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他曹操又怎么可能推让加官进爵呢?
其根本原因,却是“三辞三让”的作秀戏码。
备注:1。魏侯是列侯名号,其爵位,乃是周天子敕封的七十二列侯之一。
所谓列侯,就是有裂土封疆的意思。
列侯在自己的封地里,享受一国之主的所有权利,只需每年向天子朝贡罢了。而所谓的关内侯,却只享受封地的食邑,也就是封地百姓的税赋,除此之外的其他权利,都没有。
此外,江东孙氏的吴侯爵位,听起来似乎也是列侯?
其实不然!
在春秋时期的吴侯爵位,自然是列侯之一。
但是汉末江东孙氏的吴侯爵位,只是关内侯,是敕封于吴郡吴县的县侯。只不过,到了三国鼎立前后,孙氏的这吴侯爵位就渐渐的名副其实,成了列侯之一的吴侯了。
2。武王伐纣之后,周天子之敕封诸侯列侯爵位,没有公爵,王爵也很少。所以说,春秋时期的那些春秋五霸。其爵位最高也就是侯爵,只不过,在传记中,多会以齐桓公什么的称呼之。
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威进一步滑落,于是,诸侯们这才纷纷称王。
如是,才有,秦王、燕王等诸侯王。
3。历史上,曹操封列侯的时候,其实是敕封魏公的。然后,在晚年晋的时候,曹操才晋封魏王。其实,在东汉时期,乃至秦汉之前的时期,同样也没有公爵这个说法,只不过,汉末三国时期,曹操为了慢慢篡汉之路,这才创立了公爵这个爵位。
至于三公,那是官职,不是爵位。
第107章 大朝会,请封,调停(3)()
官职加升为丞相,三权归一,这一点曹操没什么好忌讳的,可以放心大胆的接受;但是加封魏侯,他曹操就必须表演“三辞三让”的戏码来。
因为,魏侯,是列侯的名号。
自从春秋时期,周公上演了一曲“三辞三让”的戏码之后,后来的诸侯受封之时,基本也会上演一出“三辞三让”的戏码。左传就有记载,晋侯重耳,接任晋侯爵位时,三次辞让方才从命。就连高祖当年建立大汉帝国的时候,也曾上演“三辞三让”的戏码来。
如是,在大汉这数百年时间里,甭管是封王还是封侯,受封者都会上演“三辞三让”。
不过,光武帝中兴以来,除了皇室封王之外,鲜少有封侯者(列侯)。
是以,近百余年来,三辞三让的戏码才不得多见。
如今,曹操要受封列侯,自然就需要重拾“三辞三让”。
其实,授意华歆他们,给他曹操请封列侯爵位,这正是曹操野心在膨胀之表现。
去岁夏季,将袁绍给干趴下之后,曹操的野心就有所膨胀的。
少年时的曹操,对大汉帝国或许还是有激情的,还想着为国家、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即便是成为诸侯的最开始,曹操也未必不是想着走周公旦之路,以诸侯之身重扶大汉。
但是,人心是会随着时间而慢慢变化的,野心也是会慢慢滋生的。
从一个弱小的诸侯,成长为天下实力最强劲的诸侯,进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的野心慢慢就膨胀了。特别是干趴下袁绍之后,曹操的野心再也没有人能够遏制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若不成为列侯的话,他曹操的权势是无法传给子孙的。
因为,在理论上,司空府的绝大多数官吏,并不是他曹操的臣子,而是朝廷的臣子。
一旦他曹操身死,他儿子凭什么驾驭司空府的这些同僚?
所以,成为列侯,就是曹操馋食篡汉的第一步。
列侯,是可以建立侯国的,在理论上也是一个国家,只不过是大汉朝廷统属的诸侯国。
如此一来,他司空府的官吏,慢慢就会演变成魏侯国的臣子。甚至,就连朝廷中的许多臣子,也会逐渐演变成他侯国的臣属。如此,将来他曹操的儿子,才能名正言顺的驾驭这些臣工。
这就是曹操,为何谋求魏侯这个列侯爵位的原因所在了。
当然,这些内幕,只有他曹操自己心里清楚,其他诸如荀彧等智者,倒是也能猜到几分。
看到曹操辞让,天子有些搞不懂了。
他知道,加官进爵这曲戏码,即便不是曹操授意的,也是他默许的。既然如此,遂了他曹操的意,给他加官进爵,他曹操却又为何有不肯接受呢?
天子刘协倒底年少,当初以冲龄接任天子位,许多教育根本没有普及;所以,他并不知道,封侯、封王之类的,还有“三辞三让”这么个说法。
“诸位爱卿,曹爱卿不肯受封,如之奈何?”刘协颇有些无奈,只好向诸位臣工问计。当然,在天子的心里面,未尝没有松一口气的感觉:曹操不肯加官进爵更好!
