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再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再起-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时间滴答滴答继续流逝,在一个初夏的上午,阳光明媚,杜祯怀揣着刘永的诏书,手持代表天子的节杖,连同太常、尚书台派遣的出使贰官在两百名右羽林军士护卫下,迤逦而行,最终消失在南下的官道尽头。

    刘永没能亲自去送别杜祯,因为同样的上午刘永驾临虎步营,在这里会见他的将军们暨检阅虎步营将士。

    有位圣人讲得好:枪杆子里出政权。

    刘永新近即位,自然要去军方露露脸,刷刷存在感,告诉一下将士们:咳咳……注意啦注意啦……那个,皇帝换人了啊!

    蜀汉军队分为左、中、右和前后五军,这五军并非战时征召的郡国兵,而是常备军是真正的精锐力量,虎步营分左中右三营,隶属中军。

    通俗的来讲,古代动则十数甚至数十万人的大军团作战,其中真正的职业军人最多几万人而已,他们才是整个大军的脊梁和中坚,勇猛而沉着,善战而不冲动。其余的大部分人不过临战征召的农夫和地方军。

    汉代军制,每部两千人设部校尉一人,秩比两千石,军司马一人,秩比千石。而后部营相通,所谓的“营”也即是“部”。

    虎步左中右三营每营两千人,合计六千余人,置虎步监统管,而现任的虎步监是——都亭侯向宠

    虎步营虽是中军,但营盘并不设在成1都城中,更非皇宫脚下,而是处于成1都近郊。

    虎步营大营

    刘永一身赤色戎服,腰配天子剑,步履铿锵地行进在营道上。他的将军们在其身后紧紧追随,一个个姿容伟岸的身影犹若一段段巍峨不破的城墙,他们都有镇东将军赵云、镇南将军辅匡、平北将军马岱、讨逆将军吴懿、兴汉将军吴班…………

    自打进入大营,刘永好奇的眼睛就在不停打量这个时代的军营、部队,他发现这时期军队扎营的时候是按编制分区的,并且各区之间有大道相通,营门和大帐之间会有空场用于军队列阵。所以,集合时各部队直接在本区的大道上列队,行至中军大帐的空场上列阵即可。

    今日刘永视察虎步营,三营将士早早披挂完全,带着武器列阵恭迎皇帝。

    虎步营,顾名思义,步兵营,虎步营三营士兵全为步卒,唯有将校才拥有马匹代步。另外,刘永发现,虎步营士兵多披甲持戟,腰胯短剑;其余则为弓弩部队,但持弩者的数量远远多于弓箭手。

    刘永猜测,盖是因为弩上手容易,不像弓箭手需要长期训练,随便拉出一名汉军士兵简单操练后便能持弩而发。再者,蜀中地域狭小、物资贫乏,弩箭短,弓箭长,做出一支短直的箭比做出一只长直的箭更简单和节省材料。

    “汉军!”

    “威武!”

    “汉军!”

    “威武!”

    将士们将剑戟互击发出金铁交鸣之声,排山倒海的山呼响彻云霄,高昂的呐喊层层回荡,虎步营用男人的铁血之音像他们的皇帝致敬!

    刘永绷着脸,冷眼注视着他的将士,尽管他的脸上的表情很强硬,竭力作出一副硬朗的样子,可微微颤抖的左手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激动。

    这,是他的军队,是他的倚靠,赳赳武夫,国之干城!

    他们是刘永安身立命的基础,是他觊觎中原的依仗!

    受将士们的感召,刘永挺起胸膛,大步走在营道上,右手拔出天子剑遥刺虚空,左手握拳一次次敲击在胸膛上,发出低沉的闷响。

    “汉军!!威武!!!”刘永没有露怯,大声的回应。

    检阅毕虎步营士卒,刘永在一众武官的簇拥下前往校场,于途中下令:朕今日观兵虎步营,兵容甚伟,朕心甚慰。令内帑出资,凡赐酒两升,肉两斤,五合白米,博饼二张。

    刘永的内帑,或者说蜀汉的内帑主要是刘备从荆州带来的黄金白银,以及地方郡县的献纳组成。

    嗯……原来历史上,刘备死后皇帝的钱袋子便由董允掌管,刘禅几乎没有经济大权。在董允、费祎、蒋琬这帮人在世的时候,刘禅的欲望长期处于被压抑状态,后来终于熬死蒋琬、董允,费祎也遭曹魏降将手刃,继任的姜维不管朝政,只可劲儿北伐,于是挣脱枷锁的后主使劲儿纳宫人,使劲儿修池子、修宫殿,在黄皓的撺掇下拼命公费旅游……玩得那叫个不亦乐乎……

    明显,刘永现在也未收回财政大权,但刘永可不准备窝囊前半辈子,没有钱的皇帝谁鸟你呀——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刘永虽然初即位,但他的小动作一直不断,比如今日上午本来是约见将军赵云,但他却一股脑叫了留在成1都的大部分将军汇集虎步营,开个趴体。

    为的就是告诉所有人,别以为哥年幼你们可以放肆到连哥一天上几次厕所都管!哥虽然年轻,但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

    皇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现在他经将犒赏的消息晓谕全营,他不信董允还敢忤逆自己。如果他敢对自己的谕令充耳不闻,那刘永也说不得撕破脸皮,将其除职了。

    咳咳……那个……读者大老爷们,求票票,求收藏…………

    拜谢!拜谢!拜谢!

