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国有些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三国有些乱-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公九卿啊,还真让人蠢蠢欲动!”公孙瓒一手抓着圣旨,一手拍得哗哗作响,揶揄地说:“就算我遵旨进入洛阳,谁指挥得动我的白马义从?真是一群傻蛋!”

    “将军,当今是想夺你兵权,然后把你幽禁于洛阳城。”严刚拱手道:“我们该如何应对才好?”

    “如何应对?拖!”公孙瓒毫不犹豫地说:“不说戍边重责,就看谁敢来撩拨于我!在幽州我还不曾怕过谁!”

    “将军英明!谁敢来此,来一个宰一个,来两个宰一双!”关靖在一边也恶狠狠地说:“拼命流血时不见助力,摘果子倒积极,天下也没这个理。”

    “这些都不重要。玄德师弟说过,当今世道必须手握一支绝对忠诚的人马,才能笑看天下风云。”公孙瓒有点脑残粉趋势地说:“这才是真知灼见呀!”

    “呃!”关靖和严刚两个小弟直接被老大公孙瓒怼得无言以对。不过也对这个传说中的逍遥侯更是好奇,还有点惊为天人之感。

    公孙瓒是谁?公孙瓒就是幽州的土皇帝。手里有兵,家族不凡,脾气还有点暴戾。能让公孙瓒心悦诚服的刘备,不是神人又是什么!

    ……

    同样是幽州,身在涿郡的刘备也接到了灵帝刘宏的旨意。这次来涿郡传旨的是老熟人王公公。

    “王大人辛苦了!容我准备下,皇帝哥哥所需美酒很快可以备好,王大人可一并带回复旨。”刘备接下圣旨后,招呼着王公公,一边让典韦迅速去楼桑村运酒。

    “侯爷客气了!”王公公是灵帝的宠信之人,但是并不敢在刘备面前托大。王公公与刘备打了近十年的交道,彼此也算知根知底。所以王公公对刘备的态度放得很低。

    “王大人,不知皇帝哥哥近来可好?”刘备陪着王公公拉起了家常说:“张角兄弟伏诛,黄巾之乱已平,天下太平,皇帝哥哥真是威压四海八荒。”

    “贼首虽然伏诛,陛下并没龙颜大悦。”王公公一副忧国忧民的情形说:“各地依是匪贼为患,国库空虚呀!是故圣上设州牧,开西园。”

    “设州牧?开西园?”刘备明知故问,还装作一副懵懂的神态问:“还望王大人为我讲解一二。”

    “侯爷!”王公公并不反感,而是一五一十地为刘备释疑解惑道:“撒刺史设州牧,是为地方可以自己开府建制自行平息叛逆。至于开西园,是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官。如果侯爷中意什么官职,都可以跟圣上商量一二的,都是有价钱可谈的。”

    “王大人,如果不是悬而未决的官位呢?”刘备很是好奇地问。所有的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可能凭空捏造出官职吧?再说看中一个官职,而这个官职已有人在任呢?

    “侯爷多虑啦!圣上重开西园,自然所有官员都要上交适合的钱财,有的是人不交,或者说给得多的才合适不是。”王公公理所当然地说:“只有钱财够不够,没有官职够不够!”

    历史上十常侍就在平定黄巾之乱后不久,向平定黄巾的有功之人索要钱财,不给者撤职。连皇甫嵩和朱儁因没交一定的钱财,他俩个都被撒了所封赏的官职。

    在灵帝及十常侍宦官集团看来,仼何官职都是有价钱的,与官员本身的能力和政绩无关。他们还真是这么做的,向所有官员收份子钱。交了的继续,没交的死开。

    这样的背景下,这样的大环境下,有多少官员会以民为主?都在搜刮或在搜刮的路上。我用钱财买的官职,最少不能亏本吧?至于职责或良知,那是什么?

    上行下效,汉末的官风官气可想而知。汉末的民生民情不问可知。这样的大汉王朝又能走多久多远?是故在历史中大汉王朝很快就轰然崩塌,进入三国争霸的乱世。

    “对啦,侯爷的恩师卢公,圣上有意予青州牧一职。”王公公突然说道:“九江郡富庶,卢公应该没什么难处吧?”

    灵帝和十常侍都以为卢植在九江郡干得不错,应该腰包鼓胀了起来。最少买个青州牧绰绰有余。再说青州一地,非能文能武之人而不行。卢植就是个不错的人选,前题是要有钱。

    “哦!肯定没难处!”刘备微笑道:“恩师倒真是青州牧不二人选!”

