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从长远来看,王永寿乃至李玮最后也要面临着抉择。顾荣成现在还看不出来谁会获胜,因为于凤聪没有儿子。
第365章 杀机()
短短一个时辰,广州城里的色目人被杀了两成。
街道上随处可见尸首,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小孩。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天启军士卒比蒙古人好不了多少。蒙古人随意杀汉人,他们不把汉人当做对等的人。汉人杀色目人,他们也不把他们看做同类。
色目人并不全部是商人,还有许多工匠和传教士,但叛乱的兵丁顾不上那么多。按照李昂的说法,他们要杀光这座城里的色目人。
现在正在进行中……
王永寿这个新上任的广州府尹现在调动不了一兵一卒,甩开自己在山林村头练出来的大脚丫子疯狂的往宗主府跑。
他跑的很快,差点让身后的亲兵跟不上。
路上遇见了好几拨乱兵,有人认出来他了,不听他的命令但也不为难他。因为他们都是汉人。
“汉人亲如兄弟姐妹!”
叛乱的天启士卒们很好的记住了天启教使的教导。他们只杀色目人,甚至没有做出侵扰百姓的举动。郑晟的教育是成功的,他把天启的思想刻入了这些兵丁的骨子里,但也正是如此才引发了这场叛乱。
迫于当前与蒙古人对立的局势,天启不敢说色目人与汉人亲如兄弟姐妹,而这正是引发汉人与色目人之间裂痕的开端。
乱兵在向宗主府蔓延,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在刻意把乱军引导向那里。但郑晟的威望还在,叛乱的士卒远远的看着那座简陋的屋子不敢靠近。
宗主府周围有武士团护卫,王永寿离那里还有两里路远便被截住了。
看着一身黑衣杀气腾腾的守卫,王永寿两腿发软,举着右手道:“我是广州府尹,城里有人叛乱了,我指挥不了城防兵,我要求见宗主夫人。”
那守卫仔细辨认这群人,仿佛想从他们脸上看出王永寿说话的真假,最后道:“你随我进来。”然后指向王永寿身后的随从,“但他们只能留在这里。”
“啊……,好的。”王永寿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按照顾荣成的建议,他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见到于凤聪,那样他就可以脱罪了。这是长老们的纷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新上任的这个官位太敏感,一定要想办法脱罪。只要能够生存下来,许多东西是顺理成章的。
郑晟正是担心广州城里两大派系发生冲突,才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第三方,还特意把李玮调走,但依然没能避免矛盾的大爆发。
王永寿被带进宗主府,武士们已经在门口布置防御,这里比预想中反应快的多。
武士们都身穿黑色的盔甲,没看出什么恐慌。在这里担任守卫的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而且对郑晟绝对忠诚。
领他到门口的守卫进了宗主府许久没有出来。王永寿忍不住了,“夫人,我要见夫人。”他站在门口大叫,尽力表现出惶急的模样。
武士们没人理睬朝他。忽然,一个女声传入他的耳朵:“是王大人吗?夫人召见。”
他看见从府里走出来一个身穿劲装的女人,腰很直胸脯很挺,但看清楚那女人的脸,王永寿便什么念头就没有了。她腰上挂着一柄刀,比王永平的腰刀还要长和厚。他忽然想起有关于凤聪的一些传闻,夫人身边有一群强悍的女人,杀人不眨眼。
他不相信那个消息,但夫人能把于家带到今日的地位,绝不是仅仅靠宗主的偏袒。
他跟在那女子的身后走进府邸,沿途全是盔甲整齐的武士。
宗主府的守卫已经做好了准备,但走出去平叛,看来是叛乱的规模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王永寿正在胡猜这府里有多少人。“王永寿,说说是怎么回事?”一个威严的女声传来,犹如不可违抗的女王在下达命令。
“拜见夫人,”王永寿克制自己下跪的冲动,用战栗的声音说:“大事不好了,有人……反叛,城防兵中有人造反了,他们在胡乱砍杀色目人,下官无力阻挡。”他话音停滞了片刻,没敢把自己在路上听说的那些话音喊出来。
