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前卒- 第8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活下来的秦军也很多。

    当中有战斗到最后完全失去了战斗信心而崩溃弃械投降的,大约有五百人左右,这些人在被解除了武装之后,正在明军的看管下,收敛着秦军的尸体。

    也有在战斗之中受伤未死的,明军将他们抬起来送到后方进行医治。

    无数的军械被收集到一起堆集如山,这些东西,明军是看不上眼的,他们将被统一回收之后回炉锻造,这些兵器的铁质质量不过关,回炉之后,最终的下场将是被铸成农具等物。杀人的凶器,最终成为播种希望的器具,或许这也是他们最好的归缩。

    存活最多的是那些冲锋在最前面的盾兵,他们跌下了明军挖掘的陷阱,反而侥幸避过了随后而来的密如飞蝗的弩箭,当他们想要爬出来战斗的时候,那些跌下去的秦军尸体,又将他们压在了壕沟的底部。

    等到他们最终从壕沟里爬出来的时候,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了。

    他们抱着必死的信念冲锋在前,可谁又能知道,最后活下来的反而是这批最勇敢的人。有时候,在战场之上,最不怕死的,反而最终能活下来,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太敢让人相信,但他的的确确都是事实。

    连绍文的尸体在距离明军大营最近的地方被找到了。他突破了层层封锁,距离明军的大营不过数步之遥,但这个时候,他也成了强弩之末,身上插了十数支弩箭,又被长矛不知捅了多少个窟窿,倒在地上,手中仍然紧紧地握着他的刀。

    一个被秦风称赞的大将,如果不是死在这里,他极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代名将,但现在,一切皆休。

    陈绍威站在连绍文的遗体之前沉默了好几分钟,然后吩咐麾下好好的将其遗体收敛起来。一般的秦军士卒,最终也只会被集体下葬,而连绍文,配得上他用一口棺材,一块墓碑将他隆重下葬。

    秦风在听到连绍文已经战死的消息之后,也是叹了一口气。秦国虽然已经亡国在即,但数代经营,终究还是有些底蕴的。可惜了这些忠臣猛将,终将随着秦国的灭亡而一起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他们也许将在未来与明军的战斗之中,留下很多可歌哥泣的事迹,但能记住他们的,或者只是他们的敌人。当这一代人老去之后,他们的名字也将被历史所淹没,最终在史书之上,只是会被简单的写上一笔而已。

    “陛下,双联城秦军一共有三千人,参加此次作战的除开战死的,被俘的还有一千二百余人,再加上马将军在双联城中抓住的二百余俘虏,被俘者达到一半,这些人中有一些受了重伤,活下来的希望很渺茫,其它的怎么处置?”陈绍威问道:”要不要押到大本营哪边去?”

    “不必了!”秦风摆了摆手,”这些人对秦廷还有一定的感情,将他们编练入军这不用考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就地安置,前一段时间黄泥村不是安置了一批双联城的军人家属么?将这些人全都押送到那里去吧,如果还有活着的家人,正好让他们团圆,如果没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至少,黄泥山那边给了他们一个落脚的地方,也有糊口的活计。”

    “陛下,这些人数量不少,黄泥山村又在我军的后方,会不会生出什么乱子来?”陈绍威有些担心。

    “能出什么乱子?”秦风冷笑:”经过这一战,相信他们也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势不可逆,这些人侥幸活了下来,或者对我们仍然敌视,但终是没有胆量再与我们为敌。等于我们打下雍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终究会成为我大明的良民。总而言之,现在,以后,我们能给他们的,是秦廷给不了他们的。便将他们安置在哪里,不是有个商人在黑泥山正在兴建煤矿,炭厂,火炉厂吗,想来也需要不少的人手。”

    “是,末将明白了,这就将那些受了轻伤的士兵先送过去安置,黄泥村的妇孺多,也可以照料他们,至于那些没有受伤的秦军士卒,末将觉得还是先将他们关押一段时间,磨磨火气之后再送出去。必竟他们有那么多的伙伴死在我们手里,对我们的恨意必然不浅。”陈绍威道。

    “嗯!”秦风点了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到,就这样办吧。”

    对于黄泥村来讲,今天不过是与昨天一模一样的一天,天色微亮便会爬起来,这个时候,伙房棚子那里早已经准备好了今天的第一顿饭,一碗汤,两个馍馍,吃完之后,便会去工棚那边干活。外面照样是风雪呼号,晴了没几天的老天爷又发起了羊癫疯,这几天的温度反而比先前还冷了许多,但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有了可以抵御寒风的屋子,有了保暖的棉衣棉被,每天还能饱饱的吃上两顿饭,每天干得活儿也不累,已经算得上是神仙一般的日子了。相比起来,以前在双联城,实在是过得太苦了。

