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8师团()
“将军!”史迪威很快就敲开了韦维尔办公室的大门,他几乎是得意洋洋的冲着韦维尔叫道:“我们不能让你把物资转投到非州!”
韦维尔满脸疑惑的看着史迪威,说道:“乔……”
“因为中国人还坚守着密支那与日军战斗!”史迪威打断了韦维尔的话。
“什么?”韦维尔满脸不信:“中国人还在密支那?不可能,就算密支那有中国人,那也只是一支不成气候的小部队……”
“不,那是第五军!”史迪威打断了韦维尔的话:“一共有四万余人,他们在密支那一带构筑起了坚固的防线!”
韦维尔张大了嘴巴,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乔,你应该核实下你的消息!”
“这错不了!”史迪威十分乐见韦维尔的惊愕和意外,他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我甚至已经与重庆方面取得了联系,确认了这一点!”
韦维尔脸色不由一变再变,这时的他已经相信这个情报的可靠性,英国方面还不知道,仅仅只是因为英军已经从缅甸撤出而且英国与中国的联系也很少。而美国就不一样了,美国现在是中国外援的主要来源,中国会在第一时间把情况告诉美国。
韦维尔还想再说什么,却又被史迪威打断了。
“将军阁下!”史迪威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你该清楚一点,日本人的野心绝不只是缅甸,而且我也得到可靠的消息,日本人已经与印度的独立势力取得联系,很明显,他们还在用老一套,就像利用缅甸人一样利用印度人来推翻你们的统治。如果形势再发展成像缅甸一样一发不可收拾,那只怕不是将军甚至也不是伦敦方面希望看到的。但是,如果支援中国人在密支那守下去的话,那么这一切很有可能不会发生!将军阁下觉得如何呢?”
沉默了许久,韦维尔才不甘心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韦维尔知道就算自己反对也没用,因为这些物资是美国人的,另外英国现在及将来都需要美国的援助,于是英国无法改变任何符合美国利益的战略,甚至还必须迎合这些战略,否则就会遭到美国在物资方面的反制。
眼前,支援密支那就符合美国的利益,因为那会把日军相当多的飞机、坦克、大炮、步兵都拖在缅甸而无法转移到太平洋战场上去。
这都怪那些该死的中国人!韦维尔不由在心里骂道:他们为什么要守住密支那呢?!
*******
当第二天天色大亮的时候,樱井省三就愕然发现刚刚还在被日军追得到处跑的中国人已经依托密支那及附近的有利地形构筑了一道几乎可以说是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望远镜下,樱井省三看到的密支那只有西北侧一块狭小的平地可供部队展开,其余的方向要么是群山要么就是江水环绕着,以他在战场上作战了数十年的经历却很难找到一个适合的突破口。
樱井省三默默的放下了望远镜,神色十分凝重。
想了想,樱井省三就对身旁的参谋说道:“把情况向总司令阁下报告!要尽可能详细!”
“是!”参谋转身就去发电文。
河边正三收到电文时就不由皱起了眉头,在密支那的中国人如果仅仅只是像之前情报里说的只有一个工兵团三千多人的话,那还不足为惧,他完全可以像以前想的那样切断密支那与外界的联系把他们困死在里面。但现在却是一个军,而且还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第五军……那就让日军十分头疼了。
首先是密支那有许多物资,那些物资和弹药足够中国军队打上几个月。反倒是日军因为腊戍的物资被一把火烧个精光而再次陷入物资短缺的困境……当然,沿途缴获的物资也很多,但对于日军四个师团来说却还是不够。
其次,是英、美方面绝不会坐视日军进攻密支那而不闻不问,就算为了英美两国自身的利益着想他们也会支援位于密支那的中国人。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打到最后反倒是日军有可能撑不下去或者与中国军队陷入僵持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日军从缅甸进攻东西两侧的中国或印度,位于密支那的中国军队几乎可以说只需往前一步就可以切断日军进攻部队的补给线和退路。
河边正三在办公桌前来回踱了几步,接着就下了命令:“乘中国军队立足未稳,拿下密支那!”
