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士回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猛士回明-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阎应元利用俘虏的宁远城守将骗开了山海关的城门。进入了山海关。不过山海关的清兵倒没有很快投降,城里的战斗一直打了一个小时,海军陆战队才占领了整个山海关。

    阎应元占领了山海关之后,一方面向永平府严密封锁了消息,一方面向永平府方向派出不少侦察兵,多铎率军刚进入永平府,阎应元就已经知道了。

    知道多铎迟早要赶来山海关,阎应元这才布置了把多铎诱进城内歼灭的计划,只是没想到一个象是汉人的俘虏竟然是个满人,就在多铎全军即将全部进入城内的时候出言提醒。让阎应元不得不提前发动埋伏。

    多铎在亲兵的护卫下迅速向拨转马头朝城门跑去,现在城门还没有关上,他还想逃出去。

    如果没有众多亲兵护卫,多铎也许可以在黑暗中混在乱兵逃出城去,但现在他已经逃不了了。

    一群亲兵刚刚护着多铎跑到城楼下,城墙上已经亮起了无数火把,就在火把点亮的同时,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就见多铎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

    这一枪是阎应元打的,本就是神箭手的阎应元练起步枪来。很快也就成了神枪手,整个海军陆战队枪法能够超过他的几乎没有。

    多铎落马让本就混乱的清兵更加乱成一团,而此时从城墙上扔下来的手榴弹开始在清兵中爆炸,而此时图赖已经悄悄逃出了城门。

    刚才进入山海关城内的几乎全是多铎的亲兵。而图赖的几千新军几乎都还没有进城,在步枪封锁和手榴弹轰炸之下,进入城内的多铎亲兵只逃出了十几人,其他人连同多铎一起全都倒在了城内。

    图赖来不及庆幸自己命大,赶紧到城外组织部队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不过此时想逃却已经晚了。

    阎应元早就做好了多铎不进城的准备。就在图赖还在拼命喊着手下将领名字时,山海关城外官道两边已经响起了连续不断的枪声,阎应元在解决了多铎的亲兵之后,迅速率领大队人马追出了山海关。

    黑暗的夜晚受到两面打击的清兵更加混乱不堪,图赖已经根本无法约束部队,清兵一个个就象无头的苍蝇在黑暗中到处乱窜,很快就被一枪一枪打落马下。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说是战斗已经谈不上,乱作一团的清兵根本没有作出象样的抵抗,只不过因为夜晚黑暗,不少清兵弃马逃到两边的山上,海军陆战队为了搜寻他们多花了一些时间。

    俘虏抓得不多,只有二百多人,黑暗的夜晚还是让一些清兵从官道两侧的山上逃了出去。

    城内已经发现了多铎的尸体,这让阎应元终于松了一口气,很快部队也从城外满地的清兵战马和士兵的尸体中找到了图赖,他是被手榴弹炸死的。

    当阎应元派人快马给马应魁报信之时,马应魁正率部队逼近了永平府。

    得知多铎和图赖都已经授首,马应魁哈哈大笑,对赵全和冷允登说道:“丽亨已经把我们的活儿给干了,咱们得尽快把消息送到北京,好让大都督他们安心。”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回南京() 
饶是一路快马加鞭,信使也是三天后才把消息报到北京城,此时罗剑已经有些等不及了,他正准备回南京。

    北京城的内城仍在被严密封锁着,一众满清大臣和汉臣算是被关押在内城,只等南京政府组织调查团对他们进行调查,犯有罪行的还得成立专门的法庭进行审判。

    这几天冯铨写了一篇长长的自白书,为自己投靠满清做了无数的辩解,文章写得花团锦簇,罗剑根本不耐烦看,将它扔了给左懋第。

    象冯铨这样的汉臣还有不少,不少人都还心存奢望,希望南京政府能够象满清朝廷那样“唯才是举”,这其中就有一位“才子”和名人,那就是才名为时人所重,堪与钱谦益相提并论的龚鼎孳。

    龚鼎孳算是明末大臣中的“杰出”代表,后人用“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形容他,气节沦丧,至于极点。

    龚鼎孳写给罗剑的信里一开始就对罗剑极尽吹捧之能事,什么“应天运而降”、“救万民于水火”,到后面竟把罗剑比成秦皇汉武,看得罗剑极为好笑。

    看了这封信,罗剑觉得中国文字真是奇妙,简单的文字竟能堆砌成如此华丽的词藻。

    不过龚鼎孳的马屁却实在没有拍对地方,且不说罗剑作为一个现代人,对诗词的兴趣仅仅停留在欣赏和爱好上,单就罗剑现在的头脑还是十分清醒的,这通马屁只能让罗剑把龚鼎孳更看扁了而已。

