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之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之第三帝国- 第4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本日本陆军里面主张西进的人也有不少,毕竟这些家伙几十年来满脑子考虑到就是这事儿。但是6月份开始世界革命把他们给吓着了,苏联红军那么牛逼啊,坦克数以万计!连德国人控制的华沙都被他们硬攻下来了。

    而且,日本驻德国的军事观察员还仔细研究了德国缴获的T…31和KV…1坦克。最后得出结论:日本所有的坦克,哪怕在1000米的距离上都禁不住它们一炮!而日本所有的反坦克炮,即便在500米内都无法击穿它们的正面装甲。

    这还怎么打啊?光是苏联远东方面军就有百万之众,坦克好几千辆!日本陆军拿什么去打?根本打不过啊。

    所以“日本乃信义之邦,当恪守中立条约”的论调就渐渐占了上风。

    西进不考虑了,至少在日本完成虎式坦克的引进和量产前是万万不能考虑的。

    不过日本陆军也不能就这样闲着。西进不行,还有南下,南下澳大利亚!

    这个澳大利亚看上去地盘蛮大的,资源听说也挺丰富,如果能占领下来是可以作为日本帝国的万世之根本的。最重要的是,澳大利亚没有可怕的苏联红军,只有战斗力不咋地的美军和英军——在菲律宾,在马来亚,在缅甸,在夏威夷,英美陆军可都是日本陆军的手下败将。看上去是很好欺负的!

    不过要欺负英美夺取澳大利亚,大规模的陆战还是要打的。因为有确切情报显示,美国人在夏威夷失陷后就一个劲儿往澳大利亚运兵运武器运辎重。而且根据德国提供的情报,在美国输往澳大利亚的武器中就有许多M4“谢尔曼”重型坦克(30多吨的谢馒头对日本而言就是重型坦克)。

    要击败这种“重型坦克”,根据苏德战场的经验,靠半米长的刺刀是肯定不行的。用牵引式的反坦克炮效果也不是很好,因为美帝运去澳大利亚的大炮和自行火炮数量也不少。在苏德战争中,没有装甲防护又不大能机动的中等口径的反坦克炮是很容易被自行火炮摧毁的。而击败“重型坦克”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一种更厉害的坦克或是坦克歼击车。

    而这样的车辆,日本肯定是没有的,现在日本陆军战场部队的主力车型是97式系列的中战车,15吨的车辆扛着1门57mm短管炮或47mm的加农炮,500米距离上都打不穿T…34的正面,估计也对付不了M4坦克。而M4坦克的76。2mm炮肯定能在1000米距离上把97式揍趴下。

    所以带队在苏德战场上参观坦克大战的日本战车专家,陆军机甲整备学校校长细见惟雄少将就提出了要仿制德国坦克或突击火炮。一开始他想要虎式坦克(日本人什么都想要最好的),在得到了赫斯曼的批准后,这个日本鬼子又在白俄罗斯战场上看到了“犀牛”仿佛也不错,于是又提出要购买2辆“犀牛”去参考。

    赫斯曼出于日德友谊的大局考虑,不仅同意提供2辆“犀牛”,而且还额外卖了2辆“黄鼠狼”2坦克歼击车、2辆“黄蜂”自行火炮,甚至还有2辆刚刚定型的Sd。Kfz。234型八轮式重型装甲车(就彪马或美洲狮的基础型)。

    顺便提一下,“美洲狮”轮式装甲车(实际上是基础型,不过赫斯曼还是给它起了“美洲狮”的代号)出现的比历史上要早的多,主要原因当然是需求巨大——历史上40年也开始研制了,不过因为需求不大,所以拖拖拉拉到43年才投产。

    但是现在德国控制了中东,意大利和法国控制了北非。而且非洲作战和印度作战也都提上了议事日程,另外德国还在南美洲的圭亚那插了一脚。在这些地区,德国面对的敌人没有大规模的装甲部队(除了英国在印度的第7装甲师有少量没有用的巡洋坦克),因此德国也不需要给派往那里的部队配属大量几十吨重的大坦克。重量轻、机动性好、维护保养比较方便的“美洲狮”八轮重型装甲车的用处显然更大。所以“美洲狮”也就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研发项目,得到了比较充足的资源,进度也快得多。

    而这种“美洲狮”轮式装甲车实在非常合适当下的日本陆军。现在推出的“美洲狮”只是装备了20mm机关炮的基础型,历史上这种轮式装甲车可是能装备50毫米L/60火炮和75毫米L/48火炮的。这几乎就是一辆轮式坦克啊!

