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惊人的结果()
三司与禁卫来到镇北的时候,时间已经临近年关。
他们本可以选择速度更快,更省力的水路。
但当下水路几乎全部在世家的控制之中,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三司还是选择了通过陆路前往镇北。
一路上在各个驿站进行了歇息,连续赶了将近一个月的路,这才终于来到了镇北。
除了一些禁卫以外,所有的官员,也包括程知节,这都是第一次来到镇北。
望着那高大宽宏的镇北城,有人被它的宏伟所折服,有人为它的坚挺而叫绝,也有人为这样的防御而感到头疼。
依稀能够看到城头上高耸的投弹车,零零散散的城防军士。
投弹车的数量比以前密集了许多,几乎每一个炮位上都有一台投弹车严令以待。
若是觉得城头只有这么多军士,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站出来的,只是警戒的,大多数军士都在城墙下的军营内训练着呢。
募兵制,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训练,让他们的战斗技能得以更加的熟练。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若是有人来进攻镇北城,这些军士便是闭着眼睛,都能快速的来到自己的战位。
镇北城中。
马周早已为三司准备好了住所以及办公场所。
是一座单独的院子,镇北城虽然涌入了不少的人流,但归功于其早期的规划设计,城内倒也并不怎么拥挤。
大理寺卿为前不久才刚刚任命的汉阳郡王李瑰,而李瑰便是李孝恭的弟弟,李元吉的堂弟。
无人可用,只能从这些血亲中去提拔,好在李瑰性格还算不错,暂时用一用倒也无妨。
“事情有些难办了呀!”屋内,暖气开通,温暖如春,但却暖不了李瑰的心头。
手中拿着马周提前侦查好的情报,李瑰满额头的黑线,内心满是纠结。
“难办也要办呐,陛下此番派我等前来,若不将此事半个圆满,你我等人怕是危险了。”刑部尚书张亮也皱着眉头,这事确实不太好办。
“太多的人参与进来了,那些普通放贷的倒还好说,世家怎么办?”当了一年御史大夫,又被李元吉给降回到御史中丞的杜淹此次也来到了镇北。
“知节,你倒是开个口呀!”心中毫无定论,李瑰将目光放在了闭目养神的程知节身上,这时候多个人也就多个主意。
不管这个主意是什么?能不能用。
程知节挪了挪屁股,懒懒散散的睁开眼,事不关己道:“老夫这次是来动手的,你们要抓人言一声就行,其他的概不操心。”
“你你这是什么态度?”李瑰气的指着程知节怒斥道。
这货摆明了一副老子什么也不管的态度,皇帝给他的任务就是护送,抓人,可这货还真就老老实实的护送,抓人,其他的事情甚至连句话都懒的多说一句。
程知节继续闭上了眼睛,甚至懒的去回上一句。
见状,李瑰更是气的不能行。
我们三个在这里为难的头大,你倒好,一个人坐在一边享清福是吧?
行,我让你享,气头上来的李瑰也不管什么难办不难办了,反正皇帝都已经交代了,大不了来个鱼死网破就行了,大家也别在这头疼。
直接将一堆资料丢在程知节面前的桌子上,气呼呼道:“抓人是吧?就按照这上面的去抓,所有出现的名字,全部抓回来一个个审。”
程知节再次缓缓的睁开眼睛,拿起那堆资料直接走出了门外,递给随从的副官,吩咐了声照单抓人,然后便继续回来优哉游哉的享受着。
抓人这种事情,还轮不找他亲自出马,派下面的人去就行了。
见程知节这幅态度,李瑰更是气的不能行,直接一甩手离开了屋子。
“压力谁都有,这次面对的可是几大世家,大家都相互体谅着点。”张亮叹了口气,朝着屋内仅剩的两人安抚了句,然后也离开了这里。
程知节的反应的确挺让人失望的,但有些事情大家谁也不好多说什么。
程知节有程知节的担忧,李瑰也有李瑰的难处,作为刑部尚书,这次又不是主要的负责人,张亮也只能做到这一点。
一时间,镇北忽然刮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到处都是禁卫抓人的身影,镇北的守军则是事先为他们侦查好了目标的位置,禁卫一抓一个准。
短短两天不到的时间,便有不下于一千人被抓了起来。
其中大部分为打手,真正的主事人,也仅仅只有不足五十人。
但这五十个人,代表的可是四五十家放高利贷的家伙。
试想而知,一个小小的镇北城,就有这么多放高利贷的,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这里到底有多么的疯狂?
