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前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前卒- 第10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泉州宁知文改旗易帜,投降明国。

    新宁郡武腾改旗易帜,投降明国。

    安阳郡朱义改旗易帜,投降明国。

    当天色放明的时候,终于没有了飞奔而来的信使,但雷卫的双手却已经发抖,哪怕他早已投奔了大明,成了大明在上京城埋下的最大的一颗棋子,他仍然不明白,大明到底是如何做到让这些地方全都在一夜之间改旗易帜的。

    大楚的疆域,在经过了这一夜之后,十停之中,已经去了五成,而且像东部六郡,江南四郡,安阳郡都是大明的膏腴之地,新宁,泉州这几年更是成长为了大楚的商业重镇。他们的背离,便代表着大楚的脊梁骨已经被彻底打断了。

    “来人,备马,我要去见首辅。”他担着这些薄薄的,但却重逾千钧的情报,步履沉重地向外走去。

    作为内卫统领,他是有权直接入宫向皇帝禀报的,但现在的他却没有这个胆子,他不知道皇帝在知晓这些消息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走出内卫衙门的那一刻,他回身对亲信道:“上京城内所有内卫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统统反了() 
    马向东无疑是大楚历史之上最悲摧的一位首辅。没有那任首辅曾像他现在这样狼狈。自从大楚立国之后,危机重重的时刻,自然不只这一次,从立国之初的百废待兴,到先帝闵威明期遭遇齐国的大规模入侵,虽然每一次都面临着灭国的危险,但那时的楚国,上下一心,群策群立,举国上下,共同应付危机,一次次的化险为夷,从而造就了天下最为富庶,同时综合实力也排名第二的一个强悍的楚国。

    到了他这一辈儿,似乎好运终于用完了。

    论起治国的能力,马向东自然无法同他的前任杨一和相比,但他也算是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老黄牛了,但可惜的是,勤奋不代表着有效率,当他作为首辅,不能辅佐君王制定一个正确的国策,不能有一个长远的而且可行的远大战略目标的时候,失败,也就成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远征齐国,是楚国新皇闵若英登基之后做出的最错误的决定。但这是闵若英作为皇子的时候就立下的宏伟梦想,也是他借此招揽拥护者的口号,闵若英是自信的,但现实却给了他的自信以无情的打击,大败于齐国潞州,数十万楚国大军覆灭,正式拉开了楚国衰落的序幕。

    大明对于楚国的渗透,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很显然,作为首辅的马向东对此的应对是完全失策的,脚疼医脚,头痛医痛,接受大明的援助,看似解决了一时之困,但却为今日的困局种下了种子,数年的时间,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到了今天,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将楚国完完全全地罩住,他们的根须已经深深地扎到了大楚的各个角落,稍微扯动其中的一根根须,这棵大树便会摇动起来,然后楚国便天昏天暗,再也看不到明郎的天空。

    等到马向东明白过来的时候,木已成舟,早就无法改变这一切了。楚国曾想过与齐人结盟,并且将这个想法付诸了实施,只可惜,齐国的内乱在这个时候正式爆发,自顾不遐的齐国,完全无法再抽出力量来干涉大明对楚国的入侵了。

    是的,就是入侵,虽然明国还没有向明国派出军队正式宣战,但锋利的屠刀,早就剁了下来,第一刀,便砍得大楚鲜血淋漓。

    没有硝烟的这一场经济战,让楚国彻底陷入到了混乱当中。

    无粮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兴,明国的国策是昭告天下的,可是楚国现在却只占了其中一项,那就是无商不富,江南的丝绸为他们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当时曾成为了他们支撑荆湖战场的主要财富来源,但这个财富的命门却握在明人手中。

    为了偿还明人的贷款,为了购买明人的武器,也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朝廷与商人们难得的达成了一致,江南大规模地毁田种桑,却不知道这一切全都是明人在暗暗地操纵。

    当明人举起屠刀的时候,楚人才赫然发现,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了。

    作为首辅,马向东这个年基本没有任何心思的过,也就只是在除夕夜回到家与家人一起吃了一顿团年饭,便又回到了值房,他的大案之上堆满了各地送来的告急奏章。

    要钱!

    要粮!

    要兵!

