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朔来这里的目的,为的是看看武松是否真的存在于这里,因为水浒中说过,武松断臂之后,就留在了六合寺。皇帝封武松为清忠祖师,赐钱十万惯,以终天年。
在赵朔看来,武松留在这里,就算皇帝没直接说掌管寺庙,但应该也差不多。
所以,他自然而然的就开始认为,武松就应该是六合寺的住持方丈。所以才会特意来拜访。
现在听小沙弥这么说,他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说认识吧?却只是在小说、电视剧、电影中了解过,完全就是赵朔认识武松,武松不认识赵朔。
武松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按理说,应该是虚构的,赵朔来确定武松是否存在,也是想知道,自己来到的朝代,是不是脑海中,历史书上写着的那个宋朝。
刚开始来的时候,赵朔觉得这就是南宋初年,因为很多事件都是与历史吻合的。可是越是发展下来,赵朔越吃惊。
王固上任临安府尹,而不是季陵,这与历史有着明显的分歧。赵朔以为这应该是他来到之后,历史出现的改变。他想过要彻底改变这段历史,改变南宋的命运,继而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
可是冷静下来之后,赵朔便开始寝食难安了起来。当前与叔叔赵构的矛盾放下不提,若是他一味的改变下去,当代或许会变得很繁荣,很昌盛,可是对后世,他觉得又有太多的愧疚。
历史中一花一草的改变,都可能在后世引起轩然大波,更何况是整个民族、国家的改变。
这里死掉一个人,后世或许就会消失一个家族,说不定很多杰出的人才就此便不会出现了。
每每想到这里,赵朔便有一种深深地负罪感。因为他已经干掉了张家,然后还买下了招财酒楼,并且还推广了臭豆腐和果汁这些东西。
有一次在梦里,他竟然回到了二十一世纪的高中课堂,可是历史课本中关于张居正、张之洞这些名人的信息已经消失不见了,这让他冷汗直流,猛然惊醒,久久难以平静。
现在高宗圣旨到来,他不得不去剿灭农民军,这让他更加不安了起来,因为这次行动,有可能会让历史彻底改写。
他要活着,便一定要出手,可是后世中很多为民族、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就这么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又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想到了六合寺,想到了武松,他要求证一下,这个熟悉的宋朝,是不是真的就是历史课本中的宋朝。
“施主?你没事吧?”小沙弥见赵朔愣在那里,一言不发,轻声问道。
沉思的赵朔被小沙弥的话惊醒,摆了摆手,赶忙说道。“没事,没事。”
“施主若是不认识我家主持,那就请回吧。我家主持是不见生人的。”小沙弥双手合十,微微低头。
“你这小和尚,怎么这么没礼貌,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一直呆在一旁的小蝶急了。
赵朔制止了小蝶,然后对着小沙弥笑道。“麻烦小师傅去跟主持说一下,就说临安城赵朔拜访,你家主持要是还不见,我们马上离开。”
“赵朔?”小沙弥挠了挠头。“好熟悉的名字。”思索了一下,又打量了赵朔一番,才接着道。“既然如此,施主稍等。”
时候不大,小沙弥小跑着冲了出来,一出来便跪倒在赵朔面前。
“不知殿下大驾光临,冒犯之处,还望殿下恕罪。”
赵朔轻笑,扶起了小沙弥。“起来吧,不知者无罪。”顿了顿,又道。“主持同意见我了?”
小沙弥点了点头,道。“住持马上就到。”
“阿弥陀佛,殿下到来,真是让本寺蓬荜生辉啊。”
小沙弥话音刚落,一道响亮的声音便传了过来。赵朔转头一看,脸上满是失望。
说话之人脸色红润,胡须花白,穿着袈裟,气度不凡,显然就是住持。
可住持双手合十,两臂聚在,这一看就不是赵朔要找的人。
“抱歉,打扰了。”赵朔很不甘,但又很无奈。双手合十行了一礼,便打算离开。
正所谓人老成精,住持慧海一看赵朔的反应,虽然不知道原因,但也知道,赵朔要拜访的不是他。
兵荒马乱的,六合寺的香火一直不是很好,赵朔的前来,让慧海看到了希望。所以在看到赵朔要走之后,赶忙朝前紧走了几步。
“殿下留步。”慧海开口道。“殿下要拜访之人,看来并不是老僧。但殿下来到六合寺,想必那人定然与本寺有些关联,所以老僧想问一下,殿下要拜访之人,可有什么明显特点,这样老僧也能替殿下留意一下,若是找到了,也好通知殿下。”
赵朔想了一下,开口道。“当年有一位徽宗皇帝册封的清忠祖师,可否还在寺中。”
慧海听了之后,双眼瞪得老大,大张着嘴巴,很是吃惊。“殿下,殿下要拜访清忠祖师?”
