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驾到- 第2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瞒您说,这样的日子以前谁敢想,也就放在现在,皇上好啊!”

    朱翊钧点了点头“我看你家里养了豚和鸡,年底能卖些钱?”

    “这些都是那个婆娘弄得,庄子上大家都在养,到时候有人来拉走。鸡鸭豚肉全都要,尤其是去年京城新开了那家不少的杀豚菜馆子,豚肉就长得更厉害了。

    这个朱翊钧倒是知道,这还是他的主意。

    之前为了推养鸡养鸭,朱翊钧弄了一个全聚德,烤鸡烤鸭和烧鹅大行其道,各种卤蛋也是卖的飞起,咸蛋更是大受欢迎。

    朱翊钧的皇宫里面,太监宫女甚至都常备咸蛋。

    京营之中,早餐有蛋已经成常例了,一度弄得各种蛋飞涨,甚至连孵蛋场那边都收不到蛋了,全都被拿出去吃了。

    朱翊钧也不得不感叹,一旦开了吃这个挂,汉人的内需就解决了一大部分。

    推广了三年的养鸡养鸭之后,朱翊钧又开始推养猪了,将猪仔抵押给农户,等到卖猪的时候在收取猪仔的钱。当然了,这个事情不能让官府来干。

    为此内务府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衙门,叫做大明畜牧司,人送绰号养猪衙门。

    为了卖猪肉,朱翊钧直接拿出了杀猪菜,在这个时代,猪肉上不得台面,但是朱翊钧必须把它弄得上贵族的餐桌,为此东坡肉都得到了大肆的宣传。

    杀猪菜馆弄得高大上,搭配各种干净新鲜的猪肉,鼓吹起来还是挺火的。

    朱翊钧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你做何营生啊?”

    “回贵人,小人因为要照顾我娘,外出是不行了,刘大爷看小的有些本事,会一些弓马,便让小的在庄学里面教庄子上的娃子们弓马。”

    “每个月有三个银元,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朱翊钧点了点头,这已经不是不错了,这是很好了。

    “庄学?”朱翊钧微微一愣,随后问道“那是何处所在?”

    “回贵人,朝廷前些年不是选址见小学吗?离咱们刘家庄最近的小学在十五里的赵家镇。刘大爷为了方便庄子上的学子读书,便去求见了县太爷。”

    “县太爷准许刘家庄建造一座庄学,一应开销借由刘大爷所出。”

    “庄学也收周围几个村镇的孩子,使得周围村镇的孩子也都有书读。刘大爷还说了,当今皇上喜欢文武双全的人,所以庄学除了教导读书写字,还交一些把式。”

    “虽然都是粗浅的东西,但是练练身子骨也是好的,用刘大爷的话说,不会手无缚鸡之力。”

    朱翊钧听着刘老八的讲述,轻轻的点了点头,心里面倒是对这个刘大爷有些兴趣了。这个人好像有点意思,看得明白,想的透彻,不似腐儒。

第三百一十七章 思考() 
对于刘大爷这种地方乡绅,朱翊钧心里面的看法也挺多,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其两面性的。地方乡绅对时代的作用,有好也有坏,这是不可避免的。

    后世的制度就全是好的?恐怕也未必尽然,这个时代的制度就全都是坏的?想来也不一定。

    前世国家那么多,每种制度都在鼓吹自己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真的是不是优越的,谁又知道?宗族制度的存在是朱翊钧绕不过去的坎,也无法改变的坎。

    这个时代的宗族绝对不是后代人认识之中的宗族。

    同宗同族,同根同源,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太过深重。

    对于这种感情,朱翊钧是认同的,后世即便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经历了各种动荡,汉人的宗土宗族观念还是很强。

    甚至扩展到了乡党乡亲,在国外也讲老乡。

    这种感情维系了这个国家,维系了这个民族,这也是朱翊钧很看重的东西。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改革,因为自己鼓吹一些东西,最终把这些东西给取代掉。

    文化的认同才是根,有些东西不能丢。

    另外一方面朱翊钧也知道,想要对外殖民,打破故土难离,打破宗族藩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这就需要朱翊钧去做一个取舍,做一个平衡。

    至于同年同窗同乡抱团这种事情,朱翊钧根本就没想过去解决。

    后世同学同窗同乡各种抱团都很正常,老乡会同学会都是做什么的?联络感情或许是一方面,但是更多的却是人脉和资源上的一种交流。

    国外大学就有兄弟会,国人还要更含蓄一些。

    刘老八发现说着说着,自己面前这位贵人居然不开口了,开始发呆了。

    事实上朱翊钧心里面在琢磨,怎么才能够将这种宗土观念转变为优势,并且使它产生积极的意义和力量,而不是变得故步自封。

    “或许商帮是一个选择啊!”

