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公子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不觉得会有什么大的影响,毕竟本国历史文化积淀得太深厚,穷极一生都研究不尽,戏曲又难登大雅之堂,怎会注重远远不及自己的东西呢?

    卫若兰沉思良久,道:“孩儿和周温白、郑人奋等,拜入了他门下,周温白通西学,我们在一块儿砥砺共进,获益良多。说起来呢,西洋大多国家的文明加起来,大抵比得上四书五经。”

    “嗯,立德、立言、立功,立言原本不是小事,但翻译外来学说,属不属于立言,还有待商榷。”卫定国皱眉思索,稍顷,似乎想到什么,道:“这几年,为父与忠靖侯史鼎、保龄侯史鼐通过书信,因他家的侯门千金尚未许人家,原本有所松动,可近来口风又紧了,不晓得两个老匹夫打什么算盘。”

    “这样,金陵不是还有山海盟的书社吗,你携书走一走,顺便,也去李家走一走。”

    “李家?”卫若兰闷声退出,不解其意,子孙婚姻一事,本是父母之命,他不好说什么,不管哪家的都得接受。他为贾琮门生,两江营军与父亲、贾琮有染,实是绑在一起了,想到此处,醒悟道:“金陵李家是原国子监祭酒李守中之后,如今虽非朝中权要,却与贾家联姻的,这是要我交好他们,好绑得更牢吗……”

    放下坊刻书籍不谈,卫定国一面权衡利益,思量各方面政敌,忐忑中带着叹息,一面亲自着手安排营军回归事宜、军饷请功等项,不禁心下惊悚:“刘挺等人都没有战后请归,而是坐镇各方……古来功成身退的权臣都是识时务者,知道急流勇退,震主之前立马放开兵权……贾琮虽然有收税银、定南海的大功,但是这件事……唉,不知会演变成什么样!但愿无事!”

    等闲人哪儿知道,他们这些高官大佬,大多实在是顾虑重重,也难怪上流社会流行富贵病。

    当南方各书社分店刊刻印发出对于国内来说别具一格的书籍,并摆出来卖,引起更多后续之时,贾琮回归的消息,也随急递铺通政司等,蔓延到京师四九城的各官宦权贵家。

    西城贾家,宗族府邸建筑南面的宁荣街略有风沙迷眼,其西荣国府,左中右三跨院最东的贾赦院,天井搭起了四五个彩棚,前来吊唁者却寥寥。

    薛宝钗穿了斩衰孝服,坐镇中堂指挥应酬,香菱、莺儿各为其左膀右臂。

    作年轻妇人打扮的莺儿飞瞄斜瞥二门外,孙福却不及看他,汇报道:“琮爷政务忙毕,西洋、南洋、东洋都跑了一趟,得知大老爷殁了,朝廷又下奏折,真是水上鼓足了风帆、地上快马加鞭,巴巴的朝京城跑。”

    “这几月下来呐,人也瘦了一大圈,病困交加,打从得知大老爷去世那会儿起,就穿了孝服,连进宫城也是这样。”

    在孙福眼里,满喇加就是西洋了,听得贾琮妻妾们一时互望着红了眼,他们男人得受了多少苦难呐?

    香菱眼泛泪光:“那爷还怎么上朝?”

    “是万岁爷亲自率文武百官及勋贵老爷们来朝阳门码头迎接的,真是天威浩荡,琮爷一直强撑着进了勤政殿的。”孙福在门外抹泪。

    里面主仆三女都抹泪低泣几下,旋即松口气,偏厅坐着的邢夫人、王夫人走出来,邢夫人张开大嘴巴子笑道:“还是琮儿给老爷太太们争气,为何这两天吊唁的人少了?大约官家世家的人,有很多墙头草,在观摩着风向呢!”

    “今儿万岁爷这样欢迎功臣,接下来几天,还怕送彩礼的人少了吗?”

