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第4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百一十七章 埋伏(二)() 
六十米。

    德军士兵用荧光棒引导着坦克缓缓前进,那些荧光棒都是特制的,因为从张弛这个方向看不到光。

    张弛想,它的原理应该与非洲人在油桶里点火把类似,这虽然只是一个小改动,但在战场上却很管用。

    也不知道是荧光棒的光线还是月光,张弛在坦克群中找到了“虎”式。

    这是张弛第一次看到“虎”式,确切的说是第一次真实的看到“虎”式。

    它有一个巨大的炮管,那样子似乎随时都会喷射出致命的炮弹。炮管后方连着的就是炮塔……它的厚度虽然有一百多毫米,但这个设计应该说是个败笔。

    原因在于它的炮塔太方正了,导致装甲厚度与防护性不成比例,如果像苏联T34那样有个倾角,那么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重量,防护性就可以成倍的提高。

    不过德国人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因为其后的“虎王”就改为倾角装甲了。

    所以,当现代网络上有人吹嘘日本90式坦克如何如何先进时,张弛只会对其嗤之以鼻……90式坦克仅仅只看其炮塔的垂直装甲就暴露日本在坦克设计方面的水平了。

    果然,不久后就暴露出90式坦克各方面的问题,其中最搞笑的就是日本大多桥梁都无法承受90式的重量,也就是说这用来保卫自己国土的玩意居然在国内都寸步难行。

    五十米。

    张弛数了下,坦克群里有三辆“虎”式。

    接着张弛就在考虑击毁“虎”式的方法……客观的说,这次作战还是有些冒险的,因为远征军手里几乎没有有效的对付“虎”式坦克的装备。

    这时张弛就体会到日军在面对“谢尔曼”坦克时的痛苦,远征军想要击毁“虎”式同样也要用反坦克炮近距离攻击其侧面装甲,理论上来说穿深为100MM的祖卡火箭筒也可以……但这在战场上通常是无法做到的,尤其是在这地势宽阔的沙漠里,熟悉坦克集团作战的德国人使用两辆4号坦克一左一右的保护着“虎”式的侧翼。

    也就是说,就算远征军战士推着反坦克炮扛着火箭筒靠近其侧翼,视线里也是4号坦克而不是“虎”式。

    四十米。

    这是德军前进路线上与张弛藏身处最近的时刻了,张弛甚至都能感觉到坦克履带传来的震动。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汽油味。

    突然,一辆负责周边侦察的边三轮带着马达声飞奔至张弛藏身的小山丘,只吓得张弛赶忙低下了头并压住了望远镜。

    边三轮就停在距离张弛只有一米远的地方,然后从车上走下两名德军,用望远镜朝周围望了望,小声的交谈了几句,然后就用荧光棒向坦克群发出了“安全”的信号。

    这两名德军侦察兵或许不知道,危险就在他们脚下,或者也可以说是机会……如果他们不是只顾着观察远方而稍稍留意一下脚下,就有可能发现并俘虏半埋在沙子里中国指挥官。

    所幸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只在山丘上稍作停留就再次跨上边三轮呼啸而去。他们离开时,边三轮的尾气及车轮掀起的沙子甚至都打到了张弛脸上。

    接着张弛就听到张清粕暗松一口气的声音。

    这是到目前为止张弛距离德军最近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候了。

    后来张弛才知道,这时张清粕及通讯员等人其实都是有预案的。

    在那一刻,他们就打定了主意,如果被敌人发现的话,张清粕等警卫员就在第一时间跳起来把那两名德军干掉,接着就逃跑吸引德军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通讯员就向各部队发出开打的命令……这会让德军因为忙于应对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主力而忽略了张弛。

    这些都是后话。

    当时张弛想的,就是一号埋伏点很有可能会出现同样的情况。毕竟德军是以进攻阵形展开前进,而且侦察兵还控大范围活动。

    想了想,张弛就对着步话机小声下令道:“2号、3号……行动!”

    “2号收到!”

    “3号收到!”

    ……

    很快几里外的两个方向就传来马达的轰鸣声。

    这让海因茨蓝道感到一阵意外,接着他就狠狠的骂了声:“该死的意大利人!”

    海因茨蓝道想当然的以为这又是意大利人泄漏了情报,否则中国军队不可能会知道他们的突袭行动甚至是行军路线而事先埋伏在这里。

    海因茨蓝道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他当即大声下令道:“敌袭,准备战斗!”