    所以赫斯曼让国防部兵器贸易局把设计中的装备50毫米L/60火炮和75毫米L/48火炮的方案一并给了日本。并且强烈建议他们进口和仿制该类车辆。

    同时,赫斯曼还向日本人大力推荐“黄鼠狼”2坦克歼击车。并且建议日本陆军利用现有的97式中战车的地盘安装75mm口径突击加农炮(德制或日本仿造),形成日本自己的“黄鼠狼”。

    这实际上是个非常讲良心的方案,因为机械化装备实际上是个“易耗品”。只要开动起来就会有磨损,使用的时间久一点各种故障就难免了。要打起来的话,对维修和零部件的需求就更多了。

    如果德国向日本人提供一些他们无法“吃透”的装备,比如虎式坦克、犀牛坦克歼击车或者在战场缴获的T…34坦克、KV系列坦克,日本人是无法大量使用他们的(这种东西可以给日本参考,但绝对无法让他们大量使用)。否则光是维修和后勤的压力就足够把日本机甲部队的指挥官急死了。

    所以日本陆军与其装备一堆很难使用的高档坦克,还不如装备一些和日本工业实力相适应的实用型机械化装备。

    ……

    “大将阁下,服部君,这次本官的欧洲之行获益良多,不仅拿到了德国最强大之虎式战车的样车和图纸,而且还有了在短期内提高日本战车实战效能的方法。”

    细见惟雄少将是随船押送从德国采购的装备一起回来的,除了“老虎”、“犀牛”、“黄鼠狼”、“美洲狮”和“黄蜂”之外,他还从德国带回来了KwK40型75mm坦克炮的样品和图纸,还有KwK40型75mm坦克炮使用的各种弹药的样品及图纸。

    所以他见到杉山元大将和服部卓四郎中将的时候,是相当得意的。

    “哦?”杉山元点点头,“是装备虎式坦克吗?”

    “不是虎式,而是改装97式中战车,可以将它们改装成类似德国‘黄鼠狼’坦克歼击车的式样。就是把炮塔拿掉,将一门KwK40型75mm坦克炮安装在97式的地盘上。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足以支撑在昭和18年实行澳大利亚陆上作战了。”

    97式中战车是1937年定型,1938年开始少量生产的日本标准的中型坦克。从1940年开始,因为战争迫近的缘故,日本开始加紧生产97式中战车。40年生产了361辆;41年生产了512辆;从42年开始又生产97改,截止9月份共生产了402辆。加上38年、39年的产量,差不多有1400辆97式和97改,现在还能用的97式和97改超过1000辆。其中97改的性能还凑合,有一门纸面数据不错的47mm炮。而97式则照着“黄鼠狼”坦克歼击车的样子进行改装。因为“黄鼠狼”是10吨左右的轻履带战车,97式是15吨左右的战车,因此仿造“黄鼠狼”进行改装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另外,“美洲狮”轮式装甲车因为是一台汽车,生产制造的难度比坦克小了很多(相对日本而言,日本战前也没有发展拖拉机工业的必要,而轮式车辆还是能够自产的),仿造应该不难。所以细见惟雄少将也有一个生产“轮式突击炮”的想法,以“美洲狮”为基础,生产日本自己的“东洋狮”。(未完待续。)

第729章 后继无机() 
“轰!”

    炮声在千叶县日本陆军战车学校内的大操场上响起。这是一辆采购自德国的“黄鼠狼”2型坦克歼击车在开火,48倍口径的75mm火炮射出了使用乌合金弹芯的高速穿甲弹。只是霎那间,弹丸就准确的命中了1000米外一块垂直摆放在水泥基座上的厚厚的钢板。

    “有效击穿!”

    负责查看射击结果的一名军官飞奔过去,看了眼被弹丸贯穿的钢板,然后用力挥动手中一面旗帜,大喊了起来。

    “幺西!”

    观看“黄鼠狼”2型坦克歼击车射击的日本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满意地点点头,冲着身边的傻瓜元和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说:“如果能在1000米外击穿美国M4型战车的正面装甲,那么陆军方面应该是没有问题了……明年应当可以执行南下澳大利亚的作战。如果陆海军能够通力合作,帝国又可以大大的开疆辟土了。”

    “首相阁下,陆军没有问题。”杉山元嘿嘿笑道,“已经和三菱公司还有大阪兵工厂的工程师讨论过了,用15吨的97式中战车肯定能改出比‘黄鼠狼’更好的歼击战车。具体的设计工作年内就可以完成,昭和18年6月底前可以完成300…500台车辆的改装。现在只需要从德国进口几百门Kwk40型75mm战车炮就行了。”

    德国人用9。5吨的38t和7。2吨的2号都能改出“黄鼠狼”,日本人用15吨的97式去改自然没有困难了。不过日本现在没有合适的75mm火炮,只能先进口德国的Kwk40型,然后再进行仿制。

    “不过生产97式歼击战车总是权宜之计,”东条英机说,“对虎式坦克的研究还需加快,要尽快吃透虎式的技术,然后再以虎式为基础,开发出世界第一的重型战车!”

