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明月-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如今太后、平原君却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言语中,赵奢已动了怒气。

    虽说按照赵国的制度,大将只有战时才有受虎符出征的义务,平日里不可干预朝政。执政者愿意咨询会问问你,不愿意就将你撂在一边,但那些地盘可是赵奢等人一点点打下来的,骤然割让,老将难免会有想法。

    这项决议,是太后与蔺相如,还有负责外交的平原君三人敲定的,事先甚至都没征求一下他和廉颇的意见,等赵奢知道时,已经迟了。

    赵太后一直知道,赵奢对外强硬,尤其是齐国,这位名将和廉颇一样,认为赵国应当对西面秦国防守,对东面羸弱的齐国大肆攻击,夺取济西济东,开拓疆土,以强赵国。

    此番齐赵结盟,更是赵奢的老对头田单入赵为相,赵太后最担心的就是赵奢不服了,果然,马服君就从紫山兴师问罪来了。

    她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太后,顿时面有不满:“按照马服君的说法,倒似老妇这个齐国公主和齐王、田单勾结在一起,在卖赵国的地,肥齐国的田了?”

    这话极重,赵奢虽然觉得自己占理,也被这句话噎得没脾气,只好垂首道:“老臣不敢怀疑太后,只是……”

    “先王曾经对我说过,为将者总是盯着边境上一城一池的得失。”

    赵太后淡淡地说道:“但执政者,却要看着整个国家,远至四邻。”

    “马服君,局势不比当年了,自从华阳之战、阏与之战后,赵国便与秦国反目,蔺卿曾对老妇分析列国局势,说秦国与赵国,如今不是秦压倒赵,就是赵压倒秦。别看现在的赵国强大,连强秦也奈何不了吾等,可骨子里却是危机重重!”

    “你应知道,我赵国可不比秦国,有四塞之固,崤函之险,进可攻退可守。赵国恰恰是天下之中,四战之地。一旦秦国连横诸侯来伐,赵国将何以应付?到那时,当年齐与秦谋划瓜分赵国的事,恐怕就要上演了。因此,赵国一定要有一盟友。老妇本寄希望于燕,还嫁女到燕国做燕后,可惜燕王忘恩负义,已与赵国反目。那便只能与燕国的死敌齐国恢复关系,如此,赵才不用腹背受敌。”

    她语气和缓下来:“马服君之子是叫赵括罢?是个忠勇的年轻人,他随长安君入齐为质,应当知道,长安君在齐国苦心经营,与齐宫内外结交,又以身体挨了燕国刺客一剑为代价,才挫败了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换来了齐赵之盟,他的苦心,还望马服君能明白。比起赵国的四境安全,些许城池,算不了什么,更何况,济东之地,本就是齐国的领土,交割出去,也是为了取信于齐。等赵齐一同伐燕,从燕国获得的城池,便可作为补偿……”

    “太后深谋远虑!”赵奢感慨道:“是老臣眼光太狭窄了,太后虽是齐人,却是真心为赵国着想,此乃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赵太后露出了笑,心里有些得意,明月教她,再有武将对齐赵之盟不解,就拿这套说辞来对付,果然奏效。

    赵奢看上去是想开了,可在赞叹一番后,他却话锋一转:“但老臣依然有一件事不解,割让如此多领土,还让安平君做了赵相,赵国做的让步已是极大,但老臣却听说,太后竟欲使安平君兼任伐燕大将,可有此事?”

    赵太后的笑容凝固住了,她看着赵奢眼中狡黠的目光,恍然大悟。

    马服君可是一位智将,能文能武,赵国与齐结盟共同伐燕的好处,他岂能看不出来?

    他真正想质问的,分明是田单为将这件事啊!

    一时间,赵太后不知该如何作答了。

    ……

    赵奢走后,赵太后苦恼地用手撑着头,思索他说的那些话。

    赵奢方才语重心长地说道:“太后之所以想让安平君为将伐燕,是认为齐国跟燕国有茹肝涉血之仇,安平君曾在即墨大败燕军,燕人闻田单之名丧胆,以其为将,定能速战速决,大破燕军,也方便与齐军通洽。但老臣却认为不然!”

    “若安平君如老臣所说,是一个平庸之将,善守城而不善攻取,善小战而不善大战,自然无法速胜燕军。若安平君真如齐人所夸耀的,是位天下名将,深明形势,那他凭什么帮赵国进攻燕国?燕赵齐,三国鼎足北方,燕强赵弱,对齐国不利,赵强燕弱,同样对齐国不利。安平君为赵将后,心怀齐国,定会将此战拖得旷日持久,使赵国士大夫之力,耗尽在战壕营垒之中,待车甲羽毛裂敝,府库仓廪空虚,他才会心满意足。如此,赵燕两弱,而齐国得利,老臣窃以为,这才是安平君的真正打算,为赵立功是假,帮齐国从中渔利是真。”

    在满怀恶意地剖析完田单的打算后,赵奢下拜请命道:“太后何不命我为伐燕大将,老臣曾在燕国,为上谷郡守,燕国境内关隘要塞,我了如指掌,我若为将,百日之内,不等诸侯救燕之兵集结,我已占领燕国南境,饮马易水!”

