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厨神在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厨神在大唐-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对60万的吐蕃兵马,李炳光实在是想不出,这位年轻的都督大人,凭什么让就那么的很有底气?就算是有那种杀伤力巨大的神秘武器,可60万吐蕃兵马,就算是他们不反抗的让你去杀,也要杀得你手软。

    已经赶到了吐谷浑的唐军,在图谱分啊安营扎寨了下来,派出了斥候部队,往吐蕃的方向,查看吐蕃的兵力部署和动作。

    斥候查探到的结果,让他们大为不解,吐蕃的兵马,根本就没有再次入侵吐谷浑的打算,从抓到的吐蕃俘虏口中,讯问得到的消息,吐蕃正调集全国的六十万兵马,全部都在赶往松州的甘松岭一带。

    “候元帅,松州肯定会撑不住啊!赶紧下令向松州靠拢吧!我们必须赶在吐蕃兵马,向松州发起主攻之前,赶到松州进行增援。”牛进达将军一听到斥候回报的军情,马上便着急的对侯君集说道。

    “我们接到的旨令,是赶到土谷浑,以防吐蕃再一次的占领吐谷浑,松州的防务,不在我们的任务范围之内。”候君集冷漠的说道。

    对于上次匆匆忙忙的赶到松州,最终却什么功劳也没有捞到,就这样的空手而回,侯君集的心里是充满了怨气的。

    “欧元赛,我们明明知道松州的情势危急,难道要视而不见,见死不救吗?就算是陛下知道了,恐怕也不会放过我们吧?”牛进达有些生气的说道。

    “牛将军,请你说话注意一点,松州有危险,难道陛下会不清楚吗?用得着我们来为松州的安全担心吗?而且我们还有别的任务在身,所以松州的浑水,就轮不到我们去趟了。

    既能吐番,不会对吐谷浑出兵,本帅临行之前,陛下一再交代,吐谷浑的危险解除了之后,马上赶往高昌国,将高昌国的国君麴文昌抓回长安治罪,所以我们休整后,明天就前往高昌,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侯君集冷笑了一声说道。

第一百二十七章:甘松岭失守() 
尽管周星星的灵魂来自于后世,但这个大唐的时代,己经因为他的存在,而发生了偏离,历史上的吐蕃,什么时候有过集结六十万兵力,全力围攻松州的事情。

    最大的变化是,历史上的吐蕃使臣禄东赞,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斗智斗勇了的赢了六国求婚使,顺利的迎走了文成公主,成就了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友好了二十多年的历史功绩。

    而现在这一切己经发生了变化,未来还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周星星也是一点也不清楚的。

    知道了侯君集,率领了十万朝廷精兵,己经赶到了吐谷浑,对于这股强援,周星星当然要争取了,既然吐蕃己经不在针对吐谷浑了,这支十万人的唐军,理当驰援松州这边。

    当派去求救的李炳光,垂头丧气的从吐谷浑回来后,告诉大家,候君集己经奉命出征西域,对伐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时,所有人都感到自己离死亡,似乎己经很近了。

    吐蕃士兵的凶狠理蛮,还有他们强悍的战斗力,是没有人可以否认得了的。就算松州拥有大量的神秘武器,以加起来也不过七万的兵力,面对吐蕃60万的大军逼近,也是绝无胜算可言的。

    周星星没有想到,候君集在明知松州出现巨大危险时,会毫不犹豫的不顾松州的死活,将十万唐军带离了吐谷浑,向西域深处的高昌国去了。

    灭亡高昌国,和挽救松州的危局,孰轻孰重,只要不是一个傻子,便会明白这个道理。作为一个在大唐有名的将军,入了凌烟阁的候君集,他也不可能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却还是这样的做了。

    不仅是周星星想不通,在松州的大唐将领们,就更加不可能想得通了。

    松州城是周星星的领地,周星星负有不可推卸的守土之责,所以不管是谁都可以撤退,唯独周星星是不可以走的,如果他真的临阵脱逃了,将松州城拱手让给了吐蕃,那他在大唐也就没有了立足之地,李世民再怎么喜欢他,也一定会杀了他。

    如果说吐蕃兵马,一开始只是试探性的,对甘松岭发动进攻,那么在六十万吐蕃兵马,陆续到齐之后,在最后掋达前方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抵达后。六十万吐蕃大军,便开始对松甘岭上的唐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甘松岭的战略地位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什么险地,也不是什么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守的地方。

    尽管陶罐炸弹不要钱似的,扔向了吐蕃兵马的阵营中,但这些吐蕃兵,却一无反顾的向前冲杀,他们付出那么大的伤亡,目的就是要接近唐军,来一场混战。

    如果是混战在一起,陶罐炸弹再怎么历害,也没有办法发出威力。苏定方心里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甘松岭是不可能守得住的,苏定方打退了吐蕃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陶罐炸弹收割了一波又一波吐蕃人的生命。

