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颜庄主美意,已经多有打扰。现已秋末,年前都不知是否可以返回涿县,还是赶路要紧!”刘备微笑道。
“既然侯爷去意已决,吾也不再挽留,不过还有个不情之请,望侯爷应允!”颜真也笑了笑说。
“颜庄主有话直说,小子玄德必无不应之理!”刘备想不到颜真会有什么请求,自己还没达到颜真这类小地主强豪有所求的境界呀!
“是这样的,吾侄良儿两兄弟想拜托给侯爷代为管教一二,不知可否?”颜真说出了一个让刘备舒爽得不要不要的请求。
刘备当然不知道华佗与颜真之间的互动。对于颜真来讲,投资于一个有真龙命数的汉室宗亲是理所当然。而刘备而言,接收两员虎将只有嫌少。
就这样稀里糊涂中,原本应属于袁绍的两大打手顺理成章地隶属于了刘备,还属于元老级别的一批。刘备不知所以,却也欣然地应下。
刘备与颜真辞别后,就带着蔡邕一家,黄忠一家,华佗和典韦,颜良和文丑,以及数十车书简出颜家庄,就于官渡最大的渡口过黄河。
过黄河事宜颜真早安排妥当,十多艘官渡最大的渡船已经一字排开,只待书简装船就即时过河。河对岸就是延津。
刘备看着浩荡的队伍,不禁有些心潮澎湃,从三年前只身出涿县,如今也算有自己的班底了。武有典韦,黄忠,颜良,文丑。文有蔡邕,华佗,还有万卷书简,何愁大事不成!?
“过河!”刘备一挥手,十多渡船一字排开向对岸延津哗啦啦而去。颜真等人在岸上频频挥手,还不忘叮嘱:“良儿兄弟听真,一切以侯爷为主,早晚多听教诲!”
“叔父大人放心,良儿和文弟省得!”颜良傲立船尾,恭敬地回答着。至于文丑在一旁也点头表示知了。
“玄德,黄河浩荡,让人心怀激荡,岂能不赋诗一首耶?”蔡邕在河心也意气风发地说:“不要求如《将进酒》那样气象万千!”
“呵呵!好的,让弟子想想。”刘备听蔡邕之言,还真怕要求再来一首《将进酒》。那就真不是刘备能为,抄都没得抄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刘备把自己从小就背诵得滚瓜烂熟的又一首千古名诗丟在了黄河之上。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好,此诗虽然没有上一首豪迈,但也余味悠长,属不可仿效的上佳之作。”蔡邕十分中肯地平价道。
“师兄,更上一层楼?这里只有渡船,又非楼船,何来楼耶?”上船就呆在刘备身边的小蔡琰萌萌地问。
刘备有种不想和小才女说话的冲动,还有种想窜入黄河的感觉。这首诗本来就是唐代诗人王之焕登鹳鹊楼之作。这在船上而吟,是有点文不对题,也只有小蔡琰才会注意这些细节。
“嗯,师兄心中有楼高万丈,一揽天下无余!”刘备摸了摸蔡琰的发角,有点唬人地道:“心中有天地,万物皆入文!”
“是吗?为何不见黄河鲤鱼跃入舟中呢?”蔡琰歪着漂亮的脸蛋问。鲤鱼跃龙门,一样会跃龙舟。蔡琰话中意思不言而喻,这可让听到的人哈哈大笑。
至于典韦和颜良及文丑三人却不知所云,只知道在一边傻笑。
“哗啦啦!”一声水分浪开的声响,一尾三四斤重的黄河鲤鱼地跃出了水面,不偏不移正好落在了刘备和蔡琰所处的船板上!
刘备刻好棋子,又刻划了棋盘。棋盘中间书上了隶书楚河汉界。棋盘两边少不了刻上“观棋不语真君子”和“举手无悔大丈夫”字样。
“妈蛋,自己在后世生活得好好的,这鬼老天就怎么把我扔到了这汉未乱世呢?”刘备看着摆弄好的象棋,不禁怔怔出神。
刘备是没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在后世每当看到自己经手的病人死去都会难过许久的刘备,没有一颗杀伐决断的心。做不到漠视生灵生命。
可是刘备又知道自己有该背负的使命,蜀汉大业啊!其实刘备真想静静地做个旁观者,做个历史的见证人。
有时候刘备会想,为什么不穿越在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身上。为什么不穿越在激情四射的大唐或温情脉脉的大宋。
刘备,接下来该回家卖草鞋织竹屦了。再接下来颠簸流离十几年。最后在位三年,在白帝城一命归西。
“小师弟,这象棋如何下?”二货公孙瓒的声音打断了刘备不尽的哀思。
“呵呵!”刘备自嘲地笑了两声,看着这给力的师兄,想起全心身付出的老师。振奋起了精神。事在人为,人定胜天!刘备这时心头泛起了丝丝的涟漪。
刘备把象棋的基本下法和规则讲解了一遍。这个一点都不难学,连二货公孙瓒和小胖子也明白。
让人郁闷的是这两个家伙只是认识象棋几个子,下起来不知所谓。刘备让半边子,两个呆瓜都不是对手。
公孙瓒献宝一样递去给老师卢植。卢植果然不亏文武兼备的兵法大家。
第一天,卢植学习研究象棋。第二天,卢植就和刘备开始博弈。卢植被打得满头是包。
第三天,卢植和刘备下得有板有眼。卢植负多胜少。第四天,卢植和刘备杀得有来有回。彼此间胜负各半。
第五天,刘备招架不住。第六天,刘备掀了棋盘,落荒而逃。
“伯圭,玄德,德华来陪为师杀一把!”往后卢府常闻这句话,无人应答。谁都不想被切菜。
某日,刘备在学习练功之余,被老师卢植直接按在棋盘上。刘备只好舍命陪君子,嗯,是放开让老师按在棋盘上摩擦!
