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老伯。不要这样,没有保护好乡亲们,这是我们的责任,这次让我赶上了,决不会放过这帮土匪!”罗剑赶紧上前把李老汉扶了起来。
“乡亲们都快出来啊!大都督来了!大都督来我们镇了!我们有救了!”李老汉见罗剑并没有否认,几步冲到街上大喊了起来。
听到李老汉的叫喊声。不少人跑了出来。
“大都督来了?可不是吗?土匪可没有这么多的战马!”
“菩萨保佑啊!你说大都督咋就来咱们这个小镇了啊?”
“瞧这些兵,土匪这次肯定跑不了!”
看着街上的骑兵,跑出门的百姓们纷纷议论开了,有的还在街边跪了下来。
罗剑带着锁柱来到刚才的客栈门口,百姓们也纷纷围了上来。
“大都督,你可要给我们做主啊!这些土匪可把我们坑苦了,家里粮食和牲口被抢走了不说,遇到青壮还要抓回山去。”一个五十左右的老汉上前给罗剑躬身行了一礼说道。
“乡亲们不要急,这事我们肯定要管,大家都过来一些,把你们知道的情况都跟我们说说。”罗剑招手让乡亲们围得近一些。
不一会儿连镇子附近村庄的百姓们也来了不少,莫干山镇顿时热闹了起来。
百姓们说的关于土匪的信息既杂且乱,罗剑和黄宗羲听了半天也没听出个头绪来。
就在大家众说纷纭的时候,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几步走到罗剑面前,先是跪在地上叩了几个头,也不起身就跪在地上说道:“老爷,上个月被土匪抓进山里,后来我趁他们不备逃出来了,老爷要剿匪,我给你们带路。”
少年动作很灵活,站在罗剑身边的锁柱都来不及拉他。
“起来,快点起来!你把土匪的情况先给我们说说。”罗剑对少年说道。
少年说的情况跟其他人说的差别不大,但最关键的是他知道这股土匪经常落脚的地方。
“太冲兄,事不宜迟,我想连夜带队去剿了这股土匪,你就在这儿等着我们如何?”罗剑对黄宗羲说道。
“大都督,晚上天黑,土匪逃散了还不好抓,是不是等明天早上再去?再说这股小蟊贼哪用得上您亲自去啊,我带五十人去就行了。”锁柱见罗剑要亲自去,上前抱拳说道。
“大都督。这小股土匪让锁柱去就行了吧?你确实没有亲自去的必要吧?”黄宗羲笑着说道。
晚上罗剑又找来不少人把莫干山的地形作了详细的了解,这才知道土匪基本藏身在竹海一带,这儿方圆面积不小,就卫队一百多人想要围住这个地方可不容易。不过锁柱却自信满满,精锐的满清骑兵都不被放在眼里,更何况这些土匪。
大都督的到来让小镇晚上热闹得不得了,不少百姓给卫队送来不少吃食,也有百姓请卫队到自己家里住下。这些都被锁柱一一给拒绝了,只给战马买了些料,卫队用自己携带的简易帐篷在野外宿了营。
小镇的百姓们早上起来时,发现驻在镇外的队伍已经不见了,只是帐篷还在,显然他们并没有走远。
大都督几人住在小镇上唯一的客栈里,这让客栈的老板和伙计们既高兴又害怕,高兴地是大都督住过店里,以后跟人吹牛都有资本了,害怕的是这么大的官可是第一次见到。万一伺候不好被怪罪下来可就麻烦大了,尤其是开始见到罗剑几人的那个小伙计,黄宗羲注意到他在倒水的时候手都有些哆嗦。
早饭并不太丰盛,只是稀饭加一盆馒头,尽管罗剑要求有些咸菜就行了,老板还是特别炒了几个小菜端上来了。
“这位小兄弟,你怕什么?大都督不会怪你的。”小伙计端菜上桌的时候手还有些哆嗦,眼睛也不敢看向几人,黄宗羲见状笑着对他说道。
店老板站在旁边小心地说道:“大都督,伙计没见过世面。还望大都督勿要怪罪。”
“怪罪什么?来来来,你也坐下一块儿吃吧。”罗剑奇怪地问道。
“大都督请用餐,我们已经吃过了。”老板小心地说道。
就在罗剑几人正在吃着早饭的时候,街上传来一阵马蹄声。不一会儿欢呼声也响了起来。
“来了!来了!”客栈门口围着的百姓见一骑骏马朝客栈疾驰而来,后面几个骑兵押着几个土匪朝客栈走来,大声地喊着。
锁柱勒住了战马,翻身下马把马拴在了客栈门口的树上,几步朝店里走去。
“报告大都督,土匪全部被剿灭。打死了五十六人,活捉一百八十七人,无一人漏网。”锁柱上前给罗剑敬了个礼报告道。
“好!你们辛苦了!被土匪抓的百姓可都救出来了?”罗剑笑着说道。
“大都督,都救出来了,这股土匪可是咱们的熟人呢。”锁柱走到桌前抓起一个馒头边啃边说道。
“熟人?”罗剑诧异地问道,旁边黄宗羲也好疑惑地目光看向锁柱。
“大都督,当初保国公朱国弼不是跟满清骑兵逃了吗?他们在太湖就走散了,朱国弼带人逃进了大别山,最近不知道怎么跑到这儿来了。”锁柱说道。
“朱国弼?我说怎么没有了他的消息,原来是逃进了大别山,抓到活的了?”罗剑点头说道。
“大都督,这家伙怕死,投降得倒快,现在就在外面呢。”锁柱说道。
“带进来我问问。”罗剑说道。
