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听完,站起身,向田丰躬身一礼道:“多谢先生,先生打算极好。不过吾对先生此行有三个要求,还请先生答应。”

    田丰亦起身回礼道:“公子请吩咐!丰定当遵从!”

    “先生,很简单。第一是安全,第二是安全,第三还是安全。在备心中,先生的安全胜过一切!”刘备认真而严肃地交待。

    当前朝廷腐败,官吏贪婪,世家暴敛,天灾频发,以致天下百姓生活于水火之中,怨声载道,民怨四起,各地暴乱不断,匪患丛生,距天下大乱也差一个楔机。此时出门在外,这安全是个大问题。

    “多谢公子,丰省得。”田丰是个书生没错,却也是属于提笔可写文,上马可舞剑的这一类。一般威胁倒也不惧。

    “既然先生有准备,吾不再多言,先生自行便是。”刘备手头没有多少资源,不可能给田丰什么保护之类。只好多交待几句了。

    田丰已经将家事处理得差不多,正如田丰所言,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一堆书简啊。

    之后刘备和田丰约好,田丰若事了,就在涿县与刘备汇合。当他们谈完正事闲话之时,田府外有人求见。

    ……

    张角把张问这个倒霉鬼打发之后,就着手安排了两件事。其一是让一名得力弟子送百金至田丰处。

    其二是命数名亲传弟子快速赶往幽州涿县,购买刘备所言象棋的师门奇物。

    “不讲价钱,有多少买多少。嗯,客气点,千万别得罪卖家。”张角大概是这么交待的。

    至于张问这悲催的,回到家把值钱的东西打包贱卖,把卖来所得及家里的钱一古脑儿献给了师父张角。

    张家本是钜鹿豪门,张问家也富足得很。这下拼命找钱,倒也好几百金。张角见状,倒也没再追究,只让张向自个去求田丰原谅。

    从中可见,张角短视,难以成大事。处理事情不干不净,只顾眼前利益。正因为这件事情,张角以后差点死在张问这小人之手。

    张问本就是罔顾廉耻之辈,在求得师父张角的宽恕后,真的光着上身,背了几根柴跑到了田丰家。这对于张问来讲都不是问题。节气?那是什么!

    田丰一见,如赶苍蝇一样把张问撵走了。这一度成为了钜鹿郡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在这个娱乐贫乏的年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点儿空洞。

    田丰刚赶走张问,张角的弟子又送来了百金。在刘备解释下,田丰笑纳了。百金啊,在这个不平的世道里,足可养活很多人。

    这些都只不过是插曲。刘备三人很快就离开钜鹿各行其事。刘备和典韦踏上没目标的游历天下之路。田丰独自向颍川而去。

    在当今天下,有四处是最有名的培养人才的地方。第一自然是汉室朝廷的大学府。其次是颍川学院和辽东大儒郑玄的开坛讲学,还有荆襄的鹿门书院。

    其实来讲,汉未并没有正规的学院。只有官学和私学,官学不说,私学就是以个人名义招收弟子。颍川学院和辽东郑玄的开坛讲学及鹿门书院都属于私学,是民间的教育机构。

    在历史中,颍川书院和鹿门书院都牛人辈出。颍川书院有鬼才郭嘉,王佐之才荀彧,及戏志才等。

    鹿门书院有卧龙诸葛亮,雏凤庞统,及徐庶等。有意思的是颍川书院的大才归曹操,鹿门书院的大才归刘备。这当然是由曹刘统治的地区有关。

    在后世有人争论,说颍川书院更牛,这是以成败论英雄。从三国鼎立的态势来讲,应该说不相伯仲。嗯,这是典型的吃饱了没事干的人闲成这样。

    人才从来没有可比性,没有人是全才,这方面突出,另外的方面就会平平。如果以长攻短,或以短言长,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颍川书院是荀,陈家,司马家等为主,鹿门书院是庞家,黄家,蔡家等为主。也就是说这两个书院都是世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寒门或平民在其中的学子极少,有几个也是天资上佳开后门进入的。

    拜师学习,除了交一定费用,还得有关系。甚至有时看老师的心情。老师看不上眼的,不好意思,别坏了老师的名声,不收。在这个时代来讲,老师地位崇高。何况知识自古以来就是神圣而无价的。

