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没有成为首辅是因为王铎的德高望重。******还需要依靠王铎的声望来吸引更多的人一起前往北美。
王铎到了北美之后,一直因为水土不服而长期卧床,过了一个多月才逐渐缓过气来,这中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黄道周在支撑着。
朱媺娖也因为罗剑的交待而对黄道周极为信任,这让黄道周敢于放手去做事。
大片土地的开垦和黄道周软硬兼施的策略让人心终于稳定了下来。二个月后,一个庞大的村落开始在北美土地上出现,工匠们除了留了部分人还在准备筑城材料外,大部分人在士兵们的护卫下,开始出去寻找各种矿藏。
半个多月后好消息就不断传来,铁矿和煤矿陆续被发现,尽管现在并不知道这些矿藏的规模,但以目前的这些人来说,总是足够用了的。
铁矿目前还好,但煤炭却是现在急需的。从中国带来的十几台蒸汽机因为缺少煤炭而一直靠木柴烧火对付着,这让蒸汽机的效率变得极低,煤炭的发现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依靠煤炭的船只也开始在西海岸往来穿梭起来。
一个大型砖瓦厂很快在村庄外建立了起来,卢渭估计再有一个多月,大家就可以告别用木料搭成的简易房屋了。
简陋的水泥厂也很快也搭建了起来,有了燃料,蒸汽机的效率大大提高,尽管还不能象南京那样开始生产种类型的水泥,但基本的已经没有问题。
砖瓦厂建成之后。以前弘光朝廷工部的官员们开始了新都城的设计,新的大明都城被命名为大明城,这是王铎的意见,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久的将来,大明城将在北美大陆横空出世。
听到这里,罗剑知道后来全世界最强大的权力中心华盛顿城将不会再出现在这个时空了。
几千亩播种下的麦苗和玉米已经变得绿油油的,红薯也长出了长长的藤蔓,看着大片的庄稼地,所有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
朱媺娖每天都要带着宫女和护卫到这些庄稼地里巡视一番。很多时候朱媺娖都会对着这些庄稼自言自语,仿佛这一棵棵麦苗就是她的臣民一般,旁边的宫女和护卫并不能听懂她在说些什么。
虽然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还是不断前来骚扰,但在一些新奇物件的诱惑下,加上强大的军队作为后盾,虽然小规模的冲突还在不时发生着,但这些当地土著大体上还能与******的人保持着和平共处。
冲突终究不可避免,起因是庄稼地里的庄稼被这些印第安人糟蹋了近三分之一,而且这些印第安人毁了这些庄稼看起来是有意的,这让一直好脾气、不愿多杀人的朱媺娖终于雷霆震怒。
尽管朱媺娖现在看起来并不象一个君王,但谁也不敢忘了她就是这片新开拓土地上的女王,随着女王的一声令下,三千卫队被集中了起来,一门门火炮也从简易的木头房子里被推了出来。
首要的目标就是离大明城最近一个土著部落,据斥候报告,这些庄稼就是这个部落的人毁掉的。
战斗刚刚进行了不到三分钟,这些土著就开始四散奔逃,这次朱媺娖并没有发善心,可能她觉得毁了这些庄稼跟杀害她的臣民并没有两样,卫队一直追击了七八天,方圆近百里的土著部落被扫荡一空,大量的印第安女人被抓了回来。
抓回印第安女人是郑成功的建议,郑成功很早就注意到来北美的几千人当中,妇女的比例太少,尤其是朱媺娖的三千卫队,不是不准这些人携带家眷前来,而是因为这些人根本没有家,这些人也需要成家立业,有了女人就可以拴住这些人的心。
卢渭已经不知道这次朝廷的大出击到底杀了多少当地土著,追击是朱媺娖的卫队,郑成功的舰队并没有参与。到后来卫队的追得远了,甚至十几个人就追着上百土著能跑上一两天。
过了十几天后,卢渭才得到从鲁城(洛杉矶)和潞城(内华达州)传来的消息,朱常淓和朱以海在这之前就对当地土著采取了血腥的屠杀政策。
听到卢渭说到这里。史可法皱起了眉头,嘴里开始喃喃自语。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罗剑听出史可法是在吟诵《出塞诗》,罗剑理解史可法的心情。但他知道要想殖民海外都免不了与当地的土著发生最激烈的冲突,更何况这次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扎根建国。
罗剑在不在乎他们到底屠杀了多少当地土著,他最在意的是朱媺娖能否在北美大陆扎下根来,即使朱媺娖现在不做这些,如果依原来的历史轨迹,这些几乎土著也将被屠杀一空。
而罗剑知道朱媺娖他们现在这么做,是想在这块大陆上立威,一旦当地土著表示了臣服,屠杀将不会继续,到那时。民族融合将成为主流。
卢渭接下来的叙说证实了罗剑的猜测。
这次大出击之后,一个多月都没有当地土著再来骚扰,直到卢渭和郑成功他们准备启程前往南美收割橡胶时,才陆续有七八个部落来人开始对大明朝廷表示臣服,朱媺娖同意了他们在大明城周围定居了下来。
语言不通是个大问题,想让此时的人们去学当地土著的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让这些土著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字。
