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世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奸臣世家-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愕摹U庋桑〉莱ご鹩Ω业氖犯#苍瘸隼次逋烦隼锤恪T趺囱俊�

    方大德想了想,他知道爹这是为自己好,便和自己的儿子们商量了一番,说道:“爹,我和三个儿子可以不跟着走。但是,我的这几个孙子还是要跟着一起进京的。至于这个孙媳妇,可以把她留下来,等重孙子长大了之后,再进京不迟。父亲大人,您看如何?”

    “可以,那就按你说得办吧!”

    “唉!大静啊!你要是放心的话,让你几个哥哥把小伢子也一起带上。”方仲永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儿子,叹了一口气说道。

    方大静撅着的嘴蠕动了几下,最终还是没有能说出口。能离开这乡下地方,谁都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可是,谁让他刚见面就得罪了正主呢?

    由于方氏夫妻一直的溺爱,方大静一点也不觉得他自己的脾气有什么问题。可父亲和母亲既然都这么说了,他也无可奈何?

    好在他的儿子方伢子能够有机会进京,如果这小子将来出息了。就不用求着那个小牛鼻子,方伢子就能把他带进京城。

    商议完毕,方仲永和他浑家就带着儿孙来到了大门口。蔡道特意吩咐过,走的时候,每个人只带一套换洗的衣服就行,不用带其他任何的东西。无论是衣物还是被褥,到地方后,就会给他们置办新的。吃的东西,对于蔡家来说,那就更不缺了。

    方仲永家商议的时间不长,方保正家收拾的就更快了。几乎是前后脚,方保正就带着自己的儿孙,套着两辆大牛车,赶到了方仲永家的门前。方保正家没有方仲永家的人口多,可也是三个儿子,八个孙子,他除了留下大儿子陪着自己看守家业之外,其余的儿孙都打算让蔡道给带走。

    这老头确实是见过一些市面,比方仲永强多了。

    蔡道这一行,只有他坐着马车,其他的禁军都骑着马匹,根本没有多余的交通工具。他之前是打算带走方仲永家的儿女,可没有想到这两家的人口这么多,而且都能下这么大的决心。居然放心把大部分的家属都交给自己的。所以,这一路上,带着方家的这些家眷还真是不方便。

    方保正家的两辆牛车并不足够装下两家人,所以,蔡道又花钱从村里雇了四辆牛车。毕竟,这些家眷当中还有不少的孩子,不能让这些人受了委屈。

    两家人自是依依惜别,全方村的人闻讯全部都出来给他们送行。

    临行前,蔡道又对方仲永说道:“方爷爷,古人说,诗言志。您老人家回家之后,可以把幼年时作得诗词记录下来。即便过了这么多年,您作诗的水平即便大失水准,可那又如何?不如学一学陶渊明和孟浩然,多作几首田园诗词。即便是打油诗。不为流传百事,就为了让你的子孙们看看,您并不是白丁,也是可以作诗词的。”

    “分别前,我送您一首我自己作的打油诗。”蔡道说完,亲笔书写下了这首诗。

    甘罗十二相,曹冲幼称象。

    与翁传神童,俱是游梦人。

    余本一凡人,师才高一石。

    殊途却同归,儿女共沾巾。

    蔡道写完扔下笔,坐上马车。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这首打油诗,蔡道是用楷书所写,他是善于书写隶书,可这几笔楷书写得实在是不成样子。就连方仲永这个多年不动纸笔的人也比他写得好。

    可蔡道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因为,他害怕自己用隶书书写的话,别说方保正了,方仲永都很有可能不认识。因为,仅凭那些传说,他根本猜测不出方仲永实际的问话水平。

    方保正倒是认识蔡道在白纸上所写的字,可是,这些字聚合在一起的打油诗,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其中的意思。便向方仲永问道:“仲永啊!这娃娃到底在纸上写的是什么意思?”

    方仲永看完蔡道的打油诗,陷入了沉思。他看得出来,这首打油诗是根据唐代王勃的那首著名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改编而成。

    头两句倒是很好理解,甘罗和曹冲都是华夏历史上鼎鼎大名、幼年成名的神童。

    可是,这后面六句,字面意思很浅显,可合在一起又该如何解释呢?