    三遍不解释。

第八章 曹丕之殇(求推荐,求收藏)() 
洛阳,偃师县

    六月北方已进入夏季,炽热的太阳高挂在天上肆无忌惮地释放着它的热量,河水被晒得发烫,大地焦烤得冒烟。

    所有人都在咒骂这个鬼天气,炎炎夏日实在令人讨厌,许多农夫山民都猫在家里或树荫下纳凉,但大批的曹魏公卿、朝臣以及他们的嗣君曹睿却顶着烈日出现在了邙山附近的首阳山下。

    白色的孝服,白色的灵幡,一眼望不见头的白色送葬队伍…………

    一个月前,洛阳的皇帝死去,在位七年,他名字叫作……曹丕……时年四十岁!

    这位魏国的开国皇帝这样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后宫淑媛、昭仪以下的妃嫔悉遣还家,与其骨肉团聚或嫁人。墓址选首阳山东丘墟不食之地(没有种植作物的荒地),因山为体,不封不树,不建寝殿、园邑,不修筑神道;不随金银铜玉。

    依照曹丕生前的遗愿,魏国的君主和臣子们,将他们的大行皇帝葬在首阳山南麓的山坡上,那里面向阳光,终日不阴。

    这一切都按照曹丕《终制》的要求,简殡薄葬。

    因此,首阳陵构造极为简单,钊山为陵,不封土不植树,也不建陵寝园地,神道等,地表没有任何痕迹。陵中建筑毫不侈华,随葬品以瓦为主。

    这位魏国的文皇帝,曹操事业的继承者,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下葬,轻轻的走正如他轻轻的来,化作一抷黄土,长眠在这天地间。

    抚军大将军、辅政大臣司马懿立身土沟里,注视着曹丕的灵柩缓缓被抬入首阳山山体之内,厚重的孝服压在身上,汗如雨下,司马懿却不管不顾,只默默杵在那里。

    镇军大将军、录尚书事陈群瞧见好友的异样,略微犹豫,还是踏过杂草荆棘,提步走来。

    “仲达。”

    司马懿未回头,嘴角抽了抽,喉结上下滚动几下,嘶声道:“长文(陈群)啊……文皇帝……就这样去了……”

    “唉,文皇帝其寿不永,早有预料啊。”陈群也看向首阳陵,叹了口气,他能理解司马懿对于曹丕的复杂情感,人生一生几十年,知音难觅,知我者何人?信我者何人?

    别人陈群他不知道,但对司马懿而言,当是曹丕无疑。

    曹操临终遗言:懿藏雄豪之志,有狼顾之象。令曹丕不要重用他。

    但曹丕很欣赏司马懿,总是回护他,因此而得以提携。再此之前司马懿一直是饮水机守护者,边场打酱油的存在,也是从那时起司马懿才真正进入曹魏中枢,曹丕下诏说:“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

    又诏说:“吾深以后事为念,故以委卿。曹参虽有战功,而萧何为重。使吾无西顾之忧,不亦可乎!”(将司马懿比作自己的萧何)

    凡曹丕出征,必命司马懿留守,内镇百姓,外供军资。(相当于刘备去世前的诸葛亮)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司马懿略带伤感,张口而念。

    这是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时,曹丕感怀其父的《短歌行》,当年曹丕三十四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可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魏太子竟然已经生出华发,未老先衰的征兆已然突显了。

    司马懿回头和陈群1交换了一计眼神,作为当年亲历漩涡中央的人们,他们当然清楚曹丕早衰的背后实情。

    那就是…………储位之争!!

