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而言之,“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等等,单拿出来自然是片面和狭隘的,但从总体上看,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立强盛不可或缺的因素。光凭革命家的鼓动和宣传能够摆脱列强的压榨欺侮吗?没有长时间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方面的艰苦创业和艰苦的量的准备,革命固然能推翻一个旧社会,但新社会的形态又会是什么模样呢?
而阿发的问题看似简单,却隐含了这样的思想和判断。就象鲁迅先生说到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难道就因为从事的工作不同,做事的方法不同,而不把他们看成是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
而在中国古代,“革命”的意思很窄,只指改朝易姓。革是变,命是天命。这一词义,两三千年里都没有变化。
直到一**零年前后,晚清王韬的《法国志略》才第一次使用了现代语义的“革命”、“法国革命”。由于“革命”的现代用法初进中国时和法国大革命的关系,以及这个字眼在本土原有的语义,使它从一开始就有两种色彩,一是暴力,二是正义。特别是后一点,使清政府只说“乱党”,“贼党”,“叛党”,而绝不愿使用“革命党”这样的虽然已经流传开来的字眼。
既然“革命”一词已经有了新的语义,那便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造反和叛乱,更不应只以排满和推翻清廷为最终目的。而且,革命未必是济世良方,建设也不是打家劫舍。
其实,阿发的思想还没有说得这么深,也没有理解得如此透,在查理宋听来也颇有些诡辩的意味。但阿发的态度也算是表明了,革命他不反对,但他搞实业、发展实用科学,也是革命的一项工作。也就是说,阿发起码暂时是不准备参与查理宋所希望的那种革命。
“若是要具体的理论,陈先生可以看看这个。”查理宋不想轻易放弃,从书中挑出一本递给阿发,赞扬道:“有农功,又有工功,还有铁路、机器,实乃是济世之作。”
阿发不好太拂查理宋的面子,便拿过来翻看着。显然,在他看来,上面所说的并不新鲜,什么广用机器、多开工厂,什么以农为经、以商为纬,什么大修铁路、四通八达……只要对列强国家的历史情况有所了解,写出这些并不是很难。
“其实,这就是职业革命家,或者说是政治家和实干家的区别。”阿发看得很快,因为很多内容并不需要仔细琢磨考虑,但他与查理宋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是不同的,“这些东西是革命家或政治家写的,目标高远,前景乐观,却是鼓动和宣传。但要实现,却需要具体而细致的办法,需要各种职业和特长的实干家去艰苦奋斗。更重要的是,需要巨量的资金。请问,资金何来?”
“我不否认实干家的作用,但没有远大的理想,如何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查理宋很有些失望,因为没看见阿发欣喜若狂、拍案赞叹,但他依然耐着性子解释道:“革命需要北辰,现在已经有了,有志之士自然要追随他,支持他,拥护他,为最终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也就是思维模式和思想理论是不同的。阿发自然也不例外,最突出的表现则是尊重却不迷信权威。况且,所谓的革命的北辰的这些理论,对阿发来说既不新颖又不具体,缺乏吸引力。
“既然查理不否认实干家的作用,那我就先争取做其中之一吧!”阿发笑着说道:“争论是大可不必的,总有时间去证明谁对谁错。对了,今天我想与查理商量一件事情。简单地说,就是我想开家报馆,想请查理的华美印刷厂承揽印刷这一块。”
见阿发岔开了话题,查理宋也就不好再说下去。何况,阿发虽然没有明确的承诺,可也没有明显的反对,还把这些书都留下了,看来似乎是可以争取的。
而阿发的后世思维使他更讲求实际,尽管他也不否认理想的作用和革命的必要性。但他着重的不是那种放嘴炮的高瞻远瞩,而是显得有些不够热血激进的脚踏实地,就象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区别。令人炫目激动的目标固然可以有,但如何实现的手段和方法在他心目中似乎更加重要。
第六十八章 谨慎应对,取巧之法()