    而左懋第在看了这封信后真的就发出了感叹,“其人当有大才,惜乎品行太差。”

    王强今天恰好也在这儿,听到左懋第称龚鼎孳有大才,颇有些不以为然,“左先生,这就叫有大才啊?我也写首诗,左先生你听听,看我是不是也有大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罗剑来不及阻止,王强竟开始背诵了起来。

    左懋第本有些戏谑地看着王强,他以为王强是逗着玩的。待听得几句,左懋第脸色全都变了。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王强还想继续背诵下去,却被罗剑狠狠的眼光给阻止了。

    “小王。怎么停下来了?”左懋第有些急不可待地催促道。

    王强用无辜的眼神看向罗剑,左懋第这才看到罗剑脸色不虞。

    这首词太过惊世骇俗,尤其是下阙,罗剑不想引起非议,只得用眼神阻止了王强。

    “小王,这首‘沁园春’肯定不是你作的,兴华,是不是你写的?”左懋第却知道王强肯定写不出这样的词来,转头朝罗剑问道。

    “左先生,你也知道。就龚鼎孳这信我看起来都头大,哪里还能作出这样的词来?”罗剑苦笑着说道。

    “那下半阙呢?”左懋第看出罗剑也知道这首词,急着追问下半阙。

    “这词只有上半阙,下半阙那人还没作出来呢。”罗剑只得打着马虎眼。

    “真是可惜了,如此雄文,可惜只听到了半阙,可惜了!”左懋第不停地遗憾着。

    诗词的事情总算胡弄过去,议论的焦点又回到了这帮投降满清的明朝大臣们。

    龚鼎孳和这帮汉臣们无非就希望南京政府、大都督不要忘了他们,他们还能够继续为官,而最让罗剑头疼的也是这部分人。

    象冯铨和宁完我那样的大汉奸处理起来倒也简单。他们对以前的明朝和汉族百姓作出的罪行清晰明了,依据其罪行即可对其实施惩罚。

    但象龚鼎孳、时敏、陈名夏等汉臣只不过是气节沦丧,在满清朝廷也是地位不显,满清朝廷任用他们不过是无人可用。临时拿来凑数而已。这些人实际上做恶并不多,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做恶的机会。

    这些人南京政府当然不会再用他们,且不说这些人品行太差,更会在整个国家形成一种极为不好的导向,罗剑在这点上是极为坚决的。

    若以他们曾经给满清朝廷做过事来惩罚他们,在明末这个大环境下。似乎过于抽象,在南京政府现有的法律上也难以找到确实对应的条款。

    大都督令已经颁发下去,效果看起来也颇不错,起码京畿的县府都没有拒绝接收大都督令,各地的治安基本维持得还不错。

    四师和六师已经离开北京开始向河北、山西机动,不过他们的推进速度并不太快,他们还要等十师一起。

    南京最近又运来了一批新装备,尽管四师师长刘定均和六师师长刘雄伍都非常眼红,但罗剑还是决定先将十师全部换装,以后向北进军,十师将作为中坚力量,先将他们装备完整了也好为今后的作战打下基础。

    有了电报机,同南京的联络一直没断,每次发电过去,史可法很快就能回电,罗剑怀疑史可法是不是将电报机房设在他的办公室旁边。

    罗剑要求向北京派遣官员的事情现在还解决不了,组织部长路振飞这段时间一直呆在河南,作为明末的重灾区,这些地区的战后重建和恢复生气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左先生,如果明天还没有消息回来,我准备后天启程回南京,北京的一切事务就劳烦先生多操心了,目前看来只能先维持现状,待南京政府那边抽出人手来,很快就安排官员过来。”

    史可法几乎天天都在催促罗剑回南京,四川那边的情况不是很好,由于李成栋的二军耽搁了十几天时间,洪承畴到了四川之后很快就站稳了脚跟,现在正在重庆一带与二军对峙着,看来仅靠二军是无法解决四川问题了。

    史可法急切地盼望罗剑回去,还不仅仅是四川的问题,这几年一直比较老实的日本幕府最近却有些不安份了。

    至于日本幕府如何不安份,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史可法的电报里却是语焉不详,只说等罗剑回到南京后详说。

    罗剑本来对日本的消息一直十分关注,想让史可法在电报里详加说明,又想想自己不日就要回去,只好按捺住心里的急迫,心道什么事情也不急这十来天。

    左懋第把他的临时办公地点设在满清朝廷以前的户部。这儿也是明朝时期的户部所在地,左懋第当过崇祯朝的户部给事中,对这个地方自是极为熟悉,这才选了户部作为办公地点。

    罗剑给左懋第弄个了官衔。叫做“北京临时事务工作委员会主任”,名字有些长,但意思大家一听都明白。

    除了左懋第当初的北上使团的一些人,罗剑又从部队里抽调了一些军官到了临时委员会,北京这儿摊子不小。人少了可不行。

    等罗剑准备启程回南京的时候,临时工作委员会已经开始挂牌办公,各项工作慢慢也展开了,罗剑觉得该回南京了。

    好消息总是让人觉得姗姗来迟,就在罗剑准备启程的头一天,马应魁派来的信使终于到了,多铎授首和清兵全灭的消息让大家都极为振奋,罗剑也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用电报告诉了南京。

    史可法的回电里只有三个字“好!好!好!”