    可是马向东一样东西都拿不出来,年前,他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上京城勉强支应了下来,至于其它的地方,他实在是顾不上了。

    这几天,他的右眼皮一直在不停地跳着,左眼跳财右眼跳灾,马向东是心惊肉跳,只是乞求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能让大家太太平平地过个年。

    虽然他知道这是不太可能的,明人既然已经举起了屠刀,就绝不会再罢手,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短暂的平静,必然蕴酿着更为猛烈的进攻,但马向东却不知道最致命的一击会在哪里发起。

    夜已经很深了,枯坐在值房内的马向东感到自己的右眼皮狂跳得厉害,一手捂眼,一手轻轻地揉着太阳穴,他默默地体会着上京城的死寂。

    往年的这个时候,是上京城最为热闹的时候,与明国的京城不同,上京城一年四季在入夜之后都是会宵禁的,唯一解禁的几天便是新年的这几天,直到正月十五,才会重新恢复宵禁。

    但现在的上京城,哪怕是过年了,也没有解除宵禁。往年的上京城是富足的,是衣食无忧的,但今年,上京城却是贫穷的,是饥饿的。一旦解除禁令,谁也不敢说会发生些什么。

    外面突然响起了急骤的马蹄之声,马向东的心不由得狂跳起来,现在他最怕的就是这样急骤的马蹄之声,对于他来说,好消息肯定是没有的,只有一个个的坏消息接锺而来。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作好了心理准备,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滚猪不怕开水烫,已经这样了,还能坏到哪里去呢?

    但当他看到,几乎是小跑着冲进来的是内卫统领雷卫的时候,一颗心仍然不禁向无底的深渊地沉了下去,没有特别重大的惊人的消息,作为内卫统领的雷卫绝不会在这个时候亲自跑到这里来。

    “首辅,出大事了。”雷卫声音颤抖地说着,将刚刚收到手里的一叠情报递给了马向东。

    同样手有些发抖的马向东接过了这些情报,却迟迟不敢打开。

    “首辅,曾琳反了,东部五郡尽归明国。”

    “江南反了,江南四郡投降了明国。”

    “新宁反了!”

    “泉州反了!”

    “安阳反了!”

    雷卫的每一句话,都如同在马向东的心上重重地戳上一刀,他的身子摇摇晃晃,手无力的松开,那些千里传来的情报雪花一般的飘落在地上。

    雷卫抢上一步扶住马向东,”首辅,现在我们怎么办?是不是要马上向皇帝陛下禀报?”

    “当然要禀报!”马向东竭力让自己的身子不再发抖,”这样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不第一时间向皇帝陛下禀报?走,我们马上进宫,雷卫,这些消息确实吗?你确定没有搞错。”

    “首辅,这样大的事情,谁敢胡言乱语?这些地方,确实是反了,其实先前便早已经有了征兆了,只是我们没有想到,事情会恶化到了这个程度而已。”雷卫道。

    “进宫,马上进宫求见皇帝。”

    国家成了这副模样,皇帝闵若英的日子自然也是不好过的,这几年楚国向下的态势是如此的明显,对于地方上的控制是愈来愈弱,东部五郡的卞无双和曾琳俨然成了国中之国,城墙之上虽然还挂着大楚的火凤旗,但皇帝的旨意在那里已经不好使了,其实从程务本时期,朝廷的旨意就已经不灵了。而新宁,安阳这几个地方,到了最后,也敢于公然拒绝朝廷对于他们的要求,国内乱成一团,明人手起刀落,便让楚国的经济陷入到了崩溃的境地。

    可无论如何,年还是要过的,闵若英或者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孝顺的皇帝,这两天,他一直便在后宫之中陪着年迈的母亲。

    平时的他忙于国事,整天都陷入在了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回到后宫的日子屈指可数,这两天,他决定要好好的尽尽孝,陪陪母亲,陪她说说话,吃吃饭。

    太后的身体已经完全不行了,今年就没有怎么下床,看东西也完全模糊了,通过太医,闵若英知道母亲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只是说是过一天算一天了。

    “母后,您再喝一杯吧,这是兮儿从大明专门给您送来的果酒,说是酒,其实就是果汁。”皇后笑吟吟的将一杯殷红的果酒送到了太后的手中。

    “今天已经喝了两杯了。”太后微笑着道,这两天算是她最高兴的日子,一大家子能团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对于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便是最好的日子了,其它的,她已经完全不在乎了。

    “与先前两杯都不一样的,太后,您喝的呀,每一杯都是不同的果子做出来的果酒。”皇后道。

    “好,好,那就尝尝,难得那丫头还这么惦记我,有什么她东西都千里迢迢的给我送来。”太后开心地接过了酒杯,尝了一口,”这是梨子做的。”

    “母后真是厉害,抿了一小口就尝出来了。”皇后道。

    “皇帝也喝一杯,这果酒好,不伤身,你呀,还是少喝一些酒,我听前头说了,这段时间,你经常喝酒,这不好。”太后对着闵若英道。

    “是,母后。”闵若英端起面前的酒杯,陪着太后一起喝了一口。先前皇后提到闵若兮,他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里头不清楚,他可知道,现在他的这个妹妹和妹夫,已经成了楚国最大的敌人。