一听慧海这话,赵朔笑了,本来沉闷的心情一扫而光,既然清忠祖师在六合寺中,那么以后的一切,他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了。
第00063章 破败六和塔()
“有什么不妥吗?”看着慧海,赵朔淡淡的开口了。此刻的赵朔,脸色无比平静,内心极其忐忑。
慧海捋了捋胡须,有些为难的说道。“呃!殿下,清忠祖师确实在本寺之内,可是……”
“可是什么?”赵朔侧头笑道。“难道清忠祖师连我都不能见?”
慧海陪笑道。“殿下,这,其实吧,这也是为了殿下好。”
“此话怎讲?”赵朔有些糊涂了。
“祖师进入本寺之后,一直居住在六合寺内的六和塔中,开始拜访祖师的人有很多,可是进去的拜访之人,却没有一个出来的,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敢在拜访祖师了。”
赵朔皱眉,以他对武松的了解,武松绝不是一个嗜杀之人。但是住持慧海说的话,又不像是假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哪里又错了?
赵朔心中疑惑,回头看到了看立在身后的冯公公,心中又有了些许底气。
冯公公在干掉宋家的过程中,单人救出了被关在后院的燕舞,虽然赵朔没问,冯公公也没说,但赵朔却知道,冯公公的身手定然也不简单。
虽然未必能打赢武松,但是掩护他离开,应该问题不大。
想到这里,赵朔轻声问道。“住持,我还想问一下,清忠祖师是一个人住在六和塔内吗?”
“唉!”听了赵朔的话,慧海长叹一声。“以前还有鲁提辖和林教头陪着,现在就只剩下祖师一人了。”
听到这话,赵朔唏嘘不已。《水浒传》他看过很多次,但对于诏安之后的事情,每一次都是简单的扫一眼了事。对于一百单八将的结局,他实在不忍去看,因为这个原因,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宋江都是有看法的,甚至觉得宋江跟本不配领导那些梁山好汉。
“殿下,祖师长期一人生活,脾气有些怪异,不然殿下就……”见赵朔摇头感叹,久久无语,慧海小声提议道。
对于赵朔的到来,慧海是有想法的,他已经把六合寺以后的繁荣昌盛与赵朔绑在一起了。这个时候,他可不想看到,赵朔在六合寺出现什么意外。
当然,他担心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赵朔如果在这里出现了什么意外,六合寺可能以后也不会在存在了。
对于慧海的劝说,赵朔跟本就不想听,但慧海说话的声音,还是把他从水浒的感慨中拉回到了现实。
“我对祖师崇拜已久,既然祖师就在寺内,岂有不见之理。”赵朔开口道。“劳烦住持前方带路。”
慧海一听,双手合十,微微点头。此刻他才清楚,赵朔的心意已决,不管他说什么,都不可能改变赵朔的心意,甚至还有可能惹怒赵朔。
慧海识趣的闭上了嘴巴,在前方带路,赵朔带着冯公公、小蝶紧随其后。
六和塔距离六合寺不远,小半个时辰之后,慧海手指前方,开口说道。“殿下,这就是六和塔,祖师就住在其中。”
听到慧海的话,赵朔的眉头便紧皱了起来。他觉得慧海是在逗他玩,或者说在耍他。因为面前虽然有几座塔,但却都是破破烂烂的,完全可以用断壁残垣、惨不忍睹来形容。他实在难以想象,徽宗皇帝亲封的清忠祖师会住在这样的地方。
“老和尚,你是在逗我们吗?不要以为殿下脾气好,你就可以如此胆大妄为,小心老奴叫人烧了你这寺院。”见到这种情况,看了一下赵朔凝重的脸色,冯公公开口了。
慧海被吓了一跳,赶忙开口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僧岂敢妄言,祖师确实住在其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朔指着面前断壁残垣的六和塔,很是不满的说道。
“殿下,徽宗宣和三年,临安闹了一场兵灾,这六和塔就是那时被毁的。要不是祖师出手,恐怕寺院都保不住。”慧海解释道。
“既然这里被毁,为何还要祖师居于这种地方?”赵朔双眉倒竖,要是慧海给不出合理的解释,为了武松,赵朔可能真的会把六合寺拆掉。
赵朔的反应给了慧海很大的压力,虽然不知道赵朔为什么会如此在乎清忠祖师,但是慧海清楚,再这么下去,好不容易保存下来的六合寺,恐怕又要面对一场灾难了。
“殿下,不是小僧要让祖师居于这里,而是小僧毫无办法啊。”
“此话怎讲?”赵朔的脸色依旧阴沉,声音中带着浓浓的疑惑。
“殿下,当年兵灾过后,小僧也曾派人来请祖师,但派来的人,进去之后,就没在出来,六合寺的僧人本来就少,一连派了十几人,都是有去无回,其余的僧人是打死也不进去。小僧这才没敢在派人打扰祖师。”慧海颇为无奈的解释道。
“这就是你说的拜访之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由来?”赵朔松开紧皱的眉头,开口问道。
“当年祖师镇压兵灾之后,便独自回到已经变为废墟的六和塔内,小僧派去的人,还有进来要拜访祖师的人,都是有去无回,所以,小僧才不想让殿下进去。”话说到这里,慧海也是彻底放开了。
赵朔微微点头,想想慧海在六合寺大雄宝殿那欲言又止的模样,原因竟然是在这里。
“我意已决,不管我是否能出来,都与六合寺无关。”赵朔说完之后,看向了小蝶。“小蝶,你留在外边,要是我有三个三长两短,你也好做个证人。”
“殿下,我?”
