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是蒋门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额是蒋门神-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多,你想要可以随便选三五个,但是林凌儿绝对不行。”

    本章完

第132章 无耻之尤() 
此时此刻,林灵素恨不得把蒋忠撕成碎片,见过无耻的,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这个混蛋竟然想要拿走自己的心肝宝贝,这种怒火让这个老神仙一时间无法淡定,内心充满杀机,只是一时间不方便发作。

    蒋忠从床上跳了下来疼痛早就过去了,他走到林灵素面前,恶狠狠地说道:“我好色是生存法则,贪财好色,给那些权贵们的感觉是这个粗鲁之人没有野心,只要是有足够的金银,足够的美人,就可以像狗一样卖命,所以我想要帝姬,不仅没有迎来恽王的反感,相反他还极力促成此事。我要郡姬,燕王赵俣还认为是拴住我的手段。而你,你不行,你是不食人间烟火,道行颇深的老神仙,林凌儿是你的徒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要是得到了自己的徒儿,那么你身上的光环就会轰然崩塌,追随者会远离你而去。我是在救你,我们才是最佳拍档。”

    见过无耻的,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林灵素被蒋忠的无耻行径气得浑身发抖,不过也没有勇气反驳。的确,除非是大事已成,否则一旦迎娶林凌儿,那么自己的形象就会轰然崩塌,进而众叛亲离。

    “三天太急了,等你征讨田虎,宋江回来之后,我保证促成此时。”尽管内心深处在滴血,内心恨不得把蒋忠生吞活剥,但是林灵素还是选择了退让,他很无奈地说道:“不说这件事情了,你说一下怎么应付当下的难关吧。”

    “祸水东引,你只要是对道君皇帝说,太子水德,只要是太子亲自祈求上苍,洪水一定会退的,就这么简单。”蒋忠见林灵素愿意把林凌儿交给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想太过分,毕竟这个盟友还是很重要的,一旦出事,自己也会很麻烦。

    “可是,如果,太子做法事,一旦水退了,太子的气势就会扶摇直上,那么贫道的威信岂不是要坠入低谷,这显然不是一步好棋。”

    蒋忠摇摇头,他乐呵呵地说道:“你还沉溺在林凌儿这件事情上,我出的这道题叫做两难,不论水是否退,打压太子都将成定局。如果太子拒绝做法事,那么洪水滔天就可以推到太子头上说他失德,上天要惩罚大宋;如果太子做法事,洪水退了,那么就会有人为太子歌功颂德,这样的话只要是有流言传开,那么就犯了官家的忌讳,太子依旧会遭到打压,不管结果如何,太子都会被打压,而你这个老神仙出面收拾残局。”

    林灵素没有想到蒋忠如此无耻,竟然想起来这么恶毒的办法,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他十分佩服地说道:“先前你被抓紧大牢,太子还派人营救你,没有想到一转身你就把太子推下火坑,看来你是死心塌地为恽王效力了。”

    “错,我只是为自己打拼而已,打击完太子,下一步就会对标恽王,而且打击力度会更大。”蒋忠在林灵素这从来不隐瞒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他冷冷地说道:“用一个女弟子,换取太子和恽王被打压,你不吃亏,反正水月已经送给我了,也不差林凌儿一个。”

    林灵素知道不能和这个无耻的家伙讲道理,在商量完细节之后,就悄然离去,临走的时候还说道:“玉水月和玉芙蓉这对绝色双胞胎在为你服务,最起码你短时间还是感兴趣的,这段时间就不要为难林凌儿了,这个孩子性子烈,我怕逼迫太急了,她想不开寻短见。”

    “去你的吧,你以为老子饥不择食?”

    水漫汴梁城的第七天,道君皇帝就坐不住了,他派人请来林灵素,看这件事情究竟应该怎么处理。

    道君皇帝赵佶的脸色很难看,这倒不全是为了水漫汴梁城,更多的还是宋江二次造反,这个不知感谢天恩的混蛋竟然还勾结田虎,这就让宋徽宗大为恼火。

    宋江二次谋反,竟然没有大臣禀报此事,还是皇城司密报上来的。这就让宋徽宗感到愤怒,觉得这些大臣开始糊弄自己,看样子在抱太子的大腿,开始提前孝敬新君。要是高俅,王黼之流知道官家是如此想法的话,打死都不会隐瞒军情。

    宋徽宗这个疑神疑鬼,性情喜怒无常的家伙除去自己之外谁都不相信,即便是表面上言听计从的老神仙林灵素,也只是在修仙问道上听信,其他方面依旧是持怀疑的态度。

    林灵素进宫之前就想好了说辞,却故意不说破,他来到官家面前,十分随意地说道:“陛下,水生财源,流水生财,看来,今年江南的税银一定超过往年。”

    “哼,一群混账东西。”道君皇帝向来都是举一反三,当然能听出来老神仙口中是话里有话,他不想提及江南宋江二次造反的事情,于是就淡淡地说道:“大雨不停,水漫汴梁城,很多百姓的房屋被水浸泡倒塌,一时间民怨沸腾,不知道老神仙怎么看这个问题。”

    林灵素笑着说道:“天象异动,乃是上天的预警,不知道钦天监怎么说的?”

