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奉孝确实出类拔萃,另外子川和文若也不遑多让呀!”刘备笑了笑说:“都是能安邦定国之大才呀!”

    “荀家小子早就名声在外,也是名至实归。至于这个陈曦,我倒看不出有何不凡之处?”华佗想了想说:“还望玄德说说他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呃!”刘备被华佗问倒了。难道说因为自己在后世看了本有关神化了的三国网络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就是躺在病床上的陈曦陈子川。

    没错,此陈曦就是那神化三国之世界中镇压一代的谋国大才九尾狐狸陈曦陈子川。只不过陈曦并没有觉醒罢了。没有千年的历史经验和智慧,此刻的陈曦看上去确实平平无奇。

    不过,刘备相信迟早有一天,陈曦会觉醒,成为镇压一代的顶级文臣。

    “陈曦陈子川啊,是块还没开锋的绝世宝玉。时机未到罢了,元化先生且拭目以待,他不会让你失望!”刘备只好神秘兮兮地说。

    华佗早见识过刘备的神奇,或者说刘备身上有太多神奇的地方。华佗早见怪不怪,点点头并没再追问。

    刘备和华佗也算是十分奇葩的组合了。两个家伙都是心大得很。也只有这样才能愉快的玩耍和聊天吧?

第247章 ,刘备处方() 
让刘备意想不到的是,呆在另一个房间的荀彧正在看书。能说不愧是王佐之才荀彧荀文若么?真正的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天才出于勤奋,这话在荀彧这里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文若你真勤奋,公达兄可好?”刘备没办法,只好破坏荀彧专心致志读书的雅兴,开口问起荀攸来。

    “公达很好。”荀彧见刘备和华佗进来了,连忙放下书简说:“自进入玄德治下,我是觉得一双眼睛不够用,大脑运转不过来啊!正好华神医让我休息两天,就赶快充实下自我。”

    “还是观察两天才稳妥,这甲肝实在是凶险,一旦感染人多,我无法兼顾。”华佗慎重地说:“有如此等传染性疾病,隔离不扩散远比治疗更有意义。”

    “谢谢华神医,我及我朋友都明白,就按华神医说的办!”荀彧笑道:“我也正好整理下情绪,都怪玄德做的比说的还让我吃惊呀!”

    面对王佐之才荀彧的赞誉,刘备波澜不惊地说:“我也只是动动口,真正执行的还是元皓先生等人。”

    “田夫子学究天人,从来都是我辈之楷模。”荀彧感恩地说:“与夫子分别许久,甚为想念。”

    “本来元皓先生是要来欢迎你们一行,可是郡府又需要元皓先生坐镇。”刘备不说自个儿逃班偷懒,反把田丰提高了说:“等你们留观完毕,我请元皓先生一起在大桑树下聚聚。”

    “甚好,早就想见识下这颗神奇的大桑树,也想和田夫子叙叙。”荀彧兴致很高。

    “文若且休息,我和元化先生去看陈伯和陈兰。”刘备和荀彧聊了几句,见其气色不错,才放心而去。

    “玄德和华神医且忙,我在这里挺自在和悠闲。”荀彧很是一副随遇而安的神情,十分随性地说道。

    “荀家小子真的不错,面对事情从容镇定,待人接物大方得体,还能按耐得住心性。”华佗走出门后,一针见血地说:“是坐镇后方的不二人选。”

    荀彧从进华佗的医庐以来,都没有因为甲肝这等未知的恶性传染病而表现出半分失态,一直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不说内心什么想法,就这表现也让华佗刮目相看,为之点赞。

    “嗯,如果以后我真有大后方,就交给文若!”刘备话虽不肯定,语气却十分笃定。大后方,迟早会有的!还是大大大大的后方。

    华佗意味深长地看了眼刘备,笑了笑,并没说什么。两人又去看了看陈伯两人,也随便问候了几句,基本没什么问题,他们只是担心陈曦。

    看完陈曦等人,刘备和华佗就合计该如何给陈曦处方下药。至于荀彧等人,郭嘉需要调理下,陈伯和陈兰就是有点营养缺乏,其他的都没什么大问题。

    不过其中说明陈曦家现在混得多惨,管家和侍女都营养不良。嗯,连堂堂千年世家之陈家的支脉都如此景象,间其也说明天下黎庶又如何?只会更惨更苦!

    陈曦的甲肝下药和处方都很难,并不像刘备人前所言那么简单和轻巧。对于病毒有效的药,就是后世也没研制出来。就更别说针对性的特效药了。

    “玄德,陈家小子之病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吧?”华佗见刘备眉头紧锁,试问道:“陈家小子正因为身体素质不行,抵抗力才得甲肝。而增强抵抗力可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就算用药物刺激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是的,治病和世事一样矛盾重重。知易行难,就算下药也未必如人所愿。”刘备点头道:“我先拟一方,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也只好这样!”华佗叹道:“凭我所能,真的只能控制和缓解。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啊!”

