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佳闲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不便的是运输,而运输的费用是巨大的,人力,畜力,这些都要钱,即便现在有了长安至洛州的官道,可以大大的提高运输效率,缩减运输成本,可这个成本也依旧很高,只能说是比之前低了一些而已。

    那么如果用火车的话?

    暴殄天物啊

    “问题是有,但那却并非最重要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试着去解决,之前没有水泥官道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路程太远,也不好走,于是我们修建了水泥官道,将七日的路程缩减为五日,单程节约两日,且不说这两日能省下多少费用,若是马不停蹄的来回往复,便是这一年的时间,便可比之前多跑二十趟。

    虽然这已经很便利了,可朕还是觉得太慢了,于是朕便命科学院开始研究火车,现在的结果你们已经看到了,运输的效率是成倍增长的,成本却是成倍下降的。

    所以,朕觉得大唐最不怕的就是问题的出现,而最怕的当是问题出现了,我们却没有任何的办法去应对。”李元吉缓缓的说着。

    终究不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而且这么多年以来,思维也已经固化了。

    这几年的时光,改变是改变了,可这个改变却是很有限的,不可能彻底的将他们的思维给改变过来,但是处理问题的一些方式,却必须要改变过来。

    总而言之,李元吉就是要给这些大臣们树立一个为官的核心思想,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还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

    “这件事情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朝廷的财力暂时不允许,而且玻璃的造价也很难会大幅下降,另外受制于原材料的原因,产量也陷入了瓶颈期,但是只要愿意去钻研,终究是会找出办法的。”李元吉继续说着。

    “这”大臣们纷纷挠头表示无奈。

    不是他们不愿意钻研,而是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一是交通,二是成本,这两样困难彻底的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总不能把火车修建到每一个县城吧?就是一个长洛铁路,就让大臣们头疼的不能行,而这还是采取的最省钱的办法去做的。

    “利用起监事台的渠道,利用一年的时间,了解清楚整个大唐各个县的环境变化,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每位监事负责一个县,要求一年内除自身感受以外,要在全县各个范围内,寻找出不低于一百人询问全年气候变化情况,最终总结出一个平均值,汇总成一部书。”李元吉没管这些大臣们的想法,也管不着,反正具体的操作他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

    统计各县气候,这个事情并不难,主要还是耗时,但是对于监事来说,无非就是巡查的时候多了一项统计的任务,而这个也跟他们的工作很吻合,因为监事就是要走访各处的,一年四季都在不断的奔走各地,了解民情,了解官声,而气候这个问题,拉拉家常就知道了。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了解气候,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了解手段,目的是当新物种来的时候,可以迅速的推断出哪些地区适合这种植物的生长。

    “其二,通往西域地区的商队,要将西域地区的各种特产全部带回来,朕指的是各种幼苗,种子之类的,并详细记录此种物种的生长环境,以便于带回大唐之后,可以迅速的将其放在适合的地区进行种植,以此来丰富百姓的饭碗。”

    “其三,即刻起开始培养大量的远洋水手,待蒸汽动力轮船的问题解决以后,就开始进行远洋航行。”李元吉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而所谓的远洋,其实也就是将目光瞄准了南北美地区,现在的南北美意味着什么?玉米?土豆?这些吃的?

    不,财富,无穷无尽的财富。

    任何一个国家的强盛,都无法避免对他国的掠夺,此时的南北美,几乎还是未开化的地区,李元吉没有理由去怀疑,大唐即便是运过去几船垃圾,也能带回来满船的黄金白银。

    钱是个好东西,没人不喜欢,李元吉也一样很喜欢,而后世那些强国,没有一个不是靠着航海起家的。

    王玄策的东征大军,难道只是用来打日本的吗?

