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弓箭手纷纷张弓,将箭矢斜斜的对着半空。“放!”石信天大声叫到。随着一声破空之声,离弦之箭呼啸着飞上了半空,带着凌厉地气势,无数清兵中箭,惨叫着跌倒在地上。
为了防御,不少清兵都将盾牌举过头顶,但是在刹那间,他们就看见了前方闪烁的火光。
炮弹在箭矢的伴随中,砸进人群,让他们心中更加感到绝望。
发现清军溃逃的迹象越发明显,杨越微微一笑,这场战斗,赢得太简单了。
“一群乌合之众。”马明龙哈哈笑着。
听了他的话,其他众将也都笑了,的确这场战斗赢得太快也太过容易了。清军就像被断了路的蚂蚁,乱哄哄地只有转身逃跑。尽管他们已经里壕沟很接近了,但是已经超过半数的人不再前进,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变大,绿营兵的无能,让这场进攻变成单方面的屠杀。
鲍予官也笑了,但是目光还是盯着远处的清军大营,他很想知道现在他的兄长正在做什么。
清军的溃败已经不可逆转,就连书生鲍史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为大营的清军鸣金声也响了起来,所有的清军都开始在太平军的炮火下转身逃跑。整个战败的场面一团糟,为了逃跑那些负责云梯的清兵也管不了那么多,把费了一上午才做好的云梯猛地扔在地上自己就跑了,加上清军的伤员、武器、盾牌,整个战场上东西到处散乱着,一片混乱。
吴成良看着远去的溃兵,望着半空,忽然说道:“如果这北方的兵也全是这样不堪一击,那等我们回到天京,这京师林帅也该打下来了吧。”
听他说完大家都若有所想,都没有反驳的意思,或许都在想林凤祥的北伐军现在打到哪里了。
只有杨越愕然不语,在他们之中去过北方的人并不多,而且就算去过,也未必猜得出北伐军将要面对什么。
(本章完)
第64章 初胜()
太平军从广西起义,一路杀到江苏定居。整个黄河以南的半壁江山,百姓尽数知道太平军是义军,同时憎恨朝廷和官军。
但是北方呢?那里没有一个太平天国踩下的脚印,而且围绕着清朝政治中心,宣传的尽是太平军贼寇。
这个问题,在取得天京大胜后,诸位王爷都没有想过,林凤祥和李开芳也没有想过。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两万人打北京,都太过于急功近利。
八旗入关统一全国以后,就从内部迅速腐烂,最后导致战斗力低下。而全国范围内,汉人在天地会的煽动下又抵抗不断,八旗兵不堪一用,所以启用汉兵编为绿营,起初可堪一战,但是到了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战斗力也随之下降,多少绿营兵混在军中只为混饷银,现在甚至不如八旗。
泱泱中华,清朝军队满八旗四十万,绿营兵八十万。在京师周围更是重兵云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战斗力低下,但是加之十几万的重兵,三万人投进去,只能是杯水车薪。
。。。
清军大营,陆陆续续逃回大营的清兵尽皆瘫软在地上,庆幸着自己的劫后余生。还有不少的士兵趁着着混乱之际,直接跑过军营朝着四周逃去,想要直接逃离这里做一名游荡的乱军。
鲍史唐发现这一切后,当然不能就这样放任不管,战败了本就已是损兵折将,要是再逃走一部分,今天可就是惨败。
他当即就让自己才组建起来的亲卫队去拦截,可是这些逃兵漫山遍野,跑得飞快,哪里是这么好抓的。最后还是托明阿主动派骑兵相助,才押回了一部分逃兵,可是开始逃出去的那些绿营兵却早已经消失在视野之中了。
等到鲍史唐余怒未消地处理完那些逃兵,回到自己大帐时,已经快黄昏了。
他知道托明阿派骑兵帮助他并不是因为他好心,而是为了塞住他的嘴。进攻的时候虽然托明阿组织的那一块也有人配合进攻,但是人数稀少进攻绵软无力,明显的是消极怠工,到了他们溃逃的时候,托明阿马上就把自己派出去的探子部队干净利落撤了回来。
“混帐!”鲍史唐的脸涨的血红。今天的惨白让他损失了上千名士兵,还有好几百伤兵被留在战场上,生死未卜。加上逃跑的和处死的士兵,今天的伤亡近两千。
一想到这些,鲍史唐就感觉到自己的大脑一团乱麻,心里愧对皇上的信赖。
“报,督军,外面来了个太平军!”
鲍史唐闻言一惊,马上站起来:“打上来了?”