    显然史可法对干掉多铎是极为高兴的,别人也许不知道,他可是听罗剑跟他说过。另一个时空里,他就是被多铎害了的。

    这个消息的到来让罗剑又耽搁了一天,紧接着阎应元派来的信使也到了,信使详细给罗剑汇报了辽东的情况,罗剑没想到满清的“龙兴之地”现在竟败落至斯。

    思考了很长时间,又在电报里同史可法商量了一番,罗剑决定再成立“东北工作委员会”,把海军陆战队暂时留在东北,等待时机将以海军陆战队为基础扩编为第三军,阎应元兼任东工委主任及第三军军长。一方面主持东北的重建,另一方面继续向北推进,待占领东北全境后再考虑其他。

    罗剑的内心想法是至少把贝加尔湖变成中国的内湖,此时的沙皇俄国已经将西伯利亚全部变成了殖民地。再过两年将会入侵黑龙江境内,至于中国境内发生的极大变故会不会改变这段世界历史,罗剑当然不得而知。

    但罗剑觉得必须把握好这个机会,把七师留在北京其实就是为即将到来的与沙皇俄国的战争作的准备,只是这个想法罗剑谁都没有说过,就连王强也不明白罗剑的意图。王强有些没心没肺,万一他要是嘴上把不住风,把事情提前说出去了,说不定又会闹出什么事儿,罗剑也就一直没有跟他谈过,他这几天还在为罗剑把他和七师留在北京无仗可打有些闹小情绪。

    罗剑启程回南京的这天已经是农历五月底了,天气已经非常炎热,好在罗剑这次是坐船回去,要是骑马肯定受不了。

    运河上船只往来不绝,有南京政府往北京运送的大量急需物资,也有不少商家从南京政府收复京城看到了商机,正将大量商品货物往北方运送。

    看着繁忙的运河,罗剑觉得这条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可能短时间内还无法被代替,而有些河段因为年代太久已经淤塞不少,恐怕近期内得考虑疏通才行。

    怕事情太多忘了,罗剑在自己的小本子记下了要办的事情,疏通运河的事前面被划上了三颗星,这是表示这个事情已经十分紧急,必须尽快办理。

    从北京到南京这一路,船只过了济南,罗剑就明显感觉到了南北之间的差异,就连地里的庄稼从船上一眼望去,南方的要长得好得多。

    而运河两边的房屋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尽管乡村里多以茅草屋为主,但过了济南之后尤其是到了江苏境内,明显的砖瓦房要多了起来。

    这让罗剑又陷入到了思考之中,今后北方尤其是西北的发展必然需要南方各省的大力支持,至于如何操作,罗剑有点迷糊,但想着电脑可以开机了,许多问题可以继续查询,心里倒也不太担忧。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接风宴() 
虽然没有亲自到码头迎接,但史可法对罗剑的胜利归来表示了最热情的欢迎,因为他决定在南京大酒楼宴请罗剑一家人,算是给罗剑接风洗尘。

    这对史可法而言是极为难得的,罗剑很早就跟他开个玩笑,说他是南京政府里最抠门的一个,史可法笑笑并不在意。

    其实罗剑知道以史可法现在的工资待遇不说天天吃饭店,偶尔吃上几次那是完全没问题的,更何况他夫人在柳兰的厂里已经算是高级管理人员,工资比史可法拿得都多。

    但罗剑知道史可法一家人生活仍是十分清苦,有时罗剑都有些看不下去,以前没走的时候经常让柳兰拿钱让张成直接买了好吃的送到史可法府上。

    罗剑给史可法说过,国家这么大,靠你一家人省是富裕不起来的,但史可法说,这些钱总能供几个学生读书,比自己胡吃海喝乱花了要强得多。

    现在柳兰以罗霆为借口把老太太接到府上来住,她实在担心老太太这样下去会营养不良。

    晚上的接风宴除了两家人和刘为民两口子,史可法并没有请其他人,罗剑知道他有些话不想跟其他人说。

    菜刚刚上齐,史可法就把服务员给撵了出去,罗剑和柳兰都觉得史可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