    这倒不是方仲永学识浅薄,而是他自声望大减之后,一直把自己封闭在方家村,一点也没有听说过蔡道的事迹,所以,才不能理解这首打油诗的实际意义。

    蔡道这次回去,却不用在按原路翻山越岭地返回福|建路了。他们一行人除了方家村一路朝北而行,陆路的最终目标是鄱阳湖,因为蔡道出发前已经安排了一艘小型战舰沿着长江进入鄱阳湖。这样的话,只要从抚州到达鄱阳湖南岸的码头就行。

    而第一站就是海遨游家所在的建昌军。

    有禁军在一旁保护,不但减少了沿路官府的盘剥,也震慑住了道路两旁可能出现的盗匪。

    大宋朝相比于其他大一统的朝代,除了领土狭小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盗匪和山贼特别多。而知府、知州或者知县又都是文人出身,几乎都厌恶用兵,所以,只要这些盗匪和山贼不攻打县城或者州城的话,两方面几乎可以做到相安无事。

    前行了三日,才来到建昌军海遨游的家。

    海遨游家里有兄弟五个,他排行老三,父母也都健在。他这辈子,是打算用自己这条命,报答蔡道的知遇之恩。作为儿女,谁不想让自己的父母兄弟能够过上好日子呢?所以,和大部队分别的这几天,他一直在家中拼命地游说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劝他们和自己一起迁居到孝慈里。

    可是,海家人毕竟只是普通的农民,并没有方保正和方仲永二人这样的见识。无论海遨游如何地劝说,他的家里人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他的话。即便他最后拿出了蔡道给他的真金白银,也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居然把家人吓得以为他做了盗贼,差点大义灭亲地去报官。

    现在,蔡道倒是来了,身边跟着一大群人,还有不少的禁军跟着,最终也没有打消海遨游家人的疑虑。

    最后,还是他的二哥和四弟实在是受不了家中的贫困,再加上他们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幼子,地位尴尬待遇也比不上老五。所以,二人仔细商量一番,便决定跟着老三一起闯一闯。他二哥倒是结婚生子了,而四弟到现在别说娶媳妇,就是娶媳妇的钱都没着落呢?

    这也是他们想跟海遨游走的根本原因。

    一众人又行了七八日,这才来到鄱阳湖南岸的码头。

    众人一看这艘船都吃了一大惊。其他人都惊讶的是这艘战舰规模的宏大,而蔡道吃惊,则是他注意到,这艘战舰从外表看来,居然是刚刚经历过激烈的战斗。

第159 鄱阳湖水匪() 
众人一看这艘船都吃了一大惊。其他人都惊讶的是这艘战舰规模的宏大,而蔡道吃惊,则是他注意到,这艘战舰从外表看来,居然是刚刚经历过激烈的战斗。

    蔡道急忙跳下马车,快步上了战舰。

    这艘战舰,蔡道给它起名为‘橘子洲头号’。

    船长是蔡狗子,大副是铁柱,这是蔡道临行之前安排好的。这两货,担任一艘战舰的两个重要位置,还算是胜任,可要是给他们一整个舰队,蔡道自己都不放心。

    一询问船上的船员,这才知道,原来,他们在前天晚上遭遇到了鄱阳湖里水匪的袭击。也幸好,这里是鄱阳湖,不是长江或者大海。这些水匪虽然人多势众,可他们所驾驶的船舶都是小船,在湖泊之中操作灵活。可就是拿蔡家的这艘战舰没有办法。

    沙船,就是蔡家‘橘子洲头号’的船型,全称‘防沙平底船’。此船干舷虽低,吃水却不深,只要没有载重过大的话,干舷就要比一般淡水上的船舶要高不少,刚好适合江河湖海和近海区域航行。而且,蔡家给船员们配发的朴刀都是精钢所制,刀锋异常的锋利。

    老式的水上战斗有三种,

    第一就是接舷战,无非就是双方船舶靠近之后,用飞抓抓住船帮,爬上对方的船舶,靠自己一方的人数和武勇占据对方的船舶。加勒比海盗打仗的时候,如果没有大炮的参与,基本的战斗就是如此。

    第二是放火。在上游或者风头那里点燃几艘装满引火材料的小船,顺风或者顺流放下,点燃对手的船。赤壁之战就是如此。

    第三就是水鬼了。说起来,在江河湖泊之中使用水鬼的几率和效率要比在海上高多了。

    上一次,蔡道在长|崎港,之所以能够在悄然之间取得那么大的胜利。也是占了近海的优势,如果双方拉到外海,海豚突击队就根本没有用武之地了。

    这些鄱阳湖的水匪之所以袭击‘橘子洲头号’,就是他们的总瓢把子想把这艘战舰据为己有。

    作为一方的霸主居然没有一艘像样的旗舰,让他一直觉得没有面子。所以,这一次,蔡家的这艘战舰孤零零地驶入了鄱阳湖,立刻吸引了这些水匪的注意,也引起了总瓢把子的贪欲。他立刻召集鄱阳湖上所有水匪,准备一举拿下‘橘子洲头号’。

    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一次计划好的偷袭,不光是损兵折将,还折损了很多艘水匪的战船。

    原来,他们靠近‘橘子洲头号’之后,准备依照惯例,扔飞抓抓住战舰的船帮。可是,蔡家的船员早就发现他们了。以往,刀砍不动,斧锯不断的飞抓缆绳,被蔡家人手中的钢刀一刀就给砍断了。

