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正常分配下去的,一个团有三十台投弹车和五台火箭炮,而一个师属炮兵营则有七十五台投弹车和二十五台火箭炮。

    如果按照这样算的话,一个师,人数类似于之前一个军,但是投弹车和火箭炮的数量却达到了恐怖的一百五十九台和四十五台。

    这样的火力配置,比王玄策手中的火力足足多出了三分之一还要多。

    而更让王玄策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的作战方式,再加上这么多的火力,加上之前的演武现场。

    王玄策甚至可以想象到,如果自己手里有一个军,去面对禁军一个师的话,估计连近身都很难。

    火炮最喜欢的就是密集阵,禁军的弹性战阵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又不需要担心兵力过于分散而导致敌军冲进来,火枪的精确射程二百米,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可以做到将一伙人分散在长宽五十米的范围内。

    而一枚炮弹即使落到最好的位置,最多也就只能带走五六个人,而很难像之前那样,一炮过去就带走一大片。

    而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唐军也无法做到,因为他们虽然有火炮,但却没有枪,无法将兵力过于分散在各处。

    而王玄策也同样的很明白,现在自己面前的这只禁军很强悍,但也有他们的弱点。

    同样也明白了李元吉将他们派来的目的,那么,自己就必须要想办法去解决他们的弱点,必要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想到这里,王玄策不由得对这支禁军更期待了一些:“我会调二十台投弹车和三台火箭炮给你管辖,利用好出征前的这段时间,我不希望等需要你们的时候,会出现一些令我难做的事情。”

第五一零章:老了() 
    距离东海郡数千里之远的长安。

    两边同样都在做着准备,不过两者的准备却完全不同。

    对于那些军中选拔出来的将领,李元吉其实是并不怎么关心的,那些人多由李靖负责培训。

    而李元吉的重心,则是放在了那一百零七位地方学生的身上。

    那些化学类的人才,是李元吉的学生,这些地方上被招入军校的学生,同样也是李元吉的学生。

    虽说李元吉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化学类人才身上,可对于这些军校生,也同样没有彻底放任不管。

    看着一队队正在受训的学生,李元吉无奈的摇了摇头。

    如果不是穿越,恐怕自己还远远意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

    黑火药是搞出来了,并且想办法将黑火药的威力提升了几倍。

    可再怎么提升,那也只是黑火药,它的潜力是有限的,二百米的可控范围,三百米的杀伤距离,已经证明了一切。

    现在的李元吉,无限的期盼无烟火药的到来。

    可惜的是,对于无烟火药,李元吉的认知还仅仅只存在于这四个字上,或许还要增加一些,那就是无烟火药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出现烟雾,或少量烟雾。

    是的,这就是李元吉对于无烟火药的认知,如何制造的,他并不知道。

    这也就造成了另一个问题,所有武器的射程,以及精确度,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尽管其他人还在为现有的成绩而兴奋,可李元吉这个知道历史的人,却无论如何也兴奋不起来。

    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那些化学学生,是否可以试着提升火药的威力?让火药在燃烧的时候不产生烟雾,或少产生烟雾?

    于是,学生们再一次的开始了天马行空般的试验。

    经研究后发现,子弹在发射后,在弹壳内以及枪膛内还存在大量的残留物,也就是用手一擦,就能看到黑乎乎的一层粉末。

    而这也就导致步枪在每射击一段时间之后,都必须要进行清理才可以保证步枪的性能。

    不然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步枪的性能会逐渐的下降,甚至对于膛线的磨损也比较严重。

    于是,他们请教了科学院内各种行业的专家,结果从冶铁所要来了一些铝粉,试着添加进子弹里,结果自然是炸膛了。

    好在李元吉多次叮嘱要注意安全,即便是实验的时候,每次也只允许以最小的数量去试验。

    所以试枪的时候,学生们还是很鸡贼的将步枪固定在那里,然后躲在后面用一根绳子去拉动的扳机,这才没有造成伤亡。

    “陛下,臣是真的难以想象,这才短短数年的时间,大唐竟会有如此的变化,甚至军队的作战方式,也将发生彻底的变化。”站在李元吉身旁,李靖则是万般震惊的感叹着。

    作为一个征战了一辈子的老将军,他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力量。

    禁军的营地,李靖去参观过,而且回来之后,李靖便根据禁军的情况,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修改了军校的课程。