    偌大的工棚里,多了十几个他们火炉子,烧着一个个怪模怪样的煤球,炉子之上一个个水壶里,开水始终烧得沽沽作响,这让工棚子里多了一些暖意。这些东西,是上一次那个大人物来了之后新添置的。

    黄泥山村的村民们,只知道那肯定是一个大人物,却并不知道那究竟是谁,但无论如何,他们还是感谢这个人,让他们的日子又好过了一些。

    对于明人,黄泥村人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明人是他们的敌人,但却在冰天雪地之中救了他们的命,在他们面临着生死关头的时候,又给了他们一条活路,更是让他们过上了如今至少不虞生命有忧的日子,但一想起自己的亲人还在双联城中与明人战斗,他们的心便又揪了起来。

    他们无法改变这一切,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而已。

    黄泥村的村正走了进来,站在棚子的正中央,拍了拍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之后,大声道:”各位父老乡亲,有一件事,先要告诉大家一下,也让大家心里有个准备。”

    所有人都抬起头看着村正。这个村正是明军派来的,是一个伤兵,平时煞气十足,村人看到他的时候,总是有些惧意。

    “数天之前,双联城的秦军大举进攻我大明军队驻地。”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棚子里的呼吸之声一下子粗重了起来。

    “这股秦军被我大明军队全歼。”村正接着说出了话,让棚子里的空气似乎一下子便凝固了起来,有人双腿发软,直接坐到了地上,双手悟脸,却又不敢大声的嚎苦出来,有的痛苦的闭上眼睛垂下头。

    “此战过后,三千秦军当场战死一千五百余人,另外有一千五百人成了我军的俘虏。”村正等到棚子里的情绪稍微平微了一下之后,再度开口。

    于是棚子里的气氛便又再度火热了起来,每个人的眼中,迸射出来的是无尽的希望,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双联城的军人的眷属,换而言之,他们每个人都有亲人在那支军队当中。死了一半,活了一半,但每个人都期望着自己的亲人是那一半幸运的人。虽然当了俘虏,命运不测,但只要不死,机会总还是有的。

    “我大明皇帝慈悲为怀,决定不追究这些人抵抗我大明天军的罪责,已经下达了命令,这些人都将解甲归田,三天之后,第一批被遣返的人,将抵达我们黄泥村,这些人,也将在黄泥村被重新安置。”

    村正的这句话刚刚落下,棚子里的秩序一下子便乱了起来。

    那是激动,那是如释重负,落到最后,换成了棚子里山呼海啸一般的大明皇帝陛下万岁的呼喊之声,倒是将村正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想过,一群老弱妇孺居然也能爆发出如此大的声音。

第一千二百章:悲喜() 
三天之后,雪仍然在下着,但与前几天比起来,却是小了许多。

    今天黄泥村工棚里所有做事的人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很多人都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因为他们昨天根本就没有能睡着。一直在忙着收拾自己那间简陋的屋子。

    屋子很小,勉强能遮挡风雨,但却很温暖,因为有家人。

    她们忙碌着要将屋子里收拾得更干净,更温暖,准备迎接他们亲人的到来。

    村正拄着拐杖在工棚里例行巡逻着,对于今天这样的状况,他并没有去斥责这些人,心中反而有一种感同深受的意思。他离开家也有许久了,想必家里的婆娘娃娃在这样的风雪天中,也一样在期盼着自己能突然出现在家门之外吧!

    与这样秦人一起相处了不短的时间了,这个本来荒凉破败的村子现在终于有了勃勃的生气,村正与这些秦人倒是生出了一些感情。说起来,都是一些可怜人呐!听说他们当初被从城内赶出来的时候,可是有上千人,可最终能在黄泥山村中安定下来的不到六百人,剩下的人,都在了被掩埋在大雪之下的冻尸,或者再过一段时间,春暖花开万物解冻,那些人的骸骨才会重见天日吧。

    他叹了一口气,手里的拐杖叮叮的在地面之上点了点,大声道:”好了,今儿个看起来大家也没有什么心思做活儿,一个个心不在焉的,别把东西做差了,干脆今儿个就休息一天吧,大家想干什么,都自己去吧!”

    村正这话一出来,整个工棚子里的人顿时一个个都欢喜的站了起来,”多谢村正,多谢村正。”

    众人抛下了手里的活计,一窝蜂的向着外面涌去,看他们去的方向,却正是村口的位置。

    村正楞了楞,喃喃地道:”还早着呢,他们一路过来,总要一两个时辰吧,外头风这样大,情愿去外头受冻?”

