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荀彧在心中分析了以往的历史,知道每个朝代的变更都差不多是这么一个过程。他却找不到破解之法,无法改变,或者说无能为力,让荀彧这个心怀汉室的当世智者愁眉不展。

    “有解!”刘备肯定地说:“我正在尝试,也为之努力。不过要真正改变如今的大汉天下之现状,或者说打破某种规律,就不是我一个人做得到的。”

    “愿闻其详!”荀彧身子往前倾了倾,承诺般地说:“如果玄德真有办法让天下安定,我为玄德添茶倒水又何妨!”

    “扑通!”一声,刘备差点摔倒于地,笑道:“有妨,有妨!文若乃王佐之才,岂能干添茶倒水的活?还是我为文若斟茶吧!”

    这时恰好刘英已送上了一壶香茶和一些点心。刘备接过茶水茶具及点心,挥手让刘英离开。又亲自为荀彧斟了杯茶。

    “文若先尝尝这茶水如何?解法等下再说可好?”刘备不顾荀彧急不可耐的小样,一本正经地说:“这茶叶,这味道可是我处独有。”

    荀彧见刘备亲自为自己斟茶,就算心中如万爪挠心,也只好笑着接过茶水道:“岂敢岂敢!我尝尝!”

    炒制的茶叶可是抢钱的勾当。刘备也只是炒点自己一伙人享用,还不敢公之于众。原因还是实力不足,无法保证不被人窥视,无法保证应得的利益,甚至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又何必去作?

    “啧啧啧!”荀彧品了品茶水,只觉得口齿留香,还回味无穷,不由赞叹出声,连之前要追问的话题也抛之脑后。

    “玄德,你还有什么不会的?又或说你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荀彧由衷地说:“才情不提,政略就不说,甚至连种地耕田水利都多有见地。还有种种奇物妙想。玄德,你不会连军略也水准之上吧?”

    刘备少年出名,才情无双。公孙瓒执政涿县,世人都知刘备在其间兴修水利,授人种田施肥。还有象棋,麻将,逍遥椅,逍遥醇酿皆出自刘备之手。真的是还有谁?

    反倒是行军打仗,刘备虽有战绩,却也看不出水准高低。实在是部下众将过猛。荀彧自然不知还有纸张,印刷术,纯盐等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东西。

    “我不会生孩子呀!”刘备把后世网络上一句冷笑话随口吐了出来。

第249章 ,如鱼得水() 
“扑嗤!”一声,荀彧一口香茶不由分说地喷射而出,连隔了一张桌子的刘备也难以幸免,上半身全是唾沫星子,似乎脸上也有。

    刘备随意地用手抹了把脸,一脸无辜地说:“我只是说了句大实话,文若不必如此喷我吧?”

    “玄德当然不会生孩子!可是你可以让女人怀孩子再生孩子呀!换而言之就是你会生孩子。”荀彧见刘备如此从容,还无见怪之意,不由心情太好地怼了起来。

    “文若在偷换概念啊!白马非马之争没有半点意义。”刘备整了整装容,复认真地说:“我不管谁当皇帝,又施何种政略,我只管天下万民的生活如何?天下万民丰衣足食生活水平高,这就是好的政策和社会制度。反之就是不好或不合适。文若以为呢?”

    “玄德言之有理!”荀彧首先点了个赞,接着说:“可是当今天下,无论是当权者,还是既得利益者,谁又把天下苍生放在心上?这是个不解的结呀!玄德有心,又有多少助力?能走到那一步么?”

    荀彧心灵通透,一点即明,有太多的东西并不需说透,他就已经脑补完成。此刻他除了不知刘备是穿越者这张最大底牌,对于刘备的理念他全明了,也持赞成和肯定态度。不过疑虑和思考难免,这就是荀彧,一个当世的王佐之才。

    “文若不是不远千里来了么?”刘备略有点无奈道:“我相信当今天下不泛与我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迟早会有更多的人走到一起,为天下苍生计而为之努力奋斗。”

    刘备知道自己有喊口号之嫌,不过做什么都要有个目标,为天下苍生计就挺高大上的。有如荀彧这等谦谦君子一定喜欢。

    “我这算上了贼船么?”荀彧难得俏皮地说,然后肃然向刘备行了一礼道:“为天下苍生计,我愿为玄德查缺补漏拾遗!”

    “我有文若之助,如鱼得水也!”刘备回了一礼,心情舒畅地说:“今天就是文若的入伙饭,从此我们生死与共,福祸相依,永不放弃,永不背弃!”

    荀彧荀文若啊,历史上三国时代中最光伟正的谋士之一,更是内政巅峰水平的文臣之一。刘备觉得无论说得多么肉麻,又如何承诺都不过份,值啊!