“陛下此言差矣!”又是华歆站出来,说道:“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给曹司空加官进爵一事,但凭陛下旨意即可,岂有臣子辞让就不再封赏之理?”
“昔者,重耳归晋,周天子敕封其继任晋侯,重耳三次辞让方才领命。”
“今陛下加封曹司空,理当如此例!”
华歆的这番话,让荀彧有些皱眉。给主公加官进爵这件事情,他心里虽然不怎么赞成,却也不会站出来的反对,但是华歆的那句“陛下此言差矣”,却有藐视天子的嫌疑。
话说,现在大汉势微没错,但是你华歆身为汉臣,不应该用这样的语气跟天子说话的!
“陛下,诸位臣工,眼下是正旦大朝会,需要奏禀的事情很多,不宜纠结于封赏一事浪费太多时间。至于封赏司空一事,等朝会散了,陛下连下三道加封圣旨到司空府即可。”
荀彧站出来奏道。
给主公曹操加官进爵一事,其实已经成了定局,但是,因为“三辞三让”这个缘故,主公不会在朝堂上接受加封的,如此纠缠下去的话,荀彧担心,其他臣僚也会说出什么有辱天子的话来。要知道,华歆的语气之中,就常有藐视天子的嫌疑。
所以,及时止住这个话题才是上策。
他荀彧虽是曹司空的谋士,心中却还是怀着汉室的!
荀彧出面打住,给司空曹操加官进爵这件事情,就此打住,不再在朝堂上“争议”。
就如荀彧所说,给曹操加官进爵几乎是定了的,曹操要三辞三让,可以!等大朝会散了,天子连下三道加封圣旨即可,不宜在朝堂上牵扯半天的。须知,此时是一年一度的正旦大朝会,需要处理的事情还很多,实在不宜为了一件事情浪费太多时间。
撇开给曹操加封这事,大朝会继续进行。
很快,各部臣工又奏禀了几件事情,也都一一妥善处理。
当然,都是曹操与诸位臣工商议之后,形成了处理意见,然后由天子“背书”。
诸事处理得差不多了,就轮到了诸侯使者朝贡这个环节了。
“宣汉宁太守、雍凉大都督、左将军刘备之使臣、李严觐见!”
刘备的官职原本是徐州刺史、领豫州牧、左将军,爵位是宜城亭侯。
不过,去岁正旦大朝会,刘备遣使朝贡之后,官职就有了实际性的变化:宜城亭侯这个爵位没变化,左将军这个将军衔也没有变化,但是官职却变成了汉宁太守、雍凉大都督。
而李严,就是这次刘备朝贡的使臣。
去岁正旦,李严还是典吏出身,是没有资格作为使者出现在大朝会的大殿上的。
不过,随着去年刘皇叔坐拥汉中,又虎吞川蜀,李严的职务也提高了不少;如今的李严,官职是汉中郡郡丞,这是去岁七月,刘皇叔上奏朝廷后、被朝廷认可的一千石官职。是以,今岁正旦大朝会,李严作为刘皇叔的使臣,就不存在身份和官职这方面的问题了。
第108章 大朝会,请封,调停(4)()
建安六年的正旦大朝会,遣使来朝贡的诸侯自然不止刘备一家;是以,小黄门宣诏使臣
觐见,也不仅仅只是刘备的使臣李严,一同觐见的还有其他诸侯朝贡的使臣,
“宣西凉太守、征西将军马腾之使臣庞柔觐见!”
庞柔,乃是马超旗下大将庞德的堂兄。
其实,庞柔的才能也有限得很,说是西凉集团的文官,却也不过是平日里辅助马超处理一些公文等琐事,连充当谋士都是不够格的;这时由他充任使臣,其实也是赶鸭子上架。
盖因,西凉集团目前唯一拿得出手的文官,就只有他庞柔。
余者,全都是一群武夫!
话说,自从董卓死后,西凉集团四分五裂,昔日效力于西凉集团的那些谋士、文士之类的人物,也是死的死、逃的逃,以至于如今的西凉集团,尽是莽夫,而文官却少之又少。
只是,在正旦大朝会这种场合,莽夫作使臣,很容易被人当猴耍的。
所以,诸侯们遣使朝贡的时候,也尽量使是派遣文官。
即便是,去岁刘备遣武将关羽为使臣,其背后不还是有李严跟着出谋划策么?
或许,正是因为看到,去岁正旦大朝会时,刘备遣使朝贡的收获之后,马腾也有些开窍了,今岁正旦大朝会,他也派出使臣前来许昌朝贡,以期有些收获。
当然,明天他们最想要的收获是,趁着正旦大朝会,与曹操达成停战协议。
在去岁那一年,也就是大汉建安五年,西凉马腾算是经历了从巅峰跌落的感觉。
趁着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大战正忙,马腾的兵锋席卷了关中,昔日的两京之地几乎成了他们西凉军的后花园;甚至,西凉军的兵锋都有东出关东,直捣曹操老巢许都的意思。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还不等西路军彻底坐稳关中,曹操就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决定性胜利!
