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回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猛士回明-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是大都督呢,我好象看到你家锁柱了!”刘猛惊喜地叫道。

    “大都督回扬州了?大都督自从离开扬州后。一次都没回来过呢。”张老汉也是惊喜非常。

    罗剑是有好几年时间都没回过扬州了,他也很想回来看看当初起步的地方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但以前总是脱不开身,前几天到湖北的袁继咸最先回到了南京,有他在南京看着,罗剑终于能够抽几天时间回扬州来看看。

    来看看扬州的发展变化其实是次要的,罗剑这次来主要是来找顾炎武的。

    自从顾炎武主政扬州以来,几乎都没跟罗剑见过面,尽管扬州离南京近在咫尺,但顾炎武几次回南京都碰巧遇到罗剑领兵在外,两人已经有二年多时间没见过面了。

    尽管罗剑这次来找顾炎武的事并非当务之急,也非一日可成,但罗剑一来怕以后忙起来没时间回来,二来怕自己又把这事给搞忘了,这才不顾酷暑和柳兰的劝阻,执意跑回了扬州。

    近三年未回扬州,扬州的巨大变化让罗剑都有些吃惊,街道已经从东门延伸到扬州城外几里远的地方,原先作为一师驻地的军营早就变成了货物集散地。

    宽阔整洁的街道,整齐的房屋让罗剑觉得回到了自己原来的时空,看到扬州巨大的变化,罗剑这才意识到自己几人来到这个时空,不仅摧毁了满清朝廷,而且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

    罗剑这次来扬州是为南京政府的改组作准备的。

    当初南京成立政府被称为“南京临时政府”罗剑是有考虑的,当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明朝遗老遗少的支持,采取的大都还是沿用明朝的称呼,而在实质上有些东西也没有作根本性改变。

    现在全国问题解决在即,政府改组也将提上议事日程。

    但是现在的政府工作模式已经历经三年多,很多人已经适应了这种模式,倘若骤然改变,恐怕很多人思想上都接受不了,就连史可法那里都有些问题。

    罗剑这才想到先从理论上让大家知道现在的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于今后的发展,但理论总结并非罗剑的强项,更何况事务缠身,自己也抽不出那么多时间来思考,罗剑这才想起原本历史上著名的理论家顾炎武。

    罗剑这次回扬州就想找顾炎武好好谈谈,如果顾炎武能够以地方官员的身份总结出一套东西来,那么与实际结合得将会更加紧密,说服力也会更强。

    顾炎武对罗剑的到来也是又惊又喜,在扬州主政已经两年多时间,善于思考的顾炎武已经敏锐地发现一些问题。但这些想法在扬州实在有些曲高和寡,恐怕到了南京也很难有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他一直想找大都督谈谈,但几次去南京都没遇上。没想到今天大都督今天竟然亲自来扬州了。

    顾炎武知道罗剑不喜欢官场上的迎来送往,在城门守卫向他报告大都督亲来扬州的消息后,他并没有召集官员前去迎接,只是自己赶了过来。

    “圭年兄,咱们有好几年没见面了吧?”罗剑见顾炎武只身前来。很是高兴,他这次来本就不欲惊动扬州官场。

    “是啊,大都督,咱们有两年多没见面了呢。”

    顾炎武引着罗剑回到原来的大都督府,自从罗剑和柳兰搬走之后,大都督一直都还空着,罗剑曾要求扬州把大都督出卖出去,买的钱纳入扬州财政,但扬州人没有一个人来购买大都督府,大家都说。大都督在这儿住过,这儿要永远留下来。

    顾炎武尊重了大家的意见,大都督府也还一直按照罗剑他们在时的布置,只是官府安排了些人守在里面。

    晚饭也简单,顾炎武安排人就在大都督府里做了几个精致的小菜,拿来一壶小酒,两人开始边吃边谈。

    罗剑没想到自己想要找顾炎武谈的问题他早有思考,心想这下自己省事多了。

    尽管顾炎武的很多想法在罗剑看来还比较幼稚,但罗剑知道这些思想不过是顾炎武才刚刚开始思考,而且对于现在大的环境来说。能够思考到这一步,已经是极为不简单了。

    两人从政府的架构谈起,一直说到谈到“利国富民”、“善为国者,藏之于民”。罗剑对顾炎武在这个时候就表现了一定的“众治”思想有些诧异,原来他的这些思想要到晚年才逐渐成熟,现在因为环境不同,竟然现在就已经有了萌芽。

