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宪内心深处很得意。
松江府富庶不下于苏州和杭州,又守在应天府出海口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天启绝对不会让这片地盘落到他人手里。他知道天启正在制定攻打松江府战略,但张士诚实力不容小觑,他当年在高邮城坚守孤城的名声为他赢得不少豪杰追随。如果在这份盟约中能拉大宋合击张士诚,府主一定会满意。
结盟的详细细节不是在这个夜晚能谈明白的,杨宪已经达到目的,拱手告辞:“夜已深,我就不再打扰平章大人,等明天去了亳州,我再等大人的好消息。”
刘福通点头,叫候在门口的年轻人,“刘旻,送杨使回去。”
关铎被他留下来了。
杨宪知道这两人还有事情商量。刘福通想在大宋朝廷上促成这个盟约,不知要使出什么雷霆手段。但这与他没有关系了。
“遵命!”刘旻走进来。
杨宪跟着刘旻出了平章府。刘旻一路把他送到住处,态度甚是恭敬。
回到屋中,杨宪脱了衣服钻入被窝里,想着怎么把这个消息尽快送回应天府。他兴奋的无法入睡,但又怕亳州出了岔子,早早报功反而不妙。
就这般瞻前顾后过了许久,外面的天慢慢亮堂起来,他才知道自己干躺了两个时辰。
清晨,昌邑县城从沉睡中醒过来。
今日天一亮,便显出与往日不同的状态。
县城中大道被巡逻的兵丁封锁住,士卒披挂甲士在城东兵营候命。
杨宪早早起来刚洗漱完毕,关铎两眼通红从门口进来,看来也是一晚没睡。
“关将军。”他连忙打招呼。
关铎黑着脸,道:“平章大人让我来请你去用早膳,然后出发去亳州。”
杨宪跟着他来到平章府,看见门口已经聚集了数百战马和甲士。
两人进了府邸大门,刘旻早在等候,领二人往内宅。
桌上饭菜已经摆放好,刘福通已坐在主座等候,近两人进门,他示意二人坐下,道:“杨使,我们用完早膳后就出发。”
杨宪恭敬道:“一切听平章大人吩咐。”
他屁股刚触及木凳,便见刘福通直勾勾盯着他,道:“到了亳州,你不必说话,无论看见发生了什么也不要觉得惊奇。”
杨宪笑道:“小使明白。”
三人都有心思,草草用完早膳。
刘福通点五百甲士护送,带着关铎与杨宪往亳州城方向而去。
众人一路风尘仆仆,刘福通仿佛突然对天启产生了兴趣,一路问杨宪许多问题,如天启为何绝对禁止崇拜弥勒佛?天启杀光了江南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了吗?因为他的队伍中接纳了一些投降的探马赤军。
杨宪有的如实回答,有的半真半假,有的甚至他自己也弄不清楚答案。
众人清晨出发,正午时分到达亳州城外。他们一路打着刘福通的旗号,亳州城内早就得到消息,但没有一个人到城外来迎接。
刘福通命随行甲士开路,从亳州东门进城,也没人出来阻拦。
他骑马刚入城,守门东门的将军从城楼上下来拜见:“末将李喜喜拜见平章大人。”他神情甚是振奋,道:“平章大人终于肯回来了。”他话音未落,城头传来一阵欢呼声。
杨宪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明白了刘福通在大军军中影响力无人可以动摇。
刘福通命李喜喜起来,道:“朝中奸人当道,我才不得不回避。我回来是为大宋前途顾。”
李喜喜闻言知道刘福通此番回来不会再走,大喜道:“平章大人肯回来就好。”
正在此时,从城中出来十几匹快马。这些人一路催马到了近前才止住步伐,为首一人面白无须,双手举起一副黄绫,发出尖锐的声音:“刘福通听旨。”
刘福通想了想,翻身从战马下来,单膝跪地道:“臣接旨。”
那太监朗声念诵:“奉天承运,明王诏曰,豫南酋首名察罕帖木儿屡犯我境,杀我百姓士卒,命平章政事刘福通立即统嵩山、汝阳兵马前去迎击。”
刘福通起身,呆站在原地,半天没有动弹。
第453章 兵变()
刘福通呆呆的站在原地,一股巨大的悲伤从天而降,像一个大笼子把他笼罩在当中。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他伸出右臂指向太监手中的圣旨,声音微微颤抖,问:“这是小明王亲自下旨吗?”
太监傲然抬起头:“圣旨难道还有假。小明王命平章大人即刻前往豫南。”
“为什么会这样?”刘福通心中苦涩默默摇头。他想起当年的老伙伴弥勒教明王韩山童。韩山童就葬在亳州城东边的小孤山。如果他活着也不会愿意看到大宋变成这般模样吧。
他从砀山的夹沟把韩林儿接出来,奉承他小明王,但现在他要把自己逐出大宋朝廷——毫不留情的逐出大宋朝廷。
他往前走了几步,伸出右手。他身材高大,走路的步伐带迅猛令人生畏。
太监吓了一跳,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拍马往后退了几步,惊慌道:“你要做什么?”
