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公子无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公子无双- 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贾琮看看这个美妇,不作回答,求我啊……不求我就不告诉你。

    李纨便不再问,耳根有些发红,生怕被人发现,赶忙转到另一边了。

    三春则是少了很多话,她们如今都是大姑娘了,按这时代来看的话。懂得更多,也更矜持。

    “朝阳门外不是有座东岳庙?据说供奉的是东岳帝妃,香火旺盛,专门求子的。”贾琮无意间说道。

    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因为明朝有皇帝痴迷鬼神佛道之类,那时扩建过,犹如宫殿一般,百姓也能进出,香火一直不断。

    古人对鬼神向来敬畏,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比如“寄名符”,就是孩子刚出生时,把名字寄在某个庙下,祈求保佑,如此说来,这个孩子从小就是那个庙里的神的弟子,与替身的作用类似。

    贾宝玉也是从小寄在庙里,所以马道婆是他干娘,红楼之中王熙凤也把贾巧“寄”在铁槛寺,都是一个道理。大户人家送给“鬼神”的钱,可不少。说起来,鬼神和他们,到底谁是冤大头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心,宝钗说要去,李纨瞥视贾琮,他什么意思?难道是……

    ……

    延绵不尽的太行山脉,与井径关、倒马关的墩堡隔了几座山的一座山峰上,此地也建立了墩堡,墩堡四周有草屋,京师四周的防线都有这种墩堡,但这座山峰不是官方的。

    “教主,我们这一脉的根也是白莲,闻香老祖当初也是徐鸿儒的弟子,若是起事,弘阳教的教众遍布运河,从直隶通州到杭州,尽是人手。”

    “山东、直隶、河南、江苏,甚至云南、四川,白莲的人,从未死过……时下正值干旱,逃荒之人不少,豫王的位子还没坐稳呢……一旦秦王起事,咱们也能跟着分杯羹……”

    大护法冷星雨坐在草屋之中分析道:“别看顺朝稳了九边,西藏喇嘛和蒙古卫拉特联盟常有联络,蒙古内部又因为红教、黄教,闹得不可开交,女真可是不甘心的……听运河的兄弟们说,东南又有乱子……”

    主座上的是一个眼神锐利的妖娆女人,闻香教在河北的根基很深,属于白莲教支脉,弘阳教、罗教也是,当年唐赛儿一介女子,以白莲教起事,还能保住性命,飘然而去,而后弥勒教李福达还能结交朝廷高官,案子一直拖了几个朝代才解决,山东徐鸿儒再以白莲教起事,教众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两百万。

    这是一股可怕的隐藏势力,倭国所谓“战国时代”的诸侯,都没有白莲教的一个势力多。

    “看看秦王那边的消息怎样,陕西三边,榆林、延绥、甘肃、固原,一直不宁静,据我所知,大顺的兵权一直层层分割,调兵可不是那么好调……需要有尚宝司、兵部、京营都督府各方的兵符汇合,所以无论是太监,还是权臣,都不能私自一方调兵……”

    闻香教主睥睨那一张版图:“当年正德皇帝出巡,要调兵,都被王守仁驳回,说要得到兵部与内阁验证,唯恐作假,皇帝尚且如此,遑论亲王?”

    “这是他们该死了!”冷星雨狞笑道:“自古王爷出京掌军,必为大祸,属下想秦王未必调得回来,他暗中岂无势力?某些人还害怕豫王整他们呢。”

第331章 收香菱、巅峰对决() 
    

    布置典雅洁净的厢房之内,烛火缓缓燃烧着。

    这种蜡烛是贾琮的山海书店制作的,烟雾、杂质都比较少,山海盟的店铺一开始就“低调发展”,没有经过大张旗鼓地宣传,如今却已成为大顺的“名牌商家”,老字号,值得信赖。书籍、肥皂、蜡烛,每年都要供给崇文门钞关不少的税收。

    崇文门钞关是专门收商税的,尤其是内城、皇城的商家,进出交了税才能通行。

    因为京城最繁华的是内市、灯市,在皇城东华门外,贸易额大。

    此时伺候贾琮的是香菱,说来香菱进来这么久,却从未正式开脸,还是个清清白白的姑娘,家里面开脸的丫头,仅仅晴雯一个而已。

    香菱的容貌一点也不逊色于晴雯,如今又是十八岁的年纪,典型的苏州美人,躺在床上,眉心一颗淡红的胭脂痣更增别致。

    原本穿着背心、裙子,古代女人的身材往往不怎么明显,等全脱了,原来是那么有料。

    贾琮啧啧称叹,全天然的美人,比韩式半永久美多了好不好?

    看着自然,纯纯的美。

    香菱的出身可不低,苏州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地主甄士隐的闺女,基因就好。

    后来被人贩子偷走,也是专门按婢女来教的,当然也不开脸,这样才能卖好价钱。

    “琮爷,我不能睡里边的,要不……”香菱头低低地道。

    “一样,一样……”贾琮观赏了一番,确实挑起了他的心火,香菱很有几分秦可卿的袅娜之态,但没有秦可卿的风情,属于乖巧类型,“不都是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哪里分里边外边?”