    田丰辞别刘备后,带着几本书和一些盘缠就向颍川郡而来。田丰经过近月余的爬山涉水,终于徒步进入了颍川郡地界。

    颍川郡是个美丽的地方,青山绿水,土地肥沃。和其他太多数地方对比,这里已是繁华热闹不少。

    给田丰印象最深的是此处民风淳朴。看往来之人,虽是街井小民,却也是谦恭有礼,一派斯文。

    “不愧是名声在外的颍川书院所在地。果然名不虚传!”田丰有点感叹地自言自语。心中更是对颍川书院多了一丝好奇和期许。

第28章 ,颍川书院() 
说到颍川书院,就不得不提颍川荀氏。荀氏是中原世族中最有影响力的家族,绝对是名门旺族。

    最不让人活的是荀氏人才扎堆。不说三国时期,就现在也不得了,有名传天下的荀氏八龙,以龙命名,可见其才。

    荀氏八龙是指荀淑的八个儿子。有荀俭、荀绲、荀靖、荀焘、荀汪、荀爽、荀肃等。

    荀淑者,世人称品行高洁,学识渊博,或称神君,智人。荀淑于公元149年逝,享年六十六岁。

    荀淑八子皆有才名,其中第六子荀爽最为知名。荀爽,字慈明,八龙之中若论才学,则数第一。当时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赞。荀爽自幼聪敏好学,潜心经籍,刻苦勤奋。

    在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太常赵典举荀爽至孝,拜郎中,对策上奏见解后,弃官离去。为了躲避党锢之祸,他回到颍川郡,以著述为事,兼颍川书院主事人,即颍川书院院长。

    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书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颍川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之用。

    田丰此刻来到了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门前。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也没有烫金的匾额,更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

    田丰只见一堵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

    田丰看其落款,乃水镜先生。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水镜先生是谁?水镜先生司马徽,字德操,颍川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

    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受到世人的敬重。这又是一个汉末的牛人,也是颍川书院副院长。

    关于水镜先生司马徽,甚至后世有人认为他是《三国演义》中的最大B0SS!因为三国归晋正是归到了水境先生司马徽的司马家。

    田丰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上有雕花瓦当。

    大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缓缓散开。

    田丰穿过旁门,就是众学子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竹简,书卷。有坐垫分散四周,更有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若有高士轻轻拨弄一下琴弦,会有音色圆润清脆的琴声。

    让田丰奇怪的是,从他进山门到现在,竟然不见一人。可看上去应该刚刚就有许多人活动过。而现在正是上午好读书的时间,对此田丰百思不得其解。

    “汝乃何人?”一个声音把走神的田丰惊醒了。田丰回头一看,是一个神丰俊朗的青衫少年。

    “在下冀州钜鹿田丰,久闻颍川书院慈明公贤名,今特来拜会。不知小哥可否引见?”田丰拱手作揖施礼道。

    “原来是元皓先生,小子荀彧荀文若有礼了。请随小子去见叔父大人!”青衫少年彬彬有礼道。

    所有豪门世家的消息都是灵通的。因利益相关而有着结盟的家族消息是共享的。所以荀彧听过田丰之名一点也不奇怪。

    “哦,是慈明公之侄,果然一表人才气宇不凡!人言不虚也!”田丰看到荀彧,就知此子非凡。田丰本就有识人之明,知势之能。

    荀彧少时便有才名,尤其在南阳名士何颙看到荀彧说:“这是王佐之才呀!”。更让荀彧声名远扬。

    在汉代来讲,一个人的名声传播都是口口相传,尤其是名士之口效果更佳。这也是历史上曹老大为什么用剑逼着汝南许劭许子将点评。

    汝南许劭兄弟所主持的月旦评,在汉末算最有名的对人物评品的标杆和权威。主要是许劭本是天下有数的名士,又有识人之明。所以基本上经过月旦评点评过的人都会扬名天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对曹老大的点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足以说明许劭识人的能力是多么的犀利。

    “些许虚名,让元皓先生见笑了。先生唤我文若即可,请!”荀彧如春风拂面般微笑,引着田丰向书院后头走去。荀彧是返书院拿点东西,不然田丰还会看人不到。

    “文若,不知学子为何都不在书院?”田丰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疑问。

    “元皓先生有所不知,叔父一时心血来潮,与德操先生一起召集学子们开品诗会。”荀彧解释着。

    “品诗会?”田丰嘀咕了一声,又问道:“是慈明公大作还是德操公大作?”

