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前卒- 第1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齐国,比起过去之齐国,的确要强上一些,未来,或者比过去的齐国要强上更多,但这是一个纵向的比较,是与过去的齐国比。但现在,我们要将他拿来与明国比。”

    “明人在你眼中又是多少岁呢?”

    “二十岁!”孔连顺道:”在未来,他才会真正的越来越强,现在的他,就已经与齐国能够相抗衡,但他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足够他成长,愈往后,明人力量上的优势会更加明显,齐国的确在一天比一天变强,但是比起明人变强的速度,远远不够。”

    秦厉的脸色很是阴沉。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现在就与明国开战的话,会更有赢面?”

    “五五之数。”孔连顺断然道。

    “往后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齐获胜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除非出现什么大的变故。”孔连顺道。

    秦厉大笑了起来:”孔连顺啊孔连顺,你的确只是从一个低层面上看到了一些东西,不过你说的这些,还是对我有些启发的。我会提交报告上去。我想要告诉你的是,从皇帝伊始,我们从来都没有小瞧过明人,对他们的重视,前所未有。所以,你便放心吧。”

    “我就是担心你们的这种重视仍然远远不够。”孔连顺眼中的忧虑之色,并没有丝毫的减弱,他拿起了桌上的酒瓶子,放在了秦厉的面前:”你知道这瓶酒多少钱吗?”

    “这个我知道,十两银子一瓶。”秦厉道:”明人制造出来的最好的也是最烈的酒嘛,不仅军中厮杀汉喜欢,便是一般的百姓也很喜欢,不过喝得起的人可不多。”

    “可你知道这瓶子,这酒,造价几何吗?”孔连问追问道。

    秦厉提起瓶子,看了看:”这瓶子一看就是上好的琉璃,造价一定不菲,加上这烈酒,十两银子,说起来并不贵。”

    孔连顺冷笑起来:”我以前也是这样认为的,只到我认识了一个专门往齐国卖这种酒的人并成功地和他成为了朋友之后他才告诉我实情。他从大明的官办作坊里进这种瓶子,一个一两银银子。而据他所知,大明造这种瓶子的作坊,成本最多只有一钱银子。十倍的利。他将这种瓶子购进来,然后装上烈酒,这种烈酒的造价也不会超过一两银子,二两银子的成倍,卖给大齐的商人,一瓶是八两银子。”

    秦厉一呆:”不是说琉璃很贵的吗?”

    “那是齐人这样认为。大明早就攻克了制造琉璃的技术,说出来让你惊掉大牙,制造琉璃的原材料,就是沙子。”孔连顺道。

    秦厉不由呆住了。

    “大明以前并不大规模地造这种烈酒,因为他很耗粮食,过去造出来的烈酒绝大部分用于军中作为药品使用,但现在,他们能大规模地酿造了,为什么?因为他们从齐国进口了大粮的粮食。大概齐国还以为用陈粮卖出了新粮的价格而沾沾自喜吧?岂不知返过身来,便被明人赚取了更多的钱财。卖粮食获得的那一点点银钱,早就被明人百倍千倍地赚回去了。”

    秦厉不由喘起了粗气。

    “这么说来,我们必须要禁止向明人出售粮食了。”

    “没用的。”孔连顺叹道:”你们禁止出售,但商人们会因为高额的利润而向明人走私的,明人已经培养起了齐人饮用烈酒的习惯,你们禁售粮食,只会拉高这酒的价格。只怕会让明人赚得更多。”

    “我们可以禁止在齐国卖这种酒?”

    “军中不需要吗?”孔连顺冷然道:”大齐可曾掌握了酿造这种烈酒的技术?而且只怕封禁越严,追捧之风愈盛。而且明国会眼睁睁地看着你们禁售?”

    秦厉不由呆住了。

    “其实远远不止这些啊!”孔连顺叹息道:”看到那些停在门前正在卸货的沙糖吗?明人从齐国大量进口这种沙糖,运回国内,加工制造成了霜糖,冰糖,还有风行多年的彩虹糖,然后再返销到齐国之内。秦大人,你或者对商业并不了解,但我敢肯定,齐国的那些制作霜糖,冰糖的作坊,只怕快要破产了。因为明人的这些产品,哪怕千里迢迢地运到齐国,价格仍然比齐国自己制造的要便宜。”

    秦厉瞪着眼睛看着楼下的一家商户,那里正将一袋一袋的沙糖扛进屋中。

    “我是一个商人,所以我就从商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我看到的是齐人卖到明国的,都是一些最基本的原材料,而明人卖到齐国的,却是一样样的成品。这中间的差价,齐国只要调查一下,换算一下,就会明白其中的巨大差距。大齐看似也在两国的贸易之中赚钱,但却远远没有明国赚得多。明人是在用齐国的资源赚齐国的钱呐。”

    “你说的这些事情,我会向上面报告的。”秦厉咬牙道:”我们的户部,工部那些官员们都是吃屎的吗?”

