一瓶子酒,这一次是葡萄酒。在彻辰和娜塔莉错愕的目光中,他说了如下的一番话:“我向你们,我最爱的娜塔莉,也向你,共和国的英雄阿勒瓦尔·彻辰,举杯祝酒。祝你们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别看你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流血流汗,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你们的辛劳还远远不够,不只是因为外敌还没有被全部的赶出去,更因为兴国大业还在后头。因为这近十年的战争,无数的人殒命,无数的田庄和土地荒芜,无数的人民流离失所。共和国母亲几乎流干了鲜血。现在你们不仅要保卫她,更要为她添砖加瓦,增添更多的保卫者和建设者。对此,我料定阿勒瓦尔·彻辰你即不会缺少男子汉的气魄也不会缺少愿望的。”
说着,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老大人促狭地望了彻辰一眼。
而娜塔莉羞的脸都红了。
老大人接着又说道:“愿上帝赐福于你们,愿你们和你们的子孙能永远守住这份我们用鲜血保护并复兴的家业。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想起我们,想起我们的坚韧不拔和奋不顾身。”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老大人的这番话不像是一番恭贺新人的祝酒词,倒像是一篇鼓舞人心的宣言,可经年累月的战争,早已把共和国变成了一个大军营,所有的男人甚至女人成了军人。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的话不仅没人觉得不合时宜,反倒获得了一致的叫好。
但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这么做其实是不地道的。因为如此一来老大人等于是将了彻辰一军。他将彻辰和娜塔莉之间的事情昭告天下,彻辰以后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
彻辰听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如此说,他的内心是抗拒的。
原本,在娜塔莉心中的坚冰融化后,二人商议的是等去了维达瓦,三人好好的坐在一起讨论解决的。
娜塔莉允诺她不会再去做修女,但假如法蒂玛不肯接受自己的话,她也不会和法蒂玛去争抢,只要彻辰心中有自己就满足了。她愿意和彻辰保持情人与情妇间的关系。
可现在,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把这一切都打乱了。
可他能怎么样?大庭广众之下反驳吗?娜塔莉还在旁边呢,自己必须顾及她的面子啊。
彻辰不发一语。他还心存奢望,奢望因为这儿的人并不多,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的这番话或许不会传出去,或者大家将这当做了耳边风,听听也就过去了。
彻辰被动地接受了大伙的祝福。这之后,一行人上了马车骑上马,朝着华沙城而去。
这时候,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和乌戈夫斯基做了坐了马车,而彻辰和娜塔莉并肩骑着马。
“你不要介意斯坦尼斯瓦夫叔叔的胡言乱语,我知道法蒂玛也为你付出了很多,我不会去伤害她和孩子的。”娜塔莉悄声对彻辰说道。此时的娜塔莉,竟也如同个小女人一般。
彻辰感激地看着娜塔莉。他现在真不该说什么好了。
而在车上,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看着走在前面的一对金童玉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