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直全神贯注地观战,心中没有任何想法。只是跟着战场的战况而起伏。若不是郭嘉开口,刘备还沉浸在其中。
“奉孝已经做得够好了,各种应对都起了作用。”刘备对年仅十五岁的鬼才郭嘉就有如此惊艳的表现,已经十分满意。
虽然说战场中还处于胶着状态,但是破阵方本就是被动一方,能打得这样,已经足以说明众将士很能打,鬼才之谋划很出色。
“不,本可以少死许多人。”郭嘉略有自责地说:“我忘了一件重要的事。说是破三才绝阵,还不如说是破张纯此贼子才对。这家伙就是阵眼,张纯不死,此阵不破!”
“奉孝的意思是杀再多贼兵,还不如斩杀张纯来得有用?”刘备想想也是这么个理。若非张纯在阵中指挥得当,这阵早破了。
“我该破阵之前就把黄将军星夜传来。将阵中的张纯一箭穿心就好了。”郭嘉皱起眉头说:“二将军等人再冲不破阵势,各部不知还有几人能安然归来。”
“咻!”就在郭嘉话音未落,在刘备惊讶中,一支长枪带着水纹般的波动,以超音速的狂暴速度,从东南方向凌空而来,向阵中正一心指挥调动阵势的张纯射去!
“将军小心!”有不少士卒惊得跳起来大叫,实在是这突兀而至的长枪带着不可抗拒的威压和死亡的气息。
不论是士卒的惊恐尖叫,还是张纯左支右绌的闪躲,都无法改变张纯被一枪穿心的命运。张纯被这凌空而来的长枪穿胸而过,带过了护城河,钉在了渔阳城城墙之上!
“是汉升!”关羽等人都不约而同地在心中念叨着。除了说长枪上环绕着黄忠的气息,当今天下也只有黄忠能射出如此如影随形之必杀一箭。
打成了一锅粥的战场为之一静。敌我双方都不明白这一枪从何而来,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能做到这么惊艳一射。当今天下排名前三的神射手黄忠黄汉升之威并不是正常人能理解和明白的。
张纯一死,三才绝阵不攻再破。张纯一死,渔阳城不攻自破。张纯一死,一切由刘备军说了算。
“黄将军,射中了吗?”距战场老远的小树林中,龚龙等几十人也不约而同地问道。
他们对黄忠用长枪当箭射不奇怪,好奇的是这么远的距离射人有意义吗?这已经不是射程不射程的问题,连目标都看不太清晰,又何谈射杀呢?
黄忠收了五石强弓,自信地说:“不说修为超过我,最少也要是内气外放境界的人才能躲过这一射。可惜阵中那家伙不是!”
“我这一箭叫必杀一箭,又叫意志箭!如封似闭,如影随形,不死不休!”黄忠见众人如呆头鹅,进而言之:“修为多高,意志多强,这一箭的威力就很大。”
“本不欲为之这冷箭伤人之事,实在是阵中这家伙乃旁门左道以毒气伤人。为袍泽之性命,我才不得已而为之!”黄忠说完翻身上马。
“还是老师厉害,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郭嘉看见迎面而来的黄忠等人,由衷地叹道:“姜还是老的辣!”
“有这么评价老师的么!”刘备白了郭嘉一眼说:“应该说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主公!”黄忠抱拳一礼道:“元皓先生令我等一人双马而来,还好没有错失这精彩一战!”
“汉升辛苦了!”刘备招呼道:“汉升来得正好,尤其这惊艳一枪,让人叹为观止啊!我得好好谢谢你!”
刘备这里谈笑风生,渔阳城下关羽等人正在打扫战场。这时渔阳城门大开,张纯,张举所部在张纯死后,已诚心弃械投诚。连最起码的反抗都没有,这是最令人欣慰的一点。
归根结底而言,人们并不喜欢战争。如果说能好好生活着,大汉民族从来都向往和平和安定。
第477章 ,初步一致(下)()
关羽所言很有道理,劳师动众所需甚巨。关羽部近六七万众,一日之内人吃马嚼的就是一笔天文数字。你陈宫轻飘飘的一句迫不得已,这让关羽如何交待?