    平儿、李纨等主妇也过来了,并一帮内外丫头妇人婆子,薛宝钗生平第一次主持丧事,且近两月来提心吊胆着丈夫的安危局势,此刻虽然石头落地,反而如鲠在喉,凝噎着许久说不出话来,而后在左右搀扶下,慢悠悠道:“虽然过了七七,过了小殓,到底赶上了大殓。”

    “那这红白喜事,后面更应办得热闹些。”平儿柔和地笑道:“所谓寿终正寝。”

    死了亲人,说是悲伤事,没问题,然而不说庄子死老婆鼓琴作乐,常人不解其精神境界。古代官民之中,却也把红、白两样看作喜事,结婚和正常死亡的丧事是一样热闹喜庆的,因为那时的理解里,寿终正寝是好事,不是坏事,早夭当然是例外。

    贾赦活得不短,是正常老死,过了花甲之龄,当时足以算是高寿。

    随后贾蔷、贾琏等来到,人群中的贾宝玉哭红了双眼,孝服齐整,在贾宝玉心中,贾赦比贾政更可亲近一些,大抵是“亲者疏,疏者亲”,红楼这个大家族中,贾宝玉遭梦魇之时,唯有贾赦多方救助不忘却,贾政对亲子、贾赦对亲子,反而极少见亲情。

    林黛玉跟着在薛宝钗那一边,族人根据五服亲疏之等级,各穿了斩衰、缌麻等孝服,贾宝玉过来她这边道:“大老爷升仙了,不知为何,比起前些年东府太爷升仙,更让我难过一些。”

    贾家金陵迁居之人,丧葬礼仪多江南风俗,林黛玉愣在正寝内外点起的随身灯上,睹物思人,冷不防听到王夫人慈祥的声音道:“你们也帮衬着些,宝钗一个人怎忙得过来,都成家立业,不是小孩子了。看这孩子,瘦了不少。”

    众人皆以为王夫人心地善良,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实在最好不过的主妇长辈,当家太太,贾宝玉唯唯诺诺,不敢答。

    不久,晴雯、林红玉两人娇娇俏俏地进来回禀道:“恭喜宝奶奶和诸位太太奶奶,太后皇后娘娘们,遣总管太监来下了懿旨,召太太奶奶等命妇们,进宫领赏赐呢!”

    见到这两个女人,尤其是晴雯的眉眼,王夫人没来由地心生厌恶,愈发不快,心里奇怪道:“怎么叫这些没教养的丫头来回?”

    林黛玉对这些还无甚想法,袭人却颇有几分不甘心,不甘心“眼见他人起高楼”的滋味,而在一众丫鬟的台下福礼恭贺声中,一屋子太太奶奶们,早忙忙去换品服,有人脸上生辉,光彩无限,有人灯影寞落,暗加盘算。

    

第370章 决战紫禁之巅() 
当贾府命『妇』奉旨进东西六宫时,且前面朝堂,帝王宫室,所谓“前朝后寝、前堂后殿、圆地方、左祖右社”,不论前方还是后方,都向来精彩。

    中轴线临敬门以内,第一座大殿勤政殿下,文武大臣勋贵齐集,官员没一个是四品以下,文官全是高品级的大红袍,武官狮子虎豹补子,勋贵王室或麒麟或蟒袍,满朝朱紫贵。

    站在正中路线尽头的贾琮,换了一品朝服,头戴两翅乌纱铁丝七梁冠,腰系玉革带加玉佩,四『色』花锦绶,梁数为一品最多,足以让众臣羡慕。

    和其他一品不同的是,贾琮里面还套了一件斩衰孝服,『露』出部分辑边的麻布,这符合礼节,也是孝道的表现。

    鸿胪、光禄、礼部、教坊等司的宏大音乐早已鸣毕,叩拜之礼结束,群臣或正视或用余光斜视贾琮背影,除却身材更加挺拔修长,虽然贾琮为父死伤感以致生病而步履蹒跚,但节奏礼仪却丝毫未『乱』,从朝阳门、右安门、临敬门到勤政门,不出的有一种闲庭信步的从容。