“有冯公公跟着我,你就放心吧。”赵朔拍了拍小蝶的肩膀,然后小声说道。“你留在外边,再这看着,我心里也踏实一些。”
小蝶点了点头。“奴婢会一直守在这里,等候殿下出来。”
“住持!你也留在这里吧。我带着冯公公进去就行了。”看着有些为难,不知道是否要跟进去的慧海,赵朔笑着说道。
“殿下,小僧……”慧海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了。
“无妨,我与冯公公两人足矣。”
说完之后,赵朔在前,冯公公在后,踏着满地灰尘,进入残破不堪的六和塔内。
第00064章 见武松()
六和塔的塔院早已被毁坏殆尽,对于遍地的残砖破瓦,赵朔没有任何兴趣,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中间那座矗立的还算完整的高塔。因为,只有那里,才有可能有人居住。
高塔看起来很近,但一路之上遍布残砖破瓦,这让赵朔的行进速度变得很慢。用了半个时辰,才走到高塔前。
高塔共有七层,表面布满了尘土,犄角旮旯之处,蛛网密布。
“殿下,清忠祖师真的会在这里吗?”看着这破烂无比,好似几十年没打扫过的高塔,冯公公疑惑的问道。
“按照慧海大师所言,祖师在六和塔内,那么能住人的地方……”赵朔看着面前的高塔。“也就只能是这里了。”
说罢,赵朔迈开步子,便要进入塔内。
“殿下,这高塔年久失修,摇摇欲坠,还是让老奴进去吧。”冯公公看赵朔要亲自进入高塔,拦在了赵朔面前。
“若祖师真在其中,我来拜会,却未亲自进去,岂不失礼。”赵朔摇了摇头,示意冯公公让开。
“可是,这塔……”冯公公话说到一半,眉头微皱,闪身将赵朔挡在了身后。
赵朔回身,一个豹头环眼,虎背熊腰,年纪大约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正站在不远处,看着这边。
青年男子扛着一根哨棒,哨棒的两头捆着几只野兔,像是打猎归来。
“尔等何人?为何到此?”青年男子见赵朔和冯公公回身,脸色一寒,高声喝道。
“无知小儿,竟敢……”冯公公觉得赵朔的威严受到了藐视,已经做好了出手的准备。
“哎~,冯公公,不必如此。”赵朔轻轻拍了拍了冯公公,然后冲着青年男子拱手说道。“我们本是来拜访清忠祖师的,无意冒犯小哥。”
说到这里,赵朔笑了笑,才接着道。“只不过我们进来匆忙,一时迷失了方向,如果小哥知道清忠祖师所住之地,还望提示一下。”
青年男子打量了一番赵朔和冯公公,很是不悦的说道。“祖师早就不见客了,你们还是回去吧。”
“你好大的口气,知道我家公子是谁吗?”冯公公实在忍不下去了。
“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皇亲国戚,在这里,只要祖师不想见,就都得乖乖的离开。”青年男子对于愤怒的冯公公很是不屑,这种场面他见的实在太多了。
“我听说来拜访祖师的人,都是有来无回。”赵朔挠了挠鼻尖。“按照小哥的说法,不见的都得乖乖离开,那么这些有来无回的人,看来都是被祖师召见的人啊。”
青年男子轻哼了一声。“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的意思是,来拜访祖师的人,都是有来无回,没有离开,那么也就是说,只要拜访祖师的人,祖师是都接见了的。而小哥在这里就让我们离开,似乎,说不过去吧。”赵朔淡淡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