    少年时的快乐时光与后来的世子之争给曹丕带来的心理阴影形成鲜明的反差,先有曹冲,后有曹植,旷日持久的储位之争压迫得这位曹操嫡长子喘不过气来,虽然最终他还是胜了,可那是以透支身体和精气为代价的。

    代汉后,曹丕肩负起曹操统一天下的遗志,有一颗匡扶靖乱的雄心,可惜他的文治武功远不及他的才气,和无数建安人一样,繁华的梦想如镜花水月般消散……

    “文皇帝驾崩,南方很快又会骚动起来。长文,作为辅政大臣,我们要替文皇帝看好大魏的江山社稷。”

    “当然如此,仲达是说西边会有事?”陈群毫不怀疑司马懿的判断

    “非也,蜀贼国弱民疲,必不敢进犯我大魏,我们应该防患的是………吴贼。”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这个夏天的司马仲达满心所想的是不负曹丕的重托,此刻的他挖空心思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亲手埋葬这个他曾今守护的王朝…………

    **************************************

    虎步营校场

    此时,校场之中已经布置了坐席与几案,几案坐席数步之前还有挂架悬挂着山川河洛图。

    苍首皓发的赵云一直紧随于刘永身边,此刻微微欠身对刘永道:“自去岁以来,丞相在军中治戎讲武,今日请陛下一观。”

    “善。”刘永稍颔首,这当然他知道,为北伐作准备嘛。

    待刘永与诸将坐定,一位三十多岁,浓眉大眼的武将大步跨行至山川河洛图前,向刘永们一抱拳,朗声道:“臣虎步营左营校尉胡济拜见陛下!见过诸位将军!”

    “胡卿,请试讲武。”刘永明白,今日由他给自己讲武,示之一笑。

    “诺!”

    “引兵深入敌国之地,与敌人冲军相当,敌众我寡…………”

    赵云做于刘永左侧,马岱、吴懿坐于刘永右侧,一边听胡济讲武,刘永一边同赵云谈话。当然,他也想同马岱、吴懿讲话,但相比之下他还迫切渴望多同赵云接触。

    除了因为赵子龙英明神武、义薄云天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赵云一直握有兵权,赵云身居中护军一职,主持中军武官选拔、监督管制中军武将。要知道当年汉中之战,黄忠名位皆高于赵云,却必须由赵云受符节,他才能领兵出战。

    况且是赵云刘氏的死忠,刘永当然要多在他面前表现表现自己,拉拢人心啦。

    “赵公可知胡济生凭?”刘永问赵云

    “胡济,字伟度,荆州义阳郡人。其人与丞相相交甚密,为人不避嫌疑,敢于直言。丞相将他和崔州平、徐庶及董和相提并论。”

    前世刘永对这个胡济没太注意,现在听赵云这么一说有点了然了——这胡济掌握中军一营,摆明了诸葛亮亲信嘛,后世未闻其名声,看来多半是德行有余才干不足的人物。

    讲到胡济,就不得不说一下诸葛亮的用人和蜀汉三个政治派系。

    曹丕篡逆,刘备称帝,中国正式进入三国时代,再到刘备驾崩刘禅即位蜀汉的原从集团差不多都死光光了,像张飞、关羽、孙乾、糜竺、简雍之类,掌权的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集团。

    这个时期,遍布蜀汉朝堂重要职位的很多都是荆襄人士,相比与益州本地土著——益州世家豪族来讲,这些人有一个明显的标签——外来人。

    蜀汉是个地方政权,这是否认不了的,没有广大地盘来安置所有人,蛋糕就这么大,可偏偏外来人却划走了最大的那一块。

    一群外来人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掌握生杀大权,身为本地人却只能分得些残羹剩渣,所以后来益州豪族怂恿刘禅投降的动机就很明显了——宁为大魏一个州,不做蜀汉一个国。

    所以诸葛亮用人多用荆襄人士,多用其德而少看其才。

    当然,刘永也明白这是保持蜀汉统治,维持政治稳定的唯一之选。任人唯亲永远是主流,任人唯贤只有在政治地位稳固的时候出来晃荡一下……

第九章 骑兵!马镫!() 
侧身与赵云聊了几句胡济,刘永又偏头同马岱、吴懿讲话,并询问了一些他们关于骑兵方面的问题。

    老实讲,在同这些将军们谈话之前,在刘永的传统印象中,蜀中是个盆地,四周山陵起伏,地形极其复杂,恐怕并不出产战马。

    然而刘永得到的事实却和他的臆断大相径庭,蜀汉不仅出产马,还出产宝马,不仅完全供给本国的军用民用,还大量出口到东吴,蜀汉是东吴骑兵坐骑主要供应地之一。

    马岱和吴懿告诉刘永,南中(云南)自古是出战马(滇马)的宝地,此外阴平、武都二郡也产马,那是白马羌盘踞的地方,朝廷和他们交易也能获得马匹。

    因此,国家的军队当中还存在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例如中军的虎骑营,便是一支骁勇的骑兵部队。

    “那我军当中可有大量骑兵?”

    “我军虽有骑兵部队,但所占比重并不多。”马岱

    拥有大量的战马,却未大规模组建骑兵,刘永有点反应不过来,问道:“这是为何?是骑兵太贵吗?”

    “战马娇贵,需要呵护照料,人吃马嚼所费也多。再加之骑士选拔困难,要求骑手双腿夹马腹,还能纵马绝尘跨沟壑,冲敌险阻,能达到这些十人中未必有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