这个命令立时就让密支那再次笼罩在战争的气氛中。
而且日军18师团一部在此时已经赶到了密支那并在伊诺瓦底江对岸与新22师形成对峙,日军在密支那方向的指挥权很快就转交到了牟田口廉也的手里。
说起牟田口廉也,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一员战将。这个名字不仅是日军十分熟悉,就连中国军队甚至中国百姓都知道这个名字,原因是他打响了七七事变的第一枪,之后还参加过进攻上海及南京的战斗,可以说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其属下的18师团也是日军的一支王牌部队,甚至可以说是在缅甸四个日军师团里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其战斗力还要在有“丛林战之王”之称的56师团之上。
就在几个月前(1941年12月),18师团在被联军号称为“远东第一要塞”的新加坡战场上,仅以三万兵力就迫降了联军十万之众,创造了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因为牟田口廉也一直崇拜成吉思汗……其实日军中有许多将领都是成吉思汗迷,原因是成吉思汗曾经成功的由北往南的打下中国全境,于是日军将领就有许多人潜心研究成吉思汗的战术,甚至可以说日军侵华的战略都与蒙古入侵中原时十分相似,比如一开始时的进攻方向是由北往南(注:这一点被蒋介石以淞沪会战硬生生的将其进攻方向转为由东往西),比如日军在侵华时建立伪政权建立伪军用中国人打中国人,蒙古人当年也是这么做的。再比如穿插包围战术,那简直就是蒙古骑兵招牌战术。
与别人不同的是牟田口廉也对成吉思汗的崇拜甚至都可以用迷恋来形容,以至于到战败回国后在东京开了家料理店,店名就叫“成吉思汗屋”。(未完待续。)
第三章 封锁()
成吉思汗作战的一个特点,那就是残忍,对敌人残忍对自己的部下也残忍,屠村、屠城那是家常便饭,为了拿下一座城池也不顾自己部下的伤亡而片面的强调勇气和意志。
当然,在冷兵器时代强调勇气和意志往往是很有用的,其原因是冷兵器时代的武器装备威力不大,而且敌我双方还要面对面的搏杀,这使士兵需要更大的勇气去面对。
而蒙古骑兵的那种勇气、杀气以及近似野兽般的残忍几乎可以说是常人无法想像的,于是养尊处优的宋兵就算兵力装备都优于蒙古军,在战场上也会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从这一方面来说,热兵器的战争就要好得多,而且随着单兵装备越来越先进,勇气和意志的重要性也在逐渐降低。
至于牟田口廉,他正是看到了日军有类似蒙古骑兵一样的特性:凶残、野蛮、训练有素,还有一种类似蒙古军魂的武士道精神。而此时的中国又有宋朝时的影子:腐败、懦弱、不团结等,于是牟田口廉也就天真的认为只要像蒙古人那样作战,就可以轻松的打下中国。
事实上他的战术也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被证明是成功的,于是他就更加坚信这种不计伤亡强调精神意志的战术是可行的。
他曾经对士兵进行这样的训话:“没有子弹的话,不是还有刺刀吗?没有刺刀的话,还有拳头呢!没有拳头的话还可以用脚踢。就算这些都没有了,不是还可以用牙齿咬么?”
由此他的部下也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做“鬼畜牟田口”……连凶残的日军,牟田口的部下都将其称为“鬼畜”,就可想而知这家伙是偏执到什么地步了。
只可惜,此时的日本并非当年的蒙古,此时的中国也并非当年的宋朝,而且热兵器战争也不同冷兵器战争……这一点最终在英帕尔战役中以18师团的惨败得到了明证。
此时指挥日军对密支那作战的就是这个被称作是“鬼畜牟田口”的牟田口廉也,他手下的18兵团可以说在投入缅甸战场后并没有打过几场仗,他们只有在平满纳与第五军有过几次短暂的交锋,从此以后就是跟在其它日军后做为预备队了。
从这一点来看,日军在缅甸战场上似乎还没有发挥出他的全部实力……整整一个师团而且还是精锐师团没有动用。
但是现在终于到了他的用武之地了。
牟田口廉也接替指挥后,在地图上看了一会儿地形,然后作出与河边正三一样的判断:“乘中国军队立足未稳将其击溃,而且主攻方向是伊诺瓦底江东侧!进攻越快越好,不能给中国人喘息休整的机会!”
于是炮声很快很快就在密支那一线响了起来。
此时的工兵团正在密支那休整……也许是杜聿明感激工兵团拿下密支那救了整支远征军,所以并没有把工兵团。派上前线。
当然,这本来就无可厚非,因为工兵团本来就不是主力作战单位。
但其实,张弛却觉是此时最应该被派上战场的就是工兵团。
这当然不是因为工兵团手里有许多坦克或是装甲车。这虽然也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弹药!