    刘备口里这么说,心中却知道难处大了。别说老师卢植不会贪污受贿中饱私囊,就算是有钱也不会交呀。如果自己不插手,青州牧一职基本无望。

    “很好,很好!”王公公深知青州牧一职是鸡肋,没几个人看得上。倒不是因为价钱太高,而是青州黄巾军太多,多到让人望而却步,甚至心生绝望。

    “王公公,还请帮个小忙,不知?”刘备想了想,为了以防万一,提前布置一二。

    “侯爷请讲,本公必不遗余力!”王公公是真心想为刘备衬托一二。对潜力股,谁都知道投资一二会回报无穷。刘备一直是王公公眼里的潜力股。

    “是这样的。我恩师的青州牧一职还请王公公周旋拿下。至于份子钱由我来出,别让我恩师知晓才好。”刘备轻声地说:“恩师太爱面子,实在不得已而为之!”

    青州于别人是鸡肋,而于刘备是风水宝地。这里有人马,有地盘,是可以成就王霸之业的地方。

    “明白,明白!本公会做得滴水不漏。”王公公大包大揽地说:“陛下和张大人都会大力支持侯爷的。”

    “那就拜托王大人!”刘备拱了拱手道:“我就静侯佳音啦!”

    “放心,放心,必不负侯爷所托!”王公公喜笑眉开地说:“不知侯爷还有没有别的心有所属之官职?”

第232章 ,孙乾出使() 
“王大人,不知青州之内的几个郡太守职位如何?”刘备准备把青州一地都收入囊中,心中在团算着要多少钱财和多少人才。

    “侯爷的意思是青州所有的郡守之职都要?”王公公见刘备点头,想了很久才说:“这个本公不能作主,不如侯爷跟本公去趟洛阳如何?”

    还别说,王公公这主意不错,很是让刘备意动。不过马上年节,涿郡亦是多事之秋,张宁带了八万余众,刘备还在头痛安置之事呢!

    “马上年节,实在无暇分身,除非遣派人跟王大人去洛阳。”刘备想了想,试问道:“一切听王大人安排如何?”

    “好说,好说!”王公公摸了摸光滑白洁的下巴说:“只要侯爷放心,本公自会让侯爷满意。”

    “多谢王大人,就有劳王大人多费心啦!”刘备微笑说:“王大人且小坐,容我安排下人选。”

    “侯爷且忙,本公等等无妨。”王公公自顾喝着茶水,品着点心,一点也没有不耐烦。嗯,有好处的事儿,谁都会很开心。

    王公公在喝茶品点心,刘备找到了田丰商议。跟随王公公入洛阳买官的人选,必须是信用可靠之人,很有必要跟狗头军师碰下头。

    “宪和合适。”田丰给出了一理想的人选。

    “简雍简宪和确实合适,可靠又有能力。可是宪和与德华忙得很呀!手中有许多事,尤其在年底这个时候。”刘备有点纠结地说:“现在人还不在涿郡。”

    简雍和刘德然在忙各地逍遥酒楼重新开张一事。之前因黄巾之乱涿郡外的逍遥酒楼都暂时停业,前些日子两人就在处理,应该差不多弄妥了。

    “公子的意思不是要我去吧?”田丰双手乱摇地说:“让我去只会把这事办砸喽!”

    天下人都知道田丰从洛阳挂印辞官而去。这下让田丰去洛阳买官,确实非上策。说适得其反倒未必,只是田丰放不下这读书人的颜面。

    “孙乾孙公佑,元浩先生认识吗?”刘备把历史中一直跟随自己的谋士孙乾扔了出来。

    “公子是说康成先生的弟子北海孙乾孙公佑?”田丰想了想说:“公佑雍容风议,见礼于世。倒不失出使的上佳人选。只是康成先生及公佑本人会同意吗?”

    孙乾,字公祐。北海郡人。历史中是刘备的幕僚。最初被大儒郑玄推荐于州里。刘备领徐州,以孙乾为从事。自徐州跟随刘备,多次作为刘备的使臣。刘备定益州后,拜孙乾为秉忠将军,其待遇仅次于麋竺,与简雍相同。可惜不久后便病逝。

    如今稍有不同,在时间更早了许多年,孙乾就随老师郑玄来到涿都。目前一直楼桑村藏书阁中看书修学。

    “我现在就过去问问不就知道啦!”刘备信心满满地说:“学以致用,公佑应该是欣然而应的!”

    “是吗?”田丰十分不解刘备的信心来源于什么?或者说给刘备的信心。刘备自然不会告诉田丰,这是历史的必然。

    刘备很快来到楼桑村,只见郑玄正和蔡邕在讨论学术问题。刘备不敢冒然打扰,准备先去问声孙乾再过来。

    “说吧!有什么事?”蔡邕善解人意地说:“这个时间点过来,肯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两位先生好!”刘备行了一礼,笑了笑说:“我欲遣派个人随天使去洛阳办事,想向郑玄公借个大才一用。”

    “哈哈!名下弟子玄德可随意支使,只要弟子本人愿意即可!”郑玄笑容可掬地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必须去实践才行。”

    “还不快去!?”蔡邕挥挥手,有如赶走一只烦人的蚊子样。

    “谢谢两位先生!”刘备喜滋滋地走了。这得到了上方宝剑,可以随意使用人才库,刘备岂不欢乐。

    “会去洛阳办什么事呢?”蔡邕在刘备离开后,皱了皱眉头对郑玄说:“这玄德有些跳脱啊!”