“把圣旨给我,”刘福通一把夺下太监手中的黄绫,然后恶狠狠的盯着他:“我要面见小明王。”
太监惶然中还在犟嘴:“小明王命平章大人现在就走,小明王不想见你。”
一个小小的阉人竟然敢顶撞他,刘福通一把揪住太监手中战马的缰绳,怒吼道:“回去传话,就说我刘福通要见小明王。”
他愤怒中吐沫星子喷在那太监的脸上,吓的那太监不敢睁开眼睛看。
众人鸦雀无声,连关铎都惊呆了。
杨宪冷眼看着这场面,看来刘福通这次回亳州是有备而来,今天必然不能善了。
吼完之后刘福通松开手,看着慌然失措的太监,沉声道:“我知道都是杜遵道的主意,你回去替我禀告小明王,就说我要见他一面。”想到一切很快就会结束了,他冷静下来。四周都是围观的百姓和士卒,后面还有一个狡猾的使者,他不能损了小明王的威严。
“好,好!”太监不敢再多话,怕刘福通激动之下一刀杀了他。
十几匹快马走的时候比他们来的速度还要快。
刘福通转身,没有理会杨宪,向十步开外的李喜喜招手道:“李喜喜。”
“末将在。”李喜喜连忙上前,单膝跪地行礼。
“亳州城中守卫你都熟悉吗?”
“末将都知道。”
“杜遵道的府邸你也认识吧?”
“末将认识。”
刘福通猛然振臂低吼:“杜遵道奸佞小人,蛊惑小明王,此人不除,大宋必将败于鞑子之手。”
他再转向关铎,大声道:“关铎听令!”
“末将在!”关铎上前单膝跪地。
刘福通指向与他并肩跪地的李喜喜,下令:“你随李喜喜去杜遵道家,提他的人头去皇城门外,我现在就去觐见小明王。今天我回来就是要清君侧的。”
“遵命!”两人异口同声。
杨宪站在近处,刘福通的话一字不漏的都传到他的耳朵里。他倒吸一口冷气,这不就是兵变吗?如果说是刘福通临时起意干这么大的事情,他绝对不相信。原来从昨天刘福通决定返回亳州,大宋的丞相杜遵道已然难逃一死。
早有密谋!他眼光在这几人身上转动。一定比昨天还早,即便他不来出使亳州,没有与刘福通达成盟约,这位大宋朝廷的实权人物只怕也要发动这场兵变了。
在他思绪杂乱时,李喜喜起身召五百守门士卒急匆匆往东边的街道奔去,关铎率三百甲士紧随其后。
刘福通此刻才留意杨宪,搓了搓手,道:“让杨使见笑了。”
杨宪急忙行礼奉承道:“平章大人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大宋朝纲不振,如何驱走鞑子?”
他刚才想明白了,刘福通之所以在一个月前出走昌邑县城,大概就是想看看大宋朝廷中有哪些人别有用心。从他现在云淡风轻的神态来看,这场兵变全在他把握之中,这亳州朝廷一刻也没有脱离这位平章大人的控制。
乱世中,兵强马壮者为王。天完如此,大宋亦是如此。
刘福通抬头看向亳州中心方向,道:“菩萨心肠也好,恶鬼心肠也罢,有一点你说对了,如果有人想阻扰我驱除鞑虏,唯有殊死一搏了。”
他语气坚定,也藏着一点点落寞的伤感。今天一切都很完美,他早些天就与亳州城驻军各位将领们联络好了,兵变只是顺水推舟,他再不回来许多人都等不及了。除了小明王的圣旨!他万万想不到,自己从小看到大,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小明王会这般对待他。
“走吧,”他朝杨宪道:“随我去宫中觐见小明王。”
城中四门都传来厮杀声,有两三处起火,烟火腾空而起。
刘福通和杨宪在两百甲士的护送下往皇城方向走去。
他们走的很慢,一路无人阻拦,等走到皇城门外出时,城中各处厮杀都已平息。
杨宪陪着刘福通站在皇城门外。原来大宋皇城所做地就是亳州府衙,只是在四周围砌了一圈石墙,又雕了楼台作为点缀,比六朝古都应天府差远了。
此刻皇城大门紧闭,楼台上有人影晃动。
刘福通往前走出三步,忽然双膝跪地,向楼台上高呼:“臣刘福通请见小明王!”