    但六十万吐蕃兵千采用的是车轮战,不分昼夜的进行进攻。

    甘松岭上的唐军,除了五千府兵之外,剩下的人都是松州义勇军,他们的身上,可是只有普通的衣服,没有盔甲。

    吐蕃的每一次攻打,除了留下不少自己人的尸体外,也会顺带的用箭,射死一些躲避不及的唐军。

    由于箭远无力,射在穿了盔甲的唐军身上,并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一旦射在那些,没有穿盔甲的松州义勇军身上,即便是不死,也是重伤。

    这个时候己经是深冬季节,要不了多久,又要准备过年了。此时的松州,天气己经十分的寒冷了,时有大雪纷飞。

    这样的天气,对于常年生活在高原气候中的吐蕃人来说,早己习惯了,可对于唐军来说,这己经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了。

    在再一次的击退了吐蕃兵的又一次进攻后,苏定方果断的下令,徹出甘松岭,保存实力,退守松州城。

    甘松岭距离松州城不远,只有十多厘路,周星星坐镇于都督府,也对松甘岭的战事,了如指掌,放弃甘松岭是他早就计划好了的。

    派往长安的八百里加急,按算己经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此时退守松州,以守待援,是最好的办法。

    之所以在甘松岭上死守了这么久,是因为要尽可能的将附州的百姓,迁入松州城,临时的安置,最主要的是一些产业的转移,尤其是陶罐炸弹生产的基地,绝对不能落入吐蕃人之手,对于无法迁走,而又必须保秘的地方,只能采取炸毁的办法。

    松州城虽然不大,平日只有十万左右的人口,但临时再容纳十几万,附近姜人部族的百姓,倒也不是问题,何况这些人在关键的时候,也是一股守城的力量。

    姜人部族本就勇武好斗,尽管大多数青壮,已经征召进了松州义勇军,但有战斗力的姜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周星星命令杨红兵,率领一支由他让杨红兵负责,秘密训练的特种兵部队,在松州城外策应。

    这支秘密部队,是由杨红兵等杨家家将,共同特殊训练的精英部队,单兵作战能力超强,对于刺探敌情,刺杀敌人首领,窍取敌方情报,易容混进敌军,等谍战能力都有过系统的培训。

    长安城西门,此时己是深夜,那怕是守城的官兵们,也忍不住打起了瞌睡。

    城门官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不是什么大不了事情,长安城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有遭遇敌人围城的大事发生。

    再有一个时辰,天就该亮了,城门官也打算,闭上眼睛假寐一下,可就在他正要闭上眼睛的时候,他却仿佛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马匹奔跑的速度很快,没过片刻时间,城门官便可以清晰地听到马蹄声,正在向着城门这个位置奔来。

    “有情况!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城门官马上说道。

    “松州800里加急,吐蕃60万大军围攻松州,快快开城门。”骑在马上的唐兵,还在城门外百米远,便大声的喊道。

第一百二十八章:军神李靖() 
城门官一看对方只有一个人,嘴里喊着八百里加急,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忙大声的喝令手下,准备放吊篮接人。

    至于城门,是万万不可以开的,作为一个小小的城门官,根本就没有这个权利,所以,在遇到紧急的情况,就好像是800里加急这样的情况,他们便只能够想出,用吊篮先把人接到城里来再说,因为800里加急的军情,也是不可以耽误的。

    然而,吊篮是将人给吊上来了,可送信的人,却累的昏死在吊篮内,嘴唇上由于缺水,裂开了几道长长的口子。

    城门官吓了一跳,知道八百里加急的情报,容不得半点延误,从送信的人身上,摸出了密封好的信,交代了手下照顾好送信的人,便骑上马直奔皇宫方向。

    临近年关,长安大街上多了一些喜庆的气氛,长安大街上,不时有马车经过,这些马车上坐着的人,都是去宫中点卯的,随便一个有资格去宫中点卯的人,那都至少是一个五品以上的大官。

    赶到朝堂上点卯的文武大臣们,按照以往的惯例,点完了卯之后,一般都是在朝堂外的一个小厅里,喝着茶水,同僚之间相互聊天打屁,等着陛下来上朝,陛下作为身份最高的人,一般都是在最后一个到达的。