    “玄德这叫心思泛活,不拘泥于形势,知道曲线救国。”郑玄指了指蔡邕道:“伯喈何必明知故问。当今圣上重开西园,玄德不外是应圣意顺天时。”

    “好是好,只是铜臭味重了。”蔡邕点了点头,并不否认郑玄所说。

    ……

    孙乾自跟随老师到涿郡以来,对刘备的施政及其人是越来越有兴趣。对其政略是惊奇和敬佩,对其人是好奇和仰慕啊。

    “公佑,侯爷点名要见你。”孙乾的一个同学,舞飞色舞地叫:“侯爷在藏书楼外的园子里等你,快去吧!”

    “谢谢!”孙乾站了起来,整理下衣衫从容而去。孙乾是真好奇刘备找自己做什么。

    “啧啧啧!没想到我们之中最选出仕的会是公佑。”刚才叫唤孙乾的同学啧啧称奇地说:“说来不应该呀,我们之中还有老师称赞的国之重器的国渊呀!”

    “国之重器,岂是一郡之地能容之!”另一个在看书的同学抬头说:“你又凭什么说公佑一定是出仕呢?”

    “感觉,纯粹感觉!”这名同学自然不知这感觉准确极了。

    ……

    “侯爷,不知找学生有什么事?”孙乾走出藏书楼,来到楼前园子里,对站在园子里的刘备施了一礼。

    “公佑,有事需要派人去趟洛阳,不知公佑愿意否?”刘备开门见山地说:“我拜公佑为涿郡郡府从事。”

    “呃!”孙乾没料到刘备如此干脆,半天才说:“在下十分愿意,不过得请示下老师才好。”

    “甚好,康成公在伯喈先生处。”刘备点头道:“完了就至郡府,今天就启程。”

    刘备说完,径自去准备孙乾上洛阳所需之物。而孙乾也去请示老师郑玄。

    “公佑,老师没什么好交待的。为官必先为人,记住这点就好!”郑玄高兴地应允了弟子孙乾出仕为刘备效力。

    “玄德目光不错呀!康成公这名弟子为使正合适!”蔡邕对郑玄名下弟子有所了解,对孙乾算略知一二。

    “玄德有识人之明!”郑玄笑道:“我都没料到玄德第一个看上的是公佑,公佑出使入仕倒得了先机。”

    在一个集团中,资历和能力一样重要。元老人士,就算没有惊才艳艳,只要熬到头,是人都要敬三分。

    孙乾来到郡府,刘备也准备妥当了。除了美酒,还有一大批钱财。

    “恶来,你陪公佑去趟洛阳,目的只有一个,保证公佑的人身安全。”刘备让典韦去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保护孙乾,其二是表示孙乾是我刘备的人。

    典韦是刘备的影子,更是刘备的无声代言人。天下有心人都知道双戟典韦乃刘备的贴身保镖。

    “公子,那你的安全呢?”典韦搔着后脑勺说:“要不让公明去?”

    “在涿郡,我的安全不需要谁保护!”刘备意气风发地说:“涿郡每一个人都是我刘备的保护神!”

    “嗯!说得也是!”典韦闷声应道,算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

    刘备自己不觉得,却不知孙乾已经双眼冒星星。这就是自己即将为之效力的刘备刘玄德呀!孙乾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公佑,此行目的你已尽知。如果在洛阳有任何疑难,你可去荀府找荀攸荀彧叔侄两个。”刘备已经把事务讲清,临行还是交待了一句。

    “侯爷放心,我必不负所托!”孙乾也是信心十足地回道。

    “王大人,一切就拜托啦!”刘备交待好孙乾和典韦,才向王公公道:“王大人之情,我必有报之!”

    “好的,好的!”王公公心满意足地说。这趟涿郡之行,他可是收获不小,光那逍遥醉就足以让他觉得此行超值矣。

    刘备交待完毕,把众人送至涿郡郡城门口。184年冬,孙乾为使,典韦护之,一行人从涿郡向洛阳而去。

第233章 ,离任在即() 
扬州,九江郡,郡太守府。

    左丰左公公再次过来传旨,这次可不比前几次,灵帝为了把九江郡郡太守这一肥缺卖个好价钱,心意是坚决的,更是绝情的。

    “卢植啊,你在扬州九江郡干得不错,朕深感欣慰!今特调你入京另有重仼。至于九江郡太守一职就先解除,快来吧,朕在洛阳盼首以待。”圣旨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卢太守,收拾一下跟本公一起回洛阳吧?”左丰宣了圣旨,有点阴阳怪气地说:“陛下可有肥差相予。”

    “谢左大人好意。”卢植半点也没有打赏左丰的意思,还拒绝道:“左大人先行,我还在九江郡还有点私事要处理和安排。”

    身为一郡太守,那有说走就走,这又不是一个单身宅男说走就走的旅行。卢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