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革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大革命-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铃看见陈华清拿起高档丝绸,感叹地说:“这丝绸也就是巨富人家穿得起,平常百姓见都没见过。”

    只要是女人,就没有不爱美的。从马铃恋恋不舍的阳目光里,陈华清能感觉到马铃对丝绸的喜爱,但由于白杆兵的经济过于紧张,她只有把这种喜欢压在心底。

    突然,陈华清有了一个想法,自己何不买几匹丝绸感谢一下马铃。说实话,马铃这一路上挺照顾自己,更何况自己回去以后还需要人家的照拂。这里得说清楚,当时陈华清可没想过追马铃,纯粹只是感谢一下。

    想到就做,陈华清挑选了三匹不同颜色的丝绸买下来。这高档丝绸真心贵,每匹六两银子。

    买下丝绸后,陈华清叫住还在四处游荡的马铃,将丝绸给了她,说:“小铃,这几匹丝绸送给你,回去以后可以做一身衣服。”

    “这怎么行。”马铃推辞。

    “你就收下吧,如果不是你们救我,我早就被土匪杀了。我这条命难道还不值几匹丝绸。

    听陈华清这样说,马铃不好推辞,再说她也确实喜欢,这个年龄的女孩子该有几件像样的衣服了。

第九章 回寨() 
几人闲聊了几句后,马铃接受了陈华清的礼物,心情很高兴。从小到大,这是第一次外人给自己送礼物,并且这礼物还是自己喜欢的,看向陈华清的目光里带了点莫名的意味。

    陈华清倒没感觉到什么,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自己以后的计划,沉浸在一种莫名的满足感中。

    二人回到驿站里,见到了秦温。秦温见两人手上拿着丝绸,十分惊讶,要知道丝绸这东西价格不菲,在白杆兵中可是奢侈品。老人一般都是节俭的,本想说二人几句,但看到马铃高兴的样子,也知道陈华清赚钱了,便也不说什么了。

    马铃把陈华清的计划向秦温说了。秦温先是很错愕,后又想了想,便猜到原因了。人老成精的他很清楚陈华清目前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找个立足之地,显然石砫就是个不错的选择。石砫虽然穷,但石砫有兵,在兵荒马乱的乱世是个很好的避祸之地。不过石砫并不会随随便便接纳外人,一方面是因为民族成分,另一方面是由于石砫穷山恶水,,内部封闭,对外天然排斥。陈华清给老营的人送东西,既取得了白杆兵的好感,又考虑到石砫普通人的感受,可谓两全其美。

    既然花得是陈华清的钱,又对老营有好处,秦温自然表示全力支持。虽然不知道陈华清冬天能让人们干什么,但想来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陈华清取得秦温的支持后,干劲十足,立马到刚才看好的家畜市场去买鸡仔。剩余的72两银子也算一笔巨款,陈华清几乎将整个重庆府的鸡仔买光,甚至使鸡仔涨了不少钱。

    花完了身上所有钱后,陈华清松了口气。这次来重庆府几乎完成了所有任务,有的还超额完成。虽然很累,但劲头十足。

    等粮店、盐铺、布点还有鸡仔都装车后,众人踏上了回寨子的路。回去时的人比来时的人多了不少,其中除了白杆兵的运粮队,剩下的就都是陈华清的东西了。粮食是第一批,其余的李富海正从其他地方调,预计几天后就能送到石砫,盐和布数量不多,一次就能运完。

    庞大的车队走了差不多半个月才到达石柱,路上倒是没有什么事。也是,小股贼可不敢惹如此大的商队,而大盗也就是山神庙还在讨论如何应对白杆兵的围剿。

    到了石砫寨门,这么大的商队自然惊动了白杆兵。还未等马铃进去说明情况,马钧便带人出来了。

    看到马铃、陈华清、秦温和众白杆兵在一起,马钧知道没事了,便下令解除警戒。下了马来,跟马铃说:“铃儿,,你这一去就这么多天,奶奶可担心死你了。还有,怎么有这么多东西?”

    马铃笑嘻嘻地说:“哥,你别问了,赶紧叫人把东西搬到老营。我待会再跟你说,反正你妹妹我这一次可经历了不少。”

    听妹妹这样说,马钧只能压下好奇心,先帮忙搬东西。

    此时,寨子大厅里。秦温一把老骨头了,没和陈华清他们一起整理东西,直接来到大厅里,边休息边向秦良玉讲这一次重庆之行。说起来真有点汗颜,这次去重庆几乎所有事情都是陈华清在做,他最多起了个牵线的作用。

    秦良玉听完后沉思了一会儿才说:“这么说来,陈华清还是一个人才。唉,我曾经想过招揽一批读书人帮石砫做事,可石砫太穷了,没法吸引那些人。既然这陈华清有才,那就让他留在石砫,日后他的事就是白杆兵的事。他懂得感恩,我秦良玉也不会让他失望。”