然后,在官渡大战获胜的曹操,调转兵锋,直逼关中。
再然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关中的形势就急转直下。
昔日能够吊打天下所有诸侯的西凉铁骑,面对曹操的十万虎贲,很快就一败涂地。
在虎牢关,西凉军一战败北;然后在东都洛阳,西凉军再次溃败。
如今,西凉军的兵线已经退守到了函谷关和潼关了。如果不是已经凛冬,如果不是天寒地冻,如果不是大雪纷飞,曹操的大军这时只怕早已打进了西都长安了。
更重要的是,看曹军如今屯重兵于关中的架势,多半是准备一举解决他们西凉集团。
所以,趁着兵戈稍歇,趁着正旦大朝会,马腾就遣使朝贡了。其目的,就是准备趁着正旦大朝会,在天子和诸多使臣的斡旋下,与曹操停战。
马腾是真的不想再打下去了。
再跟曹操死磕下去的话,只怕他们西凉军的老巢,都会被曹操抄了的说!
“宣荆州牧、镇南将军刘表之使臣蒯良觐见!”
其实,天下大乱之后,刘表是众多诸侯、太守之中,最先遣使朝贡的。
当初,先帝驾崩,董卓入京,天子、百官和朝廷,几乎成了西凉屠夫的玩物。时任荆州牧的刘表,就曾遣使朝贡过,对当时还是年幼的天子进行了慰问。
要知道,当时刘表所面临的局势,其实也不是很好的说。
当时,刘表虽然是荆州牧,却是有名无实的荆州牧。
荆襄七郡之一,也是荆襄七郡中最大的一个郡,南阳郡,被袁术占据;南方的长沙郡被孙坚占据,零陵、桂阳、武陵等郡,又有山越等蛮夷祸乱,江夏郡有黄氏把控,南郡有蔡氏把控。
可以说,当时的荆襄七郡虽大,却没有他刘表这位荆州牧的半寸立锥之地!
(备注:讨伐董卓的时候,十八路诸侯,南阳太守袁术,长沙太守孙坚。而南阳郡和长沙郡,乃是荆襄七郡之二,此外的南郡被蔡氏把持,江夏被黄祖横行,南方的几个郡,则有山越等异族为祸,还有当地的豪族横行。)
然而,即便是在那等恶劣的局势下,刘表依旧遣使朝贡了。
刘表当时遣使朝贡,不是为了擭取什么利益,纯粹是关心一下年幼的天子。当时那种局势下,天子、百官和朝廷都是董卓的掌上玩物,他刘表又能擭取什么利益?
最终,那次朝贡,刘表被加封为镇南将军。
然并卵,有名无实的荆州牧都没什么鸟用,一个无兵无权的镇南将军就更没什么鸟用了!
再然后,在董卓败亡之后,天子和朝廷又被李榷和郭汜争来抢去的情况下,已经坐实了半个荆州牧刘表,又遣使朝贡了一次。
那一次朝贡之后,刘表就失望了。
或许,看到了大汉气数已尽,刘表从此蜗居于荆襄醉生梦死,再也没有朝贡过。
不过,到了今岁正旦,刘表却再次遣使朝贡来了。
不为其他,只因,他刘表才是正儿八经的大汉宗室!
刘备那个八竿子都差点够不着的所谓“皇叔”都朝贡了,他刘表乃是正儿八经的宗室诸侯,又岂能落后?!
“宣吴郡太守、讨虏将军孙权之使臣鲁肃觐见!”
小黄门宣传了刘表的使臣觐见之后,紧接着就是宣传江东使臣觐见。
此前,江东孙氏曾有过一次朝贡之举。
建安三年,袁术虎卧淮南、并且准备僭位称帝,当其时,孙策趁机脱离袁术,攻略江东六郡,然后又向朝廷遣使朝贡,从而获得了吴郡太守、讨虏将军等官职,以及吴侯的爵位。
(备注:孙坚的爵位是乌程亭侯,是关内侯。而孙策执掌江东时,将乌程亭侯的爵位,晋升到了吴侯这个爵位。其实,在三分鼎立之前,江东孙氏的吴侯,并不是彻侯,同样属于关内侯,是关内侯中的县侯这一级,所以,江东孙氏的吴侯,其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吴县侯。)
再然后,江东孙氏再无朝贡过。
今岁正旦,江东孙氏再次遣使朝贡,多是无奈之举。
一者,去岁刘备遣使朝贡的前车之鉴,让众多诸侯在今岁纷纷效仿,江东孙氏自然不能落于人后。再者,去岁,江东之主孙策被刺身亡,其弟孙权接任江东权柄,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