    德军在训练水平及勇气上都要比意大利军队高很多,一接到命令就有条不紊的开始朝着马达声传来的两个方向布好了防御阵势。

    “照明弹!”海因茨蓝道大叫一声。

    “突突……”几枚照明弹打到了空中,出现在亮光下的场景不由把德军吓了一跳,上百辆“谢尔曼”坦克掩护着步兵黑压压的朝德军方向推进。

    “是中国人,中国人的坦克!”有德国士兵惊叫起来。

    第21装甲师与中国军队打过仗,他们是从“谢尔曼”坦克判断出是中国部队。

    海因茨蓝道只是冷笑了一下:“这些中国人,还想像上次一样在黑夜中捡便宜!这一回他们可是想错了!”

    海因茨蓝道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在玛海拉玛战役回去后痛定思痛,组织部队搞了次演习并自以为找到了防止敌人“坦克渗透战”的办法。

    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用大量的照明弹把整个战场都照亮,尤其是敌人,这样夜战也就不能称之为夜战了。

    但海因茨蓝道这一回又一次想错了。

    中国军队这一回并没有想的打“坦克渗透战”,甚至这两个坦克群开上来其实都是吸引德军注意力的,真正危险的是与德军部队近在咫尺而且还是在他们后方的另一支部队。

    就在德国人忙着准备反坦克炮并搬运炮弹做好射击准备时,张弛就下令道:“1号,行动!”

    “1号收到!”

    几发照明弹打到德军坦克群上空,海因茨蓝道一看那照明弹打来的方向就知道事情不妙了。

第七百一十八章 埋伏(三)() 
兄弟们,下个月我已经准备好爆更了,你们准备好月票了吗?!

    *************

    “呜……”

    在德军官兵条件反射望向空中照明弹的时候炮声就响了起来。

    那是远征军的炮兵团,尽管是在夜晚,但炮兵观察员还是准确的把德军的位置报告了榴炮部队,于是在作战前首先就来一场炮火覆盖。

    德军阵形立时就乱了起来,步兵纷纷趴倒在地寻找掩护,炮兵也暂时猫进了炮盾里,但炮弹还是一发发的将他们炸得人仰马翻。

    炮火只持续两分钟,毕竟此时中国军队就在附近,过多的炮火打击容易误伤同时也没有太大的意义……榴炮大多是为了杀伤步兵的,只有在前几分钟敌方步兵站立时杀伤效果好,其后就成级数的降低。

    炮声一停,坦克马达的“隆隆”声就响了起来。

    事实上,炮声其实一直都没停过,因为在炮火准备的同时,坦克炮也开火了。

    有一点海因茨蓝道是猜对了,那就是这场仗会被照明弹打成昼战而不是夜战,只不过对像却是相反的……照明弹一发一发的从中国部队打向中间被围困的德军。

    借着照明弹的光线,“谢尔曼”坦克就一边缓慢移动一边朝德军坦克群射击,同时还有位于山丘相对高处的反坦克炮以及步兵的迫击炮,一时之间炮弹就像雨点似的一个劲朝德军坦克群倾泻。

    海因茨蓝道在警卫的掩护下躲在一辆“虎”式坦克后大声指挥着部队:“稳住,照明弹!还击!”

    德军不愧为二战的劲旅,他们在短暂的混乱之后很快就恢复了秩序并组织起了防线,甚至“虎”式坦克还十分自觉的分成三个部份,分别面对中国军队一个方向的进攻。

    这是由“虎”式坦克平时扮演的角色决定的,它们其实并不适合集中在一起而更适合分散在4号坦克间使用,其性能可以与4号坦克形成互补,比如射程……“虎”式负责打更远装甲更厚的目标,而4号坦克打更近装甲相对薄的目标,如果配合得当,只需要一、两辆“虎”式就可以成级数的提高一个坦克群的战斗力。

    同时,由于“虎”式坦克十分昂贵,一辆“虎”式的造价相当于两辆甚至三辆四号坦克……其实在战争中有些东西往往是不能用造价来衡量的,更重要的应该是生产“虎”式的时间,因为其生产工序极为复杂使其生产周期是4号坦克的数倍,这才是其致命之处。

    与之相反的,就是苏联的T34,其性能虽不如“虎”式,但却能够批量生产并投入到战场上,于是常常就会出现“蚁多咬死象”的现像。

    由此也可知,对于装备尤其是坦克来说,生产周期和造价理所当然的应该作为很重要的指标。

    所以现代网络上有人在吹嘘日本10式坦克时,张弛的回应就是“呵呵”。

    10式坦克相比90式坦克的确是有了许多改进,比如解决了重量的问题,解决了宽度问题……90式坦克由于日本的脑残设计,其宽度居然超过拖车的宽度,这使其在运输上极为不便。

    10式坦克就把这些问题全解决了。

    然而,它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造价昂贵生产周期过长,据说以日本的能力一年只能生产两辆。

    这种坦克要是投入战场,战损之后需要补充难道还停战等生产么?