    打日本只不过是练兵而已,真正的目的,则是那一望无际的大海,那根本对大唐形不成任何威胁的大海。

    “朕不相信茫茫大海之外,没有其他的土地存在,贸易带来的好处大家都清楚,朕就不用多说了。”说到这里,李元吉将话题扯了回来,再次回到所谓的菜篮子工程:“丰富的物种,才是支撑大唐强盛的根本,朕这个决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大唐百姓的菜篮子里,可以随时出现自己想吃的食物。”

第四九八章:莫名其妙的命令() 
    东海郡,一艘艘巨大的船坞上,一艘艘巨大的轮船正在建造着。

    不过比起之前而言,最近一段时间的船厂内却是出现了一副奇怪的状况,比如说,新开建的船只数量明显减少,而新建的船舶,也由军用改为民用。

    而军用和民用有什么区别?区别就在于,军用船只上预留有安装大炮的位置,而民用船只上只预留了弓箭的射击孔,以及顶在最前面的撞杆和船头底部的撞底。

    这两个部位在后世该怎么描述没人知道,李元吉也不知道。

    但并不妨碍他去设计这些,上部的撞杆,也承担着连接风帆的作用,其实具体的作用并不大,真正起到作用的,是船头底部的撞底。

    之所以叫撞底,原因就是要拿他来撞击敌方船只的底部,依靠自身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将对方的底部撞烂,让海水可以灌进去,从而导致对方沉船。

    这是民用船只自保的一种手段,用处大不大暂时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绝对不会没用。

    而军用船只则没有这个设计,不对,或者说,从这一刻开始,所有的军用船只都将彻底的取消这一设计。

    或者说,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军用船只,都将进行彻彻底底的改变。

    改变的不仅仅只是他的形态,还有他的内部,提供动力的方式,以及船体的结构。

    原本红红火火的造船厂,近一段时间却忽然间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处境。

    造船几乎是不用什么钱的,除了人工费用以外,但是朝廷却下令停止继续建造现有船只,在继续建造的船只中,要取消风帆的设计,并且预留蒸汽机的安装位置。

    同时,要采用新型材料,这个新型材料才是最让他们头疼的,而朝廷也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钢材。

    要用钢材来建造新的船只,从而取代木船。

    钢材的好处不用说大家都知道,结实,耐用,硬度足够,即便是遇上带有撞底的船,装上去也很难将其撞开,即便是遇到装备有火炮的军用船只,自保的能力也被极大的增加了。

    但问题在于……

    “王工,情况怎么样?”王玄策满脸的郁闷,这船造的好好的,本来下半年就可以开展计划了,但却因为朝廷的这一道命令,导致船只不够。

    现在留给王玄策的选择只有两个,推迟计划进行的时间,或者利用现有船只继续执行计划。

    两个选择,无论哪个都让王玄策有些难以抉择,甚至隐隐的有些偏向于后者,因为现在的船只虽然不够,但计划得当的话,勉强也是够用的。

    而王工,全名王力,五百年前跟王玄策是一家人,科学院的钢材研究处副主任,这道命令是他带来的,同时来的还有一整个团队。

    “不行,按照这个情况来看的话,一艘钢铁打造的战舰,下水后最多一年就不行了。”王力摇了摇头,检查完了所有不同材质的钢材浸泡在海水中的情况,对于陛下的这个要求,他也觉得有些棘手,甚至觉得有些不太可能会完成。

    一年就报废,这个时间或许不是特别的准确,但实际上也差不了多少,而在此之前,王力在科学院里也试过将钢材放在水中的腐蚀速度,但那个速度却远远不及现在。

    “我倒是没有想到,这海水的腐蚀强度会这么大,而我们带来的所有材料,也只有这个能坚持的时间稍长一些,可对于一艘战舰来说,这个时间还是太短了,甚至一年过后,连维修的价值都没有了,唯一能利用的,就是拆掉,然后回炉重新锻造。”王力继续解释着。

    材料的问题才是最让人头疼的,之前都是木船,维修简单,也不用担心腐蚀的问题,但是现在不行,钢铁最大的对手就是腐蚀,也就是生锈问题。

    来到这里已经一个月了,再一个船坞上,密密麻麻的用绳子挂着上百个材料的样本,这些材料全部在海水中浸泡了一个月的时间。

    但是检查完以后,却发现结果出人意料,甚至根本不可想象,钢铁能够制造战舰?

    “如果外部依旧采用木质结构,而在船体的内部用钢铁再建造一层的话,效果会怎样?”王玄策看向一旁的船舶制造工程师。

    “这个我也不好确定,还需要去试验过后才知道。”船舶制造工程师摇了摇头回应道。

    用钢材造船行不行?答案是行,因为他们已经试制了一艘钢铁船,能够在水里浮起来,而且浮力并未受到影响,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拼接?