“玄德,人生如棋!你准备下一盘怎样的棋?”卢植在刘备冥思苦想下步该如何走时,很突兀地向道。
“以天下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刘备思忖了一会儿,干脆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说。
“好!好大一盘棋!”卢植哈哈大笑,起身道:“为师看好你!”
……
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认为卢植文武兼备,于是拜他为九江郡太守去平叛。
同年,由蔡邕、李巡等人发起的校勘儒学经典书籍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并将以刻成石碑的形式立在太学门口,史称“熹平石经”或“太学石经”。
刘备经过整整一年的刻苦努力,无论文武皆有很大的进境。在没有自己的地盘和一班人马的情况下,刘备除了捣鼓出象棋外,其他的东西都埋在心里。
还是那句话,一旦显露出足以改写历史的东西,分分钟有人告诉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弄不好就人间蒸发!
低调才是王道,何况刘备今年才十一岁。有了神童奇才之名就足够了。
公元175年四月十八日,天使从洛阳至。宣读灵帝的旨意。圣旨的意思大概是这样。
“听各位大臣们都说你卢植有几把刷子,现在扬州九江郡有蛮族不服王化,你替朕去平了他们。朕封你为九江郡太守。至于平叛所需之物你自己看着办!”
这是典型的想让马儿跑,却没有半根草。灵帝这皇帝也忒不是个玩意儿。对于灵帝来讲,他的官儿都是有定价的,这下不要你卢植的钱就该千恩万谢了。
“王公公辛苦了,请入内室,已略备酒席!”卢植收好圣旨,伸手王天使进内室用膳。这圣旨算是朝廷给卢植唯一的东西。也算一纸任命书,至于如何打开天地,就全靠卢植了。
“嘎嘎,好说好说!卢太守请!”王公公尖声尖地地怪笑,一甩袍子,当仁不让地前行。
客厅里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子飞禽走兽。还有两个姿色可人的小萝莉负责酌酒和盛饭。
酒过三巡,王公公开始东张西望,不痛不痒地说:“久闻卢太守清廉有方,今日一见,呵呵!”
卢植不明所以,太过方正的卢植根本没想到这王公公在索贿。只好呵呵以对。客厅气氛逐渐变得有诡异,两人都不说话,只有些许啧啧的咬嚼吞咽声。
刘备想了想,离开了客厅,径直向师兄公孙瓒的房间走去。这时公孙瓒和小胖子刘德然正在房间里下象棋。棋局才开始,却已经杀得尸横遍野了。
“公孙师兄过来!”刘备门房口招了招手,公孙瓒一溜烟就过来了。刘备附耳细细嘱咐着,公孙瓒连连点头。
客厅里基本不欢而散,王公公连饭都没吃就甩手离开。留下不知所以的卢植呆若木鸡。王公公走出客厅,路过厢房时,被人一把拉进了厢房。
“干甚?”王公公本就怒火中烧,心中正合计回京如何诽谤卢植这个不识数的儒生。这下被人拉拉扯扯,不由尖声怒斥着。
“天使莫怪,老师脸皮薄,抹不开面子!”公孙瓒低眉顺眼,把一包金银递了过去说:“天使也清楚,大儒嘛,总是清高的。还请天使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
王公公提着金银掂了掂,眉开眼笑地说:“好说好说,我也说卢太守怎么会受众人举荐,他会做人啊!”
“天使呀,九江蛮族可不好对付,还请天使在圣上面前说说,能不能从京师调点兵马助我老师一臂之力?”公孙瓒一边说,一边递上包好的两副象棋。
这象棋一共有十副,都是刘备师兄弟三个一手一脚雕刻出来的。在这象棋没流出卢府,整个天下也就这十副。自然珍贵无比!刘备还没准备批量生产,嗯,没条件。
“这是?”王公公打开看了看象棋,不明所以地问:“不就是一些木雕么?”
