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怎么可能?班头乃王佐之才,岂是我能比拟的!”郭嘉说完嘻嘻一笑道:“人言二将军冷,我怎么不觉呢?”

    “不就是,公明乃我之兄长也!”关羽没理郭嘉的调笑,而是一本正经地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公明是我学习的榜样。”

    “云长,奉孝,你们说什么呢?说得如此热闹!”徐晃一身铠甲,却快步走了过来。

    “徐将军,我们在夸你啊!”郭嘉有点放浪地说:“侯爷也太小心了吧?让徐将军快马加鞭赶来,是担心我们还是抬举渔阳的张举,张纯之流?”

    徐晃对这个刚入伙不久的郭嘉也是有所了解,知道这货不拘小节,却是有真才实学。徐晃更知道这家伙是在变相考验自己。

    “两军对战不是儿戏,系三军安危之事,小心总无大错,没人敢保证什么绝对。”徐晃认真地回道。

    “别听奉孝扯淡。”关羽一把拉过徐晃说:“公明兄治军有方是不争的事实。”

    “说来惭愧,我自跟随主公以来还毫无建树,上次还失火烧了酒坊,又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徐晃双手乱摇地说:“云长和奉孝这仗才叫打得漂亮啊!”

    当时因程志远率五万之众犯涿郡,刘备率部对抗,留徐晃守后方。刘备一族人不小心烧了制酒的作坊。事后查证,确实是意外事件,并非有人故意为之。

    刘备对此事并没追究,更没追责任何人。不过公正严谨的徐晃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没有尽职尽责。

    “那件事我听说过,大哥的族人无心之失,与公明何干?至于说我们这仗打得漂亮,那是对手太弱了。”关羽那时还不认识刘备,嗯,正在冲冠一怒为红颜吧。

    “唉!算了不说啦。我先安排部下安营扎寨吧。”徐晃觉得说出来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

    “公明认为我们两军是合二为一,还是?”关羽准备互为犄角,各自据一营寨,不过还是先问声徐晃。

    这次出征关羽是先锋,徐晃是统帅,关羽受徐晃节制。至于刘备,只是三军的太上皇,只是一个摆饰,一个象征。

    “互为犄角吧,进可攻退可守,还相望守助彼此照应,不怕被人算计。”徐晃毫不犹豫地说,又顿了一下说:“云长,你把俘虏交给我。先锋重在机动灵动,押带俘虏是负累。”

    徐晃和关羽关系是好,不过徐晃怕关羽误会,争功之事在当前大汉军队太常见了。甚至有些缺德的家伙滥杀平民,用无辜民众之头充贼匪以冒领军功。

    “公明不必如此,就是你不提,这一万俘虏也得麻烦你看管。等大哥来以后,再押送至涿郡才是万全之策。”关羽见徐晃一顿,就明白徐晃的担心是什么。

    “都为侯爷效力,又何分彼此!”郭嘉心大地说:“徐将军是先填饱肚子?还是先安营扎寨?”

    “先安置好才吃东西吧!”徐晃理所当然地说:“你们稍候,我安排下就去你们吃,好好商讨下下一步行动。”徐晃就是个公私分明的人。一边说,一边快步向队伍走去。

    “那啥英雄什么什么同的。”周仓在徐晃走后,死命抓着头皮吱唔着,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什么什么,是英雄所见略同!”郭嘉替周仓着急,接口道:“元福是说互为犄角安营扎寨的事吧?”

    “对,对!”周仓连连点头地说:“知我者,小军师也。”

    关羽和郭嘉对视一眼,都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惹得一边小树林里飞出无数只本准备安歇的小鸟。

    ……

    渔阳城内,张举和张纯也正在与几个铁杆手下在用晚膳。那怕打了败仗,东西还是要吃的。

    也正因为出师不利,场面有点安静,只有碗筷声和喝汤咀嚼食物的声音,没有人说话。

    “现在派兵追击还来得及么?”食之无味的张举目视张纯问道:“据探子回报,那五千人马带着一万兄弟就在距城十里山林边上安营扎寨,此时应该正在埋锅造饭,杀他个措手不及可行?”

    “来不及了。”张纯放下碗筷,吞下口里的残食,从容不迫地说:“他敢不走远,还安营扎寨埋锅造饭,说明援军不远。我军一旦追击,很可能被其算计。”

    “再者而言,我军士气全无,不能战而胜之,出兵何益?”张纯很有见地地说:“天色已晚,将士们夜里目不能视物,就别打仗,连行军也不易。”

    这年代物质匮乏,夜盲症普遍严重,除了少数营养正常和修为不错者没有夜盲症。基本上来讲,夜战必须打火把才行。

    “我们该如何提升士气?”张举放弃了出兵的念头,又问计道:“除了打一场胜仗,我实在想不到其他办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张纯其实也无良策,只好老生常谈地说:“至于有没有用,我也没有把握。最后还得全军尽出,以人多的优势看能不能打退刘备军。”