汉末乱世什么最重要?自然是人口,要治下有人口就得有粮食。人们不正因为没吃的才造反,才揭竿而起么!只要你有粮食,就能招兵买马,在这乱世就有一席之地。
就汉末三国时期而言,有多少次战争是因为缺少粮食而起,又有多少次战争是因为缺少粮食而止,这似乎不用多说。什么匡扶正义,什么为国为民,都是扯犊子,本质上都是为了利益。
利益是什么,利益就是钱粮。在汉末乱世,有钱粮就有了一切。包括权势,地位,地盘,兵马和人才等等。
你若没有钱粮,谁会拥护你?谁会为你卖命?没人的!没有谁可以饿着肚子冲锋陷阵或出谋划策。所谓撒豆成兵,天兵天将,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所谓理想和抱负,都建立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
就像这次关羽出兵六七万,打赢了还好说,有极大的收获,会有战俘和战利品。若打输了,关羽在冀州四郡诸多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甚至还会影响刘备的全盘布局。
“关将军,你说的我都明白。”陈宫默然了片刻说:“我想说的是,难道没有温侯的存在,袁公就不会出兵争夺这冀州四郡么?温侯的存在只是让玄德公和袁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提前爆发。”
“我有信心击败任何来犯之敌,包括袁盟主和温侯。公台先生还是说说迫不得已的隐情吧!”关羽没有否认迟早与袁绍的战争,不过对吕布率兵来犯十分不爽。
“玄德公兵多将广,亦兵精将勇,这点我是深知的。”陈宫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长安之乱,关将军是知道的,其时温侯也是尽心尽力保卫长安,拱卫当今天子。无奈西凉贼子内应外合,长安陷落,天子和文武百官被贼挟持。温侯才被迫率兵退出长安城。”
关羽对这些都知道,点点头表示知道,让陈宫接着说。陈宫端起茶杯,饮了一口接着说:“西凉贼子把持朝政,朱儁将军也被解除兵权,入朝为太傅。温侯在反攻长安无望下,才出函谷关,欲挥兵并州。”
“怎奈袁公不借道,我军的军粮又所剩不多,没办法之下只好行权宜之计。”陈宫望着关羽说:“关将军能理解么?”
“不能理解!”关羽想都没想地说:“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因自己的原因就挥兵攻打别人,公台先生,是你,你会理解?也就是说别人打你一顿,还对你说实在没办法,不打你不行,还请理解,对吗?”
“或者说,我军若是弱点,温侯早就马踏营盘杀了个落花流水,更不会让公台先生冒险前来了。”关羽神色有点冷地说:“只因为温侯没把握,公台先生才深夜而来吧?”
“关将军这样说就没意思了!”陈宫毫无惧色地说:“从温侯出长安起,我们就没有攻打玄德公的打算。就算我们两军对阵,我们还是没有和玄德公打的意思。”
“事实胜于雄辩!”关羽丹凤眼完全睁开了,逼视着陈宫说:“都刀枪加身了,还说没有恶意,公台先生是欺我么?我还真不惧温侯!”
陈宫毫不示弱,四目相对,冷笑一声道:“关将军是要将温侯逼着加入袁公阵营么?温侯只是想离开这角斗场,一心去并州戍边,这也不能理解么?”
“我承认,因为温侯的到来,让关将军劳师动众了。不过这比起玄德公的大计,这又算得了什么?”陈宫吁了口长气说:“虽然说我与玄德公志向相左,但是不可否认玄德公之志是真正为了天下万民。我想玄德公会很乐意温侯戍守并州。”
陈宫将刘备搬出来,无疑击中了关羽的软肋。关羽一想到大哥刘备的宏图伟业,强忍心头怒火道:“唉!公台先生还是和我小军师去说吧!”
“可是一箭定渔阳的奇才颖川郭嘉郭奉孝?”陈宫有点惊叹地说:“关将军提起郭军师,我才想起黄将军就是射出那一箭的人。”
“没错,小军师就是奉孝,今天才从青州过来。黄将军也是一箭定渔阳中射出那一箭的人。”关羽伸手道:“我陪公台先生去奉孝那儿。”
郭嘉的营帐离关羽的主帐并不远,处于黄忠,颜良及关羽三人营帐的中央,这是对郭嘉最好的保护。当关羽带着陈宫走过来时,郭嘉营帐中灯火通明,很明显郭嘉正在等关羽带人过来。
“二将军么?进来吧!”果然,当关羽才到帐门,里面就传来郭嘉的声音。
关羽揭帐而进,就见郭嘉披衣就坐,还摆了些果脯和茶水。这些果脯是郭嘉出青州时甄脱所送,言军中艰苦,可别搞出胃病什么。反正其情意浓浓,一片冰心在果脯。
“奉孝,这是公台先生。”关羽指着陈宫说:“数年前公台先生曾任通县县令,与大哥及众兄弟都相识。”
“兖州名士嘛,我虽未谋面,公台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郭嘉笑了笑说:“侯爷多次说过,公台先生乃信人,迟早会赴三年之约。公台先生今深夜而来,可是完成与侯爷的三年之约?”
“人言鬼才郭嘉郭奉孝,以十五幼龄一箭定渔阳。今夜一见,果然气宇不凡,牙尖嘴利也!”陈宫不待郭嘉交待,大马金刀地入席而坐。
“哦!难道公台兄非为赴约,而是刺探军情而来?”郭嘉递过一杯茶给陈宫,又指了指果脯说:“唯我处独有,填填肚子消消夜吧!”