    “钦天监监正郭淮也是这么说的,说需贵人向上天祈祷,方可让洪水退去,不知道这个贵人是不是讲得是朕。”在官家赵佶的眼里,只有自己才是贵不可言,只有自己才能够通神敬天。

    林灵素并不答话,而是口中念念有词。对于这一幕,官家赵佶早就见怪不怪了,每次老神仙都会先念咒语,再解答问题。

    许久之后,林灵素故作神秘地说道:“天生五德,相生相克,相辅相成。陛下贵为火德,若是祭天,即便是洪水退,也会有损德修。”

    “那何人合适?”

    林灵素又嘟嘟囔囔念了半天咒语后说道:“太子水德,如果太子祭天,洪水必退。”

    “朕,知道了,老神仙下去吧。”

    林灵素听出来了官家语气中的不快,于是就起身起来。在路上他不由得暗自佩服蒋忠的计谋,不管什么情况下,洪水早晚会退,不管官家是否让太子祭天,自己都可以自圆其说,相反,太子是一把黄泥巴掉进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果不其然,道君皇帝对于所谓的太子水德还是有三分忌讳的,内心深处是不想让太子赵桓祭天的,于是就把这件事暂时放到了一边,而是把王黼,高俅等人召集起来,看如何平定江南宋江的二次造反。

    朝臣在朝堂上明争暗斗,都是一把好手,唇枪舌战,杀人于无形,当年百战百胜的战神狄青就是被文官的口诛笔伐给逼得郁郁而终。文官这种伎俩在朝堂上是百发百中的必杀技,可是一旦到了战场上,相约江湖的时候就玩不转了。

    无论是王黼还是高俅,甚至连郑居中,李邦彦,白时中等人都是一个强调,那就是调西军进江南平叛,好像偌大的宋朝除去西军之外,其他的百万禁军都是吃干饭的。

    西线的交战处于胶着状态,一旦西军撤出,那么先前的胜利果实就会化为乌有,损失千万贯的西征算是彻头彻尾的失败。死伤十几万将士,耗费军饷数千万贯,历时数年的西征一旦失败,宋徽宗不敢相信会是什么后果。他想做千古一帝,还想着泰山封禅,又怎么能够接受失败的命运呢?

    关键是,宋徽宗内心深处还是希望童贯最终能够从西线直接回军北上,去夺取幽云十六州,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让西军难下呢?

    官员们七嘴八舌说不出来个章程,太子赵桓唯唯诺诺,恽王赵楷环顾左右而言他,这些让道君皇帝赵佶十分的恼火,他盯着高俅说道:“你掌兵,就来说一下怎么办吧!”

    太尉高俅知道自己绕不开,现在官家问起来了,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海州知府张叔夜可以参与评判。”

    张叔夜这个人还是当初蒋忠推荐给高俅的,这个时候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现学现卖,直接抛出来这个方案,至于是否可行,他心里也没底。

    不是高俅心里没底,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知道张叔夜有统兵的才能,毕竟小小的海州知府距离朝廷太远了,这些相公们谁会在意呢?

    虽然大家不熟悉张叔夜,但是既然高俅提出来了,于是一个个的都说好,很显然这个锅是让高俅背。这群老奸巨猾的文官抱定了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一致同意张叔夜统兵。

    宋朝最大的弊端就是文官集团太过庞大,这些家伙的意见比皇帝陛下的意志都重要。要不然靖康之变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宋钦宗被胁迫去金兵大营谈判,皇后朱琏,太子赵谌被胁迫去金军大营做人质,北宋也不会灭亡。

    知政堂的这些相公集体通过的决议,皇帝是推不反的,只能不打折扣的执行。这次也不例外,即便大家都看好张叔夜,道君皇帝也只能同意。

    道君皇帝赵佶知道再讨论还是这个强调不会有变化的,于是就说道:“既然爱卿都同意海州知府张叔夜出征,那么诸位爱卿看,率军多少合适呢?”

    这个问题难住了这些相公们?在这个时候,大家开始怀念蔡京的好,这样的问题也只有这只老狐狸的回答才能够迎合圣意。这些相公们压根不知道宋江有多少兵将,王庆有多少兵将,更加不知道派多少兵将才能够平叛。

    本章完

第133章 颠倒黑白() 
在不能回答官家提问的情况下,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高俅身上,在这些进士出身的文官眼中高俅就是奇葩的存在,骨子里是鄙视瞧不起的,既然这个家伙自己挖坑,那就自己跳进去好了。

    这个时候高俅是一个头两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怎么知道张叔夜带兵水平呢?在这个时候有点怨恨蒋忠了,当初也不详细介绍张叔夜,现在对于这个海州知府一无所知,又怎么下定论呢?