锁柱走了出去,不一会几个护卫押几个俘虏走了进来。当头一人虽然蓬头垢面,但罗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就是朱国弼。
“保国公,别来无恙啊?”罗剑冷冷地朝朱国弼说道。
“啊?大都督是你?求大都督饶过我这条狗命吧!”朱国弼一看是罗剑坐在堂上,不顾双手被绑着,几步上前朝罗剑就跪了下来,头叩在地上咚咚作响。
“饶命?当初你把清兵领进南京城时,你想过今天没有?你到处为匪祸害百姓的时候,你想过今天没有?”罗剑冷笑着说道。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啊!这才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黄宗羲在一旁哈哈大笑,当初扬州百姓对几个汉奸那可是恨之入骨,李沾和刘孔昭被凌迟处死,只是这朱国弼却逃了,现在见朱国弼被抓,黄宗羲心怀大畅。
还有三名俘虏却比朱国弼要硬气不少,尽管双手被捆着,却倔着头不肯跪下,锁柱上前抬脚就朝几人踹了过去,罗剑摆了摆手止住了他。
三人当中个子最小的那人嘴里冒出的话却让罗剑大吃一惊。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六章 狗血的桥段()
让罗剑吃惊的是这名小个子俘虏嘴里冒出的竟然是日语,朱国弼的土匪队伍中怎么会有日本人,罗剑觉得好生奇怪。
审问过俘虏罗剑才知道,朱国弼当初一气逃进了大别山,在大别山里躲了一年多,想逃出去却又不敢,去年以来国防军气势日盛,满清眼看就不行了,朱国弼也断了逃往满清境内的念头。
老在山里躲着总不是事,朱国弼还想找出一条出路。虽然成了丧家之犬,但当初扬州军进入南京城后并未对几人进行彻底清算,朱国弼家的不少生意竟然还在继续做着。
靠着这些生意,朱国弼这两年里倒还不用出去抢劫,这也是南京政府一直没有发现他们的原因。只是当初跟朱国弼逃出的五百多人逃的逃散的散,只剩下了二百多人,当初带出来的战马不敢再用,大部分也被慢慢给卖掉了。
这几年与日本的贸易愈发多起来,朱国弼家的生意也与日本有了瓜葛,朱国弼得知后就想逃到日本去,这才让人去日本联络,没想到日本官府听了此事后竟然有了兴趣,这才派了三个人跟朱国弼的人一起到了大别山。
现在民间私自到日本贸易的商船还是不少,说到底就是走私船只,如果朱国弼就这么悄悄逃到日本,也许真的就被他给逃走了。
但三个日本人来了以后见朱国弼势力很小,顿时兴趣少了不少,安排朱国弼逃往日本也不太积极,这让朱国弼着急了起来。
反正都要赶到海边,朱国弼带着剩下的二百多人开始从大别山昼伏夜行往海边赶,一路上开始不停地抓丁,朱国弼还想在离开中国时尽量扩大自己的势力,他怕自己这点人到了日本会被看不上。
让朱国弼没想到的是,这几个日本人对他开始抢劫和掳掠青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甚至积极参与其中。
只是南方各省联管联防做得不错,朱国弼得手的时候并不多。一直到莫干山也才抓了五十多名青壮,这让他很不甘心,见莫干山地形复杂,范围也不小。这才干脆上山当了土匪一边抢劫和掳掠一边等着海上的消息。
“哼!日本人。锁柱,你安排人把俘虏直接押回南京,尤其把这几个日本人看好了,到了南京交给赖福,以后有用。”
罗剑听到日本人竟然参与了这帮土匪的抢劫。心头更是火起,这让他想起当初卢渭给他讲过关于日本的情况。这段时间事情不少,罗剑还真没想到日本问题上去,现在看来日本幕府表面上看起来很安分,但底下的小动作却更多了。
看来得让赖福加强对日本的情报工作了,现在满清朝廷已经覆灭,安全部的工作重心也该有所转变了。
通过对三名日本俘虏的分别审问,罗剑越发觉得心惊,上次卢渭把日本的情况说得已经够严重的了,但罗剑没想到从俘虏这里了解到的情况比卢渭说的更加严重。
其实日本幕府自从王强带舰队到了江户湾。被迫签订了《江户条约》之后就开始了所谓的振兴计划,这个计划里包括了加强对日本国内的统治,从各个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加强军舰的建造等等。
三个俘虏的供词虽然让罗剑有些震惊,但罗剑震惊之余更多的却是窃喜,现在正愁找不到借口,既然日本幕府自己作死,那就让他们再作一作,如果逼得中国再次出兵,那么仅象上两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肯定不行。再不济也要推翻幕府,扶持一个亲中的政权。
锁柱安排四十人把这些俘虏押往南京,其他人又开始分成三拨散开了,罗剑在莫干山镇吃过午饭就同黄宗羲悄悄离开了。
刚离开镇子不久。锁柱在马上说道:“掌柜的,你看!”