    “嗯!”张举不置可否,低头进行着如同嚼蜡的进食之旅。

    夜,渐深。渔阳城有如一只吞人的怪兽隐伏于黑暗中。

    ……

    渔阳城东南方十里处,关羽的主帐中也是一圈人在用晚膳。关羽,徐晃,郭嘉都在坐。嗯,晚膳有饭有菜,有鱼有肉,还有汤,就是酒。

    徐晃在离关羽的营寨三里左右安营扎寨,一万俘虏也安置在徐晃的营寨中。徐晃安排好一切后就和关羽等人到了关羽主帐中。

    “还是楼桑四合院里的饭菜好吃!”郭嘉是首次吃军旅餐,吃得呲牙裂眼,无比怀念地吐槽道:“侯爷也算大汉最讲究吃喝的人了。”

    刘备自穿越以来,对于吃的方面一直在竭尽全力改善和开发。经过十年来的潜心研究和研发。刘备已经无愧于当今大汉天下第一美食家,连刘备这个小圈子的人都养叨了口。

    “大哥常说自己是美食家。”关羽笑道:“平儿刚来,就被大哥的美食给收买了。害得他娘和二娘不得不去大哥家的厨娘那儿拜师学艺。”

    关羽一家北归涿郡,刘备就在涿郡的逍遥酒楼接风洗尘。刘备曾说带关平吃好吃的,结果关平很满意。

    后来关羽一家住在了楼桑四合院里。关平少不了在伯父刘备家吃饭。刘备家的厨娘什么水平,经刘备常年指导教化,俨然是大汉第一厨,比御膳房的大厨水平都要高,花样还要多。

    除了说烹饪方式更多,各种菜式五花八门,更要的各种佐料更胜当前啊。提纯后如雪花般洁白的盐,各种香喷喷的油脂,度数超高的料酒等,都是刘备家厨房独有的。

    关平天真地对娘和二娘说伯父家的饭菜好吃。为了孩子,这两娘一合计,就来刘备家取经。在刘备默许下,关羽的两个夫人时常在刘备家厨房忙活。

    嗯,刘备家也没断过客。就算没客,也有不少噌饭的家伙。何况刘母到了饭点,会在院子里叫开饭了。

    “还别说,有机会谁不去主公家噌饭噌早点。”徐晃难得一笑地说:“以前没吃过早点不觉得,如今早上不吃个大饼咸菜,喝口汤什么的都不行啦!”

    在刘备治下之外,是没有早点早饭一说的。太多数人连二顿都靠不住,朝不保夕的生活境地下,谁敢奢求三餐及吃好啥的。这也是刘备治下幸福指数高的原因之一。

    “侯爷的民以食为天真是至理名言!”郭嘉十分感慨地说:“天下黎庶的要求并不高,仅仅吃饱穿暖而已。可是当今天下又有几成人达到了温饱线?都在饥饿和贫穷中挣扎。”

    “是人们不努力耕种吗?不是。是田土中不生长粮食作物吗?不是。是人们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啊!是人们无法拥有劳动成果的百分之一啊!”郭嘉动情地说:“侯爷就是想改变这一切。侯爷所提的让天下人丰衣足食,人人有书读。是应顺人心之举,又是与天下那些最富有者为敌之举。”

    “用心虽好,目标虽大,但是难度系数也高。若天下人不醒悟,侯爷难以实现这一切。我们该做点什么?”郭嘉说得自己都开始心潮澎湃。

    关羽和徐晃彼此间对视一眼,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他们对刘备的抱负和志向知之甚深甚详。有郭嘉这样的年轻大才心向刘备,正是他们喜闻乐见的。

    “该做点什么?”关羽笑着说:“文以治政,武则安国。我就是大哥手中的一把刀,大哥所指,就是我刀锋所向。”

第273章 ,封锁渔阳() 
“二将军说得好!”郭嘉竖起拇指道:“为了侯爷大计,我们确定下接下来的战略战术。”

    “这与大哥的大计有什么关系呢?”关羽有点跟不上郭嘉的节奏,差点像周仓一样要抓耳挠腮了。

    从美食到忧国忧民,从大哥志向,自我的觉悟,又跳到战略战术。关羽对自家这个跳脱的小军师有些把握不住,总觉画风有些不对。

    “二将军,你回想一下,侯爷这几年来做的最多的是什么?”郭嘉笑眯眯地不答反问。

    关羽看了眼郭嘉,又瞄了下徐晃,沉思了片刻才开口道:“大哥这几年做的最多就是兴商富农,兴修水利,以及接收流民,招降纳叛。”

    “嗯,前面的是重点。后面的扩张人口是关键。”郭嘉两眼放光地说:“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人口才是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口,侯爷的一切谋划都无法空谈。”

    “有道理!”徐晃忍不住插话道:“从事生产要人,打仗要人,没有人又何谈宏伟蓝图。我终于明白主公为什么明知接纳黄巾军会恶了许多人,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安置着。”