被抓的人中,有普通放贷的,也有世家放贷的,这次可谓是一网打尽,不论其身份如何。
“为什么不准我们过桥?”镇北那边的浮桥边,一队军士拦住了一群学子的去路,有人不满的咆哮着,质问着。
黄河已经冰冻,即使不通过浮桥,他们也可以顺利的抵达对岸,但对岸全是沙漠,不通过浮桥,之后也要绕回来。
否则的话,他们根本无法穿过这片沙漠。
更要命的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身无分文。
所以他们只能选择最近的路线。
“在案件查清楚之前,任何人不准离开镇北!”负责守桥的校尉藐视了眼这群学子。
“我等又无犯错,与此案件有何干系?”有人立即站出来反驳道。
“犯没犯错,你说的不算,现在,全部回去,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校尉有些不耐烦道。
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学子,一个个只会之乎者也,除了这些,什么也不会。
即无生存能力,又不肯放下身段,每日只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没钱还总想着享乐。
剧院差不多有一半都是这群人的身影,就连赌场也少不了他们。
单从表面上来看,不知根知底的,还真不知道这帮人是群穷光蛋。
“你拦下他们无妨,但却不能拦我,此番我可没有借贷。”有一人走到前面,趾高气昂的指着校尉说道。
“有没有借贷你说的不算,若真没有,可到都督府开具一份通条,见到通条,本校尉自会放行。”
一刀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次主要整治的是跟放贷有关的人。
北上来镇北的,不乏一些不缺钱的公子哥,而对于这些人,三司也并不打算为难他们。
想要离开的也可以,到都督府开具一份通条即可,守军见到通条自会放行。
但这份通条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必须要查清楚是否真的没有借贷才行。
而整治,也并非一刀切式的胡乱整治。
其最直接的目标,便是那些杀了人的借贷者,至于没有杀人的,则是警告,处罚一番即可。
至于那些借了钱的学子,抱歉,朝廷并不负责帮你们解决借款,这些钱你们还是要还给人家的。
而那些想着抓了放贷的,就可以跑路不用还钱的,只能跟你们说一声,天真!
天气越来越冷,饶是镇北的百姓,在这个季节也很少出门。
荒郊野外的,根本不适合长时间的生存。
而黄河的两岸,有骑兵在来回不断的巡视着,想要直接踏上冰层越过黄河,理论上只有在夜间是可行的。
但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夜间出行,无异于找死。
还是那座院子内,灯火通明,院子外只有几个士兵孤独的站着岗,其余的则是躲在屋内取着暖,然后盔甲不离身,一旦有异常,可立即冲出去。
李瑰,张亮,杜淹三人带着一众随从们不断的翻阅着资料,统计着人数与资金量。
为此,他们已经忙碌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至于程知节,听听隔壁屋子里那震天般的呼噜声就知道了,这货纯粹就是来拉仇恨的。
“终于统计出来了!”李瑰深深的叹了口气,有种想哭的冲动。
“参与借贷的学子共有一千三百八十四人,其中世家占据二百二十人,借款数量为五到二十贯不等。余下借款为三到十贯不等,借款总额八千八百七十九贯,根据账簿上的到期利息计算,应还款额一万七千六百三十贯。”看着统计出来的数字,张亮不禁啧啧嘴,继续道:“想不到这镇北还真是有钱,区区一千多学子,就能借到这么多钱。”
“这钱怕是早已花的不剩下什么了,对于这帮人的花钱速度,老夫还是很有体会的。”杜淹也无奈的笑了声。
根据查抄的账簿来看,世家借钱的利息相对较低一些,多为一年后还款五成的利息,而其他放贷的则要高了很多,最基础的也是五成起,多的甚至要还一倍,若是到期无法还款,则要计算利滚利,而且还是按天算的,敢这么滚上几个月,除非是遇上豪门大户的欣赏,不然这辈子也别想还完这笔钱。
“名单,数额,死亡的名字都在这里,接下来怎么办?”张亮问道。
“查,挨个的查那些学子,看有没有失踪的,程知节不是很闲吗?总得给他找点事做做吧?”
