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推波助澜,要让卞无双成事。
卞无双成了楚国割据一方的势力,与楚国廷分庭抗礼,以后大明吞并起来就更加简单,至少在道义上来说,更加光明正大,在民间遭遇到的阻力也会更小。
卞文忠在向江南进军的过程当中,大明鹰巢便在其中上下其手,利用早年布下的一些网络开始大力培植自己的势力,卞无双自荆湖向江南打通水道,不得不用宁知文,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大明当然顺理成章地也完成了这一条贯穿荆湖到江南的水路布局。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卞无双视为自己根据地的东部六郡,明国的势力更大,明面上的宁知文和他的水师骨干力量是走了,但暗地里的势力却没有丝毫损伤,江上燕手握重兵,曾琳更是卞无双不得不倚仗拉拢的本土派实力人物,有这些依仗在手,秦风对于昆凌郡的确不怎么看重。
先前的打算,当然是昆凌郡支持得越久越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明是不吝于给他们一些支持的。不过现在岳开山居然明确地表达了投靠的意思,那就又另当别论了。
当然,是不是真的投靠,还要察其言,观其行,用时间来慢慢验证了,并不是岳开山这么一说,秦风就信的。
“因为我?”岳开山满脸惊讶之色。
“不错。”秦风点了点头:“先生本是周济云的幕僚,一直在替周济云打理后勤辎重事物,但在当年周济云去追剿江涛的时候,先生却又临时负责起了指挥大军进攻昆凌郡的任务,虽然当时楚国东部六郡空虚,但先生的指挥亦是可圈可点,当然,最重要也最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先生担任昆凌郡郡守一职之后,将昆凌郡治理得相当出色啊。”
岳开山拱手道:“陛下谬赞了。”
“这可不是虚言。”秦风笑道:“楚国与齐国对峙多年,昆凌郡更是首当其冲的战略之地,这地方的人对齐人有多仇恨,我不用问也知道,按理来说,他们对于齐人的统治应当是相当排斥的,但在先生的治理之下,这种排斥感居然一年比一年降低,现在昆凌郡以一郡之力供养着周济云的大军,这全是因为先生的功劳啊。我们大明刚刚将秦地打下来不久,秦某自问对百姓还是很仁爱的,对秦民也是一视同仁,但在秦地,反叛之火到现在也还没有熄灭,反对我们的暴乱时有发生,匪患仍然横行,所以我深知占领一个地方容易,让一个地方产生认同感可就难了。这是因为这个,我才对先生极感兴趣,像先生这样的人才,我们大明是很渴求的。”
“在下惶恐之至!”岳开山没有想到,秦风居然是因为这个对他大感兴趣的。“其实在下对大明的治民之策一向是仰慕之至,在昆凌郡,很多方法,便是剽窃了陛下的政策,比方说分田到户,鼓励商贾等等,陛下如此夸奖,让在下实在羞愧。”
“岳先生也是出自豪门世家吧?”秦风若有所思地问道。
“早就家破人亡了。”岳开山脸上的激愤之色一闪而过,“当年楚国安如海跨越落英山脉而来,横扫数郡之地,但我们大齐陛下却见死不坐,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地方被安如海杀得七零八落,在下一家便是在那场浩劫之中死去的,如今整个岳氏一门,活着的廖廖可数。”
“这可真是一件不幸的事情。”秦风点了点头,有点明白为什么岳开山对于投靠大明毫无抵触心理了,也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现在走投无路,只怕还有对当年曹天成的借刀杀人计的愤怒。
当年安如海,江涛先生率兵突袭齐国,曹天成是有能力将他们堵截从而将损失降到最低的,但曹天成却是坐视这两员悍将将齐国数郡之地打得一片零乱,将那些世家豪门的势力几乎一扫而空之后,这才出兵,将安如海,江涛击败。而曹天成的改革大计,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先生认为齐国国内的这场乱局,你们所代表的豪门世家的势力必败无疑?”秦风问道。
“是的,必败无疑。”岳开山点头道:“其实现在,我们已经被孤悬在外了,朝廷已经在潞州开始布署军队,他们是防着谁的,不问而知,一旦兵力布署完成,勃州之乱平息,又确定了大明不会在这个时候开战,陛下的屠刀一定会砍向国内的世家,区别只是在于这一场动乱的规模大小而已。世家豪门的精况尽在周将军麾下,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而毫无办法。一旦国内的动乱被平息,接下来朝廷就会向昆凌郡用兵,到了那个时候,卞无双也绝不会坐视着昆凌郡落入齐人之手,也肯定会向我们动手,两面受敌之下,昆凌郡覆亡无日。”
秦风点了点头:“先生所虑极是。不过先生刚刚说愿意投靠我大明,不知仅仅是你的意思呢,还是周将军也有这个想法?”