杜聿明的兵力部署本来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就在于国军的装备不统一弹药也与密支那的军火不匹配。
说起这国军的装备还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比如现在位于密支那的这些部队虽然全都中国军队,但第五军是苏械军,其主力作战单位使用苏式装备,非主力作战单位则使用汉阳造,然后新38师是德械师,工兵团就有美械和英械。
于是密支那的中国军队不过四万余人,但使用的装备却有苏式的、德式的、中式的、英式和美式的,几乎把各大国的武器装备都集中在一块了。
这很容易造成混乱就不用说了,最重要的还是在密支那缴获的军火全是英式和美式的,这其中步枪弹药是英式的,也就是说,其它装备的弹药是打一发就少一发没法补充,只有英式步枪的弹药例外。
这也就是张弛认为工兵团更应该上战场的原因……主力部队是苏械、德械、中械,仗打到现在他们手里的弹药已经不多了,这其中尤其是新22师的防线与密支那还隔着一条江补给很容易出问题。
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由工兵团这支装备有英式步枪的部队驻守一个方向,给主力部队换装英式装备的时间和空间……英军留下的大批军火足可以装备主力部队的三个师。
等主力部份分批换装并用一段时间熟悉后再上战场那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但是现在……
张弛听到伊诺瓦底江东岸的炮声尤其猛烈就不由皱了皱眉头,显然日军也发现了密支那防线的弱点并紧紧抓住了这个弱点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攻击。
对于这一点,张弛还是很佩服日军的。
他们在正面战场上的进攻似乎看起来很傻,除了冲锋还是冲锋还是冲锋,完全不顾伤亡的冲锋。但实际上他们在一些细微处就做得很到位,比如在情报工作上,日军很有可能就知道中国军队装备混乱而且短时间内来不及换装甚至有些部队还不舍得换装这一特点……舍不得换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老步枪用习惯了新步枪不称手,带着新步枪上战场不放心,弹药没打完那步枪也舍不得丢等等。
但恰恰就是因为这样才造成了密支那防线的一个危机。
果然,不一会儿整个密支那都紧张了起来。
因为天空很快就传来了日军飞机的轰鸣声,接着一颗颗炸弹带着呼啸声往下落……
日军很精明,比想像的还要精明,他们的飞机首先轰炸的不是密支那防线,而是密支那港口和船只。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切断密支那与伊诺瓦底江东岸新22师的联系。(未完待续。)
第四章 弹药()
与之前发生的战斗不一样的是,密支那的战斗一开打就进入了激烈的白热化状态……此时缅甸其它方向的战斗基本结束,日军几乎将所有的飞机都集中在了曼德勒机场并轮番对密支那展开轰炸。任何时刻,密支那上空都会有十余架日军战斗力或是轰炸机在呼啸着寻找目标,找到目标之后就会俯冲下来扫射或者投弹。
中国军队就依靠着从英军留下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对日军飞机展开还击,但一方面是战士们并没有多少使用这些装备的经验和训练,另一方面是地面低速移动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在与空中高速飞行的战斗机对抗时不会有优势……高射炮等很难瞄准天空中窜来窜去的敌机,而下方的高射炮、高射机枪只要一开火,很快就会被日军飞行员发现并成为他们优先打击目标。
所以,就像对付坦克的最好武器就是坦克一样,其实对付战斗机的最好武器也是战斗机。
只可惜中国远征军根本就没有空中力量,所以战斗一开打就陷入了被动……虽然有几架日军战机被中国军队打得直接在空中解体或是冒着烟逃了回去,但防空力量也是越打越少,很快就不足以对日军的战机构成威胁了。
这么一来日军战机就肆无忌惮的对密支那防线展开扫射和轰炸。
首先遭殃的是伊诺瓦底江上的船只……这时的日军可不管什么缅日友好,无论是缅甸百姓的船还是中国军人船,也无论大小,只要是能在江面上漂浮的东西一律打沉了再说了,一时伊诺瓦底江上惨叫一片浮尸处处,前一秒还有缅甸渔民在冲着日军飞机欢呼,下一秒他们就倒在了日军战机射下来的一串串子弹里。
一艘客轮也遭到了日军战机的疯狂进攻,不一会儿就被炸得倾斜到一边,客轮上的缅甸百姓只好纷纷跳水大声呼救,但是却没人敢去救他们……日军战机已经像是疯了一样,任何敢出现在江面上的船支都要受到攻击,甚至还有两架零式战机俯冲下来朝掉入江水里的百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