朱媺娖专门安排了几十个人教印第安人学说中文,十几天下来,双方终于能够有一些简单的语言交流。
在文字上朱媺娖没有听王铎的意见,而是采取了罗剑的建议。文字一律使用白话文和简化了的汉字,这是为了能够方便更多的人能够识文断字,在朱媺娖和黄道周的坚持下,王铎最终无奈地放弃了使用原大明文字的想法。
砖瓦厂已经建成投产。卢渭和郑成功都决定暂时不去南美州,而留下来帮助朱媺娖先把城墙给围起来。在舰队几千人帮助下,一个方圆巨大的城墙很快就有了雏形。
卢渭和郑成功算算舰队携带的粮食,再不走就不够用了,从北美大陆上收集到的粮食以玉米为主,已经不缺粮的国防军士兵们对这种粗糙的粮食并不习惯。而种下的小麦和红薯成熟期还没到,卢渭和郑成功选择了回程。
终于要分别了,朱媺娖带着王铎和黄道周不仅把郑成功和卢渭他们送到海边,还乘坐“东方女王”号把舰队一直送到一百多里外,这才依依不舍地挥泪告别。
卢渭一直记着朱媺娖告别时的话,“中国是我的娘家,你们千万不要忘了你们的女儿!”
听到这里,史可法的眼圈已经红了,朱慈焕已经哭得泣不成声,朱聿键也是掏出手绢不停地擦着眼泪。
屋里变得沉默起来,所有人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以前那个柔弱的独臂女孩如今将在那块未知的土地上独自创业,如果真的离开了南京政府的支持,以后能不能坚持下去,所有人都觉得心里没底。
大家都把眼光投向了罗剑,大都督的意图将是最关键的,是任由朱媺娖的******在北美大陆自生自灭,还是倾力支持他们,这个决策还得罗剑来定。
“你们都看着我干嘛?全力支持他们不是我们既定的国策吗?”罗剑有些诧异大家的眼光。
罗剑的话让屋里的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朱聿键甚至拉着朱慈焕起身走到罗剑面前给他深深鞠了一躬。
最后商议决定,南京政府舰队的“岳飞”号和“冉闵”号将要参加对满清朝廷最后的攻击,将不再参加下次的远航,护卫船队再次前往北美的任务落到了“戚继光”号和“霍去病”号以及随同舰队返回的“潞王”号和“鲁王”号身上。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吴三桂来访()
以朱媺娖为女皇的大明朝廷在北美大陆已经扎下根来的消息很快就在《中华日报》上被披露出去,以朱聿键为首的北美工作委员会随即也成立了起来,已经在南京呆了一段时间的吴三桂也进入了北美工作委员会。
吴三桂的关宁军被拆得七零八落,但他的身边还是聚集了八千多人,这些人都是在关外就已经跟随他,基本都是吴三桂的家丁,也是关宁军的精锐。八千多人现在驻扎在大校场外的军营里,等待分期分批前往北美。
想去北美追随大明朝廷的人依然不少,尽管年关已到,北美工作委员会的几十个工作人员每天仍是忙得不可开交。
明天就是年三十了,罗剑府门外来了几辆马车,从马车上走下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人,身边跟着一位二十出头的绝色丽人,后面跟着一群家丁,从马车上抬下了不少箱子,正是吴三桂带着陈圆圆到罗剑府上拜访。
吴三桂到了南京之后,心里一直十分忐忑,尽管罗剑已经答应他让他前去北美追随前朝公主,但吴三桂进入了北美工作委员会后,发现想去北美的人还真不少,而且这些人大都是南明以前的官员和读书人,吴三桂仔细算计了一下,觉得要轮到他和他的部队,恐怕要到明年下半年了,心里着急,这才到罗剑府上拜访,想尽快把他的人给安排了。
由不得他不着急,到了南京以后,吴三桂也曾被南京的发展所震惊,也想到处走走看看,看看南京政府到底为什么变得这么强大,但有一次当他走在街上,看到不少南京百姓在远处对他指指点点,甚至听到有人说,“那就是出卖咱们汉人的大汉奸吴三桂。”
“大汉奸吴三桂”,这几个字如同一记重锤重重敲在吴三桂的心里。吴三桂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回到了南京的住处。
罗剑亲自到府门外迎接了吴三桂,不管以前发生过什么,吴三桂能够弃暗投明总是好事,也给以后的汉军将领树了榜样。当然也会使国防军以后的作战行动轻松许多,就冲这一点,罗剑觉得自己也应该去迎接一下。
更何况以后吴三桂到了北美,很快就会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有很多事还要跟他谈。当然得营造一种比较融洽的气氛。
“欢迎吴将军光临啊!”罗剑首先抱拳施礼寒喧道。
“不敢劳大都督迎接,吴某实不敢当啊!圆圆,还不快来见过大都督!”吴三桂赶紧上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这才起身抱拳说道。陈圆圆赶紧上前朝罗剑福了一福,嘴里轻声说着:“小妇人陈圆圆见过大都督。“
罗剑这才打量了一下陈圆圆,应该说陈圆圆确实很漂亮,但在另一个时空里电影、电视上见过无数美女,罗剑觉得陈圆圆比另一个时空里的美女也强不到哪儿去,看起来低眉顺眼,尽管漂亮。但却并不让人心动。
两人寒喧着走进府里,吴三桂回身招呼身边的随从把几个大箱子抬进来,罗剑抬手止住了。
“吴将军,你这是干什么?”