    半晌朱翊钧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商帮,这个词汉人绝对不会陌生的,因为他在后世,商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想着想着,朱翊钧自己先笑了。

    好像商帮就是自己这个时候形成的吧?

    商帮这种东西,完全就是结合了这个时代,结合了汉人的宗族宗土产生的机构。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

    到了后世,大家一样会提起浙商晋商秦商等等。

    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粤商也被成为客家帮或者潮州帮,这些人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推上历史舞台的。

    这些大的商帮之中,细分也很详细,比如浙商,他们就分为湖州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萧绍商帮,绍兴商帮(越商),温州商帮,台州商帮,义乌商帮等著名浙商群体。

    这些商帮你放到后世,那也是能人辈出的。

    以宗族土地为基础的土地所有制,以宗族商帮为基础的商业制度,辅以权贵资本主义,基本上就是朱翊钧在这个时代能够想到的最好制度了。

    真要是人人平等,打掉宗族藩篱,废掉族长宗老,朱翊钧估计自己肯定会被推翻。

    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在大明现行的体制下,权贵资本主义,商帮商业,土地私有制,这些都是朱翊钧能想到最合适的制度了。

    朱翊钧这政策别说比后世了,比王莽都不如。

    可是朱翊钧不敢干的太激进,朱翊钧曾经想过,自己这一辈子,如果能够把大明干到民国的样子,朱翊钧就满足了。

    事实上很多人瞧不起民国,但是比起大明,民国强很多。

    有用相对基础的工业体系,能够造枪造炮,能够造船,能够修铁路,这个朱翊钧都觉得未见的能行。商业方面,开阔海外市场,打下几个殖民地。

    农业方面,推广新式作物,让大明熬过小冰川期。

    文化方面,打掉宋儒的腐朽不堪,让大明放眼世界,推崇尚武,不至于在接下来几百年的全球大世之争中处于下风。

    百姓吃饱肚子,不至于发生易子而食的事情。

    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治和商业体系,适合当下的社会和国情。为此朱翊钧思考了整整二十年了,思考了后世各种制度,最后讽刺的是只能选择被后世批评的一无是处的制度。

    因为做主的是皇帝,是国家的主人,而不是这些权贵和商帮,这会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国家权力和公共权力被滥用,但是无法彻底避免。

    朱翊钧自己清楚这一点,但是当下,他没得选择。

    以后会不会爆发民主革命,或者社会主义革命,朱翊钧觉得自己没法管,也管不了。自己的这个制度,朱翊钧觉得维持三百年,应该问题不大。

    尤其是在接下来的殖民时代,这个政治制度会产生一个东西,他的名字叫做帝国主义!

    半晌朱翊钧缓缓的回过了神,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朱翊钧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原因也是因为这个,他有些茫然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富国强兵推行新作物,朱翊钧不会如此的纠结。

    朱翊钧想做的是打下基础,不让自己的改革流于形式,否则大明还会走回老路。

    如何引导,如何确立制度,这才是朱翊钧思考的东西。

    走到今天这一步,朱翊钧已经想到了一些东西,可是又不太敢迈出这一步,因为这一步太大了,朱翊钧不知道迈出去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比如商帮商业,比如权贵资本主义,再比如会不会形成朋党,这些都是朱翊钧要考虑的。

    有了商帮,必然会有朋党,这是免不了的,如何引导,如何治理,这才是关键。不让人家建立商帮,不让同乡互助,强行拆分宗族,朱翊钧是不敢这么干。

    徐文长见朱翊钧回过神来了,沉声说道“要不咱们回去吧!”

    显然徐文长也看出了朱翊钧的状态不太对。

    朱翊钧摆了摆手,然后看向刘老八“你们这位刘大老爷家在哪里?我们既然到了刘家庄,不去拜访一下有失礼数。”

    正在刘老八要回答的时候,外面突然有人进来报告,说刘家庄的刘大老爷来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权下乡() 
听到下面的话,朱翊钧微微一愣,随后笑着说道:“倒是一个有心的!”说完站起了身子说道:“出去看看,到庄学上走一走!”