所以,他还要观察,还要研究。革命,别人倡导的革命,或者说查理口中的北辰所倡导的革命。究竟是空中楼阁的幻想,还是指路的明灯;究竟是空洞抽象,还是切合实际;究竟是气势恢宏的史诗,还是好梦难圆的神话。
用阿发心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国内国际的各种情由如此复杂,国家积贫积弱到如此程度,又岂是谁谁豪气一笔就能定论成真的?”要做大事,不是看说得如何天花乱坠,更要看具体如何去做。而国家的强盛,则更需要踏实做事的人。
“陈先生,没想到你还精通德语和法语,真是了不起。”查理宋无意中瞥到书柜上的几本杂志,表示出了惊讶的神情。
“谈不上精通,略懂而已。”阿发谦虚地笑了笑,“都是些有关科学方面的期刊杂志,几乎没有政治方面的。”
现在确实达不到精通的程度,但很快便将有新的提升。这得益于阿发头脑的日益聪慧灵活,之前的大脑如果是一个小卧室的话,那现在就是一套三居室。不仅是记忆空间的大幅拓展,记忆的时间和速度也变得异常惊人。过目不忘,或许有些夸张,但也相距不远。这就使阿发能够学得更快,掌握得更多。
当然,依靠着阿发的眼光,他最主要的收获是从这些期刊杂志中得到了很多自己可资利用取巧的资料。
比如当诺依曼兴致勃勃地给阿发介绍着最新的医学证明,割除包皮是合乎健康的预防措施时,阿发却只对德国化学家哈伯正在进行的合成氨研究感兴趣。还有一种名叫“阿托西耳”学名氨基苯胂酸钠的染料,在治疗非洲昏睡病时能够杀死人体内的锥体虫,使病人免于死亡,但眼睛却会因视觉神经受损而失明等等。
在不起眼处寻找机会,或者说是在别人还未发现其价值时率先挖掘,永远是穿越者投机取巧的专利,并且百试不爽。
合成氨可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件,是使大气中的氮变成氮肥的、永不枯竭的廉价来源,能使农业生产依赖土壤的程度减弱,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当然,它还能用来制造烈性炸药,是恶魔发起战争的动力。
而“阿托西耳”呢,虽然正遭遇抗菌和抗病毒药物研发上常常遇到的困境,即药物杀死病菌的同时,也会使患者致残甚至杀死患者。但它的衍生物之一,却是梅毒的特效药砷凡纳明又叫606。那可是世界上第一种抗菌类化学药物,也开了化学治疗的先河。
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从头脑中搜寻而出的相关资料,阿发有信心在这两个领域先于外国科学家取得进展或者得到利益,而这也将使财富和声名之门向他打开。虽然从化工转向医药颇有难度,但在能够聘请到细菌学家或疾病专家合作的情况下,困难是完全能够解决的。
“为什么多是德国和英法两国的,美国的科技落后了吗?”查理宋并不太了解科学界的情况,只是好奇地问道。
“现代化学的发展以法国为先,然后是英国,现在呢,则是德国的水平最高。”阿发沉吟了一下,解释道:“德国的光学工业很先进,能够制造出精良的显微镜进行物质或细胞等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德国的染料业现在居于垄断地位,更证明其合成化工的世界领先。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我当然会选择向德国学习,同德国科学家或企业合作,甚至是用利益交换来获取化工厂所需的设备和原料等等。”
“利益交换?”查理宋有些不解,但显然表示出了一定的兴致,追问道:“陈先生能说得详细一些吗?”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这不同于购买简单机械、招募工人、短期培训便能开工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在目前的中国,阿发即便有好的想法,也因为种种困难而无法实现。就比如说合成氨吧,他上哪找高温高压的实验环境,上哪制造耐酸碱、耐高温高压的生产容器呢?
“合作是首选,但要让人家把工艺或设备卖给你,便要体现出价值,短期的、长期的,能让人家觉得有利可图。”阿发讲述了很多,这其中的无奈也让查理宋感到黯然,“空口白话是没有用的,在资本家的眼中,利益才是最现实的。而牺牲也是不可避免的,专利授让或者是生产权的许可,这是一个不错的筹码。”
“国家落后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令人痛心。”查理宋摇头叹息,说道:“发明专利是智慧和心血所凝,不能独家保有,却要与人共享,余也替陈先生感到惋惜。”
“与其惋惜,倒不如在资金上给予帮助。”阿发象是开玩笑般地调侃道:“募股的事情,查理不准备投资吗?”