“过年了,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请大都督笑纳!”吴三桂讪笑着说道。
罗剑停住了脚步,转身盯着吴三桂看了一眼,这一眼看得吴三桂浑身直发毛。
“吴将军,你们年后就将启程前往北美。而现在北美最紧缺的就是物资,你把这些东西送给我完全没有必要,我也不会收。我给你个建议,去找郑成功和卢渭了解一些情况。看北美那儿最紧缺什么物资,你用这些钱多去采购一些,这样一来对你们过去之后,对我们的生产,对北美的朝廷都是有好处的。”
听到罗剑说这些话,一直低头跟在吴三桂后面的陈圆圆抬头看了一眼罗剑。然后又将头低了下去,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大都督你就收下吧,吴某还不缺这点银子。”吴三桂还想坚持,却被罗剑一挥手说道:“吴将军,你再坚持这样,我们就没什么好谈的了,这北美你不去也罢!”
吴三桂无奈之极,只得让随从把几个大箱子又抬到了马车上,罗剑这才呵呵一笑,抬手请他进了客厅。
客厅里老太太正和小罗霆玩得兴高采烈,见罗剑领人进来,抱起小罗霆就朝后面走去,走了几步又疑惑地把站在一旁的张成喊过来问了一声,听说来人是吴三桂,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这才离去。
等吴三桂和陈圆圆坐了下来,张成让人倒上茶水就退了下去。
“吴将军,我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话请讲。”罗剑干脆利索地说道。
“这…大都督面前我也不隐瞒了,吴某这次前来,就是希望大都督能够尽快安排我们前去北美。”吴三桂见罗剑并象以前大明的官员一样,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来意说出来了。
“吴将军,你知道我们海上的运输能力有限,上次公主去北美,我们已经集中了全部的力量,你的人太多,恐怕一次是不行的,得分期分批的运送。”罗剑知道吴三桂那儿有八千多人,这么多人恐怕得分三四次了,更何况还有其他人。
“大都督,分批去倒是没有问题,只是这些人留在这儿,军饷粮草吴某是有心无力啊。”吴三桂虽然不缺钱,但要白白养活几千人,那也是没奈何。
“这个问题我和督师商量过了,这些人可以临时参加我们的工程兵部队,参加铁路的修建,我们跟工程兵其他部队一样给他们发工资,你看可好?”罗剑考虑过这个问题,见吴三桂提了出来,就把跟史可法商量的办法给他说了。
“这敢情好,吴某谢过大都督了!”吴三桂见南京政府能够帮他解决这个问题,顿时觉得放心了大半,起身给罗剑躬身行了个礼。
“吴将军不用客气,我跟你说,留下的这些人能够参加工程兵,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也能学到不少技术。到了北美,更需要的是有技术的人。而作战是次要的,这点你得明白。”
“吴某也想到了这点,这才对大都督和督师的关爱感激不尽!只是吴某还有个想法,这…现在却是说不出口了。”吴三桂脸色红了起来。
“吴将军可是想要咱们的步枪?”罗剑一下就猜到了吴三桂的想法。
还没等吴三桂回答。院里传来一阵喧哗声,不一会刘为民带着李月,杏儿挎着柳兰的胳膊,朱慈焕怀里抱着一大堆东西进来了。
柳兰是在自行车厂回来,自行车厂基本已经筹备就绪。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