    战火的历练,文武的兼备,贾琮已由内而外做了一番改变。礼部官员、都察院值班御史想挑礼节而不可得,纷纷为几年不见、面目焕然一新的权臣,而精神恍惚了几息。

    “贾督师告捷归来,朕心甚慰,礼部翰林院各司,诸位爱卿,是否该议一议作何奖赏?”皇帝凌决袆头戴钿金丝金冠,身穿九龙袍,往常办事都不在勤政殿,多在大明宫暖阁,而且办事者往往阁部、亲信要员,这一次召集这么多人,君临下,面有容光,觉得不错。

    贾琮看他也精神英伟了不少。

    该管礼仪奖赏制度的礼部仪制司顶头尚书、侍郎纷纷愣住,九卿之一的通政史司通政史高文起第一个出班奏道:“陛下,臣请先议于阁部平叛秦王一事的军饷、练饷,至少三四百万必须得拿出来的。”

    “秦王叛『乱』尚且未息,于阁部联合河南巡抚宋问达追他入了蜀中,还要耗费很多的。”

    “进了蜀中,叛『乱』成功就难了。”贾琮想道:“我离开这么久,朝中职位也散『乱』了些。”

    “此事贾琮给朕奏过,茶马盐税、丝绸关税等等,不是应该足够了吗?况且朕也没有大兴土木,动用国库。”皇帝不悦道。

    “吾皇英明。”高文起看看贾琮,余光斜乜忠顺亲王:“只是,贾督师此次收关税,还没有早年收盐税上来得多,而且,东南海防,还得劳民伤财。根据臣等汇合户部统算,只有六百万两左右。”

    当年贾琮改纲盐为票盐,与其是收税,不如是从大盐商口袋里抢钱,那和初兴海关能一样吗?

    “高文起是忠顺亲王凌决初的人,他这攻讦发难也有理有据,且一直高居九卿之一不下。”贾琮心里暗暗冷笑:“这明明是一直以来的政敌要整我呢。”

    高文起话落,退后入班,此人确实有水平,不瘟不火,不像御史给事中争得脸红脖子粗。

    两个对比,实际上就表明了是,第一,几年区区关税还比不上当年一点盐税,是穷兵黩武,皇帝和贾琮都没有什么好炫耀的。第二,国内还有叛『乱』危居,你这就封官拜爵,宣扬盛世,明眼人看着都羞愧呐。

    满堂衮衮诸公,站在这里的哪个不是人精儿,怎么会感觉不到呢?

    “朕也在朱批里同意了,而且经过多个部门商榷批红,东南的军不要钱吗?不要安定吗?拿出那些关税。不再是收归国库再下达、经人层层贪污,不是很好吗?”凌决袆耐着『性』子。

    皇帝习惯了这种氛围。

    都察院都御史刘东升蹙眉,出列奏道:“陛下,由于科道官员奏折积压,舆论四起,臣部下贾斯文等御史一直在谏诤。今贾督师海境平了、海关定了,但是商民还是凋敝,尤其是让武官坐镇海外……他们是与民争利。囿于朝野群情汹汹,司礼监及内阁批红并不能下达啊……”

    刘东升为贾琮出了困境。

    登时,安静的大殿吵嚷起来,忠顺亲王凌决初心下大快。

    重新厘清闽粤江浙海关,确实武力打击了不少士绅幕后把持的走私,一切大局需要慢慢来才走上正轨,资本的原始积累是那么简单吗?即使现代太祖定国,之后也用了三十年时间呢,哪有那么好啃的肉!

