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官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小官人-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样的场景,几乎是在城中各处同时上演着。

    一群落榜后郁郁寡欢、无处发泄的学子们这下可算是找到了宣泄的对象,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很快就齐齐将枪口对准了赵鹏,口诛笔伐不说,甚至还有那胆子稍大些的,更是直接鼓动众人集结起来,到督学衙门去同声抗议。

    毋庸置疑,这是一场经过有心之人的策划安排,而后迅速酝酿发酵,继而猛然在城内刮起的风波,目标正是赵鹏,甚至是整个赵家。

    任谁都料想不到的是,这股“倒赵之风”还远不止于此,也不仅仅只限于士林当中。

    正当科举舞弊的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外扩散至杭州府境内的每一个角落,以及各方学子陆续汇聚于督学衙门前时,更多惊爆眼球的消息纷纷出炉,迅速占据了坊间热议的头条位置。

    “听说了吗?赵家那位二世祖强抢民女,事后杀人掩尸,官府不闻不问,任其逍遥法外……”

    “听说过没?赵家公子有断袖之癖,与那苏子阳同食同寝,抵足而眠,俩人之间常走旱道……”

    “不知道了吧?那赵鹏依仗着家里的权势,曾和前父母大人的公子交恶,为一青楼女子大打出手,事后府尊老爷亲自出面,勒令老父母不可再追究此事……”不少‘消息灵通之人’,更是当众爆出了许多猛料,“嘿,现在你们该明白,老父母为何会平白丢了官儿吧?”

    “你们没听说吧?”有人一脸神秘地压低了声音道:“前年赵公正新纳了一房小妾,年方二八,生得那叫一个水灵!结果后来呢?这父子俩禽兽不如,共用一女。这个九姨太自打嫁入赵家后,那是一日都不得停歇,陪了老爷陪少爷,夜夜换新郎……”

    “……”

    仅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流言便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整个杭州府,到了晚间时分,终于惊动了赵员外。

    倒也不是他的消息不灵通,而是这几天里,他正忙着筹备运粮入京的一切事宜,而且有关自家儿子的桃色轶闻,以往也不是没传出来过。

    然而这终究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真想要较真也没用,法不责众,你根本就查不出流言的源头起于何处。

    只不过,他显然也未能料到此次的流言竟会如此凶猛,已经严重损害了赵家的名声,再这么下去,怕是要一发不可收拾了。

    赵员外就是再傻,都能猜到这是李谦在背后搞的鬼,目的自然是利用舆论来炮轰赵家,进而夺了自己儿子的秀才功名……

    不得不说,这一招不可谓不狠,不可谓不毒辣。

    读书人向来视功名为第二生命,考中了秀才后再被革除功名,这比一刀杀了他们还要更加让人难以接受,可不单单是声名受损的问题。

    科场舞弊,贿买考官,勾结官府,欺行霸市,强抢民女,杀人掩尸,分桃断袖,父子共享一女……

    这一桩桩一件件,有的是家丑,虽然无关痛痒,却也着实令人不齿。而有些,则是作奸犯科,严重藐视朝廷法度的死罪了。

    这些罪名一旦坐实,依着当今天子的脾气,不杀你满门都算是客气的了。

    当然,这些事情也不完全都是谣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真的,只是没留下什么让人可抓的致命把柄而已。

    不过这并不重要,赵员外自信它们没可能会被证实,否则赵家那么多的仇人,早就该被人整垮了,也轮不到李谦今日的出手。

    关键是,流言蜚语的威力同样也不可小觑,闹大了真会被夺功名,甚至就连他的粮长之位都可能会被朝廷剥夺。

    在明初,想要成为一方之粮长,不但得是纳粮大户,更要“善名远扬”……嗯,赵员外确实是这十里八乡里有名的“大善人”。

    旁人私底下怎么议论不重要,至少在官面上,他拥有良好的名声,平日里“乐善好施”不说,每遇灾荒年节还会施米施粥,名下还领养有不少孤儿,放在后世绝对是能得一面,甚至是好几面锦旗嘉奖的存在。“为富不仁”的名声,也绝对落不到他的头上来。

    然而突然之间风向就变了,多年来他们父子俩干过的龌龊事……主要是赵鹏的那些不法勾当和丑闻,现在几乎全让人给挖了出来,且还编排出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来可劲儿的往他们头上泼脏水……

    这个李谦,简直是欺人太甚!