    “君若不弃,我必生死相依!”荀彧亦承诺道。至此,荀彧算是正式入伙刘备集团,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坐镇中央之大佬,没有之一。

    如果说荀彧不感动,那是假的。只有刘备才知荀彧历史上的表现,而荀彧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荀彧就算再自负,此时也有种知遇之感。

    有才也需要人赏识啊,有能也需要平台展示啊!荀彧在洛阳可呆了不短的日子,结果呢?结果是荀彧来到了幽州,被刘备狠狠的赏识,并会委以重用。

    “谢谢文若!”刘备淡淡一笑道:“今晚文若来家里,我会给你一个我认为你会接受的解决办法,现在我们品茶。”

    刘备说的是之前和荀彧讨论的话题。如何解决当前天下的困局,刘备自然是准备摔出世界地图,来震摄荀彧这个当今天下有数的智者。

    “甚好!”荀彧端起茶杯,点头应之,专心品起茶来。荀彧也知道四合院里不好讨论这些,来来往往可不少人。何况刘备请的可不止他荀彧一个人。

    这次刘备请的人不少,有荀彧和郭嘉,卢植和田丰,蔡邕和郑玄,以及华佗等人。另外还有一桌武将,有关羽和黄忠,徐晃和龚龙等人。

    “班头好早,不会侯爷有什么好处给你了吧?”刘备和荀彧才品茶不欠,郭嘉就迈着小方步过来了,还审视着荀彧笑问:“班头可是眼角含笑,眉头春意浓啊!”

    “好你个奉孝,现在可是大冬天,没什么春光暖意。”荀彧不无宠纵地说:“只有香茶美酒,奉孝若想郎情妾意可走错了地方。”

    “美酒!我喜欢!”郭嘉闻言,两眼放光,开始在两张桌子上巡视起来。

    “别看了,美酒还在酒窖呢!”刘备忍不住笑意,斟了杯茶递给郭嘉说:“茶能醉人何须酒,书能香人无须花。”

    郭嘉恭敬地接过茶杯,口里却调皮地说:“按侯爷所说,我们又何必吃东西,最后不都成了肥料么!”

    “喝你的茶吧!那里那么来谬论!”荀彧差点又笑喷了,没好气地说:“我只怕奉孝以后又会离不开这茶了!”

    “真的?”郭嘉十分相信地问。这货心中,从来没有什么茶水能比过美酒。真是茶水好喝,还要美酒干什么?

    “这,这是什么茶?”郭嘉品了一口,又品了一口,有点语无伦次地说:“我收回刚才的话。茶能醉人何须酒,妙啊!”

    汉代的茶水基本上是煮出来的,里面什么姜,糖之类。与后世的茶水完全是两个东西,不同的概念。不可否认,后来炒制的茶叶,所泡制的茗茶,这种略苦而香的茶味,对文人雅士有致命的吸引力。

    郭嘉一直以文人雅士自居。虽然说其人浪点,但是绝对是文人雅士,还是满腹韬略一腔奇谋的一代鬼才,自然也就被这茶水勾了魂儿。

    “这叫炒茶!按茶叶摘取时间不同,炒制方法不一,有无数种味道。”刘备有如老狐狸一般道:“奉孝以后不妨慢慢一一细品。”

    “甚好,甚好!”郭嘉低头猛品,唧巴了一嘴巴说:“侯爷,可否分享一点茶叶?”

    刘备自穿越以后,十几年也没找到了多少棵茶叶树。现在楼桑村后山都是一片栽种的新茶林,产出不高,产量有限。至于说别的地方是否有大片野生的茶林,刘备不知,反正目前全大汉也就刘备这里有这种茶叶。

    “这个!”刘备有点为难地说:“奉孝呀,不是我不分享,实在是没得分。这不比逍遥醇酿,可以酿制。这茶叶树实在太少,要不明天我带你去茶林,你自己采摘,我教你炒制如何?”

    如果说刘备这里连分点给郭嘉的茶叶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刘备这是变着法儿与郭嘉接近熟悉,甚至准备同化这个鬼才。让郭嘉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自己人。

    “好!明天一早我找你!”郭嘉满心欢喜,有了这茶叶,最少可以以慰无酒之愁不是。

    “嗯!”刘备心中还另有打算,一箭双雕的美事让刘备有点走神。

    “玄德,想什么呢?”刚走进四合院的卢植,看见刘备自个儿笑得挺欢,不由好奇地问:“双峰岭下的事情有解决之法了?”

第250章 ,粮食问题() 
双峰岭下的问题,还是粮食问题。八万余人的口粮真是一笔天文数,无论是所需粮食,还是购买粮食所需的资金。

    当时张角率队从广宗城突然是带了无数的物资,可是在伏牛山中遇伏,所有物资都基本上留在了山道中。在生命受到致命威胁时,没有谁还顾得上物资。

    张宁率队逃避到幽州时,队伍只剩为数不多的口粮。还好刘备这十年来不是白混的,钱财物资都屯积了不少。然并卵,先有五万余人要安置,就把刘备所有的积蓄花去大半。

    在年前时,一下子又是八万余人,就算刘备有长远的目光和目标,就算刘备未雨绸缪,未算胜先虑败也没用。除了刘备集团集体勒紧腰带,缺口依然巨大。

    身为集团的老大,刘备不可能愁眉苦脸到处诉苦,只好依旧一副云淡风轻毫不在乎的神态。当老师卢植带队回来时,还必须得笑脸相迎,热情款待。

    当然,刘备对卢植和荀彧等人的到来是真高兴,甚至欣喜若狂。刘备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在众志成城之下,迟早会克服和度过。而人才,尤其是谋国之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卢植是当今大汉天下屈指一首的帅才。荀彧,郭嘉,陈曦皆是当今大汉天下最顶尖的那一撮文臣。有他们之助,刘备的王霸之业必将事半功倍。