    “百日之内破燕南境,马服君口气倒是不小。”赵太后头一阵发疼,在她看来,赵奢的话虽然有几分道理,但归根结底,这位老将军只是为了争夺伐燕大将的资格,才中伤田单的。

    “打仗便要死人,流血漂橹,也不知这些须发生白的名将们,为何如此热衷战争……”赵太后不由庆幸廉颇被派到太原练兵防御秦国,否则那位脾气暴躁的老将再搀和进来,三大名将就得在朝堂上大打出手……

    没到此时,赵太后就开始怀念丈夫赵惠文王,他当年是如何从行伍之中发掘出这些名将名相?又如何用权势将他们制得服服帖帖的呢?

    “王是王,后是后,牝鸡司晨不可长久,夫君,赵国离了你,还是不成啊……”

    烦恼归烦恼,但眼看秋收已毕,大军已经陆续集结,到底以谁为将,终究还是要定下来。

    赵太后将两个人选放到心中的天平上,仔细称量起来。

    想道赵奢,她就眉头紧锁:“赵奢虽是赵人,极为忠勇,对秦、赵屡战屡胜。但诚如平原君在来信里说的,他立功太多,已胜秦,胜齐,再战胜燕国,他也要成为赵国的田单,功高难封,尾大不掉了。更何况,此人与齐国一向不睦,别到时候伐燕不成,却与齐军起了冲突,反倒不美……”

    想道田单,她的眉毛又舒展开来:“田单虽是齐人,有心怀旧国之嫌,但此番两国都想战胜燕国,派几名副将监军钳制,他应不至于做出害赵之事,平原君在信中也极力举荐田单,若能利用他的威名,让燕军忌惮,不战而退……”当其他人都把燕后遗忘的时候,赵太后却心系自己的女儿,这场仗,给燕国一点点教训就够了,非要像赵奢那样必让燕国损失惨重,那她女儿要如何自处?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让田单为将逼燕军退兵求和,是赵太后更希望的。

    而且,赵国现在的四大柱国,蔺相如、廉颇、平原君、马服君四人里,赵太后最信得过的,还是平原君,其次蔺相如,对赵奢、廉颇这两个跟齐国不对付的武将,就有些成见了。

    田单刚回到邯郸,平原君的信就到了,信中除了说了一些不可让赵奢为将的道理外,还极力举荐田单,认为田单可以信任,信的末尾还还说,正是田单之女,才让长安君化险为夷的……

    一看到这件事,赵太后可来劲头了,终日处理政务的疲倦也一扫而空!难怪问儿子可看上了齐国公主,他都是摇头不答,原来心中另有他人。

    虽然已经习惯了管理国政的生活,但女人就是女人,终究离不开感性。如此一来,本就是齐人的赵太后,便对很可能做亲家的田单多了许多好感,对田单投靠赵国的恳求也信了九分。两相抉择之下,却有些偏向田单了。

    但还是有些迟疑,万一看走眼了,她可要做赵国的罪人,无脸见到丈夫了。

    “不如问问明月如何看此事……”

    虽然政事不问朝臣而问爱子有些不对,但赵太后安慰自己说,儿子在齐国呆了几个月,又一路上与田单同行,最有资格评价他。

    于是赵太后便让宦者令缪贤去将长安君请来。

    明月回赵国后,虽然赵太后一直在为他张罗开府外封之事,但暂时还是以养伤为名呆在宫内,坐着步辇,过来很快。刚入殿,他便满脸是笑,小跑着上来,嘴里甜甜地喊着母亲,一点都没有久别生分的感觉。

    岂不知,他心里却早已骂开了。

    “好你个平原君,好你个赵胜!安平君离开临淄时,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达成了什么密约,你竟如此不遗余力的帮腔!”

第145章 不避亲仇() 
当从缪贤处听说赵太后想要咨询他的意见,又从这位宦者令的只言片语里得知,正是平原君在力挺田单为将后,明月在过来的路上就琢磨开了。

    他必须想明白三件事:其一,平原君为什么要帮田单;其二,田单的真正打算是什么;其三,田单与赵奢谁为将比较有利?

    嗯,不是对赵国有利,而是谁对他比较有利!