    “他们只看到了国库在充盈,却没有看到其中潜藏的危机,我也是这几年经商,与一些大商人们的交流更多,才慢慢地悟到了这其中的窍门。”孔连顺叹道:”更可怕的是,明国的商人似乎在统一地执行一个策略,那就是涉及到大齐最基础的一些产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他们都在用更低的价格向着齐国出售。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甚至是不赚钱的。”

    “你刚刚不是说商人逐利吗?他们图什么?是明国朝廷在压迫他们?”

    “当然不是,明面上他们的确不赚钱,但暗地里,他们却有另外的来路。”孔连顺道:”这些商人们在大明的两大银行贷款,利率只有半成,而一般的贷款,这种利率可是两成甚至更高。这里头的差价,就是这些商人们的盈利所在,因为他们可以贷出大笔的钱来,投资到产出更高的产业中去,从而弥补在这方面的损失,换句话说,这些商人由朝廷在补贴。大齐,可懂这种手段?”

    秦厉默然不语。就算懂,只怕大齐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

    “秦大人,他们正在悄无声息的摧毁大齐的根基。”孔连顺哀叹道:”可大齐,却还乐在其中,自以为得计啊。以为将明人的银行隔绝在外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只怕大齐的百姓会越来越穷的。你可曾见过大明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就拿桃园郡来说,一户普通的种地人家,一年的收入都有几百两银子。他们赋税极低,没有徭役,过去的徭役甚至成了他们增收的手段。大明朝廷看起来很穷,但他的百姓真富。明国皇帝需要钱的时候,就发行所谓的国债,不管发多少,大明国内,都能将其消耗得干干净净。换句话说,明国皇帝只需要想要钱,他随时可以聚集起海量的财富。”

    秦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你所说的,我需要亲自去看一看,我要走一趟明国国内。”

    “那太危险了,明国认得你的人可不少。”孔连顺摇头道。

    “没关系,我能活到现在,自然有我的手段。另外,你说的这个樊小妹,我马上就会安排人去寻找的,不会误了你的事情。”

    浏览阅读地址:

1698:大鱼() 
相比起武陵郡这些年来的巨大变化,作为整个大将军行辕所在的昭关,就显得破旧了一些。吴岭进驻这座雄关之后,多年以来,基本上没有对这座重要的关口作过什么大的改动。在吴岭看来,原来的昭关,已经够用了。再上关隘上面花大量的钱财,实在是不值得。

    受秦风的影响,吴岭对于险关重隘一向是不屑一顾的。所谓固若金汤的城池压根就是不存在的,雄关存在的目的,最终就是被人用来打破从而变成他人的彪柄战绩而被载入史册。

    人心城,则不城。

    吴岭相当认可秦风的这一句话。与齐国战起,如果真让齐人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昭关之下,试问一座关隘,又能阻挡敌人多久呢?

    御敌于国门之外,便是吴岭自上任以来的最基本的策略。所以过去无论是在昌渚,还是在湘溪等边境县上,吴岭统统只有一个策略,被人咬一口,那就得咬回去。你不来骚扰我,我还想去找你的麻烦呢!

    主动的战略,的确取得了成效,边境线上的互想袭扰,总体上还是明人占着上风。

    原本武陵战区一共约有三万五千余人,分驻益阳,武陵,桃园三郡,桃园为一线,武陵为中心,益阳为后援,构成了明军在武陵战区的整个梯次防御线。新年过后,原中央战区大将军野狗甘炜调任武陵战区任自己的副将,其亲卫营苍狼营也一并被调到了武陵战区,使得武陵战区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吴岭可不会认为野狗从一个战区大将军被弄到自己这里来成了副将便认为是野狗倒了霉,他心中很清楚,野狗来,不外乎两个目的,第一是平衡自己在武陵战区一家独大的局面,野狗一到,原本属于大明老营头的那些部队,自然便会以野狗马首是瞻。二来,也是朝廷对整个武陵战区的重视,未来的齐明争霸,主战场差不多就会放在这里了。

    最初之时,吴岭还是比较担心野狗不好共事的。

    野狗是典型的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家伙,除了皇帝的话,谁的话在他的耳朵里都不好使,更让人不安的是,这人一根筋,压根儿就不懂得什么叫谋划。吴岭在整个吴岭战区经营了多年,对于未来的战事,早就有了一个系统的考虑,他什么担心野狗到来之后提出异议,然后推倒重来。

    劳民伤财倒是其次,吴岭最担心的便是各部队会因为这些而读到一些不好的东西,从而对整个武陵战区的凝聚力造成极坏的影响。

    然而他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野狗到了武陵战区之后,规规矩矩的参见了他这个顶头上司,并没有对武陵战区的日常管理,作训作战计划提出任何意见,只是要求他必须驻扎在桃园郡。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吴岭马上便答应了他。于是这位虽然瘸着一条腿,但却风风火火的大将军便带上他的苍狼营,一溜烟儿地奔到了桃园郡。