    那些爬在缆绳上、准备蚁附上‘橘子洲头号’的水匪全部都掉进了鄱阳湖中,接下来,蔡家的船员分成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散在整艘四周的甲板上,挥舞着手中的钢刀继续砍断那些飞过来的缆绳。

    第二部分人操纵着‘橘子洲头号’开始在鄱阳湖上横冲直撞。这艘战舰秉承着以往蔡家造船厂的惯例,首尾船头部都用铁皮包裹着,再加上它的体形够大,水匪们所谓的战舰,那是碰上就死,擦中就亡。如果有那艘船被‘橘子洲头号’正面撞上,就连船上的船员也不能够幸免。

    而第三部分人手中都持着弓弩,还有一门大筒。弓弩双方交战双方都有,可是,‘橘子洲头号’这艘战舰高啊!凡是敌对双方互射弓弩,除了比较双方的射术之外,就是要比谁站在高处,谁占据顺风处。光这一点,蔡家这一方就在开战之前占据了上风。

    更何况,有这门大筒在,但凡是水匪战舰中体形过大的,又离‘橘子洲头号’过近的,都遭受到了这门大筒的重点照顾。鄱阳湖总瓢把子由于进攻的最积极,他所在那艘临时的旗舰,交战一开始,就被大筒的第一发炮弹给击沉了。这位一时头脑发热,惹了蔡家的大头领,开战不到半个时辰,就死在自己的船上。

    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战斗一开始,蔡家就占据了上风。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之后,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匪头目察觉自己一方伤亡过大,有心退却,派人一探查,才知道这次的总指挥,那位威风赫赫的总瓢把子,死了。

    究竟什么时候死的,怎么死的,谁也不知道。没了带头人,‘橘子洲头号’这艘战舰又太硬,他们已经把大牙崩掉了,可对方居然毫发无伤。有死忠于总瓢把子的水匪,打算拼着鱼死网破,派出了水鬼,企图从水中凿沉这艘该死的战舰。

    可谁知,蔡家的水兵并不熟悉鄱阳湖中的情况,开着开着就冲到岸上,这下子,就连水鬼也一筹莫展了。人家已经冲到岸上,你水鬼就是把船凿出十七八个窟窿又能如何?

    没奈何,这些水匪只好选择撤退。

    接下来,这些个水匪就顾不上‘橘子洲头号’这艘战舰了。他们之间将会为了下一个总瓢把子这个头衔大打出手。直到决出最后的胜负。

    这次夜间作战,蔡家船上几乎没有人受伤。而‘橘子洲头号’这艘战舰,除了冲上岸边的时候,被一些石头划伤了战舰的底部,船底既没有被划出大窟窿,也并没其他任何的损失。只需要安排人在伤处钉上木板,就能在江河湖海中继续航行。

    几乎没有人受伤,就是说明还是有人受伤。受伤人就是铁柱这倒霉蛋,而他受伤的部位更是让人难以启齿,不光是那些船员对于这件事讳莫如深,都只捂住大笑不已,就连狗子这个船长也不敢把铁柱受伤的实情告诉蔡道。狗子毕竟是这艘船上的船长,所以,蔡道也没有继续逼问他。

    吃饭的时候,蔡道还想去探望一下铁柱,谁知道,这厮居然一直把自己锁在大副的房间里,连饭都顾不上吃。一直回到孝慈里,蔡道下了船之后,他才敢出来露头。铁柱也因此错过了和蔡道一起进京的机会。

    当然,他这个铁匠的儿子,也不想和蔡道一起进京,他宁愿一辈子呆在海上,也不愿意再进入他的那个像蒸笼的铁匠铺。

    晚上,蔡道站在‘橘子洲头号’的甲板上,望着天空中的月亮,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他不睡觉,花兰溪、蔡桶和蔡板也不会去睡觉,就这么一直站在他的身后。

    突然,狄安来到蔡道的身后,低声问道:“御武副尉,这里离临川并不远,你为什么不去看看呢?”

    蔡道闻言,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这个多管闲事的家伙,转过头不再看他,不过,嘴里还是回答道:“人都不再临川,我回去又去看谁呢?难道是给那位在我出生那天过世的大舅上香吗?”

    说到这里,蔡道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唉!更何况,我就是去了,那家人也未必愿意见我啊!”

    狄安闻言猛然醒悟,看来这次他是多嘴了。

    蔡道的出生,不但没有得到父母的祝福,他这个外公也因为痛失爱子,也未曾问候过蔡道。何况,王安石一家人此刻在江宁,蔡道就是去了临川,除了死人,他谁也见不到。又何必自讨苦吃呢?

    何况,蔡道如今已经入道,是出家人,已经脱离了王蔡两个家族的束缚。他又何须计较那些凡人的议论呢?‘不孝’用在他身上已经不适合了。

第160 打油诗的余波() 
第160 打油诗的余波 24

    何况,蔡道如今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