    虽然火枪一时半会儿的还不会普及到所有的部队,但这里是军校,是他们学习的地方,哪怕不能让他们掌握这些知识,起码也要让他们知道,大唐还是有这种东西的。

    而且这事告诉他们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以后遇见这种装备的部队的时候,他们知道该如何去运用,如何去配合。

    火枪,火箭弹,火炮,火箭炮,手雷,这五种装备,涵盖了中远近三个距离的攻击任务,而且在面临这种敌军的时候,李靖竟然拿不出任何的办法去应对。

    单单只是站在观摩台上去观看,他就可以看出这里面的恐怖之处。

    “先人并不是做不到这些,而是他们不敢去想,不敢去做,担心这么做了会发生他们无法控制的局面,所以就前怕狼后怕虎的站在那里不敢动,一心的希望可以维持现状,但他们却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站在那里,真的就可以让前面的狼和后面的虎站在那里也不动吗?不会的,那样只会让前面的狼和后面的虎将自己夹在中间,然后两面为敌。”李元吉摇了摇头,说着自己的感慨。

    科学院,以后世的眼光来看,现在的科学院就是一个笑话,甚至将一所中学,中职学校的老师们拉过来,他们取得的成绩都要比科学院更多一些。

    可什么事情不是从无到有,一步步慢慢发展过来的?

    科学院的出现,如果只是一个试探的话,那么现在,李元吉对此便是有了无尽的信心。

    一个什么都不懂,只靠着各行各业精锐聚集起来的部门,都可以做到现在这个地步。

    那么将他们这些人的经验一步步的累积下来,传承下去,历史还会那样吗?

    李元吉很庆幸,自己重生到了这个年代,而不是唐末,或者宋朝。

    自己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提升科学的水平,去将这种制度变成一种常态,让后人无论如何也不敢抛弃这种制度。

    至于其他的,李元吉基本可以保证,只要大唐能够按照现在的路子走下去,哪怕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陷入了停滞阶段,外敌也很难会攻破大唐的防线。

    而大唐是否会被灭亡,要看自身是否出现了重大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是从无到有,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李元吉继续说着。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些来自地方上的学生,基本上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

    队列战术什么的已经没问题了,禁军那边也调了些军官过来训练他们最新的战术,但李元吉却并不希望这成为常态。

    说白了,李世民有自己的玄甲军,李元吉也想组建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

    或者说,除了禁军以外,李元吉还需要另一支部队去威慑整个大唐。

    这支部队必须比禁军更厉害,装备也是更先进的。

    “去兵部一趟,从今年的新兵中挑选一千零七十人出来,把这些新兵交给他们,每人负责一伙,让他们自己去训练。”李元吉朝着马五吩咐道。

    “陛下,这会不会太早了一些?”李靖的脸色有些精彩。

    没办法,不精彩不行,李元吉这么做,是不是也就是再告诉大家,你李靖的教学质量不行,朕看不过去,所以打算让他们自学成才?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李靖是觉得这事是有些让他掉面子的。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一步,但不管怎么说,你的把前两年给度过去吧?等到第三年,第四年的时候再让他们带兵实践。

    老老实实的,规规矩矩的,不好吗?

    “不早了,对于新式的作战方式,目前大唐有经验的并不多,禁军是禁军,他们总结出来的经验,未必就是正确的,而这些学生都是有基础的,也是有想法的,现如今已经学完了基础的理论和基础的实践,让他们通过亲自带兵去寻找感觉,累积经验,对于整个大唐来说,也算是好事一件。”李元吉摇了摇头,不过看向李靖的时候,似乎明白了李靖为什么会这么说,似是不忍老将的面子就这么没了,李元吉接着安慰道:

    “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的,现在他们做的,不正是军校需要总结的经验吗?等他们真正毕业的时候,军校也就能够给这些学生安排四年的课程了。”

    李靖翻了翻白眼,暗道你就是不安排,老夫也能给他们这四年给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第一年基础,第二年单兵战斗力的练习,第三年加入实战案例,第四年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回顾前三年的所学,顺便带带新生,提前找找感觉。

    你看,这四年的时间不是安排的挺好的吗?