    “都不是,是如今名满天下的卢公弟子刘备刘玄德的诗!”荀彧说话间满是敬佩和服气。

    “哦!人言可能是汉室宗亲的幽州涿县的神童奇才刘备刘玄德?”田丰心知肚明地反问道,还故意提及刘备血统之事。

    “是哦,元皓先生也知道?”荀彧对此一点也不怀疑,无论是说血统还是田丰知道刘备。都说了名满天下,连当今圣上都说本家小家伙。田丰不知道才奇怪。

    “听过!”田丰点了点头应道,并没说认识刘备。田丰不想给人以一种轻浮或八卦的印象。

    “元皓先生,到啦!”荀彧指着一片树林说。树林里隐约间传来人语声。

    “文若,吾不想打忧他们的雅兴,就先在一边旁听可否?”田丰想听当今两位智者对刘备或刘备的诗如何评价。

    “当然可以,那么在下失礼了,等品诗会完后再引见先生!”荀彧到底还是少年心性,告罪一声,就急不可奈地进树林去了。

    田丰摇了摇头,就站在树林后静静地听着。

    树林中有一棵大樟树,树下很空旷,空旷处坐满了大大小小的学子。小的五六岁,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都在集中会神地听讲。

    在空旷处的中央,正是荀爽荀慈明和司马徽司马德操。讲话的是慈明公。

    “大家都听了德操先生刚才诵读的几首诗,不知有何感想?在此之前,吾先说说自己的感想。”荀爽捋了捋胡须又接着说。

    “在吾朝也有类似于诗的文体,不过形式和格调都不同。也没有明确记载就是诗。吾想说的是,从今时起,这就是诗。咱们必须用心学习,争取也写出如此灿烂的诗篇。”荀爽意犹未尽地说。

    “纵观玄德小友这几首诗,就可以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纵之才。至情至性至孝,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这时候吾会想,这刘备为何不是吾荀家之人。”荀爽这评价就有点吓人了。荀氏一族人才扎堆,荀爽的言外之意是荀家人才都比不上刘备。

    “单论诗这方面讲,刘备刘玄德已经不需加任何前缀。吾可以肯定一点,不出十年,天下人提起他都不必加任何前缀!这是吾的感想。”荀爽真不怕把人吓死,也不怕打击弟子们的信心。

    荀爽说完,下面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让树林外旁听的田丰与有荣焉。田丰甚至在想,如果荀爽知道刘备的志向会作何感想。

    此刻田丰除了觉得自己跟对了人,也佩服荀爽的见识。仅从几首诗中就知道这么多,果然不亏为当世智者。

    当然,倘若刘备在这里,肯定会说我是抄袭的好吧?我是穿越者好吧?不过对于荀爽的评价却会心安理得地受之。诗是千古名诗,志向更不用说。

    “慈明先生说得很中肯,吾亦附议!下面是你们谈感想了,就由吾来点名吧。”在荀爽讲完后,司马徽又开口了。

    “荀彧,你身为班长,就起个带头作用吧!”司马徽指着荀彧说:“可以讲讲诗,可以说说志向。”

    “是,夫子!”荀彧站起了身,施了一礼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这是刘备写给他师兄公孙瓒的诗。诗好不用说,吾就说说大汉的外族问题。”荀彧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通。

    其意不外是说外族一直是大汉的麻烦,尤其在近百年来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必须拿出相应的方法解决才行。荀彧还提出了可行的方法方案。

    荀彧说得有理有据,也表现出名符其实的才学和见识。收割了一波热烈的掌声。

    “好,荀彧讲得不错。下面就让戏忠来说说。”司马徽又指着一个脸色有些苍白的少年说。

第29章 ,身入宝山() 
这个脸色有点苍白的少年叫戏忠,字志才。今年十三岁,与荀彧是一年的。也是颍州书院成绩突出的学生之一。

    戏忠家境贫寒,从小体弱多病。若非好友荀彧多有资助,别说进颍川书院求学,不饿死就不错。

    戏忠被司马徽点名后,也站起来说:“是,夫子。那弟子讲讲刘备出涿县告别亲友的这道《离别》。”

    “其诗写的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大丈夫志在四方。诗为心声,从中可见刘备的豪情和壮志。那吾也说说志向。”戏忠也声情并茂地把自己安邦定国的理想抱负很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不错,不错!少年人必须有理想和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刘备今年多大?才十一岁!可是他却是你们的榜样!”司马徽对两个得意弟子的表现非常满意,却不忘刺激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