罗剑朝前一看,莫干山镇外卫队驻扎过的地方几百个百姓正跪在地上,李老汉和他刚被救回来的大儿子跪在最前面。
罗剑一看,赶紧翻身下马,朝跪在地上的百姓们跑去。“乡亲们,快请起来!你们这是要让我折寿的啊!是我们没做好,让乡亲们受苦了,何敢劳大家行此大礼!”
罗剑上前把李老汉和他儿子扶了起来,黄宗羲和锁柱也下马把跪在地上的百姓一个个扶了起来。
离开莫干山镇已经很远了,罗剑回头看时,百姓们仍是站在那儿。
“太冲兄,政府宣布废除跪拜礼已经这么长时间了,看来效果并不是很好啊!”罗剑对并骑而行的黄宗羲说道。
“掌柜的,几千年的习惯哪里说改一时就能改了啊,要依我看,咱们的宣传做得也不够,掌柜的,咱们的文工团这段时间光在城里搞些演出,是不是也让他们到乡下演一演啊?他们宣传的效果最好了。”黄宗羲说道。
“太冲兄说得对啊,咱们回去就安排此事。”罗剑点头说道。
莫干山镇离德清县并不远,不到三点钟,罗剑一行就赶到了德清县。
本想在德清县停留一晚的罗剑临时改变了主意,甚至连德清县的城门都没进,因为德清县西门前围着一大群人,显然是等着迎接罗剑等人的。
罗剑对消息传得如此之快感到有些诧异,但罗剑并不想以大都督的身份惊动地方官员,干脆同黄宗羲几人从德清县城边上绕了过去。
时间还早,罗剑一行又跑了三十多里,一气赶到了德清县安溪镇,准备在这儿住上一晚,明天再到杭州郊区。
位于官道旁边的安溪镇离杭州城只有三四十里远,其规模和繁华是偏僻的莫干山镇无法相比的,如果不是因为没看到城墙,罗剑还以为到了哪个县城。
古朴的街道,踏得光滑的青石板路面都说明这是一个古老的城镇,罗剑几人在一家最大的客栈住了下来,上来几个伙计把几人马匹牵到后院喂去了,罗剑几人简单洗漱了一下开始出门找饭馆吃饭。
“掌柜的,就这家‘客又来’吧,看着大气,也很干净呢。”前头带路的锁柱说道。
“行。咱们进去吧。”罗剑一边说着,一边朝左右看了看,右边一家门口二层木楼前挂着不少灯笼,人进人出的很是热闹。还有几个涂脂抹粉的姑娘在门口招揽着客人,门口的招牌上写着“怡红馆”三字,显然这是一家青楼。
罗剑摇了摇头,对这些以前留下来的东西如何处理让罗剑觉得很为难,既不能象前辈们那样一刀切了。也不能象明朝那样完全放开,只能慢慢地解决。
“掌柜的,这样的青楼妓馆大一点的城镇都有呢。”黄宗羲看出罗剑摇头的意思,在旁边说道。
“这个咱们得慢慢来,如果一下封了这些地方,这些青楼女子吃饭都成问题,咱们又没办法给她们安排事情做,只能慢慢减少吧。”罗剑对黄宗羲说道,前辈们的那个年代里妇女的地位已经有很大的提高,很多工作岗位上已经有了妇女。这个时代还不行。
“几位客官您来了!几位是坐楼上还是坐大堂?”伙计上前招呼道。
罗剑看了一眼大堂,周围蜡烛点得不少,光线还算不错,店里虽有几桌客人,但也不算太吵。
“我们就坐大堂吧。”罗剑指着靠墙的一个桌子说道。
几人坐了下来,伙计上前给大家倒上茶,锁柱很快就把菜点齐了。
罗剑正要拿起筷子开始吃饭的时候,饭馆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不一会儿十几人涌了进来。
“都滚出去!都滚出去!我们少爷把这儿给包下了!”一个家丁模样的人一进门就朝店里喊道。
几桌客人一看进来的人,全都悄悄站起身开始朝外走去。一个二十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