    遗憾的是,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已然是人尽皆知了,这场风波人力注定无法遏止,赵员外对此也有些无能为力,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取中儿子为生员的,虽然是前任的学宪,但现在这位大宗师也与姚知府有些交情,赵家更是给他送过礼的,没道理会轻夺了自家儿子的功名。

    因此,事情尽管已经失控,赵家也仍留有保全自身的余地……哪怕是颖国公府的一条看门狗,也不是普通人便能肆意棒打的,何况他自认与京中的堂姑父关系亦不算太过疏远,必要时,大可请动他老人家出面来摆平……

    见他沉吟半晌都没出声,边上,一脸焦灼的老管家忍不住开腔提醒道:“老爷,您就赶紧想想办法吧,晚了咱家少爷的功名怕是要保不住……”

    “慌什么?”思绪忽然被打断,赵员外面现几分恼意,“行了,该干嘛干嘛去,李谦使得这雕虫小技……哼哼,还扳不倒我赵家!”末了,他又出声吩咐。

    “对了,运粮日程再加快两日,你吩咐下去,让他们速速筹备妥当。此番我要提早入京,拜望姑父大人!”

    宅男福利,你懂的!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meinvlu123  (长按三秒复制)

第135章 倒赵(二)() 
无作为一位致仕的鸿儒,沈缙每日都会收到不少拜帖,杭州府里众士子无一不渴望能得他接见。

    原因不言自明,年轻的学子们,只要能够一脚跨进这沈家的门槛儿,就算得不到沈部堂的半句指点,也一样会“获益良多”。

    别看沈缙赋闲在家,其能量同样不可小觑,天知道这么些年下来,他的那些同僚旧友、各榜同年、门生故吏如今已经在官场上爬到了怎样的高度?而往后的时间里,又有几人会成为六部九卿,多少人将身居要职……这些,都是不可估量的变数。

    科举制下,文官乡党遍天下,因此于大明朝的官员们来说,罢官还乡并不可怕。无心朝堂者,大可从此安心作个乡绅地主;贪恋权势者,则可以在几年后谋个还职起复。多的不说,日后东山再起时,官品只高不低,至少也会是个官复原职的待遇,当然这也并非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不过在如今这“官不聊生”的洪武年间,多的是想要致仕还乡的人……这真不是在开玩笑,大明立国至今,单是因贪污受贿罪被杀者就足足有好几万人,天下州府能任满而幸存的官员,可以说是少到令人发指的地步。能活下来的这些官员,简直该烧高香感谢诸天神佛的庇佑……

    毫不夸张的说,自登位伊始,朱元璋就一直在以酷腕治贪,杀得那叫一个人头滚滚,但贪污腐败之风却仍是禁之不绝。老朱怎么都想不明白的是,自己给予官员的俸禄并不算太少,相反,若是单以普通老百姓的过法来衡量的话,自己给出的官俸还算是很高的,这些人为何还要贪呢?

    显然,他忽略了一点,一人做官,到手的官俸可不单只供其自己一人花销而已,手底下养着一帮子家仆杂役,加之官场上固有的迎来送往,那点儿微薄的俸禄真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这便是朱元璋与臣子间最大的矛盾所在了,起初他曾明文规定,官吏贪污六十两就要杀掉,后来由于此法收效甚微,杀完一批又会迅速涌现出一批……老朱出离愤怒,于是当众言明,今后但凡贪污受贿者,无须再以六十两为限,统统杀了……

    然并卵,官员们几乎是“朝获派,夕腐败”,于是洪武爷也很好心地送他们飞升仙界去了。

    史料有载,洪武年间曾出现过这样一个比较滑稽的现象,有一批被同时授官的进士并监生共计三百六十四人,一年后杀六人,戴死罪、徒流罪办事者三百五十八人……简称全军覆没。

    何谓“戴死罪、徒流罪办事”?

    大意就是这人贪赃枉法,已经确认并判了刑,但没人干活怎么办?没关系,老朱想出了个废物利用的法子,先拉下去打几十板子,然后再拎上来继续处理公务……于是乎犯人过堂时,经常能看到堂上审案的某位官老爷也和自己一样戴着镣铐……

    其实认真一分析,大明立国之初,因贪污受贿罪被杀者就有如此之多,显然是不太正常的,朱元璋采用的完全就是一种“零容忍”政策。

    事实上,任何一个朝代,但凡在开国初期,都不至于贪腐之风太过严重。相对来说,贪污严重者有之,但还算是比较清廉的官员也不会太少,只是这些人几乎全都无差别死在了老朱的无情屠刀之下。

    所以说,用官不聊生来形容洪武年的官场并不过分,除去那些不幸卷入谋逆大案中的无辜倒霉蛋以外,单纯的死在任上的官员也仍然还有很多,大多是坐贪污受贿罪而死。因此,这会儿多的是想致仕返乡之人,然而老朱不答应。

    此前就曾出现过大批辞官的现象,但朱元璋说了,“奸贪无福小人,故行诽谤,皆说朝廷官难做”。你看,辞官?抱怨?一顶诽谤朝廷的大帽子立马就能扣你头上,你敢走一个试试?