    当初梁山被招安,张叔夜等四个知府各率三万禁军负责监视梁山军剿灭方腊,压根就没有参加战斗。所以,高俅并不是很熟悉。

    现在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高俅硬着头皮启奏道:“启禀陛下,王庆在江南经营多年,宋江手下又都是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想要平叛至少需要十万禁军,十万厢军协同作战。”

    二十万大军出征,光军费就是天文数字,由此可以看出来高俅的不学无术。地方州府的禁军数量有限,十万禁军如果从大的州府调集的话,至少需要四个地方,如果小的州府调集的话,恐怕需要八九个州府。在大宋朝从一个地方调集十万禁军,只有京城和西线的西军,其他地方都不可能。

    宋徽宗这个书画天子,对于军事也是一窍不通,要是童贯,蔡京在还能商量一下,当然了还有个人可以商量,那就是谭稹,只不过这个家伙生病在家,现在他还是想念蔡京了,有这个老太师在,哪有这么麻烦。

    “传旨,加封张叔夜为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安抚使,节制两路军务,率领厢军二十万平叛。”

    关键时刻,宋徽宗还是看出来了张叔夜这个小小的海州知府统兵的弊端,十万禁军调过去不见得能玩得转,于是就改成了二十万厢军。这个自作聪明的道君皇帝却不知道张叔夜统领二十万厢军出征,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还没有派两万禁军管用。

    圣旨一出,高俅算是长出一口气,虽然前段时间对付蒋忠没有结果,但是现在自己可以腾出手来收拾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

    大雨一直下,汴梁城洪水半月不退,道君皇帝终于坚持不住了,于是就下旨让太子赵桓祭天。

    太子赵桓压根不信这一套,骨子里面是拒绝的,于是就再三拖延,最后在官家的斥责下,这个懦弱的太子终于选择祭天。可能是故意抗争的缘故,他竟然选择了在大相国寺祭天,这下子就彻底激怒了林灵素。

    林灵素这个十足的小人没有想到太子赵桓给自己办难堪,在这个时候,也懒得和蒋忠商量了,于是就发动下面的弟子,信徒开始炮制谣言,来暗中诋毁太子赵桓。

    知道这一幕的蒋忠知道时机成熟了,于是选择了拜会王黼,现在所有的结节都需要在这个八面玲珑的家伙这里化解。

    王黼没有想到蒋忠会来拜会自己,他骨子里是瞧不起这个粗鄙的家伙,可是这个家伙送的礼实在太厚重了,已经重到不能拒绝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见上一见。

    蒋忠这次是大出血了,仲霖堂送给了郑居中,明月楼又要送给王黼,所以这一次一定在政治上有收获,否则就亏大发了。

    夜里,蒋忠亲自拜会王黼。

    在会客室,王黼压根没有让蒋忠坐下来的意思。

    蒋忠内心异常的窝火,明月楼至少价值百万贯,就这都换不来一口茶。他也不客气,行礼之后,径直坐在王黼的旁边,一边喝茶,一边说道:“现在太师不在,王相公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了。”

    “你想说什么?”王黼的脸上依旧没有表情,眼神里面流露出鄙夷之情,他冷冷地说道:“没事的话,你就先回吧,皇城司和六扇门不会找你的麻烦了。”

    在王黼看来,皇城司和六扇门不找麻烦,就是对蒋忠献出明月楼的回报,双方互不相欠。

    世界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呀!蒋忠放下茶杯之后,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还想找皇城司和六扇门的麻烦,这件事情和王相公无关。今天,我想说的是王相公暗地里投靠恽王,拼命地打压太子。这一次太子祭天的事情,可是蒋某一手策划的,算是给你送去一份大礼。”

    “你放肆。”王黼没有想到蒋忠说话这么的不着调,心中就十分的恼火,也抱怨皇城司那群废物,怎么还没有把这个恶棍弄死。

    “不知道聂山出任开封府少尹,算不算一份大礼呢?”

    一个小小的吏部郎中,竟然对开封府少尹这个位置指手画脚,这也太自不量力了。

    蒋忠知道谈不下去,对方也不会信任自己,他就说道:“虽然燕王遥领开封府尹,但是众所周知这只是虚职,真正掌权的却是开封府少尹。不出十日,开封府少尹杜充就会被调走,燕王会推荐聂山的,至于他能不能上位就看王相公你的运作了,好了,不说了,下官告辞。”

    聂山算是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