“不是,只有一个,他拿着太平军的旗帜。”
鲍史唐闻言一怒,他也不知道这会派人来做什么,但是他的心里已经决定,如果是来羞辱他的,他就把那个传信的五马分尸送回去。“带我去。”
军营之中,许许多多的清军都看着那名太平军,他一身标准的连山山匪服装,手中拿着一面太平军的旗帜,在众多绿营旗中显得格格不入。
见鲍史唐被拥护着走出来,士兵微微一拱手鞠了个躬道:“小人参见督军大人,大帅有口信让小人带到。”
鲍史唐包着自己心中的怒火,看着这个士兵的脸:“若是取笑之词,我马上就割了你的舌头。”
士兵闻言,并不恐惧,只是笑了一下便说道:“大帅有令,允许大人从战场带走你的伤兵和尸体,我军绝不会阻拦。”
“当真?若是戏我,我便让你人头落地!”
“当真,我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听见这个话,鲍史唐嘴角挂上嘲笑的笑容:“明明是贼寇,却装作大义之人,哼,虚伪小人。”
士兵并没有回话,只是微微低着头等待他的答复。鲍史唐说完后见他不还口也没有意思。他想了下问到:“我如何信你不会在我军士兵收拾伤员的时候忽然发难?”
士兵说道:“我军决不食言,将军愿信则去,不信便可让那些伤兵死在那里,对于你的军心是否有印象不管我军的事。”
鲍史唐心中大怒,可是看着这个士兵荣辱不惊的模样,却觉得怒气无处发泄。“你可知你身在何处,竟然口出狂言!”
“在下既然敢来,便有回不去的准备,大人若是想要在下人头,马上可取。”士兵道。
“好好好。”鲍史唐将目光转向战场,那里除了伤员还有很多没有破损的云梯和武器,他抬头憋着气说:“回告你们大帅,城破之时,我必给他一个痛快,报他今日的好生之德。”
“在下必然转告。”士兵点头应诺,然后转身上马,在清军的视野中飞奔而去。
看见太平军士兵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之中,鲍史唐对旁边的人说道:“快,派人去救伤员,再把云梯和武器盾牌都收回来,不要去太多人,先去几十个就可以了。”
“是!”幕僚应声到。
相比清军大营的愁云惨淡,棱堡内却是欢庆一片,第一场防御顺利取得完胜,让那些信心不够完全的百姓也放心了不少。
棱堡内物资囤积丰足,在这个开心的日子,每个士兵和百姓都在食堂领到了额外的两个烤红薯,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丰盛的一餐了。
同时指挥部的众将也在进行会餐,但是仔细看去,他们也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大鱼大肉,和士兵没有多少不同,也就只有每人面前摆放的那两个光泽饱满的鸡蛋。
正在会餐间,外面走进来一个士兵,见了诸位长官他笔直地敬礼然后报告说:“壕沟报告有一股敌人趁夜偷袭!”
众将闻言一怔,他们也没有想到清军刚逢大败,竟然到了晚上就忽然发动突袭。杨越问到:“战况如何了。”
士兵闻言憋不住笑,说:“壕沟将士发现后组织火力反击,敌人一触即溃。”
事实上的清军被鲍史唐强行命令偷袭,本就毫无战心,在火枪的火力下撂下几十个尸体就仓惶逃跑了,除了在这个夜晚让前沿士兵活动了下手脚费了些火药以外,无一所获。
马明龙哈哈大笑,周博文也摇头说道:“看来那位新上任的督军大人是想要出其不意。攻我军不备呀。”
大家都笑了,清军刚大败损兵折将,营中一片惨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竟然还敢组织清军发起突袭,只能说想法太过理性,不切实际。
看着他们的笑容,鲍予官觉得很尴尬,毕竟他们嘲笑的是自己的亲兄弟。
杨越察觉到他神情的一样,笑着拍拍他:“放心,等回到天京你可以发信给他,如果他能来团聚那就再好不过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其实杨越和鲍予官都知道这只是劝说之词,不管是清军失败还是太平军失败都会有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
杨越回过头说道:“看来清军这些日子不会歇着,让士兵保持警觉。再者。”他看向鲍予官笑道:“你的修补进度是才是重中之重,虽然现在堡垒外的清军只有托明阿和鲍史唐两部,但是只要我们在这里,就一定还会有清军源源不断的加入他们。修补工作必须要快速进行,吴成良你去协助予官,一定要加快实行。”
“遵命。”吴成良领命到,眼神有意无意地看了鲍予官一眼。
杨越举起水杯,高声道:“诸君努力,回天京!”