    对于那些心头火热急于想要见到自己亲人的人来说,这点风雪,还真是算不得什么?更何况他们现在可是吃得饱,穿得暖的。

    雪虽然不大,但时间一长,却仍然给这些翘首以盼的人换上了一身银装。

    而此时,在漫漫的雪地之上,一支队伍正在艰难地跋涉着。除了随行的明军护卫,其它人基本上都是伤兵,有的拄着拐,有的吊着手臂,有的脑袋包得像个粽子,上面还能看到血迹。这些人还能自己走着,还有另外一些人,现在却只能做在爬犁或者马车之上,他们的伤可就重多了。

    这些人便是第一批安置到黄泥山村去的双联城的被俘军人。

    送这一批伤员去黄泥村的人,正是当初带回那些黄泥村村民的程小鱼,他与黄泥村的那些人都很熟悉,也便于接下来的安置工作。

    与程小鱼并辔而行的,却是一个秦人。不久之前,他还是秦军护送粮草到双联城的领队军官,校尉王遵之。

    在刘奎所部被消灭之后,王遵之的粮队便被明骑围了,绝望之余的王遵之,最终选择了投降。

    “王兄,你真不准备留在军队中了吗?”程小鱼看着王遵之,问道。”以你的履历和能力,如果留在大明军队之中,虽然会降一个级别使用,但只要有战功,很快就又能升回来嘛!大明军队的待遇之高,你现在也应当明白了吧?”

    王遵之摇了摇头:”不啦,累了,不想再打了,现在挺好,脱去盔甲,就做一个安安分分的种地农民好了。”

    “去当一个村正?”程小鱼看着王遵之,”这可真是可惜了。”

    “不可惜,兄弟。”王遵之笑了笑,伸手去拍了拍程小鱼的肩膀:”这就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啦!比方说兄弟你,想要的是建立赫赫功勋,那自然是在军队之中驰骋沙场,而我呢,现在就想着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牵头老牛,扛着锄头,迎着朝阳,背着落日,等最后你们打下雍都之后,我就能去接回自己的妻儿,到了那个时候,牛背上还可以坐着我的孩子,回到家时,有妻子倚门而望,有热饭热菜已经放在了桌子上。”

    “你这可是说得我都羡慕不已了。”程小鱼哈哈笑着,”这样的日子,的确让人羡慕。”

    “王兄,你放心吧,雍都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我们打下来的。马氏父子蹦哒不了几天啦!”程小鱼信心十足地道。

    “雍都是大秦王都,城高且固,程兄弟,雍都的城墙全都是用一块块岩石筑成的,就算是重型投石机投掷出来的石弹,也不过能在城墙之上打出几个白印而已,现在城内,除了五万雷霆军,更有数十万青壮,这仗,也不见得就好打呢!”

    “王兄多虑了。我听我们将军说过,雍都城中人越多,他们失败的便越快!”程小鱼呵呵的笑了起来。”粮草是他们的死穴。现在雍都之外的卫城已经尽数被我们拿下,雍都已经被我们封死了所有的出路,大几十万人的城市,每一日的消耗有多少王兄也清楚,他们能坚持多久?”

    “这也正是我担心的。”王遵之看向雍都方向,”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不知道我的妻儿还能不能活下来。”

    程小鱼也沉默了下来,半晌才道:”王兄,你不在雍都城了,刘奎死了,那你们留在城中的妻儿,还能分到粮食吗?”

    “现在应当还是会供济的。我和刘奎,现在在城内看来,应当是战死了吧,我和他都是雷霆军军官,就算是稳定军心,他们也不会在现在断了我们妻儿的粮草的,他们真敢这么做的话,那岂不是让其它的雷霆军心寒,那军心可就要散了。但越往后,可就越说不准了。”王遵之有些担忧。

    “放心吧王兄,我们会很快打进雍都城的,到时候你别忘了赶紧过来找回你的妻儿。”程小鱼安慰他道。

    王遵之苦笑着点点头,程小鱼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军官,又哪里能知道明军上层的安排,或者在明军看来,先将秦军饿个半死不活的时候,才是最佳的进攻时刻。对于城内来说,当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首先抛弃的必然是那些不能为守城做出贡献的人。

    “程兄弟,你真打算要找到刘奎的家人并奉养他们吗?”王遵之突然问道。

    “当然!”程小鱼没有丝毫的犹豫,用力的点头:”刘奎饶了我一命,如果他不留手,我早就是一个死人了。我欠了他一条命,就会还他两条命,大丈夫岂能言而无信?”

    “好,你是一个重信之人,刘奎死得值得,那个时候他就算杀了你,接下来自己也难免死,他用自己的必死换来了你的千金一诺,值了。”

    “他值不值我不知道,但我的命却只有一条,没了可就真没了。”程小鱼笑了笑,”做人嘛,就要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