    这些天忙碌之余,罗剑也一直也都在思考今后的路怎么走,换句话说。在这个国家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来保证能够长远稳定的发展下去。

    尽管在北京时罗剑跟满清索尼谈判时说过,南京政府的胜利是制度上的胜利,但罗剑心里明白,南京政府与其说是制度上的胜利,倒不如说是先进技术造成的必然结果。

    罗剑知道自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来,仿照的还是以前明朝的内阁制度,只不过把这种内阁制度发展到了一种极致,同时内阁脑袋上没有被压着让人生畏的皇权而已。

    罗剑也知道在现在的中国要想实行民主制度只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梦想而已,想想当初自己在扬州的尝试,现在觉得都有些幼稚。

    但民主毕竟是一种趋势,现在不能并不意味着今后也不能,罗剑知道自己在这个时代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还可以引导整个国家的发展,那么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一些思想启蒙?

    这也是罗剑来找顾炎武的根本目的,罗剑希望顾炎武成为民主思想启蒙的先驱者,政府的改组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思想启蒙奠定一定的制度基础。

    至于哪种民主制度更适合今后的中国,罗剑觉得自己已经考虑不到那么远了,即使自己不回原来的时空,自己同样也会老去。尽管知道今后几百年整个世界发展的趋势,但现在世界已经被自己折腾得完全变了样,以前的经验以后还能不能用上,谁也说不清楚。

    罗剑在扬州呆了三天,这三天几乎都没走出原先的大都督府,顾炎武除了回到扬州政府作了一些安排和交待,也一直呆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两人到底谈了多长时间,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谈了些什么。

    但扬州的很多人都知道顾炎武自从与大都督长谈之后,似乎人都变了许多,除了上班时间,很多时候都在低头沉思,到了晚上更是在书房里笔耕不止。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九章 护航()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柳兰并不知道扬州的顾炎武已经开始了对民主理论的探索,她只知道罗剑从扬州回来后好象变了不少。

    以前的罗剑总给柳兰一种淡淡的忧郁,似乎总在担心着什么,但罗剑这次从扬州回来后,柳兰发现这种淡淡的忧郁好象没有了。

    “兴华,我咋觉得你从扬州回来后变了不少啊?”柳兰是个直性子,更何况是两口子,她是有话就要说出来的,让她憋着那可真是太难为她了。

    “是啊,我也觉得自己有些变了。柳兰,我告诉你,这次扬州之行可没白跑,这些年过去了,到现在我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准确定位。”

    柳兰拉着罗剑的手坐在后花园的椅子上,最近柳兰总是很粘着罗剑,似乎怕他有一天突然会从这个世界消失。

    “定位?兴华,你到底是啥意思?把我都弄迷糊了。”柳兰不解地问道。

    “咱们现在就是郑成功的舰队,咱们的作用就是护航,至于国家这艘大船会往哪个方向驶去,这个将由社会发展和咱们的后人来决定,咱们只要护着她不让她往回倒着走,不让其他的舰船干扰她的正常航行就行了,适当时候咱们给她指指方向。柳兰,你说这样的定位行吗?”

    “护航?”罗剑思维的跳跃让柳兰的思路一时没有跟上,下意识问了一句。

    “对!咱们就是护航。”罗剑很坚决地说道。

    柳兰听懂了罗剑的话,但她也从罗剑的话里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罗剑现在根本没有考虑回原来时空的打算,这让她的心一下安定了下来。

    再过两天郑成功又要带着船队出发了,这次是全新的航线,为了这次远航,卢渭和郑成功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光是为了寻找懂得沿途各种语言的通译就花了很长时间。

    尽管不少商家希望能够安排商船同舰队一起前往阿拉伯和欧洲,但罗剑这次没有同意。这次的商船出海纯粹是为了解决南京政府的财政危急。如果让商家参与进来,卢渭远洋贸易公司的利润必然会打一些折扣。

    为了这次远航,罗剑也是作了最大的决心,不仅“岳飞”和“冉闵”号要前去护航。就连个头小得多的“凤阳”号和“安庆”号也作了改装,老式落后的蒸汽机被更换了下来,火炮也更换成了更新式使用新式zha药的火炮。

    为了准备这次远航的货物,卢渭也是煞费苦心,当然茶叶、瓷器和丝绸还是主打商品。这些东西现在阿拉伯国家和欧罗巴还是极受欢迎的。

    一些新产品也有一些,象座钟、怀表和玻璃制品,甚至连自行车也有几十辆。

    但罗剑在随后却发现了自己忽视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欧亚大陆的海上通道现在并没有贯通。