楼台上没有回应
“臣刘福通请见小明王!”他再叩首。
楼台上站出来几个人,但没人接话。
正在此时,从东南街道上走来一队步卒,为首一人正是关铎,他大步流星,右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脑袋,鲜红的血一路洒落。
楼台出来那几人看见这等情形,吓的又躲了进去。
关铎身后甲士停在三百步开外,他自己提着首级走过来,双膝着地跪在刘福通侧后方,高声往皇城方向禀告:“末将关铎斩杀朝中奸臣杜遵道,首级在此,特来向小明王请罪。”
杨宪身后的甲士系数跪地,齐声道:“向小明王请罪。”
只剩下杨宪一个人孤零零的站在原处,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
楼台上死一般沉寂。
过了许多时候,太阳就快要落山了。秋风吹入杨宪的脖子让他感到有些凉意。刘福庭和关铎等人还跪在那里一动不动。
天要黑了。
杨宪正在想着小明王怎么这么不识趣的时候,皇城门吱吱呀呀的打开。
一个年轻人孤零零的从里面走出来。
他穿着简单的粗布衣服,走路的步子像是在拖着什么重物件,神情迷惘,一步一步走到刘福通面前,扶着刘福通的肩膀道:“刘叔叔,是我错了。”
454。第454章 谈()
这就是小明王么?
杨宪仔细打量这个年轻人。 这是个可怜的年轻人,他是大宋的皇帝。
看到刘福通,他想起郑晟,看到小明王,他不由自主的想到徐寿辉。他至今没去过武昌,也没见过徐寿辉,但天完朝廷的皇帝徐寿辉没什么显赫的战绩,和这个小明王差不多。在这个乱世中,不是从最艰难形势中走出来,拥有无比坚定的斗志的人,根本镇不住麾下的强兵悍将。所以,徐寿辉迟早也会面对这一天吧。
刘福通顺着小明王的动作起身,请罪道:“明王,微臣死罪。”
小明王拉着他的胳膊,如同流离失所的孩童,小腿微微发抖。杜遵道的首级摆在关铎身前,面目狰狞,他看了一眼立刻回避开。
刘福通转身挥手,命跪在身后黑压压的一片甲士退下,再请罪道:“鞑子在北方虎视眈眈,豫南察罕帖木儿接连入寇,大宋四境都不太平。小明王在朝中当亲贤臣远小人。杜遵道蒙蔽明王,贪图权位和财物,扶持亲信,排斥异己,令将士们寒心,微臣已取下了他的首级。”
小明王低下头,苦苦求饶道:“刘叔叔,是我错了。”
“微臣大胆了,请小明王回宫,”刘福通指向宫城方向,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杜遵道在陛下身边安插的小人,请陛下都驱逐出来吧,我让关铎在此等候。”
小明王点头大营:“好的。”在刘福通面前,他像个待宰羔羊。
一切都尘埃落定。杨宪看了一场大戏,非常刺激。他对大宋朝中发生的这场兵变没有特别的想法,唯一令他在意的是与刘福通达成的盟约应该不会化为泡影了。
天很快黑下来,秋风更凉了,关铎命三百步外的甲士们点燃火把。
小明王回皇城后,皇城中太监全部被赶出来,随后被一个个押送往城外。
兵变虽然结束,杜遵道还有些余党在各地,刘福通需要尽快清除这些人对大宋的威胁,暂时没有功夫搭理杨宪。他命李喜喜给杨宪安排了一个住处,并命令守卫严密保护。
随后的两天,杨宪一直没有见到刘福通。与守卫的闲聊中,他打听到大宋各地将领陆续来到亳州。刘福通应该已经完全掌控了局势。
第三天午后,杨宪正在百无聊赖等候,关铎带着几个随从大门走进来。
自昌邑县城后,关铎对杨宪观感一直不佳,见了他有些冷漠的传话,说:“丞相大人有请。”
“丞相大人?”杨宪有些懵。
关铎懒懒的解释:“昨日,小明王升平章大人为丞相了。”
“哦,”杨宪焕然大悟。原来的丞相杜遵道被杀后,那个位置不能空着,刘福通理所当然成为大宋朝廷的丞相。安抚住内部后,刘福通该处理与外的关系了,如此看来是该到了与他谈正事的时候了,连忙道:“走,这就走。”
刘福通没有住在刚刚遭受血光之灾的原丞相府,而是直接把他原来的平章府换了一部牌匾,新改为丞相府。
亳州城池不大,皇宫都是那般简陋,丞相府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关铎领着杨宪到了丞相府前。来之前已经通报过,他领着杨宪径直进门,直奔议政堂。
杨宪看四周装饰,这个议政堂的牌匾也是新的,堂内各种装饰都是新布置的。刘福通已在里面等候,见到两人进来也没起身,指向身前右侧的座椅,道:“这几日事务繁忙,一直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