    秦温听了秦良玉的话很高兴,这说明秦良玉认同了陈华清。说实话,这次去重庆后,秦温对陈华清很高看。从破家之灾中走出来,很快重振精神,这令秦温很欣赏。虽然这儿是秦温误会了陈华清,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差不多。因为穿越在某种意义上就相当于破家,陈华清从穿越的彷徨中走出来也殊为不易了。后来的新式算法和煮布包扎,更说明陈华清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接着,秦温又向秦良玉推荐了新式算法和煮布包扎之法。秦良玉听后,说道:“这事得慎重。我看这样吧,三天后钧儿要带兵进剿山神庙的土匪,让陈华清跟着钧儿,在军中试行这两种方法,看看效果。”

    秦温点了点头,这事是自己太着急了,还是秦良玉想得周全。

    老营,陈华清、马铃和马钧等人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东西全部送入老营。休息了一阵后,马钧见时候不早了,便说:“铃儿、陈兄,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先吃饭,剩下的事明天做吧。”陈华清和马铃早饿了,便欣然同意。另一边,马护也带着民夫吃饭休息去了,毕竟明天还要他们帮忙。

    三人是真饿了,如秋风扫落叶般吃完了餐桌上的饭。吃饱喝足后,马铃毫无形象的躺坐在椅子上,打了个饱嗝,并说道:“哥,我们去见奶奶吧。一段时间没见,我还真想了。”

    旁边的陈华清不好意思了,自己身上还有一些尘土,便道:“你们先去,我去收拾一下身上。”

    马铃嗔道:“收拾什么,奶奶不会介意的。再说你这次帮了我们这么大忙,我还准备在奶奶面前好好夸夸你呢!”

    马钧也点点头:“走吧,奶奶不注重这些。不过妹妹啊,陈兄做了什么事?”

    马铃站起身来,不耐烦的说道:“哥,待会儿见了奶奶我一起说,咱们快走吧。”说完便拉起了有点不太情愿的陈华清。

    在马铃的连拖带拽下,陈华清来到大厅,马钧也赶到了。三人进了大厅,秦良玉早已等候多时。

    马铃一看见秦良玉,便娇声道:“奶奶,这次我可是圆满完成任务,没丢您的脸吧。”

    秦良玉也笑道:“没丢奶奶的脸。”

    马铃很高兴:“奶奶,这次去重庆可真刺激。我跟您说啊”马铃滔滔不绝地说了大半天,秦良玉已经听了一遍,倒只是笑着,但一旁的马钧呆了,他可没想到陈华清只是出去了一遍就赚到这么多东西,这可比打仗难多了。

    马铃说了大半天,口有点渴,喝了口水后忽然发现马祥麟不在,便问秦良玉:“奶奶,我爹去哪了?怎么不见他?”

    秦良玉笑了笑:“你这丫头够粗心的,现在才发现你爹不在。你爹啊,到成都府去了。”

    马铃奇道:“我爹去成都府干嘛?”

    旁边的马钧语气不太好的回道:“不知道那奢崇明怎么想的,带了几路兵马要攻打四川,现在好像快到川贵边境了。布政使朱燮元大人先让父亲带一部分白杆兵支援。”

    “哦,原来如此。对了,奶奶,陈兄他想给老营的人送点东西,并在这个冬天雇他们干活。”在长辈面前,马铃叫得还是很正式的。

    秦良玉早就知道了这事,她也考虑了大半天,虽然有不少疑惑,但还是同意了,毕竟这是好事。况且,那些东西也是陈华清卖了祖传之物买的,他送东西给老营的人已经是做得足够了,再多要求恐怕就不好了。

    秦良玉点了点头:“这是好事。”又对站在一旁的陈华清说:“华清,我很感谢你照顾老营的人,你想做的那些事我全都准了。不过华清,在这之前我有个任务要交给你。”

    陈华清赶忙道:“老夫人,什么任务?”

    “这任务跟你也有点关系。山神庙的土匪,你知道吧。”

    这陈华清怎么可能不知道,山神庙的土匪可以说是他穿越过来见的第一批人,还把自己给吓晕。唉,自己也算是开了先例,刚穿过来便被吓晕。

    “知道。”

    “嗯,三天后钧儿会率一支白杆兵进剿这批土匪,我命你为这支部队的主簿,将那新式算法和包扎之法用于军中,不要让我失望。”

    陈华清凛然,用坚决的语气答道:“一定完成任务。”

    马铃听后,也想去了,过去跟秦良玉撒娇:“奶奶,我也想去。”

    秦良玉早就想锻炼自己的孙女了,自然答应:“你也去,中途可别退缩。”

    “一定。”

    说了一会儿话,秦良玉有些累了,便让三人去休息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陈华清的心情很不平静。看来秦良玉已经认可了自己,不然不会让自己在军中推广新式算法和沸水消毒之法。这次跟马钧去剿匪,军功是拿定了。