    此时并没有苏伊士运河,欧洲人到亚洲都是从非洲绕过来的,著名的好望角就是在这情况下被发现的。

    如果舰队想跟欧洲人做生意,现在必须走欧洲人走过的这条航线,而这条航线是以危险而著称的。

    意识到自己出现重大失误的罗剑庆幸舰队还没有出发,赶紧把卢渭和郑成功找来商议。

    让罗剑没想到的是,卢渭和郑成功却并不在意。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打算走罗剑提供的地图上标明的苏伊士运河,同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打了多次交通的卢渭和郑成功都知道地图上的苏伊士运河并不存在。

    他俩都不知道为啥大都督给的地图上在欧亚大陆之间会有这么一条河流,郑成功甚至问过卢渭,“大都督是不是想在这里开一条运河来贯通欧亚大陆?”

    “咱们的船只能够通过好望角吗?”罗剑朝郑成功问道。

    “大都督,在海上航行了这么久,我们遇到的风浪已经不计其数,我们也仔细观察过其他海上航行的船只,发现我们的船只由于使用了蒸汽机作为动力,现在基本都没有挂帆,因此受风浪的影响也是最小的。荷兰人的船只都能过的地方。我们的船只肯定没问题。”郑成功自信地说道。

    “大都督不用担心,我们已经有十几名走过这条航线的荷兰水手,这些人已经加入了我们的远洋贸易公司,有他们当向导。加上大木说的原因,我认为我们这次远航将不会有问题。”郑成功说完之后,卢渭接着说道。

    听了卢渭的话,罗剑有些吃惊,什么时候远洋贸易公司已经招收了十几名荷兰人?

    感觉到了罗剑的疑问,卢渭笑着说道:“大都督。现在来南京作生意的欧洲人多得很,对他们来说,只要有钱赚,他们什么都肯做的。”

    “荷兰人现在在台湾都做些什么?”罗剑问道。

    由于近一年的时间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了对付满朝朝廷上,罗剑对台湾的关注少得多了,此前决定不急着收复台湾,是考虑到了荷兰人在台湾,可以作为同欧洲贸易的一个中转点,现在决定开辟到欧洲的航线,罗剑考虑是不是要收回台湾了,这才有此一问。

    “他们还能做什么?不过是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和甘蔗,主要还是把台湾作为他们贸易的一个转运点。”卢渭说道,他现在跟荷兰东印度公司打的交道最多,对台湾的情况也最为了解。

    “你们俩都说说,现在咱们要是把台湾收回来了,会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利弊?”罗剑听了卢渭的话,知道跟历史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思考了一下这才朝两人问道。

    “大都督,现在要收回台湾,那可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只要大都督一声令下,我们可以在去欧罗巴之前把台湾收回来。”郑成功自信地说道。

    “大都督,我是这样想的,现在把荷兰人从台湾赶走,其实对我们有害而无利。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现在在亚洲已经建成了比较成熟的贸易线路,台湾就是这些线路中的一个重要的转运点,如果咱们现在就收回台湾,荷兰人肯定会受到很大打击。但咱们在亚洲的贸易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卢渭考虑却更全面一些,他的话也引起了罗剑的一些思考。

    尽管有很大的利益关系,但自己的国土被别人殖民统治,这是罗剑根本不能接受的,以前是顾不过来。现在起码海军是可以腾出手来了,只是如何解决主权问题又让利益不至受损,这个得作一些思考。

    “荷兰人有没有宣布对台湾的所有权?”罗剑问道。

    “这个倒没有,但台湾现在的汉族和其他民族的‘长老’都是由他们任命的,台湾的田地都是属于他们所有,他们收的地租非常高,荷兰人还在台湾办了不少学校。”卢渭说道。

    其实听到这里罗剑已经决定必须尽快收回台湾了,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急,收回台湾还得再缓一缓。

    四艘战舰护着二十艘大商船还是按照预定计划出发了,尽管罗剑非常担心这次远航。但同欧洲人总得打交道,不能总让人家到我们家门口闹腾,咱们也得去他们家里看看才行。

    内阁成员陆续回到了南京,只是史可法跑到陕西去了,路途太远,回来还得再过一段时间。

    在这个交通极为落后的年代里,罗剑觉得中国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罗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修铁路。

    不光是罗剑,任民育和路振飞也有这个想法,他们不是觉得中国太大了。而是从已经修好的南京到镇江、镇江到常州的铁路中看到了铁路带来的巨大好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