“回天京!”众将纷纷举杯笑道。
凌凌寒风,刺骨冰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杨越和周博文站在棱堡上,注视着清军大营的火光。
“大人如此小心,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他。”周博文说。
“过河拆桥不是好事,入城和船只都是他做的奉献,而现在也并不是他的错,而是他的兄弟。”杨越摇头说道,风轻拂着他的面,带来阵阵凉意。
周博文皱着眉,寒风让他的眼神冰冷:“可这是一个隐患,如今清军与我等势均力敌也就罢了,若是我方情况恶化,沦为劣势,难保他不会做背信弃义之事,倒不如提早铲除这个隐患,一心防御。”
见杨越还是无动于衷,周博文目光一凛,拱手道:“大人要是不忍下手,属下愿代之。”
杨越摆了一下手,转身离去,临走前说了句:“有吴成良看着他便可,以后此事不可再提。”
。。。
千里之外,天京城。如今的天京城已经脱离了战乱后的动荡场面,虽然因为还有有清军江南大营的关系,所以时常可以看到太平军士来往。好在这里的百姓大多都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天京扬州镇江三座城市互为琦角,加上一路高歌猛进的西征军团,他们为太平天国从清政府手中夺取了更多的土地。
这些土地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在大清帝国的心脏异军突起。无数心怀憧憬的贫苦百姓,不远万里拖家带口来到这里,仅仅数月,天京城就已经人满为患,杨秀清不得不将他们分开调往各个占领的城市。
(本章完)
第65章 美人()
天京城中的集市,渡过了商人的空白期,在倪锦程的号召下下,无数商人带着商品来到天京。
经过一段时间磨合,渐渐熟络的商人们也知道哪一条路可以远离战区,运送紧缺物资的同时,也饱满了自己的私囊。
“小姐,买这么多布做什么?”
布店中,小禾好奇地问。倪嬬静笑着说:“你这丫头,明知故问。”
小禾眨眨眼,“阿,又给杨将军做衣服呀,小姐给他做的衣服都够他穿到开春去了。”
说完她有些犹豫地说:“小姐,我听说杨将军为北伐军断后,自己被困在河南了,现在已经被清军歼灭了。。”
倪嬬静放下布,面色带着责怪和薄怒:“那都是流言,杨将军会回来的。”
小禾闻言吐了吐舌头,看着面色不好的小姐不敢说话。倪嬬静还在翻看着手上的布料,可是心里却是那天杨越离去的背影。
转眼间,离北伐军出征已经半年多了,而归来的消息却丝毫不见。近日,来了不少流民,城中也流传着杨越率部断后被困的事情,虽然倪嬬静不愿意去相信这些流言蜚语,但是杨越闲杂音信全无,却是事实。
“哎。”倪嬬静微微皱着秀眉,脸上尽是担忧,她放下手中的布料,回身淡淡说道:“我们回府吧。”
小禾缩着头,她也知道是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让小姐不开心,所以不敢再说什么,埋头跟在她后面。而一心一意挂念着杨越的倪姑娘却没有察觉到身后那双贪婪地眼神。
“没想到城中竟然还有如此绝色女子。”
虽然这座茶楼位于热闹地带,但是此时硕大的地方,却只有楼上一桌客人。说话的并不是别人,正是太平天国第一号首长洪秀全。他此时的目光紧紧随着倪姑娘的身姿而动,那股来自体中的躁动难以平复。
自从打下天京,坐上天京王座之后,洪秀全就开始大刀阔斧的修建王宫,吸纳妃子。短短几个月时间,他宫中的妃子已有了数百位之多,为了便于管理,他在宫中设立女官制度。
而硕大王宫,数百妻妾,洪秀全流连忘返,日日笙歌。好在天国大权尽在杨秀清掌握之中,杨秀清也是一个后世标准的工作狂,虽然也修建皇宫纳入美女,但是天国大事却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
洪秀全很少出宫,今日也是因为在宫中日复一日感觉无聊了,才出宫来查看民生,却没成想到看到一名绝色女子。
伴随在他旁边的是北王韦昌辉,见了他这个表情,他连忙问旁边的人:“那女子是哪里人?”随从回到:“禀天王、北王,那女子是城中首富倪家的小姐。”
“可有婚娶?”
“未曾。”
韦昌辉闻言点头,然后对洪秀全说道:“天王若是对那女子情有独钟,我这边就去找倪家的人商量嫁娶,倪家能攀上天王腰肢,必定欣然允诺。”
洪秀全满意的一笑,几位王中只有韦昌辉最对他的脾气,他呵呵笑着说道:“如此甚好,既然是富家之女,那送去的礼物一定要对得起他家脸面,切勿拂了我天王府的名声。”
“天王放心,我一定办妥。”韦昌辉道。
想到倪嬬静在脑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