李瑰恰到好处的说出了其余两人的心声,三人一拍即合,打算明日便让程知节开始去查。
第二六八章:归来()
春暖花开,阳光普照大地,一丝温暖的气息开始渐渐的袭来。
整个冬天,下了六场雪,其中四场雪都比较大,以至于开了春,大地上都还一片湿漉漉的。
从厚厚的积雪下露出了嫩苗的小麦,涨势甚是喜人。
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审讯,关于镇北放贷一事也终于是有了结果。
今日,便是他们返回长安的日子。
同时也是杨氏她们回来的日子。
趁着这次的北上,李元吉让程知节将她们母子接了回来。
经过近一年的整治,国家也基本上步入了平稳,只需要度过今年的内涝,一切的问题都将随之而散,接下来的,将会是大唐的高速发展期。
没有天灾,就是利好。
风调雨顺,就是国家发展的基本。
地头上已经出现了不少百姓的身影,积雪湿润了大地,也为他们带来了一些影响。
融化的积雪,让去年挖好的水渠变的脆弱不堪,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坍塌,趁着现在有时间,他们还要清理一下这些坍塌的地方。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恢复了正常,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今年会继续旱灾了,一颗担惊受怕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但是对此,李元吉却是一点也不敢懈怠。
“河道的治理做的怎么样了?”芳林门,李元吉朝着身边的房玄龄问道。
那些放贷者,并不值得自己亲自出来迎接,自己迎接的,是自己的妻子以及儿子,趁着人影未现之前,李元吉还是下意识的关心着。
这一年的皇帝,自己做的很不错,但也很不合格。
不合格是因为当了差不多一年的皇帝,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是闲着无所事事。
做的很不错,是因为工作被分配的很合理,大臣们都忙的不行。
李元吉总感觉自己还可以再提升一些,尽可能的让一年的时间里,可以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空闲的。
但是眼下还不行,至少也得等今年入了冬以后才行。
“已经安排下去了,但现在河水比之往年涨了不少,清理起来会有些麻烦,进展不是太快。”房玄龄摇了摇头。
对于这些政令,他是不会有任何意见的,也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但今年的情况的确与往年不同,而且去年河水干涸的时候,百姓们也都忙着挖水渠,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清理河道。
水渠挖好了,也入了冬,又是数百年一遇的寒冬,河堤根本就挖不动。
开春以后倒是立即组织了起来,可却又遇上了积雪融化,多余的水要么是积存在了水渠内,要么就是被排入河中。
各种各样的原因堆积在一起,结果导致了河水比往年涨了不少,给清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进展不快就想别的办法,各县沿着河道两岸进行排查,枯死的树木全部砍掉,一些地势较低的河堤,要提前进行加固增高。”面对这一情况,李元吉也很无奈。
“诺!”
枯死的树木,容易被冲垮,被河水浸透以后,却又变的沉重无比,漂浮在河道中,顺流而下,对于河堤或者是桥梁具有很大的冲击力,而且也容易造成堵塞,从而引发河道的不畅。
增高加固,这也都是老办法了,但效率太低。
清理河道,这本就是个费时费力的事情,一般人甚至都懒的去砰。
……
不知道过了多久,原本还晴朗的天空,竟然下起了蒙蒙细雨,雨势不大,甚至不用撑伞,但这变换不测的天气,还是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本就泥泞的路面,这下更难走了。
刚刚过了渭水,整整一路都没有过这条河更让人心惊胆战。
李世民炸掉了原先的渭桥,后来李元吉还没来得及重新修建,取而代之的,是几条浮桥。
浮桥有浮桥的好处,也有浮桥的坏处。
比如说现在,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寒冷,支撑桥体的船身要进行更换,而一些细小的冰块,依旧对这船身进行着无情的摧残。
以至于浮桥开始限制通行,每次只允许少量的人通行。
拥有优先权的队伍,却在杨氏的制止下,并没有享用这个权利,而是让排在前面的人先行通过。
好不容易轮到了他们,却又下起了雨,木制的桥面稍显有些湿滑,有人险些坠落入河中,着实将人吓的不轻。
杨氏与玉儿怀中各自抱着一个刚会走路,口中依旧吱吱呀呀的孩子,心也是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过了桥,两人这才松了口气。
只是这支看起来像是贵族的队伍,却让人惊叹不已。
数十辆马车之外,是一千军士,前有三百开路,后有七百压阵,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