    在明月想来,在离开临淄前,平原君一定和田单达成了某种共识,否则,绝不会如此卖力地向赵王、赵太后举荐田单,要以他为伐燕主帅。

    这有悖于常理,虽说将本国统兵之权暂时交给外国将领,也是战国时代的常事,比如二十年前,赵国曾以兵权交予兼任赵相的乐毅,让他统领大军配合燕军伐齐。如今齐燕赵三国敌友关系掉了个个,让田单为将也说得过去,但此一时彼一时,与今日之事,还是有些不同,平原君并不是个糊涂到极致的人,之所以这么帮田单,肯定有他的理由。

    “难道是田单给了平原君贿赂好处?”

    不对,明月摇了摇头,平原君号称天下最富裕的公子,用一般的美色金钱是收买不了他的,权势,只有权势的交易能让平原君心动。而他往日最关切的,自然是怎样才能重新登上赵国相邦之位置了!

    明月顿时眼前一亮:“举田单而黜赵奢,难不成平原君在担心赵奢此番立下伐燕大功后,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春秋之时,晋国的六卿又叫做“六将军”,亦文亦武,和平时协助国君处理国政,遇到战争也要作为统帅出征,那时候的晋国,“将”和“相”是合一的。

    到了战国时,文武分职,将相才被分离,将是将,相是相,内政由相邦处理,军队由将军指挥,如此一来,大臣的权利分散,便于把权力集中到国君手中,使国君进一步集权。

    然而作为一种新创立的制度,这种文武分职并不绝对,历史上,常有文臣受君令为将、率军出征的事例,如惠文王二十八年(公元前 271 年),本是文官的蔺相如便奉命为将伐齐。当然,也有武将在立功后兼摄文相之职,在赵国如此,在秦国也如此,商鞅、张仪、甘茂、魏冉,都是出征立功后才坐稳相位的。

    所以,若是赵奢再度被起用为将,战胜燕国,立下开疆拓土的功劳,加上他之前胜秦、胜齐,一份重赏是少不了的。考虑到他已经是顶尖的封君,功高难赏,转而离开军职,入朝为相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一位功勋老臣,又是赵氏宗亲,他的资历、功劳还不甩开平原君三条街?到时候若赵奢有为相之意,平原君拿什么和他争?

    “所以平原君就要全力阻挠赵奢为将,这一点上,与田单不谋而合……”

    想通这一点后,明月摇了摇头,为平原君的短视和赵国内部的勾心斗角而遗憾。

    时过境迁啊,当年赵奢还是平原君举荐的呢,赵惠文王时代,为了配合惠文王“异论相搅”的目的,平原君还一度与赵奢站到一块,与出身低微的草根将相廉颇、蔺相如争锋相对。可如今随着赵惠文王死去,蔺相如罢相,这种敌对就没必要了,平原君也是时候与赵奢反目。

    这其中关系,真叫一个错综复杂,光是想想,明月就能感受到赵国朝堂的水深,在外人看来,他与平原君是一伙的,这对叔侄一起完成了齐赵之盟,极其亲密,可实际上呢?

    明月只是把平原君当做盟友之一,如此而已,他现在还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公子,若想真正在赵国朝堂立足,并影响到未来国策,还是得广结强援……

    如此想着,他也步入了赵太后的凤台偏殿,收起这些心思,脸上露出了十六岁少年的阳光灿烂,甜甜地喊了一声“母后”,便走上前去,向她行礼问安……

    ……

    “吾儿不必多礼。”赵太后看到儿子这么快就来了,别提多高兴了,拉着他又问了一番身上的伤可好了?

    “母后请看,儿已完全大好!”说着明月举起双臂舒展他瘦巴巴的肌肉,显示自己的健康。

    看到儿子无恙,赵太后眉梢上满是喜色,但又心疼儿子去齐国一趟高了,也瘦了,便让他坐下,让侍女布食,笑眯眯地看他吃了些点心后才问道:

    “今日让你过来,却是想询问你一件事,齐赵之盟,是你与平原君一起撮合的,如今两国将出兵伐燕,平原君大力举荐了齐安平君为将,你看如何?”

    明月将一个蘸了蜂蜜的糯米糕子吃了一半,故作吃惊地呆了半响,才咽下糕点道:“军国大事,儿一个没有实职的公子封君,本不便过问。但母后,如此一来,安平君不就兼任赵国将相一职了么?极文武大权于其一身,如此是否妥当?安平君毕竟刚到赵国,突然得到如此重用,老臣们是否会心服?”

    他没有像旁人相劝那样,反复强调田单的齐人身份,因为赵太后自己也是齐人,那样反而会引发她的共鸣和厌恶。

    果然,赵太后没有产生不快,而是有些惊讶地咦了一声:“你认为以安平君为将不合适?”

    “儿并非是怀疑安平君的用心,只是安平君初来乍到,就帅师十万去出征千里之外,胜了还好,若是损失惨重,该如今对国内父老交待?到时候百姓一定会抱怨执政者用错了人,安平君倒是可以甩甩手回齐国去,招致抨击的可是母后啊。”

    赵太后道:“安平君不是名将么,且曾经在即墨大破燕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