    白杆兵中什么最吃香了?自然是军功。现在自己不仅有了立身之地,还有了进身之阶。

    稍微洗漱后,心情大好的陈华清便去睡了。自己必须得保持好体力,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

    “嗯,未来是美好的。”临睡前的陈华清这样想。

第十章 分发东西() 
早上大约七点左右,经过一晚休息的陈华清精神饱满。洗了一把脸后,陈华清理了理今天要做的事。现在是九月份接近十月份,往年人们还在收粮,但这些年冷得越来越早,庄稼产量也大不如前,因此秋收很早便结束了,大多数人们挤在家里躲避严寒。

    陈华清往身上加了一层棉衣后,便往老营赶去。老营里,马钧和马铃还没来,马护正带着民夫搬东西。

    陈华清走到马护身边,问道:“马护,东西整理得怎么样?”

    正在整理东西的马护抬头一看是陈华清,笑道:“原来是陈公子。这次运回来的东西可真不少,粮食还有一部分正在统计,其余的都好了。”

    陈华清听了马护的话,知道接下来该是自己的工作了。陈华清让马护准备了五张桌椅和一些纸墨,在老营空地上摆了起来。忙活了一阵后,马钧和马铃赶来了,二人身后还跟着数十名亲兵。

    见了陈华清,马钧说道:“陈兄,现在你已是我军中主薄,这十名亲兵便是你的部下。来,见过陈主簿。”

    那十名亲兵一一过来见礼,陈华清也一一还礼。做完后对亲兵们说:“诸位兄弟,今天我准备向老营的人发放一些东西,希望诸位可以帮帮忙。”

    众亲兵齐声道:“大人客气了。”他们的家眷住在老营内,此次也在领取物品的人里,作为受益者自然对这位陌生的主簿大人没有什么抵触。

    接着,陈华清便向马钧、马铃还有众人分配起了任务。首先,让马钧带领一部亲兵去召集老营的人来领东西。人召集好之后,就由马铃来维持秩序,陈华清自己负责登记、发放。

    老营的人在昨天陈华清他们回来的时候就知道有人要发东西了,当时还有点不太相信,现在马钧过来叫人去领,想必那是真的,于是都拿着锅碗瓢盆等容器离开家,赶往空地。

    人一下子来的太多,又多是妇女、儿童、老人,这可累坏了马铃,呦呵了大半天还没让人们排好队。最后马钧看见火了:“谁他娘的再挤,就别领东西了。”这句话还真起了作用,众人慢慢排成了长队。

    陈华清开始登记领取者的姓名,按照约定,是成年人一份,小孩半份。一份东西包括一斗粮食、半竹筒盐(一竹筒大概有小半斤)。真正领起东西来速度是很快的,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发放出了一千人份。陈华清虽然很累,但还不能休息,后面的人可是等的不耐烦了。

    在发放过程中,马钧又叫了四百人前来帮忙,这四百来人是马钧剿匪的部下。人多力量大,陈华清等人用了半个下午的时间把东西发完。

    老营差不多有一万余人,每人一斗粮食,用了一万余斗。一石相当于十斗,这次差不多用了1000石,陈华清的库存快见底了。

    发放完东西后,陈华清又召集了老白杆兵。这些人多是在战场上受了极大的创伤而不得不退伍,但回到家后又不能承担过重的苦力活,故生活过得很拮据。

    陈华清向老白杆兵们说明了鸡仔的事后,那些老白杆兵们议论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缺了一只胳膊的老白杆兵站了出来,先向陈华清行了个军礼,说道:“陈主簿,这鸡仔真是送给我等之人?”

    这老白杆兵名叫陈升,曾是秦良玉丈夫马千乘的亲兵,在老营中颇有威望。

    陈华清有点奇怪陈升的问题:“我既然说了给你们鸡仔,那就一定不会食言。”

    陈升点了点头,说道:“多谢主簿的厚意。我等已经拿了主薄的米盐,再拿这鸡仔就真有点那个了。”其余的人听了也频频点头,甚至有人说:“我们虽行动不方便,但也能养活自己。”

    陈华清有些傻眼了,真有人连送上门的东西都不要,只能苦笑道:“诸位先听我说,这些鸡仔我给大家是有原因的,一来大家冬天也没有什么事干,何不用这功夫去养鸡,来年春天也算是一笔收入,二来这个冬天我会雇一批人干活,这活很苦,到时可能会和大家收购成鸡,大家养鸡仔也算是帮了我一个忙。”

    陈升听了这话还有点推辞:“陈主簿,这样说我们还是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拿鸡仔,不行不行,不能这么做。”

    陈华清真无奈了,这人还真是实诚。“这样吧,鸡仔算是大家欠我的一个人情,再说了,我买都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