“济云他现在还只是想借大明的力量巩固昆凌郡,但在下会让他明白投奔大明是唯一的出路,而且在国内的豪门世家被陛下拿下之后,他也会想明白这个道理的。他是大齐皇帝陛下必杀的人物之一,想要自保,就必然会向陛下投诚。”
秦风玩味地道:“他还可以投奔楚国。要知道,现在昆凌郡跟我们大明可不接壤,我们想要帮助你们,能做到的也有限啊!”
岳开山失笑道:“大楚自己朝不保夕,亡国无日,只怕迟早都是陛下的囊中之物,我们岂会去投奔一个连自己都无法保护的势力。先前在下说到卞无双在楚国的布局,陛下却无动于衷,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显然是早已经胸有成竹,在下便更加笃定了。”
秦风大笑:“先生察言观色的本事,倒是厉害之极,也罢,卞无双嘛,我的确没有放在心上,他成不了事。就算他能成什么事,那也是我大明让他成事罢了,我这么说,先生可明白了?”
岳开山地在心里咀嚼着这几句话,却是细思极恐,抬头看着秦风,脸上满是又敬又畏的神色。
秦风笑着将桌上与齐国刚刚签定的国书递给了岳开山:“先生不妨看看这个。”
岳开山摊开这份协议,匆匆浏览一遍,脸上神色已是大变。
“齐国竟然将横断山区割让给了大明!”他不可思议地看着秦风。
“横断山区对于现在的齐人来说,已是鸡胁,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徒然驻扎大军,却对我大明毫无用处,与其这样,不如把驻扎在这里的数万精锐部队撤出来去做更重要的事情。”秦风微笑着道。
“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岳开山喃喃地道,心里却已经明白了什么,脸色更显苍白。
“所以岳先生,你们接下来面对的可不仅仅是潞州的齐军,还有从横断山脉撤出来的齐军。五万大军,横跨两郡之地抵达昆凌郡,也用不了多长时间,那里的骑兵,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打到你们门前了,而且据我们所知,他们的前进道路之上,已经在开始准备粮食物资等后勤补济了。想想看,当潞州齐军向你们发起攻击,你们竭尽全力抵达的时候,在你们的侧面,另一支强大的齐军突然出现的场景,只怕以周济云之能,也难以抵挡吧!”
岳开山咽了一口唾沫,“多谢陛下告知,在下已经知道怎么做了。”
秦风微微一笑:“我会将曹云在大明多留几日,你们会多出一点点时间来布置。至于你先前所说的那一些,还是等你们撑过了这一役再说吧,打赢了,我们才能接着谈,打不赢,那就万事皆休了。”
“我们希望能得到陛下的帮助。”岳开山站起身来,走到秦风面前,屈膝跪倒,五体投地。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惊愕()
“你既然来了这一趟,又说了那些话,我自然不会让你空手而归,但这,就算是我们的一笔投资吧,既然是投资,我们也准备好了血本无归,你离开的时候,会有一百万两银子的军费给你,再者,会给你们补充一部分我大明军械。”秦风道。
岳开山此来,本来是只想先与明朝搭上线,再从明国这里得到一些银钱就好。现在昆凌郡勉强能供应上军队的粮食和一些日常所需,但因为与楚国连年交战,齐国又对他们实现经济封锁,士兵的军饷是一再拖欠,以前还有世家豪门补贴,勉强支应,但再往后,只怕就不行了。在岳开山看来,国内的世家豪门覆灭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到时候这唯一的外援也断掉,军队没有了饷银,那离崩溃还会远吗?
但现在秦风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但给了他一百万两银子,居然还答应给他补充军械,明朝军械,举世闻名,昆凌郡与卞无双作战的时候,可是吃够了这些威力绝大的军械的苦头。同方一战,岳开山可是全程亲眼目睹,乌林的应对已经接近完美了,但最终还是险些被攻破。
同方一战,虽然保住了同方,但昆凌郡也损失惨重,接下来他们又要面对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在潞州,齐国已经开始布署军队了,如果说布署在潞州的军队他们还不太在意,因为那毕竟不是朝廷最精锐的部队,但即将从横断山脉撤出来的军队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能有明国的军械补充到军队中去,那对于现在的昆凌郡的军队而言,无疑就是及时雨了。
但大明并不与昆凌郡接壤,如何将这些军械运到昆凌郡去呢?