    不过这也不奇怪,日本人向来都是个糟糕的战略家,他们可以把细节做得很精致,但却无法把握正确的大方向,这可以说是日本人悲剧。

    德军这种战术给远征军很大的压力,毕竟那是“虎”式坦克,“谢尔曼”的坦克对其根本就无法构成威胁,而它只需一炮就能将“谢尔曼”的炮塔给轰掉。

    这几乎就相当于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

    德军因为有“虎”式的支援于是有恃无恐,而远征军却总感到头皮发麻,不知道下一秒“虎”式会不会把自己当作目标。

    幸运的是这是夜战。

    夜战中尽管有照明弹将四周照得一片雪白,但夜战的视野终归是不一样,尤其炮手还得在坦克内狭小的空间里瞄准目标且目标还是移动的。

    更重要的还是,中国军队是在外围而德军是在中央处于被包围的状态。

    这使得中国军队有更多、更自由的移动空间,坦克阵形更分散同时也有更快的速度,反观德军,却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艰难而缓慢的调度。

    于是高下立判:德军坦克打出的炮弹更多是打在空处,而中国军队打出的炮弹却因为德军坦克密集堆在一起更容易命中。

    张弛所处的位置,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德军坦克一辆接着一辆中弹并冒起了黑烟。当然,中国军队也有被击中的,而且往往被击中就整个炮塔都被炸飞或燃起大火……炮塔被炸飞是“虎”式的杰作,这时张弛不得不佩服德军“虎”式坦克驾驶员的素质,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精确的瞄准目标对远征军构成很大的威胁。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虎”式坦克有这样的造价和制作周期,那么能成为其乘员的必定是久经训练的老兵。

    此时最忙的应该还要属坦克团团长吴敏,他自身就在一号位置的后方,与德军不过就相距几百米,在躲着头顶上成片子弹和炮弹的同时还要指挥着三个坦克营不时改变着方向和位置,与此同时还要避免与德军靠得太近……

    这次夜战与上回夜战的情况不同,上回是黑暗中打德军不备,而且德军坦克防护和火力全面落后中国军队,所以适合打一场“坦克肉搏战”。

    但是现在,吃过一次亏后的德军有了防备,而且在大量增加了4号坦克与“虎”式后,防护、火力比起中国军队只高不低,这时打近战就对中国军队不利。

    于是中国军队这回的战略就是:三个坦克营以德军坦克群为中心转圈,就像石磨一样,一圈圈的转,以运动打不动一点点的将德军有生力量消耗掉。

第七百一十九章 老兵() 
明天就等着各位书友的月票支持了!

    *********

    海因茨蓝道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他不由咬了咬牙,暗骂这群中国人就像狐狸一样狡猾,或许隆美尔“沙漠之狐”的外号应该送给中国人才对。

    想了想,海因茨蓝道就下令道:“第一营,进攻!”

    海因茨蓝道这个决定或许是正确的。

    中国军队的优势就在于拥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快速移动,德军要想改变这一劣势就必须用进攻来拓展自己的空间,尤其德军一向擅长进攻。

    另一方面,因为德军有“虎”式坦克,它厚重的前装甲就像一面敌人无法穿透的盾,可以掩护4号坦克更靠近中国军队的坦克群并打一场近战,这也决定了进攻会更有利。

    但中国军队对此却是早有准备,他们见德军坦克加足了马力“隆隆”了开了上来,并没有迎上去正面厮杀,依旧在外围绕着圈走斜线。

    接着,军坦克为了追击目标自然而然的也跟着走斜线。

    初时还没什么,双方一边运动一边互相开炮,彼此你来我往的都互有伤亡,这就看谁打得准或是能先敌一步把对手干掉了。

    没过一会儿德军第一坦克营就发现,他们的队伍其实是被敌人的两个营给包围并夹击了……另一个部份的中国坦克营走着斜线过来恰好就面对德军坦克营的侧翼。

    见此海因茨蓝道不由大惊,正要再派一个坦克营上去增援,可转念一想:另一个营上去不还是会同样的下场吗?

    于是赶忙更改了命令:“听我命令,突围!”

    突围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撤退……德军的突围方向不可能是中国军队的方向,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就是从一个小包围圈钻进一个更大的包围圈。

    所以,海因茨蓝道这是知道计划已无法顺利实施于是选择了放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