    门口太监总管的脑袋已经好几次探进来了,闵若英站了起来,肯定又是出了什么事情了,不然他不会那么不晓事,”母后,您先慢慢喝着,儿子去去就来。”

    看着闵若英起身离去,太后有些不乐意地对皇后道:”你派个人去看看皇帝,紧着将他叫回来,前头那些大臣也真是的,什么事情这么急非得要把皇帝这个时候叫过去?这个马向东啊,远远比不上杨一和啊。”

    皇后点点头,指了一个小太监跟了出去,对于太后的话,她就不敢接茬,谁都知道,前任首辅杨一和就是闵若英下令抄家灭族的啊!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好办法、坏办法总比没办法要好() 
    “怎敢如此?他们怎敢如此?一群无君无父的不忠不义不孝之辈!”闵若英的咆哮之声,几乎掀翻了屋顶,雷卫呈上来的情报卷宗变成了满屋飞扬的纸屑,犹如困兽一般的在屋内猛转了几个圈子,看到仍然跪在地上的雷卫,大怒欲狂的闵若英飞起一脚,便将雷卫踢成了滚地葫芦,重重地撞在墙壁之上这才停了下来。

    一脚踏翻了雷卫的闵若英还不解恨,随手抄起书房内的摆设,恶狠狠地砸在地上,一时之间,书房之内砰砰啪啪的声音不绝于耳,顷刻之间,一间装饰精美的书房便一片狼藉。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马向东顾不得闵若英会再次暴起伤人,跪行上前一把抱住了闵若英的大腿。他可不是雷卫,挨上一脚,只怕一条命便十去七八了。好在闵若英总还记得这是他的首辅,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倒是没有向他下手。“我们得马上商量对策,想法应对啊!”

    双手高举着一个插花瓷瓶正准备掼在地上的闵若英听了马向东这话,整个人一时之间僵在了原地,好半晌,双手一松,插花瓷瓶跌落在地,摔得粉碎,在原地呆了好一会儿,他这才步履沉重地走到书案之后,颓然地坐了下来。

    东部五郡,江南四郡,安阳,新宁,泉州,整个大楚几乎一半疆域已经落入明人之手,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不是大楚屯集重兵之所,就是大楚最主要的财赋来源之地,他们的叛离,对于大楚来说,就是已经被挖空了内腑五脏,更可怕的是,他们的行动会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其它州府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只怕一个个都要心思不稳了。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他喃喃地道。

    “请陛下马上召集重臣商议,如果不马上拿出对策来,只怕其它地方会群起响应,陛下,大楚境内,本已经不安宁,暴民纷起,经济崩溃,如果其他州府效仿,则大楚江山社稷顷刻之间就不存了啊!”马向南道。

    “雷卫,去,马上召集各部院大臣,大殿议事!”闵若英道。

    “遵旨!”雷卫从屋角爬起来身来,躬身应诺,转身走出了书房,这才擦去了嘴角渗出的血迹,眼中却是闪过一丝狠唳之色。挨了闵若英含怒带愤的一脚,纵然闵若英不是想要他的命,但这一下,也让雷卫着实受伤不轻。

    议事大殿之内,或从酒宴之上,或从热被窝之中被召进宫来的大楚各部院重臣们,在一脸懵逼地听完了雷卫的讲述之后,身上已经被一层又一层冒出来的冷汗给浸湿了。

    “陛下,必须马上发起反击,征讨这些背叛的州府,否则后果难以预测!”数名大臣同时站了起来,大声道。

    “对对对,必须马上发大军,讨伐叛贼!”又有大臣连二接三地站了起来,附和道。

    相比于这些人,首辅马向东,兵部尚书贾政道,户部尚书连波等人却是低头沉默不语,脸现苦色。

    发兵讨伐?得先有兵啊,现在大楚的兵在哪里?

    打仗,得要钱粮啊,现在大楚的钱粮在哪里?

    “贾政道!”闵若英看向兵部尚书。“兵部现在能集合起多少兵马来?”

    被点了名的贾政道无可奈何地站了起来:“陛下,现在无兵可调。大楚重兵一向屯集于边地,而各地只有少量郡兵,现在各地民乱频发,各地郡守都还在向朝廷要求派兵支援呢,除非是调动上京城内外的火凤军。”

    火凤军不归兵部管辖,一直是受闵若英的直接指挥的。

    “不行!”首辅马向东立即反对:“火凤军这几年一直没有得到补充,现在八万火凤军必须镇守上京城内及左近区域,大楚核心之地,万万不能有一点闪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