“王公公此言差矣!此乃益智娱乐之物,一副是天使的,一副还请呈交圣上,相信圣上一定会喜欢!”公孙瓒不要命地一通胡吹乱赞。这二货自己也喜欢得紧啊。
“有这么神奇?又如何玩法?”王公公被吊起了好奇心,不由问道。
公孙瓒车轻路熟地把玩法介绍了一遍,最后说:“王公公放心,玩笑和规则我已写下,就在包内。”
“好!好!真有这么好玩的话,一切都的说。”王公公逐笑颜开地道:“这样吧,让卢太守明日启程,转道京师一趟。”
“多谢,多谢,天使慢走!”公孙瓒恭送王公公离开。王公公心满意足地回京师复命去了。
第536章 ,中山风云(五十二)uaiG。()
这里就来了一个让麴义麾下一众将校不知该如何对待的人物,就是袁绍帐下重臣,南阳许攸许子远。
许攸是谁,是袁绍从小玩到大的友人,是袁绍无比器重的谋臣,是袁军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许攸甚至都没有出示相关印信,刷脸就进入了麴义营寨中。
“许大人,不知?”麴义不在营寨中,负责的是麴义的副将,该副将是认识许攸的,副将把许攸迎进营寨有些奇怪地问。
“啊,是这么回事。我受袁公所托,入中山郡联络有识之士,不料……。”许攸将自己在中山郡的遭遇稍微改编了一下说给副将听,凭许攸之才智,要蒙个人简直不要太容易,就是麴义,也会信以为真。
许攸所说的大概意思是,自己在中山郡内好不容易聚起了数万私兵,只怪沮授不得力,以致功败垂成。没办法,许攸只好撤出中山郡,怎奈袁军大败,许攸是几经生死,连本部亲卫都死光了才来到曲阳附近。
许攸绝口不提刚出卢奴城就被刘备军所俘,更不会说自己就是跟着关羽部而来到曲阳附近的。许攸被俘这事也只有关羽等几个大佬知道,袁军还没人知道,知道的都死了。
关羽只所以来到曲阳附近,这是郭嘉的意思。在确定袁军不会从新乐方向突围后,加上袁军所剩兵马不多,郭嘉将关羽调了过来对中山郡内袁军完成最后一击。
考虑到新乐城内有二万余袁军俘虏,以及兵贵神速,关羽只带本部五百校刀手和一千精骑。关羽来到曲阳附近就发现了麴义部,关羽也只敢远远观察着,就凭一千多兵马,关羽再勇也不敢轻易发起挑战或攻击。
许攸就是从新乐随关羽部过来的。之前关羽就答应许攸可以随时离去,所以许攸自告奋勇进入麴义营寨打探军情便宜行事时,关羽毫不犹豫地应允了。
有许攸的认罪书在手,关羽一点也不怕许攸乘机开溜或卖了自己。关羽虽无战胜这三四万袁军的把握,但是有信心可以全身而退。
“许大人辛苦了!”副将不无敬佩地说:“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刘备军兵精将猛,尤其是西凉铁骑太过悍勇了。”
该副将是知道卢奴城北门的变故,确实许攸带人在卢奴城北门起事,只是最后功亏一篑,连许攸本人也不知去向。嗯,袁军都以为许攸壮烈了,能活下来还真不错。
“你们对上了华雄部?”许攸心如明镜,却明知故问地说:“快,带我去见麴义将军,我有紧要的军情需要和他商议。”
“许大人,你一路奔波不易,且先休息下,然后吃点东西再说。”副将有点吱唔地说:“到时将军自会见许大人。”
“东西是要吃的!”许攸斜了副将一眼,一副料事如神的神态说:“我料麴义将军不在营寨中吧!让我猜上一猜,应该是去定县方向接应沮大人部去了。”
副将一副见了鬼的表情,既没点头,也不摇头,心中却已震惊得无以复加,对许攸也多了一分敬畏。
“唉!”许攸叹了口气,装模装样地说:“麴义将军糊涂呀,救不救得了沮大人不说,此去必中敌人之计也。”
“许大人,我们该怎么做?”副将又是一惊,十分担扰地说:“将军只带先登营,万一中伏了就麻烦。可是将军下了严令,命我等扼守此地,等将军归来。”
“麴义将军去了多久?”许攸一副沉思状,似乎在为麴义着想为袁军考虑,其实内心在捉摸该如何把麴义送上西天,又该怎样让袁军全军覆没。
“约两个时辰左右。”副将不疑有他,更不会想到堂堂许大人已经变节,还满是希翼和期望地说:“许大人,我现在就派支兵马去接应将军来得及么?”
“容我想想!”许攸摇了摇头,双目轻闭,大脑开始了疯狂的运转。副将没有打扰许攸,而是让人安排了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