    “不一样,都说女人不能在上边的……”香菱眨眨眼。

    “在外边,我怕力度大了,把你弄出去了怎么好?”

    这什么话啊?好难听啊。

    “好了,那就不分上下,就这样躺着,咱们侧身……”贾琮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传授了,让香菱侧身躺着,然后他在后面……

    香菱完全言听计从,几秒之后,忽然从牙齿里蹦出一声“啊”,又觉得不妥,紧紧闭起了嘴巴……

    (此处省略十万字)

    **苦短,晨曦初露。

    虽说处子没有他原先尝试过好几次的美妇会玩且熟练,但是,各有各的妙处,处子的那种紧、香、纯,是美妇没有的,要紧,要紧啊。

    贾琮坐在床沿思索,想到袭人也生了一子的事,他又想起在扬州的尤氏来,还有王熙凤……想想又不再担心了,那两个终究是不能进门的,他担心也无用。

    一早晴雯跑进厢房里间,递上来一封信,一双眼睛滴溜溜地看着贾琮身后未醒的香菱。

    贾琮看完书信,脸色有几分不快,是赵康送来的,大意是说内阁居然票拟同意南安太妃认义女,问题是认谁都好,但南安太妃看上了贾探春。

    此事从贾母大寿开始,那时南安太妃在筵席上就夸了探春。

    赵康与贾琮联络,也是不得已的选择,赵康要在司礼监找同盟,只有贾琮合适,杨清和老了,张、于两位与太监不和睦。

    但司礼监还没有“批红”,就不能生效,来问问贾琮的意见。

    “叫人备轿,我去一趟宫里。”贾琮草草喝了碗粥,就往西华门去了,那时宫禁才开。

    晴雯再进来,香菱已经睁开眼睛,晴雯吃味道:“可便宜你一晚上了。”

    “便宜?”香菱摇摇头:“下面吃痛得紧呢,一点都不便宜,可累死我了,不过后面才好些。晴雯姐姐喜欢,让你夜夜陪琮爷好了。”

    “死丫头,我可没你那么贱。”晴雯啐了一口:“听说南安太妃要过来了,要认三姑娘为郡主呢,这事一下子阖府都传遍了。”

    “二姑娘还没嫁呢,怎么能先嫁三姑娘。”香菱道。

    “听琮爷说,二姑娘不是要订秦家的相公吗,那是他老师的儿子,也算有来有往了,原先那个孙家,已经不成了。”晴雯不是很明白。

    ……

    旭日东升,东华门外。

    西华门和东华门都是宫城的城门,许多官员上朝都走这两个门,高达十数丈,阳光照在了古老的砖石城墙上。

    上面的角楼、敌台都严加守卫。

    今早东华门外的内市人员突然被锦衣卫像城管一样地驱逐了,因为皇帝与太后齐到,贾琮、杨清和与几个官员跟着,说是皇帝要开经筵,大家都以为皇帝是亲自来迎接讲官的。

    作为天命的化身、道德的典范,大家都认为宏德皇帝实在是仁德之君。

    因为嫌弃“建德”不吉利,现在的年号改成了“弘德”。

    然而后面陪同的官员却发现,太后张茜与凌决袆的脸色不太好看,众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唯独贾琮目不斜视,眼观鼻,鼻观心。

    终于,次辅张分宜的轿子到了,因为支持他的人多,汪应元都退避三舍了。

    看到如此浩大的景象,张分宜激动得浑身颤抖,赶忙吩咐,停轿下来走路,两个仆人一左一右搀扶着他。

    这说明什么?

    说明皇上对他恩宠倍至!礼敬有加!

    尚未到城门前,后边的官员不禁在他后边连连恭贺,兵部尚书贾雨村道:“张阁老,圣眷隆矣!”

    于成龙亦恭贺道:“皇上亲迎讲官去讲经筵,并且太后也亲至,不仅是君臣之道,更是师生之礼呐!此乃旷古未有之隆恩,圣上真乃仁德之君!”

    “正是,正是。”这边走过来的官员们边走边小声谈论着。

    张分宜也不禁脚步飘了起来,倒不是他心性不行,平时也是喜怒不形于色的,实在是这种情况生平仅见,纵为阁老又能如何?

    他真的感激涕零了!

    滔天之恩呐!

    贤明之君呐!

    如此下去,驱逐杨清和、汪应元、贾琮,不过是迟早的事!