“我们会派人将这些军械直接运到你们昆凌郡去的,你们等着接收就好了。”似乎看透了岳开山心中的疑惑,秦风接着道。
“直接运到我们昆凌郡去?”岳开山震惊地抬起头来看着秦风。
秦风转头看着身后的乐公公,”去请郭统领进来。”
郭九龄就在外面候着,转眼间就出现在了两人的面前。
“岳先生,你需要什么军械,就在这里开出单子来,你对军事也不陌生,单子开出来后交给郭统领,剩下的事情,便交由郭统领来办吧。”秦风道。
“多谢陛下成全。”岳开山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这才爬了起来,这个时候他已经是满脸喜色了。
一柱香功夫过后,郭九龄看着岳开山开出来的单子,不禁失笑道:”岳先生,这可有点狮子大开口了。倒不是我们舍不得,你这量太大,运输可是大成问题的,毕竟我们不接壤。”
秦风接过单子来扫了一眼,淡淡地道:”都给他们吧,一次性不能运完,那就分几次运。”
“是,陛下!”郭九龄点了点头,转头看着岳开山道:”岳先生,这一批军械是我们大明军队自用的,现在支援给你们了,不过这些军械都是很复杂的,你也知道,越是精密的东西,越是容易损坏,为了保证这些军械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只怕我们要在你们昆凌郡设立一个军械修复所了,驻扎一些专业的匠师,专门修复损坏的军械。”
“这个是当然的。不然我们也不会修啊,要是坏了就弃置不用,那对于我们来说,可是巨大的损失。”岳开山满口答应。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哪有光得到不付出的道理呢,这个所谓的军械修复所,当然不仅仅是单纯的修复军械,这件事情既然是由郭九龄提出来的,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性质也就不言而喻了。
不过对于岳开山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在他看来,他与周济云如果能挺过这一劫的话,未来最好的结果就是投奔大明。
齐国不会再有他们的容身之地,而且他也不愿意再为齐国效力了。
“那事情就这样吧,岳先生,本来想留你在这里多住几天,但我想,现在你一定是急不可奈的要回去了,也就不留你了,如果事情顺利,一切如你所言的话,那以后我们会有很多时间来细聊一些关于国计民生的话题的。”秦风笑道。
“不能聆听陛下的金玉良言,是在下的损失。”岳开山遗憾地道,说句心里话,对于大明治理天下的本领,他是打心底里佩服。他只不过治理一郡之地,便有由力交萃,黔驴技穷之感,而秦风现在治理的可是一个地盘不下于大齐的庞大国家。他这一次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管中窥豹,却也能见到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度正在崛起。
岳开山满意而去,而秦风也非常满意,这一颗棋子的存在,当然还是极有意义的,他们坚持得越长,便越能消耗齐国的实力,齐国人就不得不长期在潞州驻扎部队来防备他们,而且他们在未来,还可以成为对付卞无双的又一股力量。
这一点投资对于大明来说算不了什么,只要周济云和岳开山两人能挺过这一次齐人的大举进攻,将来他们便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就在秦风与岳开山谈话的时候,在六泉湖宁则枫的宅子内,惊魂未定的宁则枫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这几年,宁则枫混吃等死,每日罪生梦生,大明朝似乎从来就没有人过问过他,但他非常清楚,暗底里,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盯着他。就算大明朝根本就没有将他看在眼里,但他的弟弟宁则远绝不会放松对他的监管。
但如果抛开这些都不说的话,他的日子则是这世上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吃了睡,睡了吃,不用做任何事情,又有着花用不完的钱财。
但这一切,现在似乎已经离他远去了。自从那天田康带着鹰隼冲进了他的家之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那一刻,他以为自己的弟弟终于忍不住要收拾掉自己了,但奇怪的是,这些人进了宅子之后,却并没有将他们怎么样,只是限制了所有人出乎宅子的权力,现在这宅子,当真变成一个豪华版的囚笼了。
而更让人难熬的是,没有人告诉他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宁则枫,这位远方来的客人有话要与你谈。”田康冷冷地丢下了一句话,便转身走了出去。
站在宁则枫面前的是一个精悍的汉子,现在正一脸不敢相信的模样盯着面前胖得如同一个圆球一样的家伙。
“你就是宁则枫?”他怀疑地看着这个圆球。
“如假包换!”走到门口的田康哈哈大笑着回头道。
“我是宁则枫,阁下是?”宁则枫有些紧张地看着对面这人。
对面的汉子发出一声惊叹之声,好半晌才道:”鄙人贾方舟,来自齐国。”
“齐国?”宁则枫目瞪口呆地看着对方。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