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驾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驾到- 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京营之精锐,对陛下之忠诚,整个大明没人不知道。

    事实上很多人不知道,除了京营之外,朱翊钧还有一支人马,那就是十二卫。这支人现在被朱翊钧给优中选优,差不多要满员了。

    只不过这支人马是朱翊钧的内库出银子养着的,是朱翊钧的私军。

    这支私军有三个营,每个营三万六千人,三个人总计十万零八千人。京营如果说是朱翊钧的嫡系部队,那么这支十二卫就是朱翊钧嫡系之中的嫡系。

    只不过京营西北之战名声太盛,戚继光名气也太大,这支十二卫反而不为人所知了。

    另外一个重要的点就是朱翊钧一直都在培养的官员,现在的官员想抱团对付朱翊钧,根本就不现实了。无数的官员开始支持朱翊钧,其中虽然以年轻的官员居多,但是力量决对不能小觑。

    很多年轻的官员开始崇拜朱翊钧,认为朱翊钧乃大明百年不遇之英主,大明中兴之明君。很多上了一些年纪的官员也这么认为,这种声望加持在朱翊钧这个皇帝身上,自然是就是声威凌天。

    当然了,这里面有多少是内厂鼓吹的,那就不能乱说了。

    户部尚书值班房。

    张学颜颓丧的坐在屋子里面,脸上的表情很无奈,叹了一口气,把文书放到一边,然后站起身子整理了一下衣服,迈步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紫禁城,文华殿。

    看着面前的张学颜,朱翊钧笑着说道:“你也是来向朕辞官的?”说着朱翊钧走到张学颜面前,伸手把他给搀扶了起来。

    张学颜被朱翊钧这话弄得一愣,随后迟疑的站起了身子。

    “朕舍不得你走!”朱翊钧笑着说道:“你和王尚书不一样!”说到这里,朱翊钧又接着说道:“他只能进,不能退!”

    听了朱翊钧这话,张学颜默然,半晌无语。

    张学颜当然理解朱翊钧这话里的意思,王国光声威太盛,名声太大,资历太老了。他只能致士,不能贬官,给了原官致仕,保全了君臣之义,同时也保全了王国光的官声。

    可是张学颜却不一样,他还年轻,说白了就一句话,他不如王国光。

    对于这样的评价,张学颜也没什么不满的,别说他了,就是内阁几位大学士也没一人比得上王国光的。如果不是他做了吏部尚书,内阁首辅还不一定是谁的。

    “朕想让你去三边!”朱翊钧看着张学颜,开口说道。

    张学颜一愣,去三边?随后他就明白了朱翊钧的意思,有些迟疑的说道:“是军改?”

    朱翊钧点了点头:“是军改!”

    所谓去三边,当然就是任三边总督,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除了太原之外,宣大以西四个军镇,全都归三边总督节制。

第二百六十章 曾省吾回京() 
朱翊钧让张学颜去任三边总督,目地只有一个,那就是军改。宣大的军改早就传出去了,现在大家都知道朝廷议要军改。

    如果说哪里的官军最期待军改,那就只有三边。

    三边太苦了!

    无论是当兵的还是军官,在那边喝西北风吃沙子,朝廷不给拨付粮饷,至于土地出产,那也得有出产。真要是膏腴之地,那还好了。

    连黄河九套唯富一套河套平原都要完蛋了,何况其他的地方。

    军改那是给钱给粮食,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非常期待的事情。朱翊钧原本是不想改那边的,因为那会给朝廷增加很大的负担。

    三边这些年远没有东北来的重要,尤其是在打了瓦剌之后,三边的作用更是小了很多。

    朱翊钧算了很多,但是唯一没有算的就是人心。三边之地,蛮荒苦寒,那里有着最苦的大明士卒,他们在那里苦熬苦业。

    现在朝廷有能力了,那么就应该先紧着他们。

    给朝廷增加负担的事情,朱翊钧现在不太在意了,有了法纪司的抄家行动,肯定能够得到一大笔银钱,足够朱翊钧拿去军改了。

    加上朝廷现在闹出了这些事情,自己也需要一个地方安置张学颜。

    随便找个地方倒是可以,可是张学颜这样的人才就这么闲起来,朱翊钧又不甘心。三边这个位置就很合适,可以把军改的事情给干了。

    至于张学颜能不能干好,这个朱翊钧倒不是很担心。

    张学颜可不是词臣出身,他在辽东干了很多年,那还是隆庆年间的事情,大学士高拱用张学颜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