    另外,关于营兵的伤亡、税收耗费也是客观存在,而这涉及兵权回收,很敏福

    贾琮早有主意安排,刘东升是他阵营的,当下,兵部尚书贾雨村眼神一狠,出来道:“启禀吾皇,此次出兵东南,包括现在还在派出巡逻的,共计十万以上,各『色』船五百艘,这又是一笔大账目,不可不重视。以及火器、匠人之费,第二笔大账目……微臣也以为,是得不偿失!”

    “狼心狗肺!”勋贵一列的忠靖侯史鼎暗骂,贾雨村是贾、王两家抬上来的,但是他望风而倒,亲王毕竟是大有保障的,靠勋贵还是靠王爷,这还用选吗?

    “只提付出的损失,不提得来的回报,作长远打算。偏安一隅,鼠目寸光,耍什么流氓!”贾琮是从战略上藐视他们,战术上重视敌人,以为群情汹汹,就能攻得倒他吗?

    暂时署理内阁大权的汪应元也觉得头疼,这个话题一年也不完,寻计开脱道:“皇上,老臣看来,贾琮是一回来就准备回家丁忧的,地君亲师,一样怠慢不得,因为皇上下令奏乐欢迎,才不得不入宫,实在忠孝难以取舍,一时权且移孝为忠罢了。目下,贾琮丁忧才是首要大事。”

    皇帝本来被群臣你一言我一语搞得心烦意『乱』,有些怒了,阁老这么,都没有反对的,对呀,这才是贾琮头等大事,人家要丁忧守孝,把他召进来,不是有点不合规制嘛?

    阁老毕竟是阁老,孝道是官员最重要的品『性』之一,不仅涉及到提拔前途,甚至不孝可是大罪,古来如此,人人如此,谁能反驳?

    可是不议的话,功过之论尚且不提,官爵赏罚又怎么逃得过去呢?

    殿上有些官员都看不懂贾琮前途会如何了,毕竟谁也没考察过沿海究竟怎么样,贾琮后手又怎么样。

    但多数人并不看好,议论不休。

    就在他们以为贾琮会这样不声不响地功成身退之时,忽然,贾琮平静地启奏道:“陛下,臣随行队伍中,有几位外国战俘,臣献俘阙下,由他们亲自口述,不正合我朝万国来朝、四海皆服之功吗?”

    “在哪里?”皇帝大大松了口气,迫不及待,心想:“可算给本朝争脸了。”

    “因不便通行,臣在城外时就遣人把他安排在京师礼部四夷馆,严加看守。”贾琮自信地昂首挺胸,慢悠悠扫了一圈堂上政敌,微微咳嗽道:“前朝戚继光有言,封候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臣对官爵封赏与否,并不心切埋怨,但我朝君臣、商民、文武合力之功,却是不容抹杀的!”

    忠顺亲王等不禁『乱』想起来,毕竟南洋隔着京师,何止千里之遥,贾琮真实情况,没有一人真正完全『摸』清楚,难道他真有什么扭转不利的杀手锏?

第371章 惊天动地() 
不久,钟鼓司太监刘康引领了镇海统制周嘉谟奉诏入殿,周嘉谟身后带了一批外国人及传教士,有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也有意大利、法国的,不少大臣看得十分别扭。

    听起来,臣子们你来我往地争论,全是国家大事,无形中就给了皇帝一种“我们人人都是忠心为国”的印象。

    其实大家或多或少皆了解准备过国事情况,但,在有些人手中却成了斗争的工具和良好的掩护。

    先前到现在,看似正常的辩论,实际暗藏机锋,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贾琮尽快卷铺盖滚蛋,好好在家守孝,以后也别想出来,出来以后也别想上位了,做人不应该厚道点吗?多少翰林进士眼巴巴盯着内阁的位子呢!

    周嘉谟与贾琮擦肩而过,贾琮把位置让给他,两人虽不交换眼色,却早已心照不宣了。

    驻扎海外多年的周统制一进殿叩见便老泪纵横,伏地感念天恩,许久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