    当然,想辞官的多,相对来说想入仕为官的人其实更多。酒气财色四堵墙,想往官场里钻的人绝不在少数,尽管他们即将要面对的是有史以来治贪最为严酷的君主。

    文人想要在官场上快速晋升,无非靠的就是自身的名望,或者是借助他人名望这样的方式。年轻的士子当中,能通过自身出名的人少之又少,李谦显然是个异数。

    那么,跟名宿大儒们攀扯上点关系,则成了一种必然的手段。别说是已经有资格入仕为官的举人老爷了,便是许多连个秀才都没能考上的读书人,都渴望能见上沈溍一面。

    这当然也很好解释,未雨绸缪嘛。既然选择了科举一途,将来总是想要当官的,十年不行就考二十年,三十年,总有一天会考上的……若能有幸得到大儒提携,那中榜简直就是分分钟的事了,他们如何会不挤破了头的争着要求见沈溍?

    每天在府门外投了拜帖,然后耐心等候回音的读书人多如牛毛,沈缙自然也无法做到一一接见,再者他此番回乡,本就是打算颐养天年的,又哪来那么多的功夫去提携后进之士?因此便干脆谁都不见,但不死心的人还是络绎不绝。

    不过这两天里,沈缙明显能察觉到拜帖少了许多,他深居简出,因此并不知晓这几日外边发生的那些事情。

    正当他心中略感疑惑的当口,老早就搬到德庆坊去和李谦做了邻居的儿子沈天佑回来了。

    “爹,外头发生大事了!”一进门,沈天佑就急吼吼地出声道。

    “什么大事?”沈缙皱眉,“和你能有多大关系?”

    “嘿……”自知心事已被父亲看穿,沈天佑一挠头,讪笑道:“有那么一点点关系,不过关系确实不大。”顿了顿,解释一句,“是李兄托我帮忙的。”

    “哦?”沈缙目光一凝,转而又是笑道:“这小子,还有事求到我头上来了?”

    “什么都瞒不过父亲……”

    “少拍我马屁!”沈缙笑容一敛,肃容正色道:“说说吧,外头生了何事?”

    ……

    ……

第136章 倒赵(三)() 
当沈天佑把事情的经过大抵向父亲叙述了一遍后,沈缙出离愤怒,甚至忍不住当着儿子的面拍起了桌子。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多年在京为官,期间鲜少回家,因此沈缙对于家乡的事情确实了解不多,尤其是与自身并无太大关系的事情,更不会有人专门书信禀知于他。

    他知道官场里的许多门门道道,也清楚地方上的豪强多有权势,但他怎么都没想到,在当今天子的铁腕治下,居然还有人如此两面三刀,顶着个十里八乡大善人的名头,却纵容其子为祸乡里!

    “乡愿,德之贼也!圣人诚不欺我……”自顾喃喃了一句,沈缙看向儿子道:“所以,你此番回来,是受李谦所托,让我夺了那赵鹏的功名?”

    “是,也不是。”沈天佑刻意小小的卖弄了一把,却见父亲面色不虞,当下只好老实答道:“仲卿兄说了,赵员外是颖国公府的远亲,沈家若不愿开罪,他也绝不强人所难……”

    “呵,好一招激将法!”沈缙笑赞一句,然后示意儿子继续说下去。

    沈天佑接着说道:“他还说,夺一士子功名有如取其身家性命,士可杀之不可辱之,且现任学宪与赵家交情甚笃,未必肯轻易卖咱们沈家这个面子,父亲亦犯不着因此而与赵家结下如此深仇大恨,只需断其仕途即可。”

    沈缙听完后沉吟许久,最终笑道:“这小子,倒是愈发的深不可测了,此番行事更是滴水不漏,简直就是条修炼多年成精的狐狸!”

    “父亲此言何意?”沈天佑一脸茫然之色。

    “还看不出来么?”沈缙摇摇头,叹道:“咱们沈家,无非只是他随手落下的一招闲棋罢了!否则他今日就会亲自登门,而不是托你回来给我这老家伙传话了。”

    见儿子仍是满脸不解,沈缙暗叹一声,心中略感失望,却又耐心地为他解释了起来。

    “试想,李赵两家如今早已势同水火,不斗个你死我活,他们又岂肯善罢甘休?而李谦此番闹出这么大动静,若说只为断了赵鹏的入仕之途,亦或是再施手段、夺其功名,你觉得此事还能就此善了?”

    “原来如此……”沈天佑面露恍然之色,却又有些似懂非懂,皱眉道:“可父亲,仲卿兄若不如此行事,又当如何?难不成,他还真能扳倒赵家这个庞然大物?”

    “他能否动摇赵家根基,为父也说不准,咱们拭目以待便是。”沈缙一捋胡须,扬眉道:“不过他也太小看我沈家的能量了,哼!便是我如今赋闲在家,欲夺一区区秀才的功名,又有何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