    在任招抚流亡,充实军伍,整顿战备,与大将李成梁击败土蛮,进右副都御史。

    张学颜在这方面其实很擅长,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朱翊钧相信到了三边之后,完成军改对张学颜来说难度不是很大,朱翊钧相信张学颜的能力。比起曾省吾,张学颜只强不弱。

    为官手段上,张学颜也非常的高超,隆庆年间为高拱所用,到了张居正秉政,他又为张居正器重,后来得到了自己看中,这是一个人才。

    “臣定然不负陛下所托!”张学颜连忙躬身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此去三边,上高水长,爱卿保重。”

    等到张学颜走了,朱翊钧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自己的当务之急是任命吏部尚书。王国光要走,吏部侍郎赵德乾被抓,现在的吏部就只剩下了一个侍郎了。

    剩下的这个人事实上就是朱翊钧培养的后备人选,准备将来接班的,这个人就是沈鲤。

    万里十二年,沈鲤调任吏部,任吏部侍郎,现在也是到了用他的时候了。事实上这个时候,从其他六部调一个尚书到吏部是不合适的。

    吏部乃六部之首,吏部尚书又有天官之称,想要以侍郎之身进阶,很难。

    可是现在也顾不得这些了,吏部三个大员去了两个,现在自己需要的是稳住吏部。沈鲤在吏部三年了,正是合适的人选。

    “张鲸!”朱翊钧叫了一声张鲸:“着内阁拟旨,沈鲤暂代吏部尚书。”

    即便是朱翊钧,直接将沈鲤提拔到吏部尚书的位子上,也是不合适的。这需要一个过渡,暂代就好了,过些日子在扶正。

    这是政治妥协的手段,朱翊钧现在玩的很熟。

    “是,陛下!张鲸答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沈鲤是高拱的同乡,同时还得他的座师,这个人为人很正直,非常得张居正的喜欢,是张居正非看看重的年轻人。

    不过有一点朱翊钧也知道,沈鲤和申时行不和!

    沈鲤这个人为人喜欢钻牛角尖,刚正不阿,与申时行这个喜欢和稀泥的和事佬性格,完完全全的不同。两个人以前同在张居正门下就有多不和,如果朱翊钧任命沈鲤为吏部尚书,申时行肯定会反对。

    只不过现在暂代,这是朱翊钧的权力,现在朱翊钧也不想闹腾,暂代就挺合适的。

    暂代多久,这个就不好说了,没有合适的人选,那就先暂代着吧!

    京城,城门口。

    挑开马车的帘子,向外面看了一眼,曾省吾脸上没什么表情。虽然仅仅离开了京城一年多,可是曾省吾还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看着忙碌的城门口,曾省吾觉得这京城好像又热闹了。

    虽然没有在京城,可是曾省吾对京城的事情还是很了解,他记得他听张维贤说过一次,皇上好像要打造什么大京津,具体的张维贤也不清楚。

    到了吏部交割了文书,曾省吾直接去了皇宫。

    归来之后先去见皇上,这个待遇一般人可没有,但是曾省吾自然是没问题。这边通报进去之后,那边曾省吾就看到了张鲸。

    曾省吾连忙抱拳说道:“张公公,多谢,多谢!”

    张鲸现在的地位非常高,作为朱翊钧最信任和亲近的大太监,掌握着东厂的张鲸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加上出京办案子树立的威信,能让张鲸亲自出迎的人可不多了。

    现在太监们都知道,只要张宏一死,那么张鲸就会成为大明第一宦官。

    “曾大人客气了!”张鲸对着曾省吾抱了抱拳,笑着说道:“皇爷还在里面等着曾大人呢!”说着就在前面给曾省吾带路。

    走进文华殿,曾省吾连忙跪在地上说道:“臣曾省吾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笑着从台阶上走了下来,伸手将曾省吾给搀扶了起来,然后笑着说道:“爱卿辛苦,今日见到爱卿如此健康,朕就放心了。”

    “托陛下洪福,臣身子尚可。”曾省吾连忙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拉着曾省吾说道:“宣府的事情办的不错,朕很欣慰!”说着朱翊钧又接着说道:“这一次回来,要不要休息几天?”

    休息几天?

    曾省吾知道自己没办法休息,京城发生的事情他都知道了,法纪司大发神威,两个侍郎被拿下,吏部尚书王国光原官致仕。

    想到王国光,曾省吾还挺伤感,那是挺照顾他的一位老大人。

    不过谁都有这一天,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透,那么也不用在官场混了。曾省吾做官这么多年,什么没见过,自然不会陷入其中。

    “臣不用休息!”曾省吾开口说道,语气很坚定。

    朱翊钧点了点头,他早就想到曾省吾会这么回答,毕竟现在是什么时候,是曾省吾上位的时候,跑去休息算怎么回事。

    “那好,爱卿去户部吧!”“朱翊钧沉声说道:“户部尚书张学颜去了三边,户部侍郎钱迁被抓起来了,但是户部不能乱。”

    “爱卿去把户部给朕稳住,没问题吗?“

    当然没问题!