    这位到了桃园郡之后,还搞出了一件事情,让吴岭啼笑皆非,这位大将军居然要将自己的行辕扎在昌渚。桃园郡守贲宽坚决反对,两人吵得脸红脖子粗,哪怕被野狗叉着脖子掐得满面通红,口吐白沫,贲宽还是只有两个字,不行。

    当然不能让野狗驻扎在昌渚,那里现在不仅是明齐两国的商贸集散地,更是对齐国的第一线,平时在哪里驻个三五千军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但你堂堂一个大将军跑到哪里去扎下行辕,这不是在告诉齐人,我们准备要干你们了!

    问题是,现在大明还没有准备干他们啊!

    官司打到吴岭哪里,然后一路打到皇帝那里,最后的结果是皇帝派了一名侍卫过来,带上了一根鞭子,狠狠地抽了野狗一顿鞭子,并勒令他向贲宽赔礼道歉。

    挨了打的野狗倒也光棍,光着膀子背上几根荆条居然就这样招摇过市地去了贲宽的郡守府请罪。倒是让贲宽在颜面大涨的同时,也颇有几分不好意思。最后野狗将他的行辕驻扎在了桃园郡治,这两人居然相处得极为融洽了,听说经常两人聚在一起喝酒。

    野狗是一个怪人,贲宽只怕也算是一个了。这两人不打不相识,现在倒似好得穿一条裤子了。

    不过吴岭从这件事中,还读出了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皇帝对野狗的信任,只怕无人能比。大明立国十余年了,皇帝极少当面斥责一个臣子,更别说当众殴打了,享有这份殊荣的,满天下就只有野狗一个。

    这不是耻辱,这是荣耀啊!

    论宠信,自己拍马也赶不上野狗,这一点上,吴岭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家是皇帝的老跟班,一起从微末之际走出,而且为皇帝吃过大苦头的人。自己说起来与皇帝还是有过节的,跟皇帝作对了好多年。

    不过呢,武陵战区还得靠自己。皇帝还是有知人之明的,派野狗过来,倒也是极妙的一招,一来平衡了武陵势力,二来,这位大将军那满是肌肉疙瘩的脑子里,装满的都只是冲锋的念头,要让他筹谋策划一场灭国大战,要了他的命他也干不出来。通过与野狗的近距离接触,吴岭算是彻底放心了他这位副手,在大事之上,这位绝不会跟自己过不去。其他的,他爱咋地就咋地吧。反正也翻不起大浪花来,桃园郡贲宽那可是一个脖子极硬的家伙。别看现在两人好得很,但野狗要是触犯了桃园的利益,贲宽只怕马上就会撸起袖子跟他干。打当然打不过,不过最后的结果,多半是皇帝又派一位侍卫带着鞭子过来。

    野狗这样的家伙,居然还娶了一位娇小玲珑如花似玉外带知书达礼棋琴书画无所不通的媳妇,大概这就是差什么补什么吧,两人站在一起,铁定的便是美女与野兽。幸好野狗生的是儿子,要是女儿,模样长得跟野狗一样,只怕就糟糕了。

    翻着野狗从桃园郡发来的一些公文,看着公文后面那鸡爪似的签名,吴岭不由乐得笑了出来。有这样一位副将,是自己的福份呐。这位在桃园郡,就只抓一件事,那就是军队训练,对于整个武陵战区其它的事情,基本上不闻不问,自己发给他的所有公文,每一份的后面都只有五个字,知道了,甘炜。吴岭甚至怀疑他仔细看过没有。

    在野狗提交的那些物资清单之上批阅上了同意,对于野狗的这些要求,吴岭从来都是不打任何折扣地便交付执行。

    “大将军,国安局乌正廷求见。”一名亲卫推开了公房的门,走进来回禀道。

    “让他在偏厅稍等片刻。”吴岭道。“我一会儿就过去见他。”

    “是!”亲卫转身离去。

    乌正廷,整个武陵战区情报部门的大头目,所谓的国安局,其实就是朝廷新成立的国安部的地方部门。朝廷叫国家安全部,地方之上就叫国家安全局。其实就是以前的鹰巢换了一个名字并且叫地位拔高了一大截。以前的鹰巢隶属于都御史台,现在两家一分为二,都御史台成了监察部,鹰巢成了国安部。

    自己身为大将军,乌正廷自然没有自己的地位高,但严格说来,他并不属于自己管辖,国安部的管辖权自成体系,名义上直属政事堂,实际上只归皇帝一个人管。在武陵战区,自己与乌正廷更多的是合作的关系,军队作战,可少不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