    张分宜激动了,这种激动压抑不住,这位东阁大学士,身穿一品锦鸡大红袍的内阁次辅,身体颤颤巍巍,胡子也颤颤巍巍的,跪倒磕头谢恩:“微臣拜见皇上,吾皇万岁,拜见太后……”

    说话都不利索了,凌决袆的嘴角抽搐了一下,看看贾琮,不知该如何说,又把委屈的目光看向太后张茜。

    这张茜雍容华贵,但面罩寒霜,劈头便道:“张分宜,是你说的本宫与皇帝乃孤儿寡母?权柄尽持你手?本宫和皇帝是摆设吗?”

    “这?!”张分宜勃然变色!

    这边与那边的官员们,都相顾骇然,一时噤若寒蝉!

    凌决袆的脸色阴沉了下来。

    贾琮脸上快速闪过大仇得报之色。

第332章 夫妻情趣、争霸之路()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

    咸阳与长安两县分治黄河两岸,数尺宽的护城河水碧波荡漾,稀少的北方垂柳病恹恹地烤在春日阳光下。

    千年古都西安的东城门外,以城墙为中心,每隔一段距离,设有敌台,又称团楼。

    噔噔噔。

    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破春晓,尘土飞扬,停在护城河外的壕桥,西安城的护城河内岸,一道羊马墙矗立,防御重重,堡垒层层,既是千年古都的延续,也是陕西三边榆林、延绥、宁夏三镇所保卫的重地。

    马上的带头二人,一个身穿飞鱼服,腰挎绣春刀,一个身穿虎豹补子,俱是人高马大,二人各自带了十几个人,出示凭证,城门守卫才放下吊桥,两队官兵便直趋到中心大街的三门牌坊下,在钦差王爷的衙门外下马。

    出巡陕西三边的秦王凌决补亲自迎出来接了圣旨,并客客气气地把这拨“钦差”迎接到二进客厅,这两人一个是锦衣卫左都督余彪,另一个是京营都督府游击谢鲸。

    “皇上有命,臣兄不敢不回,两位钦差远道而来,本王这便接风洗尘,还请歇息一晚,本王明儿就进京复命。”凌决补彬彬有礼地回道,他气势不凡,浑身杀伐之气,此乃边境所历练出来。

    大顺王爷基本都安排在京城皇城,严加监视,作为全国最高级的寄生虫,诸如三王街、十王街,没有一个封藩的,与清朝颇似。

    其实道理也简单,明朝藩王不在少数,造反的也不少,燕王朱棣更是造反成功了,有这些前车之鉴,顺朝怎能不防?

    因此大多数王爷,又像坐高级监狱的,在京城里面,不愁吃喝玩乐,但是,这样一来,又为他们结交官员提供了可能。

    明朝的封藩,与顺朝的王爷参政,都不完美,都各有优点缺点。

    明朝王爷祸害地方百姓,那些生来就有各种优惠、铁饭碗的皇室宗亲,明末达到了上十万的人,每年俸禄就要八百万石,而国库每年才有四百万石,藩王又经营店铺、圈王庄,使得百姓没有耕地,更是垄断本地的茶盐贸易、抬高价格,使本地人无盐可吃,明朝不亡,还有天理么?宗室是明朝灭亡的最大功臣之一。

    那么不封藩的问题又来了,儿子总比大臣亲,至少某些方面如此,所以凌决补又出京掌了军权。

    这从死去的雍乐皇帝来说,他作出这个决定,恐怕是很无奈的,正如朱元璋也让子孙守边境一样。

    不止是历史的惊人相似,很多时候是无奈。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掣肘,对秦王的制衡,就是明朝以来的军队调动。

    这种军权分立太高明了,必须有兵部、尚宝司、皇帝三者的公章、虎符才能生效,否则调不了大规模的军队,军官们怕灭九族,也只认这三样,缺一样都不可。

    深入来看,就更有趣了,调兵印信是皇帝、太监、大臣共同执掌的,如果缺了后面两样,皇帝的圣旨也不作数。

    大顺当然知道这个方法的高明,所以继承下来。

    此外,总兵、巡抚、总督、巡按们也都是互相掣肘的,没人有绝对的权力。

    不得不说,明朝没有一个巡抚、总督或者将军敢于光明正大的造反,这种军权分立、相互掣肘,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

    督抚完全有权力命令的,只有自己的标兵,也就是亲兵或者护卫军,其他的军队,战斗时期,总兵有时候会不鸟巡抚,尤其是能战的总兵,朝廷也要尽力安抚。

    “请王爷明日一早就启程,不要让我等钦差为难。”他们对视一眼,锦衣卫左都督面无表情地道。

    “两位可放心。”凌决补叫人安排好钦差的下榻之处,等他们下去了,他心里微微惨然,脸色陡然阴晴不定起来。

    论理,他才是活着的儿子中,年纪最长的,功劳也最大,无可置疑,四弟治内,他治外,自己若镇不了外,他焉能治内?

    “王爷。”幕后出来一位幕僚:“西安为千年古都,历来占有西安者,有潼关、函谷之险,北通蒙古,南达巴蜀、洛阳,西走西域。秦有此地,一扫六合,刘邦有此地,一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