    曾省吾以前也做过户部侍郎,去户部问题不大,自己户部尚书的位子到手了,这让曾省吾顿时松了一口气。虽然皇上答应的内阁大学士还没落实,可是一个户部尚书,自己不亏。

    “是,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尽快稳定户部。”曾省吾躬着身子说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那爱卿休息两天就去户部上任吧!”

    “是,臣告退!”曾省吾连忙躬身退了出去。

    曾省吾的尚书衔给了,剩下的就是内阁大学士的位子了,这个位子肯定也要给,这一点没得商量。一来朱翊钧不能做一个失信的皇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来,这也是给大臣们的一个信号,用心给朕做事,恩赏一定不会差。

    这一点同样很重要。

    曾省吾成为户部尚书的事情根本没有引起太大的意外和波澜,大家都知道,曾省吾这一次回来,必然会受到重用。

    在去宣大之前,曾省吾就要入阁了,现在宣大的事情办得那么漂亮,怎么可能不奖赏。甚至有的人已经猜到了,不久之后,曾省吾就要被成为曾阁老了。

    送走了曾省吾,朱翊钧也松了一口气,下一步自己要做的就是安排曾省吾入阁了。

    蓟州的军改也要提上日程了,这个倒是没什么难度,关键是辽东的军改,那是一个大问题。辽东的军改会触动到什么利益?当然是李成梁。

    李成梁现在已经有拥兵自重的趋势了,养自己的亲兵,并且将商民之利全都揽入自己名下,为人也日渐骄横,军改他估计会很反对。

    可是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辽东可是朱翊钧非常看重的地方。

    大明有两大粮仓,分别是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海滨,北达燕山,南抵淮河,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中原地区。

    第二个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巫山向东至海滨,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后世不是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至于秦汉之时的关中、汉中和巴蜀,到了大明的时候,也就剩下一个巴蜀了。巴蜀还不方便运输,根本指望不上。

    剩下的两个粮仓,现在大部分都种植了经济作物。

    比如浙江的桑田,各地的茶叶等等,种植粮食的地方其实已经不多了。随着自己对商品经济的推动,大明的粮食肯定会不够吃。

第二百六十一章 开干() 
    在粮食不够吃的情况,那就需要去寻找新的粮食产地,辽东自然就入了朱翊钧都眼了。东北平原,黑土地,沃野千里!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绝对不是说说的。

    加上丰富的矿藏,各种各样的地理资源,东北就是一个大宝库。药材、皮毛等等,那都是好东西,在加上粮食,朱翊钧都找不到一个不打东北的理由。

    加上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开发,那里将是朱翊钧下一个十年的重中之重。

    想要进行理想之中的计划,扫平草原,打掉女真,吞并朝鲜,这些都是要做的。只不过朱翊钧一直都在等,等待合适的时机。

    修炼了这么多的内功,朱翊钧为的就是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是时候让张维贤回来了!”朱翊钧感叹着说了一句,想改辽东,必然要先改蓟州。蓟州稳定了之后,在对辽东动手,这才是上策。

    蓟州军改完成,李成梁想跳也跳不动,如果他不听话,那就彻底废了他。

    现在这个时候,朱翊钧绝对不会顾忌一个李成梁。自己的麾下虽然算不上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可是也没差太多。

    等到自己全都弄完了,绝对能够吊打一切,朱翊钧有这个信心。

    军改蓟辽,需要一个合适的人主持,这个人自然不能是曾省吾,那么张维贤就成了最合适的人。有身份,有经验,有能力,加上年轻。

    蓟辽的军改,朱翊钧转移到五军都督府,在蓟辽建立大明第一个军分区。

    将文官彻底从蓟辽军区给踢出来,建立完整的军事体系。这是朱翊钧的一次大胆尝试,把蓟辽军分区变成五军都督府直辖。

    把属于五军都督府的权力还回来,打造大明的军政分离。

    地方官不在统御军队,将文武彻底分割。

    随之而来会不会有麻烦,朱翊钧想过,但是他还是决定尝试,因为历史证明,这是正确的路。至于地方武将拥兵自重,搭配着募兵制,这种状况将会大大的减少。

    武将职位不在世袭,改成与文官一样的三年一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