陈宫一点也不客气,伸手就拿着果脯向嘴里扔,唧唧巴巴之后说:“味道甚佳,还有一股女人的清香,真是沾了奉孝贤弟之福也。甄家是当今天下的豪商,玄德公也算深谋远虑了。”
“甄家是当今天下的豪商之一不假,温侯不也是当今天下最强的武将么!”郭嘉对陈台字里行间的冷嘲热讽不以为意地说:“温侯还不能左右时局,更不能让袁绍与侯爷因为温侯而改变什么。”
“我记得商一行,在我朝有史以来就不入流。我总不明白玄德公究竟想什么?”陈宫吃过几块果脯,又牛饮了一口茶说:“颖川郭家也是名门旺族,奉孝贤弟你虽是旁支,也不该忘本吧?”
说起来郭嘉和郭图是一个支脉的人,不过郭图是直系,郭嘉是旁系。颖川郭家是看好袁绍,才让郭家最有才智的郭图投效袁绍。当然,郭嘉虽是颖川郭家的人,却与颍川郭家没什么关系。颍川郭家的兴衰有郭图肩负,郭嘉生老病死颍川郭家也不会关心。
说是家族,直系和旁系就有天壤之别,家族的人脉和资源都人为地倾斜。世间人情冷暖莫不如是,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许多。
好在郭嘉从来不对家族抱有希望,与母亲相依为命多年,早明白一切只能靠自己。尤其是郭嘉从小体弱多病,更是早早看透看穿了人间的冷漠和世态的炎凉,便也对陈宫之说毫无感觉。
郭嘉似笑非笑地看着陈宫,好一会儿才开口道:“我似乎明白了公台兄为何情愿委屈于中牟县,又为何随曹弃曹,最后却跟温侯。公台先生真是天真呀!世家世家,世世代代都是家族在前,国家在后,已经习惯了壮大家族而罔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已经忘记了反哺国家和民众。”
“连初衷,连根本都忘却了的家族和人,我又何来忘本之说?”郭嘉的嘴角翘起了一丝弧度说:“公台兄你不懂我家侯爷的心,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家侯爷之所求。”
郭嘉和陈宫彼此打着机锋,一边的关羽眯着眼,一副酷酷的样子,让人猜不透关羽听明白了没有,反正关羽就这么听着和看着两人,既不插话,也毫无表示。
只有关羽自己知晓,郭嘉和陈宫说得云山雾罩的,着实有点跟不上节奏。不过有一点关羽算是听明白了,大哥刘备和陈宫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那怕大刘备再欣赏陈宫,陈宫也敬佩刘备,但是陈宫不会为其所用。
关羽想到大哥刘备麾下有田丰,荀彧,荀攸,郭嘉等,似乎就没一个比陈宫弱,故对陈宫不能为大哥刘备效力,也觉得没什么。
何况关羽对大哥刘备的志向是清楚的,更明白大哥刘备之志与世家之所求本就无可调和和统一。要让世家,尤其是当下掌握知识和土地,及大部分人口的世家,来苟同或支持刘备,这是不可能的。
刘备一向来都主张打破知识垄断,还强力匀田,更发展商业。这都与世家格格不入啊。至于什么地球是圆的,世界很大,大汉很小,可以对外扩张什么,关羽不知道。关羽只知道大哥刘备志向很远大,自己必须全心全意竭尽所能力挺。
关于刘备对世家的处置原则,郭嘉心中是有数的,就是以引导为主,分化拉拢打压次之,甚至也准备溶合一批,斩杀一批。引导世家走出中原,走出大汉,为大汉开彊扩土也罢,裂土分茅也行,只要不继续成为大汉的地主强豪或寄生虫吸血鬼就可以。
对支持和配合刘备的世家,刘备不介意共同治理这个天下。当然,有意出去闯闯,刘备全力支持。对反对和反抗刘备的世家,刘备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吃甜枣的可以去大汉之外折腾,享受大棒的可以去死。
郭嘉心中有数,可不会对陈宫明言。陈宫只知刘备要对世家不利,故对刘备敬佩而不会为其效力。陈宫对刘备的长远计划是毫不知情,也无法想象得到。
“也许我确实不懂玄德公,也不明白玄德公之所求。”陈宫把玩着茶杯说:“我只知道一个家族传承的就是文化。再俗点就是土地和人才。没了独有的文化和传承,世家还是世家么?”
“公台兄的意思是,侯爷要世家的土地和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就是在置世家于绝境死地,对吗?”郭嘉若有所思地说:“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可是这并不是侯爷的目的,侯爷从来不想将世家置于死地,最后也不会置世家于死地。”
“难道不是?没有土地,没有了传承,不是绝境死地又是什么?”陈宫有点恼羞成怒地说:“正如关将军刚才对我所说,你都剥夺了我的全部,还要我感谢你吗?我实在想不到世家失去土地和传承,还有什么?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