    事实上朱翊钧对庄学的态度还是很宽容的。

    教育永远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这一点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无法改变的。自己推广普及教育,朱翊钧深知这里面的难度。

    庄学可以看做是小学的补充,是具有大明特色的私立学校。

    至于会不会培养出宗族打手,朱翊钧根本不在意,事实上这种事情根本没法避免。前世的西洋诸国,各种家族非常多,在某一个产业之中,家族称霸非常常见。

    完善的制度才是关键,否则什么人都白搭。

    在后世的华夏,家族虽然不存在了,可是依旧存在很多各式各样的家庭式传承。爹干这个,儿子还干这个,倭国还把这个叫工匠精神。

    朱翊钧走出刘老八家,到了门口就看到了刘大老爷。

    这位刘大老爷五十多岁的年纪,一身青色的长衫,做儒生打扮。见到朱翊钧一行人之后,笑着过来见礼,然后做了自我介绍。

    “我们就是一些京城的闲散人,出来踏春的。”

    朱翊钧笑着给自己这些人做了介绍,当然了,这种话朱翊钧随便说说,刘大老爷也就随便听听,两个人谁都不会当真。

    这位刘大老爷名叫刘堃,身上也有举人的功名。

    “听说刘先生建了一座庄学,白某很感兴趣啊!”朱翊钧笑着说道:“不知道可否有幸去一观?”

    朱翊钧此时的化名叫做白玉,也是有功名在身的年轻才俊。

    刘堃连忙笑着说道:“公子驾临,乃是刘家庄的幸事,公子这边请。”

    虽然不知道朱翊钧的真实身份,可是这排场,这气度,这明显不是普通人啊!关键是刘堃认识那个跟在这位白公子身后的老头,那是徐文长。

    这几年徐文长的可谓声名鹊起,他的所有事情都被翻了出来。

    刘堃虽然不认识徐文长,但是他见过徐文长,见到徐文长的一瞬间,刘堃的心里面就想到了一种可能,这种想法让他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只不过刘堃不敢说,也不敢问,只敢小心的伺候着。

    一行人一边往庄学走,朱翊钧看到了不少人在平整土地,微微一愣,转头对刘堃说道:“庄子上要修什么吗?怎么那么多人?”

    “不敢欺瞒公子,那是族中在修建养猪场。”刘堃连忙说道。

    朱翊钧一愣:“养猪场?”

    “是,养猪场!”刘堃笑着解释道:“是族中和陈记合作的养猪场,族中提供地方和建造猪圈,陈记则是负责提供猪仔。”

    “族中人口比较多,土地有限,耕种也养活不了这么多人。”

    “年前的时候,族中的族老做主,各家出资建了这个养猪场。族中每家都有养猪场的份子,等到年底卖猪的时候分钱。”

    朱翊钧点了点头,心中感慨,自己好像小看大明百姓的创造力了。

    这算不算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农村养殖合作社?

    族中集资,集中养殖,发展畜牧业,由族老主导,很好的模式啊!至于会不会贪污,会不会欺压软弱,这些事情是另外一码事情了。

    至少这种制度是好的,可以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来赚钱。

    “这个记下来,可以推广!”朱翊钧在心里面告诫自己。

    一边想着,朱翊钧一边琢磨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那就是皇权不下乡的问题。除了宗族势力顽固,也有底层官员不足的原因。

    大明才几个官,以前县衙的衙役都得县令自己花钱雇。

    一个县衙十几个人,下个屁的乡,朝廷也养不起,冗官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可是真的很多官吗?想想后世的公务员人数,朱翊钧瞬间就有了计较。

    当然了,想要直接以行政力量推,难度太大了,夺权是要不得的。

    事实上小学的建立就是朱翊钧权力渗透的一步,小学的先生在地方的地位必然是很高的,他们就是朝廷的口舌,可以帮助朝廷宣讲政策。

    公务员出身的老师,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做,在辅以定期的宣讲,让地方百姓慢慢的习惯有朝廷的人在他们身边。

    看到刘家庄办养猪场,朱翊钧觉得自己可以搞一波兽医了。

    反正内务府已经成立了大明畜牧司,让他们搞一批兽医,针对这些大型养殖场推广一下,顺便也可以推广一下刘家庄这种大型养殖场的做法。

    另外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就是医生了。

    官派医官,这个朱翊钧早就想了,或者建立乡村诊所,只不过医生培养太困难了。草药种植也是一个大问题,这几年皇家医院那边就开了两个分院。

    朱翊钧一边胡思乱想,一行人一边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庄学。

    这个庄学并不大,前面是空场地,后面是一排六间房子,侧面还有两栋房子。院子里面栽着树,不少孩子正在里面玩耍。

    朱翊钧没有走过去,也没打算进去看一看,事实上他今天的行程到这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