“投资当然可以。”查理先是痛快地答应,然后又建议道:“只是余资财有限,恐不能令陈先生满意。如果陈先生能在商业会议公所进行募股的话,也许会大有收获。”
1898年,清政府下令各省设商务局,1902年2月,在盛宣怀的授意下,严信厚在上海筹组成立我国第一个商会组织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并被委任为首任总理,宗旨为“为华商生命所系,集帮商,排众难,期必成”。
“这个不是很容易。”阿发摸了摸头顶,苦笑道:“一来化工厂的投入十分巨大,收益却不是立竿见影;二来那些商会董事很是保守,与我恐怕不太相合。”
说到底,还是化工产业对于国人比较陌生,而现在的商家大贾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的光明。当然,更主要的是对阿发这个新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信心。阿发对此比较清楚,在没有得到更大的声名,让人们寄予更大的希望之前,奢望获取大金主的青睐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查理宋也了解其中的难处,特别是不相合这一点,他特别有同感。就象他是林肯的忠实信徒,而这样的思想在目前的中国还是太新了,上海商业会议会所的成员尽管也有很多涉足于近代的工商业,但思维模式却还是陈旧迂腐的。
第六十九章 工会设想()
作为兴中会的执行理事之一,查理宋看好阿发的名声和新派作风,年纪又轻,极有潜力股的能量和前途。但阿发对他的暗示顾左右而言他,既不吹捧崇拜革命,也不贬低鄙视,只是暂不参与。
可阿发在话中也透出了大概的意思,观察,阿发还要观察审视。当然,阿发答应了会参加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并表示愿意与大家多做交流。
对此,查理宋也不好勉强,毕竟这也算是有所收获,阿发没有表现出什么畏惧和厌恶的情绪,还是很有争取的可能的。
庆生聚会圆满结束,孩子们吃饱喝足,拎着抱着自己喜爱的玩具高兴地回家了。小喜有了面子,心中喜悦,说了会儿话便回到自己房里,屋子里便只剩下了阿发和彩凤等人。
新雇的女佣是个瘦骨嶙峋的姑娘,是阿郭的一个远房亲戚,在缫丝厂做过工,十个指关节又红又肿,有些笨拙僵硬地收拾着杯盘碗筷。而阿郭平常并没有照顾她的意思,经常有些傲气地斥责呼喝,这让阿发十分不解。
“招工的事情可以再拖一拖。”彩凤喝着茶水,向阿发汇报着工厂的准备情况,“又有逃荒的饥民过来了,工钿会非常便宜。”
这个世界又显出了它悲惨凄凉的一面,阿发无声地叹了口气,思索着说道:“多招些饥民吧,工钿不是问题,不必太精打细算。我再取些钱给你,买米继续开粥棚。嗯,也算是提前打响咱们旅沪华人工会的名声。”
“无论你给他们什么,永远民不会够的。”彩凤无奈而又真实地说道:“我家以前住在运河边的一个村子,每年都能看到有饥民经过。”
“他们经过你们村子时,村民们是怎么对待他们的?”阿发微皱着眉头问道。
“大家把东西都藏起来,把门窗都关好。”彩凤停顿了一下,又解释道:“我妈妈说,要是他们进了屋子,会见啥偷啥。地里也要派人守护,否则,他们会把庄稼,甚至是青苗都拔掉吃光,村子里的人也要挨饿了。”
关心、帮助别人也要自己有能力啊,否则就得硬下心肠,冷漠地说一句“他们又不是我们家的人,我们自己的麻烦已经够多了”。阿发有些明白阿郭的心理了,他苦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明天你接待一下珍妮特,济罗生堂可能要给里面那些苦命的女人找些工作,让她们能自食其力,能安排就尽量都安排了吧!”
“好的。”彩凤点了点头。
“明天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半晌,阿发解释了一句,然后看着彩凤笑道:“想问就问嘛,声音怎么象蚊子那般小?”
彩凤愕然,自己只是心里有疑惑,可明明没有说话呀?
阿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比较吊诡的事情,他沉吟着缓缓说道:“明天是我入红帮的日子,时间短不了,估计要到深夜才完事。”
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正当商人即便不加入帮派,成为“生意白相人”,也要对帮派势力敷衍一下。所以,阿发说加入红帮,彩凤也不觉惊讶。她当然也猜不到阿发的真实目的,以为只是为了日后经商办厂方便,递个贴子,在红帮挂个名而已。但她也有一些担心,毕竟现在的青红帮争斗,阿发会不会身陷其中呢?
“青红帮争斗得很厉害,你看准了要入红帮?”彩凤微皱起眉头,询问道。
“两帮争斗也不过是头领的事情,对门人影响不大。”阿发随口安慰道:“放心好了,打打杀杀的事情我不参与。”
“那就好。”彩凤放了心,起身说道:“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嗯,今天辛苦你了,早点回去休息。”阿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