    “元化先生何必如此?能控制和缓解甲肝就是回天之术了。”刘备看了眼华佗,想了想又说:“人有力尽时,再说人或事都不可能完美,只要我们尽心尽力了就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

    “玄德放心,我只是有感而发。”华佗摇了摇手说:“玄德还是拟方开药吧!”

    “嗯!”刘备应了一声,抓起华佗常用的毛笔和为数不多的草纸写划了起来。

    话说这草纸就是刘备利用记忆中后世的造纸术,开发出来第一代简单粗糙的纸张。对于后世的人来说,上茅坑都不会用这么粗糙的草纸,屁股都擦得疼。可是在这汉代,却被众捧为至宝。

    这不,连华佗也只分得可怜的几斤草纸。这还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开处方用。蔡邕和郑玄,及田丰等人各自分润了一些。嗯,草纸刚出,产量又不高,存货也没有。

    刘备的毛笔字不行,最少入不了书法大家蔡邕之眼。蔡邕常常恨铁不成钢地说刘备的毛笔字只有其形,而无其神。也就是说刘备的毛笔字似乎好看,却无内涵。

    这也是后世大部分写毛笔字的人都有的通病。习贴,练贴,高度长期的临摹之下,只会有其形而无其形。真正练贴习贴写出自己字体的毛笔字之人不多,有若凤毛鳞角。

    反倒是才十几岁的小才女蔡琰之书法,一再受到父亲的高度赞誉。说什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身为汉代书法大家的蔡邕也不怕把刘备打击到怀疑人生。好在穿越众从不相信人生,只会创造与众不同的人生。

    刷刷刷,刘备很快写下了十几味常用的中药,都是华佗的药庐里有的。有些没有的就是写了也是白搭,刘备自己在野外也认不得它们。这时代的中草药可没地方调拔,只有自个儿背着药篓去采,甚至得去尝去试才行。

    华佗可没少上山去采药,也没少采集一些之前不曾应用的新药。华佗还因此中毒了不少次,好在华佗医术真的高明,能自救。不然神医被药毒死就可乐了。

    在刘备的建议下,在楼桑村后山开辟了好一片土地,专门用来种植中草药。其中最多的就是葛根,这是应对以后将发生在大汉大部分地方的瘟疫主药。

    刘备所开的十几味中药不外是柴胡,郁金,条芩,板兰根,栀仁,鱼腥草,云苓,葛根,甘草等。对病毒有控制作用的药,中草药中倒有几味,代表如板兰根和条岑。

    “玄德你开处方如行流水,让人赏心悦目呀!”华佗见刘备写完,一边胡说八道,一边急不可耐地抓起处方观看。

    “嗯,疏肝解郁,清热解毒,还真没什么神奇之处。”华佗看了半响,硬是没看出什么独特之处。

    “是啊,谁说治病非得高深莫测神秘兮兮的。那叫巫医!”刘备吐槽道:“这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符水,也没有不药而愈的疾病。有都是骗人的!”

    华佗对刘备说着说着就离题也是习惯了,还顺着话题说:“世人多愚昧,无知才会寻找心灵的寄托。自欺其人的人多得去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科学,及明白科学道理。”

    这科学之说还是刘备灌输给华佗的。刘备当时是说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其规律,而寻找这规律或找到规律就叫科学或学科。在生活中要执科学的态度,去寻求一切不解和未知。

    不解不知才神秘,无知无解才愚昧。当明白之后,一切都不神秘,一切都很简单。人也就可以活得自信洒脱而精彩。

    “治病,治国,何其相似!”刘备拍拍手说:“不说了,让人捡药,先让子川服用三天才转方吧!”

    “玄德你忙,这药我亲自捡和煎熬。”华佗挥挥手,抓着处方屁颠屁颠地先走了。

    “麻烦元化先生啦!”刘备知道华佗是准备细心观察陈曦用药的反应和效果,以备日后遇上同样病症,他才好从容地处理。

    这才是一个真正医者该有的态度和行为。想和做,口号和行动一致的人才可能成功。华佗能成为当今天下有名的神医绝非幸致,有天赋,更有汗水。

第248章 ,荀彧入伙() 
陈曦等人来到楼桑村第三天后,刘备正式宴请大家。嗯,是在刘备的四合院里,也就是那棵大桑树下,算是家宴,妥妥的是不把陈曦几个当外人。也不可否认是刘备拉拢人心的手段。

    这三天下来,荀彧等人经过华佗的悉心诊治,其中陈曦是没办法,甲肝并不是一个方子,几碗汤药就能解决的疾病,所以陈曦绝对卧床休息。由陈伯和陈兰全副武装地照顾他。全副武装也只是配上口罩和手套而已。当然,只要他们注意下,这样就可以不被传染。

    郭嘉没有卧床休息,也参加了刘备的宴请。但是这货处于众人的监视之中,更加不可以饮酒。郭嘉怨气冲天啊,可惜无人理会。

    他们之中只有荀彧算是身心都解放了,高高兴兴地参加刘备的家宴。是故荀彧很早就来到了刘备的四合院里。

    “文若早啊!坐吧坐吧!”刘备眉开眼笑地指着典韦一太早就摆放好的桌椅说:“来了这四合院就要像回家了一样,那啥宾至如归差不多吧!”