    这是个大问题,因为现有的拼接方式,无法保证海水可以被隔绝在外面。

    因为试制的那艘船很快就出现了渗水情况,用于木船上的胶,基本没什么效果。

    “木船会渗水吗?”王力问道。

    “会!不过木船渗水问题并不严重,船上配备的都有专用的胶,而底部也有船员在不断的巡视,一旦发现渗水,就会立即用胶进行堵漏,然后迅速返航回厂修理。”船舶工程师回应道。

    什么船都会渗水,木船也同样不例外,总有意外会发生的,但是木船的渗水问题并不难解决,涂抹上这种胶就可以了,回厂修理也不过是在内部和外部全部涂抹胶,如果木材不行了,就更换木材,总之就是问题不大。

    “那就不行!”王力摇了摇头,虽然自己对船舶制造并不了解,但是一听到这情况就知道不行,随即解释道:“除非可以保证外面的木材不渗水,可即便是这样,也依旧无法阻止内部的钢铁生锈,但凡是在空气潮湿的地方,就算不直接接触水,它也会生锈,如果像这种情况的话,反而会加速钢材的腐蚀速度,虽然只是局面的,但……”

    王力还是摇了摇头,如果是一直泡在水里不出来,这个速度可能还会稍微慢一些。

    刚才这东西,最怕的就是来回反复,而这种情况显然就是在来回反复。

    而在外部包裹了一层木头后,接下来甚至连清理都很难,总不能过一段时间就把外部的木材全部拆掉吧?

    而不拆的话,就不知道钢铁外部到底哪里生锈了,这根本就无从下手。

    当然,王力只是钢材方面的专家,对于大海可谓是一无所知,他这个实验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却并不准确。

    因为在船坞上试验,这个环境是相对密闭的,虽然海水在不断的流动,可流动的速度比较慢,而当船开动起来的时候,自身的速度以及海水的速度,那对船体的腐蚀性就比较厉害了,而他所预言的一年,实际上能撑个半年就算是不错的了。

    “船上的大炮是可以防锈的,船体所用的钢材,是不是也可以采用这种钢材?”王玄策想到了船上的大炮。

    “这个倒是可以试一试。”王力点了点头,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炮钢防锈,是因为在外部度上了一层别的金属材料。

    这年代没有电镀技术,也没有防锈漆的技术,所以炮钢采用的防锈技术,其实就是……

    恩,当一根炮管制作完成之后,再将特殊材料放在火上烧红,然后将一些具有防腐的金属粉撒上去,让其融化,并牢牢的黏在上面,与其形成一体,这样也就具备了防锈的性能。

    如果还不放心的话,就在外部在涂抹上一层蜡,但是开炮过后会将这些蜡给震掉,需要不断重复的去涂抹,但如果不开炮的话,这个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去船上拆一门炮过来丢进去试验一下!”王力直接吩咐道。

    炮钢他们手里没有,还需要从长安运过来,这一来一回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没有了。

    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加上战舰也没什么特殊的任务,直接拆一门炮来试验,在王力看来也是值得的。

    而且有这个时间去重新运输材料过来,试验的结果也就出来了。

    不大会儿的功夫,工匠们便从船上拆了一门炮,用几根绳子固定好了以后,几十人便合力将这门炮给放到了船坞底部,最后又将绳子系在了船系柱上。

    做完这些以后,剩下的也只能是等。

    而王力也并没有闲着,而是迅速让人搭建了个简易的实验室,利用自己带来的一些零散材料,开始发挥想象力的重新炼制新的材料。

    而这种方式的成功率其实还是挺高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就连发明了他们的人,也不知道这种新东西到底适合用于哪里?只能一遍遍不断的去试验,用时间去证明。

    所以,到目前为止科学院已经搞出了上百种不同规格的钢材,但是真正搞清楚用途的钢材数量却并不多。

    说到底,还是因为整体科技水平限制了他们的用途。

    如果是在后世,直接拿去检验一下,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一种材料的硬度与各种性能,然后根据这个检测结果,就可以知道这种材料适用于什么地方。

    但是现在,根本做不到这些。

    想都不用想,只能用时间,和可能丢掉的人命去一遍遍的试验,从实验的过程结果去得到具体的用途。

第四九九章:老祖宗已经给了答案() 
    一个月的时间内,王力不断的利用自己带来的那些材料进行着试验,除了材料本身以外,又对整个材料进行了二次加工。

    也就是在外部度上一层坚固的,可以防止海水腐蚀的材料。

    “哎……”看着实验的结果,王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