    可今天不一样,点完了卬的人,直接被太监领进了朝堂上,而陛下李世民,此时却早己坐在了他的宝坐上。

    “就在一个时辰前,松州府发来八百里加急,吐蕃六十万大军,兵围松州,松州都督周星星派了中郎将李炳光,前往吐谷浑,向己经赶到了吐谷浑的,侯君集十万大军求援。

    可惜的是,李炳光赶到吐谷浑时,侯君集的十万大军,已经离开了吐谷浑,正向西域高昌国赶去,在八百里加急信送出时,松州都督己经决定弃守甘松岭,退守松州城,等待朝廷的救援。”李世民在正式开始朝会后说道。

    “陛下!吐蕃60万大军兵围松州府,由此可见吐谷浑便不可能再有吐蕃的兵马入侵,侯君集作为一个战场经验丰富的将军,在大军赶到吐谷浑之后,必然会派斤俱探查,吐蕃兵马的动向。

    吐蕃60万大军兵围松州的情况,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时候他置松州的安危不顾,把10万大军带往西域,他到底是想干什么?难道还会有比解松州之围,更加紧急的军情吗?”程咬金忙第一个站出来,对侯君集的作为提出质疑。

    “咳!”李世民有些恼怒的瞪了一大程咬金说道:“朕的确给过候君集旨意,命他在解决了吐谷浑的危险后,挥兵高昌,高昌国拒不接受我大唐的好意,朕岂然一直容忍下去。”

    “陛下!臣以为侯君集就算是有陛下的旨意,也不能无视松州,被六十万吐蕃大军围困,松州失守,整个剑南关就会受到吐蕃的威胁,剑南关一失,就连长安都会变得不安全了。”大唐军神李药师毫不客气地痛批侯君集道。

    “侯君集将军,负有陛下交给他的使命,当然必须以完成陛下交给他的宿命为主,何况他未必知道吐蕃会有60万大军,包围松州城,所以候将军并没有做错什么。”另一位和候君集,关系甚密的大臣说道。

    “好了,关于侯君集的事情以后再议,现在召集大家来,是要想办法解决松州的安危,要知道那种神秘的火器,可是在松州生产的。

    万一松州被吐蕃人占领了的话,后果恐怕就会不堪设想,一旦那种火器的秘密,被吐蕃人所掌握了的话,吐蕃就会变得让我们更加难以对付了。”李世民拉下了脸来说道。

    松州生产的火器,威力自是不用言说的,大家都曾经看过它的爆炸效果,万一被吐蕃人掌握了它,那以后大唐就会多了一大劲敌,再交战之中,大唐将士的伤亡率,将会无限放大。

    “陛下!松州离长安有二千余里路,就算是最快的速度行军,至少也要二十天以上,松州城能够在六十万大军的围困中,坚守二十多天吗?”一位老臣提出了置疑说道。

    “尽人事,听天命,但无论松州能不能守住,尽快派大军前往松州救援,是肯定的。”卫国公李靖说道。

    “最近西突厥也不安份,夏州那边也不太平,我大唐虽然兵多将广,奈何敌人也不少。早知如此,还真应该先将吐蕃安抚住,也不至于造成今天的被动局面。”李世民有些悔意的说道。

    留在京城的都是一些,为大唐立下无数战功的老将,李世民其实是不想再让这些老将们,再上战场厮杀的,毕竟很多老大哥,都已经是真的老了。

    “陛下!臣程知节愿意领兵救援松州,请陛下下旨。”程咬金上前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程咬金想去救援松州,他并不反对,可程咬金为将尚可,为帅则有些不足,所以李世民心里并不看好程咬金为帅。

    “陛下,老臣愿意领兵救援松州。”李靖有些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走上前说道。

    “卫公己是七十高龄了,还能想着为朝廷效力,朕心宽尉啊!”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的说道。

    “朝廷待我不薄,陛下又多有封赏,如今朝廷有难,陛下若是不疑李靖年老体衰,臣愿意有生之年,再为陛下除一大敌。”卫国公李靖说道。

    “卫公此言差矣,卫国以七十高龄,拜帅远征,朕心何忍啊!但吐蕃此次大举全国之兵,围攻松州,威胁我大唐整个剑南道,若是不能将吐蕃打痛了,打残了,终是我大唐心腹之患,

    这次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吐蕃的威胁,朕思来想去,也没有比卫公更合适的人选,只好再劳烦卫公一次了。

    只可惜的是,吐蕃之地贫瘠,又是受过诅咒之地,我大唐将士无法深入吐蕃久留,否则朕的天兵所至,敢犯我大唐者,定要打到逻些城去,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抓到长安来治罪。”李世民有些歉意的说道。

第一百二十九章:大雪攻城() 
朝廷派谁来救援,会派多少兵马,这些事情周星星没空去想,因为六十万吐蕃兵马,己经开始围困松州了。

    俗话说,人上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