    “玄德诚心盛意,我岂不早来!”荀彧找了张靠大桑树的逍遥椅坐下说:“这逍遥椅可在颍川境内风靡一时啊!上至官吏富商,下至三教九流,以及贩夫走卒无不以拥有一张逍遥椅而为荣。”

    荀彧说的是当年刘备差黄忠和典韦等人给卢植送礼及购买谷子时,途中路过颍川送了逍遥椅和逍遥醇酿给田丰,以致逍遥椅在能工巧匠的仿制下风靡颍川之事。

    除了说逍遥椅实在实用和舒适外,国人的山寨能力也爆表。这算典型的盗版,可惜刘备无法去维权,甚至想告都没地方。

    “文若是夸我心灵手巧,还是想说我不务正业?”刘备一边玩笑,一边让刘英去斟茶。嗯,刘备有事,忙乎的总是典韦夫妇。

    “玄德学究天人!”荀彧坐在逍遥椅上,稍微向后靠了靠,找了自认为最舒服的姿式又开口道:“从洛阳到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也听了不少,更有许多感觉。如果说之前对玄德你所说有所疑虑,那么到今天现在,我信你。”

    当荀彧进入涿郡范围,就从人们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是那种发出内心的幸福和快乐的笑容。荀彧被震撼,被感动,被刘备用实除行动说服了。

    刘备曾对荀彧说过,以天下苍生为念,让全天下人都丰衣足食,有田土,有书读。至少在涿郡,刘备确实在付之于行动。而行动及结果往往更令人信服。

    荀彧身为当今天下有数的智者之一,要让他信服的往往是行动和结果,言语很少也很难让其动摇。是故荀彧看到涿郡种种,自然想得更多更远,甚至着眼于全天下及在思考社会制度。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一个执政者的至高追求。谁敢说不务正业?如果全天下的官吏都是这样的不务正业,那么就是盛世矣!”荀彧笑吟吟地揶揄着。

    “涿郡的人们是生活得相比别处大汉子民更好些。但是涿郡太小,小到没有半点意义。涿郡或涿郡人再的也对如今哀鸿遍野之大汉于事无补。”刘备没有一点得意,还十分不开心地说:“关键是当朝一点也不勤政爱民,反而开西园,宠信阉宦,排挤忠良之臣。我老师何辜?治理好了九江,还被下了洛阳狱。这才是让人寒心的地方。”

    荀彧点点头,闭目沉思了一下说:“世家真的成了阻碍社会发展之障碍了么?你我都知道,当今仅仅能影响司隶一带,而天下之大,处处民不聊生,就不是一个人的原因。”

    荀彧不但是当今天下有数的智者,更是世家之中的精英中的精华人物。荀家就是把荀彧当下一仼家主来培养和对待的。荀彧自然知道世家不仅把持朝政,更是掌控着地方。

    说句大实话,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在世家世族眼里不过是一种跳梁小丑,覆手可灭之。

    再说句大实话,当今天下的纷乱,除了天灾人祸,世家世族的锅最大。一切的背后推手就是这群社会精英们。荀彧对这些心知肚明。

    “是的,从开疆扩土到固步自封,在前方无路的情况下,社会精英们也很茫然啊!”刘备很直接地说:“他们也想尝尝九五至尊的滋味。可是位置只有一个,想的人却很多。最后受苦的还是天下黎庶啊!”

    所有世家的先祖都是有功之臣,为这个国家开拓过,奋斗过,牺牲流血过。从有功到为祸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在没有对外矛盾下,他们进行权益之争,他们美其名曰谋划天下,却不知苦了天下万民。

    当然,在这群精英们眼中,天下黎庶从来不是人,只是被他们牧守的奴役。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一直以来的认知问题。

    刘备要做的就是让天下黎庶觉醒觉悟,知道自己是人,还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创造了一切财富,他们创造了这个国家的所有。不是主人又是什么?

    “无解么?”荀彧眉头紧锁地说:“难道一个国家必定会由乱而治,再乱再治这么个周期循环往复么?”

    荀彧在心中分析了以往的历史,知道每个朝代的变更都差不多是这么一个过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