    “哈伊!”杉山元眉开眼笑,大声应答。

    日本人向来喜欢“世界第一”的东西,现在海军有“大和”级这种世界第一战舰。陆军又岂能落后?怎么也得造出世界第一战车吧?

    实际上,在引进虎式坦克之前,日本陆军已经在开发100吨级的超重型坦克了。不过这种代号为“百式”的重型坦克因为步子跨得太大,脑洞同样也太大,根本没有实用的可能,只能算是一个科研项目。这也是日本陆军想要引进虎式坦克的目的,有了虎式作为基础,日本要开发出“世界第一”的坦克也就容易多了。

    东条英机又笑着冲海军大臣岛田点点头,“岛田君,18年下半年发动进攻澳大利亚的终极作战,你看有把握吗?”

    澳大利亚现在是日本帝国南下的终点!在夏威夷作战后就提上议事日程了。

    不过那时日本皇军要攻打的地方太多,而且夏威夷作战以及稍后进行的一系列南下作战的燃料消耗太大,几乎让吴军港的油库见了底。

    另外,南下澳大利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稳扎稳打的过程。

    首先是拿下俾斯麦群岛和所罗门群岛主要岛屿的控制权,进而掌控俾斯麦海、所罗门海以及珊瑚海。然后再拔出美澳军队在新几内亚岛上的重要据点莫尔兹比港。而在控制了所罗门群岛和莫尔兹比港之后,通往澳大利亚的门户就完全被日本掌握了。之后实行澳大利亚上陆作战也就成为可能了。

    而现在,日军已经牢牢控制了俾斯麦群岛,还在新不列颠岛上的拉包尔大兴土木,准备将之建成日本在南太平洋的大据点。日本陆军第8方面军和海军东南方面舰队现在都驻扎在那里。

    至于所罗门群岛,现在也基本被日本控制。这个时空美国丢了夏威夷,又在大西洋上被德国海军一顿暴打,根本无力去和日本争夺瓜达卡纳尔岛。所以图拉吉岛、瓜达卡纳尔岛等所罗门群岛的重要岛屿也被日军控制。

    而美军在南太平洋上的前沿据点则在瓜岛东南500多海里的圣埃斯皮里图岛(属于瓦努阿图)和圣埃斯皮里图岛附近的新喀里多尼亚岛。这两座大岛加上澳大利亚东海岸罗克汉普顿、格拉德斯通、唐斯维、凯恩斯,还有澳洲大陆东北端的约克角,以及莫尔兹比港,共同构成了美澳军队在澳大利亚东部的防线。

    如果日本海军能攻破这道防线,战争就要在澳洲大陆上打了!

    不过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在东条英机问他有没有把握的时候,眉头却是皱起来的。

    “首相阁下,”岛田繁太郎说,“如果要在18年下半年发动澳洲作战,海军的确有些困难。如果能把南下澳洲的时间提前到年内,海军的把握则更大一些。”

    “哦?这是为什么?”

    岛田摇摇头说:“因为海军目前所倚仗的零式战斗机正在日益丧失先进性,而后继机型‘14试战斗机’不大成功。”

    “14试战斗机”就是后来的“雷电”战斗机,是堀越二郎(零式的设计师)设计的零式后继机。但是这款飞机却远远不如零式那样成功,除了俯冲性能较好、防御能力较好,火力强大,可以安装大功率发动机之外,就无法和零式相比了。而且在试飞中还发现这种飞机的驱动轴容易断裂,可靠性也很成问题。

    “14试战斗机”不成功的情况,东条英机也有所耳闻。实际上日本陆军的二式战斗机(钟馗)同样无法让人满意,现在不得不一边开发新的战机,一边设法引进德国技术进行改进。

    “可否考虑从德国引入新式飞机?”东条英机提出了建议。

    岛田却连连摇头,叹息道:“首相阁下,实际上德国自己的新式舰载战斗机Fw…190T型机也不大成功。如果不是拥有2000匹马力的BMW801S发动机,这型飞机肯定已经失败了。可就算是勉强成功的Fw…190T,它的盘旋性能和低空性能也大大不如零式。”

    Fw…190T就是福克公司在Fw…190A…4的基础上进行大改而来的舰载机。虽然还用了Fw…190的名号,但实际上它的Fw…190A…4的区别很大,气动外形进行了较大修改,使之能在航空母舰上起降。而且还增加了内部油箱的容量,设计了可折叠机翼。

    但是经过了诸多改进之后,福克公司和德国海军航空兵还是非常遗憾的发现这架飞机在中低空的格斗能力不如福克零式,航程更不能和后者相比,爬升则是不相上下。只有高空性能、俯冲性能和载弹量超过福克零式。因此这种飞机根本不可能取代福克零式,只能作为福克零式的补充存在。

    最后这款飞机被当成了中高空护航飞机被德国海军航空兵接收,据说最大的作用是和Ju288配合,使得后者能够在7000米的高度上投放弗里茨…X遥控滑翔炸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