    刘备让二货师兄送外族女俘过来,众人可以理解。刘备大肆接收逃荒避难的人口,大家也支持。刘备倾其所有安置二十余万黄巾军,刘备小圈子里的人口里不说,心中还是有微词的。

    黄巾军可是逆贼,是造汉室的反。你刘备身为汉室宗亲,不应该对黄巾军除而后快么?更有个别极少数的人认为,刘备之所以如此乃私心使然,或者说刘备的野心昭然若揭,刘备这是想做皇帝的节奏啊。

    在历史中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两个超级打手,也是对黄巾军痛下杀手。或者说刘备因此而搏得微名和些许功劳,但是同时也说明了历史的局限性。历史中的刘备并不具备包容兼并的胸怀和战略眼光。

    “侯爷厉害!”郭嘉由衷地赞道:“无论争霸天下,还是千秋伟业。后勤和人口就是支撑的两个点,缺一不可。侯爷一手抓一个,假以时日,天下谁人可敌?”

    “奉孝还是说说现在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吧?”关羽对郭嘉歪楼的本事算深有见识,天知道扯着扯着会离题几万里,只好打断郭嘉天马行空的臆想,把话题拉了回来。

    “嗯!”郭嘉太有意犹未尽之势,舔了舔嘴唇说:“出兵渔阳征讨张举,张纯是必须的。练兵也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尽量少杀多俘,还得不要把渔阳郡太过于破坏,这里会是侯爷的地盘。”

    “奉孝年纪虽小,却很有战略目光。”徐晃笑着对关羽说:“主公之意也差不多。伤亡过巨的攻城战我们少打,我们封锁渔阳,许出不许进,看张纯,张纯之流能撑几时?”

    “徐将军谬赞矣,我愧不敢当呀!”郭嘉略有脸红地说:“不过在封锁渔阳之前,还有一仗要打,而且是大仗恶仗。”

    “张举,张举虽然说逼于二将军之威一时不敢出城。不过最后一定会仗着麾下十几万兵马,倾巢而出想凭远超我军的兵力取胜。”郭嘉似乎看穿了张举,张纯之流的内心一样说:“只有把他们打败,打痛,他们才会老实龟缩于城内,之后才是封锁渔阳,让他们内乱至自我消亡。”

    “哈哈!张举和张举这两个家该崩溃吧?”关羽开心大笑道:“这两个家伙也敢造反,不知谁给他们的信心?”

    ……

    半夜三更,更深露重,初春的寒意还是十分撩人。刘备率一万后军终于打着火把冒着陡峭的春寒与徐晃和关羽两部汇合了。

    刘备来得晚,倒也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刘备本准备亲自带典韦把这一万俘虏押送回涿郡,不料这一万俘虏表示也要去攻打渔阳城。这下让刘备差点惊掉了下巴。

    这一万人可是昨天渔阳城里出来的,说今天就要去攻打渔阳城,怎么说也不科学。刘备自然要了解下。

    经刘备亲自在这群俘虏中走访了解之下,得出了这么这几个原因和理由。其一是张举素来残暴,动不动鞭杀部下,别说叛变,就是稍有不顺其心意就处以酷刑。以致这一万人从投降起就没准备回头。

    这些俘虏都以为家属早被张举给祸害了。他们自然不知这次张举因为是自己的锅而没为难家属,只是把家属集中看管了起来。甚至刘备问到家眷时,这群家伙集体说没有。

    其二是关羽这一刀砍下去,这群人直接从身体到灵魂臣服了。刘备了解时,就有不少人要求归入关羽麾下。当兵打仗谁不想有个实力强横,凶残到没边的主将。

    其他的原因就有点乱七八糟,诸如跟着张举,张纯没有前途,诸如被逼无奈,诸如被裹挟等。嗯,也有人知道涿郡逍遥侯刘备仁德之名的。

    总之一句话,这一万人算是诚心投降。最少从开始到现在并没有给刘备军添乱。神奇的是这一万人从归顺起就没有逃跑的念头。如果说中途一哄而散,关羽部五千人马只有干瞪眼。关羽部可只收缴他们的武器,而没捆绑他们。

    刘备了解之后,又与徐晃,关羽,郭嘉等人碰了下头。从三军安危考虑,几个人都认为攻打渔阳不宜带上这一万俘虏。最后刘备令龚龙龚子雨率一千人马把这一万俘虏押送回涿郡。

    “子雨,一路上小心。”刘备交待着龚龙道:“回到涿郡后把俘虏交给元皓先生即可。再把战况述之,元皓先生会知道如何处置。”

    “喏!”龚雨应诺,点了一千精兵,即刻就押着一万俘虏向涿郡而去。

    处理好俘虏之后,刘备带着三万大军径向渔阳城而去,不时就在至渔阳城下,在距射程之外的空旷处三军列阵以待。

    “城内张举,张纯听着。我乃涿郡太守刘备,奉诏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