有人在陷害周顺。但顾荣成嘱咐他,他不能得罪任何人,也无需出卖谁,他只要自保能从这次危机中脱身。弥勒教系与后党争斗,他只需坐收渔翁之利。宗主总要依靠一些人,罗霄山里走出来的忠于他的山民只能帮他稳固对军队的控制力。
顾荣成仔细思考之后,认识到严格来说他也是弥勒教派系的人,天启学堂里走出来的多半都打上了弥勒教的烙印,因为那里的老师几乎都是弥勒教派系的。
“杀了多少色目人?”于凤聪声音冷冰冰的。王永寿听出来那压制在冰山那一触即将爆发的情绪。
“许多……,城防兵不听我的命令,”王永寿嗫嚅了一会,道:“过来的路上,我看见他们朝宗主府方向来了。”
“贼人胆敢!”于凤聪一声厉喝。她噌的站起来了,踩着鹿皮靴子噔噔噔走下来,朝门外喝叫:“传令,让王中坤、王文才、周光和黄崇久都来见我,不要一个个做缩头乌龟。”
偌大的宗主府仿佛只有她一个人的声音。王永寿吓的把脖子缩起来。
“平叛,平叛!如果天明之前广州城里还不能安定下来,有人就等着掉脑袋吧。”于凤聪的愤怒就快要压不住了。所有人都躲起来了,在等着看于家的笑话。
宗主才走,你们就这样!她不禁为于家的前途担忧。这是一条有进无退的路。天启若亡,于家必亡。天启兴旺,于家也是在刀锋上行走。
传令的武士离去,于凤聪快步离开会客厅,前往府内天书阁的二楼看城内的动静。
四边都是亮光,整个城在黎明之前提前醒过来了。只看亮光的场面,叛乱的兵丁不可能有这么多人,一定有许多百姓加入其中。郑晟要求天启要紧密联系百姓,这让他们在广州东路得到前所未有的支持,但也发掘出一股无法控制的力量。
广州城里的百姓不像过去惧怕蒙古人那般害怕天启的官府。某种意义上说,这让天启的官府失去了一定威严。
“他们仇恨色目人。”于凤聪一只手扶在额头,喃喃自语:“他们被利用了。”
杀光色目人很容易,而且这个举措可以轻而易举得到许多百姓的支持。但天启需要钱粮。
“愚蠢的人啊,你们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她在心里默默的叹息,但她此刻已经无能为力。
王永寿不值得信任,但与城中其他人相比,他还是站在宗主府的一边。她回到宗主府的前厅,传达命令:“王永寿,你是广州府尹,不能见事躲避,否则要你何用?你立刻回去召集衙役和各处官吏,劝百姓回家,否则等我平叛的大军一到,再敢在街头作乱的人格杀勿论。”
还有平叛大军?
王永寿知道广州城郊驻扎着一支兵马——秦十一正在训练的新军。那是郑晟留作广州城做防备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要派上用场。
顾荣成告诉过他这件事,但秦十一也是弥勒教的人。就算郑晟再怎么打压弥勒教派系,也必须承认弥勒教是天启的核心力量。
他恭敬的行礼,道:“遵命!”然后做出很为难的表情,问:“夫人能否给我派些武士护卫。”没有护卫,他怕自己被乱兵杀死。
“可以,”于凤聪回答的很干脆:“我给你一百人。”
王永寿很快出宗主府,去安抚作乱的百姓。但他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城里的状况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些底层的兵丁在闹事,真正在弥勒教派系中有话语权的一个人也没站出来。
于凤聪听见喧闹声在逼近宗主府,她不相信这些人敢对宗主府无礼。如果真发生那样的事,将意味着郑晟失去对天启的控制。
传令的武士已经走了半个时辰,几个长老都没有来宗主府。于凤聪心里开始紧张起来,反对于家的势力比想象中强大。
叛军在宗主府四周偷窥,他们没有多强大,没能力突破护教武士的防御。但她知道有许多人正在旁观,那些人随时可能加入到叛军中。
“于家的命运取决于秦十一。”她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如果秦十一站在弥勒教的一边,今晚也许就是于家覆灭之日。到时候无论谁被推出来顶罪,于家都已经不存在了。宗主没了于家,只能依靠弥勒教,除非他愿意亲手葬送天启,否则别无选择。
她在等秦十一的救兵,那些藏在暗处的人在等秦十一的决定。
“秦十一,你到底是忠于宗主,忠于弥勒教?”她忽然想到了秦十一的夫人。郑晟亲自做媒让他娶回家的那个绝色的阿木丽。秦十一的夫人是个色目女人!她的心镇定下来,这也是在郑晟的算计中吗?她不相信郑晟能想的这么远。
丫鬟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考:“夫人,王长老来府门口求见?”
于凤聪一只手托在下巴上,问:“哪个王长老?”