    对于刘备现阶段的困难,荀彧等人还不知情,人家一来就被隔离了起来,知道才有鬼。卢植是自由的,蔡邕和郑玄也明言了,所以卢植才有此问。卢植是老师,就算直言不讳也没人见怪,何况老师是一片关心之情。

    “省吃俭用,过了这个年节就好了!”刘备故作轻松地说:“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何况大家都很配合。”

    所有的黄巾军都知道生活之艰辛,也知道刘备收留他们需要承担的风险。新投靠的八万余黄巾军不吵不闹,尽量在自力更生。之前的五万多黄巾军也尽量把自家有限的口粮,想方设法挤出一些来支援新来的。

    人家都做到这个份上,刘备及刘备集团所有人都没意见,只有想尽一切办法筹集粮食等物资。让人为难的是,如今这个世道,有钱财也没处买粮食呀!这才是刘备糟心的地方。

    “你倒说得轻巧,千万别让饿死人的现象发生,易子而食更是人间悲剧。”卢植叹息道:“人家既然信用你,归附你,玄德你有责仼让人家吃上一口饭。”

    “老师,弟子知道,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做到。”刘备脸上略有潮红地恭声应之。

    “这样吧,我从九江郡带过来的物资先垫用上吧!”卢植想了想说:“兄弟们应该没什么意见,等下我过去说一声。只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杯水车薪罢了。也算聊胜于无吧!”

    “谢谢老师!”刘备并没有推辞,长者赐不敢辞,何况是老师。

    “谢就不必要,好好干,按你的意思干,老师还要看你下盘如何样的大棋呢!”卢植摇了摇手,笑吟吟地说。

    卢植说完后,就在大桑树下的这一桌之左首坐下。荀彧和郭嘉这时才问卢植好。

    “你们两个没事,陈家小子呢?”卢植点点头说:“到了这里就别客气,我和玄德都是随性之人,若有什么不到之处就多包函些。”

    卢植本就是涿郡人,还是涿郡的一张名片。卢植以地主身份招呼荀彧等也属正常而合理。

    “卢公太客气了!承蒙挂念,子川的病情已控制住了。”荀彧笑道:“我们来这里感觉挺好,就是给卢公和玄德添麻烦了。”

    “别说什么麻烦不麻烦!”不等卢植和刘备回话,门外就响起了蔡邕的声音:“慈明兄和德操兄可好?”

    蔡邕所说的两个人是荀爽和司马徽,也是颍川书院的奠基人,更是颍川郡的名人,亦是当今大汉天下有名的大儒。他们与蔡邕,卢植,郑玄等人,就代表着大汉学术的巅峰。

    “蔡公好!家叔和司马夫子都甚好,不过现在都不在颍川郡。”荀彧向蔡邕行了一礼,恭敬地答道:“颍川书院也关门停学中。”

    “可惜呀,可惜!”蔡邕扼腕叹息道:“这就是乱世,连想好好读书都是种奢求。”

    “谁说不是呢?伯喈兄所言是我等最痛心疾首的!”门外又响起郑玄的声音:“还好玄德这里算一方净土,我们几个才有幸潜心做学问。”

    郑玄带着弟子国渊和孙乾。本来孙乾在郑玄这里是排不上号的,可是这次为使去洛阳,算是入了刘备之眼,这才有幸而参加刘备的宴请。

    随着客人陆续到来,大家各自说着话题,刘备除了招呼客人,再也无闲说别的什么。

    当最忙的田丰走进四合院,算是刘备这次所请的人都到齐了。满满当当的三桌,一桌是以卢植为首,蔡邕为主,郑玄,田丰,刘备,国渊,孙乾,荀彧,郭嘉,华佗在坐。另一桌是黄忠,关羽,徐晃,典韦,龚龙等武将。还有一桌是女眷,有卢夫人,龚夫人,刘夫人,蔡夫人等。

    至于说什么女眷另外坐,或者说女眷在偏厅和内室用膳之类,在刘备这里都不讲究这些。若非今天大佬众多,刘备还想把蔡琰,张宁,黄彩蝶,龚仙儿等大小美女坐一桌。不过刘备想了想,头皮有点发麻,还是算了。

    安排好众人坐下,时辰也正好午间用膳时分。刘备交待刘英可以上菜,才开口说祝酒词:“大家好!今日我请大家来,就是欢迎我老师回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