    再说了,经验用的着他们去积累?禁军两万多人,难道还不如这一百零七个学生?

    不过李元吉既然这么说了,李靖也不会再去反驳,没意义,也没用。

    “哎……”李靖无奈的叹了口气,由心的感觉到现在的自己有些吃力,“臣也不知道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待多久了。”

    面对李靖的这个问题,李元吉也同样的觉得很难回答。

    因为没办法去回答他。

    李靖的作战经验是丰富的,他的作战思路也很奇特,从一定方面来说,李靖的这种思路很符合现代陆军的战斗思路。

    但那只是大局上类似,真要是论起来的话,差距还是很大的。

    加上如今的李靖已经年过花甲,思维方式想要再转变,已经有些不太可能了。

    而这些年来,陆军的发展可谓是一天一个模样,各种新式装备层出不穷。

    科研所那边已经研究出了最新的炮弹,其实就是根据子弹的原理,将其扩大,另外在子弹头的部分安装上战斗部,而战斗部其实也并不难。

    当然,这个不难指的是原理。

    只要能搞出子弹的人,都能搞出来炮弹,因为可以将炮弹看作是两个对立的子弹,在两端各有一个底火引信,一个用于点燃发射药,一个用于引爆。

    难的是如何控制它的撞击力度,以确保可以被引爆。

    火炮,迫击炮,这些装备都会出现,作战方式也会一变再变,除了大体思路以外,战术方面,李靖的确已经落伍了。

    可当下除了李靖以外,其他人似乎又没有这个资历和能力坐在这个位置上。

第五一一章:一趟百贯() 
    国家要想发展,其实也只能这么做,没有其他的捷径可以去选择。

    而一般情况下在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只有两个选择,如果人才可以跟的上,那就提拔大量适合当下时代的人才顶上来,虽然短暂来看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但那只是因为个人经验原因导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经验的积累,从长远来看,这种方法是最适合的,也是大多数人选择的路子。

    而另一种选择,则是放缓现在的速度,而这种决定所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当下的官员无法转变思维方式,而年青一代又一时半会儿的顶不上来,所以只能放缓速度,暂时的做一个缓冲,等新一代成长起来在提速。

    两者各有各的好处,但是很显然,大唐现在所处的环境,就是第二个。

    短时间内飞速的发展,其带来的必然结果必定是人才的短缺。

    这一点不仅仅只是在李靖身上出现了,内阁成员中,除了马周的感觉还算好一些,其他的大臣多多少少的都有这种感觉。

    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多方原因加在一起所导致的问题。

    而这,又是个无解的问题,除了时间能够解决以外,其他任何方式都很难解决这个问题。

    而这,又至少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彻底的解决。

    李元吉并没有在军校内多待,观看了学员的训练,跟李靖聊了会儿天,吩咐了一些事情,又让这些学员们近期写出一个自己的训练纲要。

    对于他们来说,写这么一个训练纲要的难度并不大,只要认真去思考,认真去总结自己这大半年内所学到的知识,都可以写出这么一份训练纲要来。

    长安城外,人山人海。

    两座并列的车站,两个完全不同的景象,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车站各停靠着一列火车,和围着大量围观的人群。

    不同的是,两边的场景并不一样。

    货运车站那边,场站内堆积着密密麻麻的货物,全部都是按照要求打好包的货物。

    更准确的说,是客商们按照自己货物规格的大小,到车站去提前报备,然后等通知,领取相应的物资箱,将货物装入物资箱内,然后封箱,在将其搬运至车站。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在此之前,他们运输货物的时候,很少会用这种箱子,大多数都是直接累积上去,只有那些易碎,怕挤压的商品才会用箱子来保护。

    而货运车站内,大量的苦力正在挥汗如雨的搬运着一件件的货物。

    不过相比起以前而言,现在他们虽然依旧是干着体力活,而且需要搬运的货物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但却有一种方式可以让他们节省一些力气。

    站台的高度与货车车厢的高度相同,一块厚厚的铁板,连接着站台与车厢之间的缝隙。

    一台台小小的板车上,装载着数量不一的箱子,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不大会儿的功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