“王中坤长老!”丫鬟回答。
“王中坤,他怎么会这么快来,”于凤聪眼中闪现过一道杀机。如果说今夜的叛乱与王中坤没有关系,打死她也不相信,“让他进来。”
第366章 平叛()
“夫人,属下错了,没能及时发现有人要叛乱!”王中坤恭敬的行礼。
他们都是手中没有兵权的人,但他们掌控者天启最精锐的密探。没有及时发现这场叛乱,他们都有错。于凤聪错误估计了形势,但没有王中坤在背后推波助澜,不会有这场叛乱。
王中坤道:“叛军只是杀了许多色目人,他们没有再在太多过分的事情。”
“你的意思是杀色目人不过分了?”于凤聪抓住他话里的漏洞,抬起芊芊玉指,“你的想法与那些叛军一样。”
王中坤镇定自若的回答:“色目人是狗,从前是蒙古人狗,现在是天启的狗。但狗不能与主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狗不能爬到主人的头上。”
他轻拂衣袖,“天启军中有许多人对色目人不满,广州城里的百姓仇恨色目人不是一日两日了,此次引发叛乱,广州府衙在茶馆风波中抓捕了那么多汉人百姓逃不了责任。”
广州府衙是听于凤聪的决定才这么做的,他把广州府衙拉出来,是在提醒于凤聪广州城里的几个长老谁都脱不开身。他是来讨价还价的,不是来认罪的。他自信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而且已经推出了替罪羊。
于凤聪脑袋昏沉,她事前判断错了形势,这的确是她的错。她万万没想到有人会借茶馆风波惹出这么大的事,只能说有些人胆大包天。
“谁发动了这场叛乱?”她问王中坤。
两人正在说话时,守卫在门口禀告:“周长老、王长老和丁长老都来了。”
“让他们都进来!”于凤聪吩咐,她知道宗主府已经安全了。
府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十几个威武的兵丁从西门方向狂奔而来,在府门口大喊:“秦将军兵马已经进城,特来保护夫人。”
屋里的正在发生简单而激烈的争论。
王文才毫不避讳,道:“我听说了有人在呼喊周公子的名字,他们在求周公子出来主持公道。”
于凤聪不满道:“但周顺人根本不在广州城。”她不是傻子。
必须要有人承担责任,但在场的人都会自己瞥的一干二净。
丁才看不下去了,轻轻的说:“还是先平叛吧。”
这句话中止了争吵,秦十一的兵马已经进城了。他们首先要界定这场叛乱的性质,才能决定平叛的规模。于凤聪心中气恼,但也不敢杀太多的人。郑晟在湖广打仗,她必须要维护后方安宁。广州城是天启的中心,做出的举措牵一发而乱全身。
她提起精神说:“百姓多是被蒙蔽,只诛杀叛乱的城防兵和参与煽动百姓的天启,你们看如何?”
王文才坚决站在胜利者的一边,道:“夫人考虑周全。”
王中坤也点头,周光犹豫了片刻,见大家都同意了,也只能默默的点头。天启学堂在这场叛乱中大显风头,令他颜面尽失。但他控制不了那些年轻人。那些人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喊着色目人欺负汉人的口号冲上街头去杀戮,根本看不出来冠冕堂皇的理由下藏着肮脏的争斗。
秦十一指挥兵马逐渐控制了广州城,凡是敢负隅顽抗的乱军格杀勿论。城中几处大街道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许多如李昂一样的人不愿意退出战场。
他们在与平叛的大军对峙,并高喊着口号:“请周公子出来主持公道。”
现在整个城里的人都听见了,他们看上去就像是周顺的下属。但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天启军的刀子是回应他们的武器。
秦十一雷厉风行,下手毫不手软。
广州城街道上尚未干涸的血迹再次覆盖上一层尸体。
李昂提着腰刀在与三个年轻的天启军士卒周旋,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但真到了这一刻又不甘心扔下兵器束手就擒。
他是从罗霄山是走出来的老天启,曾经与鞑子在深山老林里周旋过,被当做叛乱军杀死在广州城里很憋屈,但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他亲手杀死了四个色目人,唯一遗憾的是秦十一的兵马进城太快了,他没办法把城里的色目人全部杀完。
更多的天启军在宽阔的街道中迎面而来,如潮水把叛军淹没。刚才还义愤填膺站在街心喊口号的百姓都消失了,天启学堂的年轻人也都逃回学堂里闭上了大门。
但参与叛乱的城防兵没有退路,他们知道自己必死无疑。
李昂肩膀上挨了一刀,后背又挨了一刀,他忽然大喝一声挥刀在自己的脖颈处狠狠的一拉,鲜血如喷射的泉水。杀了那么多色目人,他觉得自己也够本了。
正午时分,广州城里的叛乱基本被平定。兵丁们正在往城外搬运尸体,横躺在街心的多数都是色目人,侥幸活下来的人此时心惊胆战,只盼早点离开广州再也不回来。
秦十一前来宗主府复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