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终于笑道。
刚才在酒肆中,商旅们都被挑拨得差不多,对张鲁都有些不满了。
只要城内再出现什么变动,这些人跳反或许不敢,但是冲击城门却是有可能的。
毕竟,城内虽有大量存粮,但他们商旅却不在张鲁的供应名单上。
一旦城内粮价再上涨几倍,这些商旅岂会坐以待毙?
汉中城若是出现粮食不足的话,最先饿死的必然是他们这些商旅呢!
“诸位将军,明日咱们的商铺的粮价,还可以再翻一倍。”
这时,一起出去、一起回来的糜管事,笑道。其一声荆襄口音,不就是刚才在酒肆中,挑拨起那些商旅们情绪的那位么?
“咱们涨粮价,不会有事吧?”魏延有些担心问道。
糜管事却笑道:“无妨,城内粮价这几天都在翻倍往上涨价,咱们明天再翻一倍,其他卖粮食的商铺闻讯后必然跟着往上涨,又不是只有咱们一家,不会被察觉的。”
粮价继续上涨,那些滞留在城内的商旅,必然更加坐不住的。他们不是吃不起粮食,就算万金一碗的粮食,真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也是吃的起的。
问题是,到了那个时候,汉中城内的粮食,只怕是有价无市的,拿着钱都买不到粮食呢。
当然,这种情况多半不会出现,但糜管事却管理那么多,他此时只想给那些商旅,继续制造心理压力,一旦这些人坐不住了,必然会想尽办法出城的。
而想要出城,除了冲击城门,糜管事不觉得还有其他办法。
促使商旅们冲击城门,这就是魏延挑拨的目的。
魏延不仅武力出众,智商也不差,学习能力也很强。
当日他们潜入汉中城的时候,孔明军师给了他们一个锦囊妙计,是为声东击西。魏延觉得,打开汉中城的城门,也是可以效仿声东击西这个计策的。
商旅们冲击汉中城的东门,汉中城内守军必然会被那些商旅给吸引,那时,他魏延就可以带着兄弟们,强行打开汉中城的西门,迎主公他们杀入汉中城!
第212章 求援()
汉中城,太守府内,华灯初上,张鲁却正在挥笔写着书信。
这几天左思右想,张鲁感觉到了,仅凭他汉中剩余的力量是无法打退,甚至灭掉刘备的,所以,他张鲁需要一位盟友,一位立马就能出兵的盟友,来支援汉中。
很快,两份书信一蹴而就,张鲁招来阎圃,吩咐道:“你带着这两份书信,连夜突围,走褒斜道前往关中,将其中一份书信交给钟繇。”
“若钟繇出兵来援,你便随他一起回汉中;若钟繇不愿出兵,你可将另外一份书信给他看一下,然后带着这最后一份书信,快马加鞭前往许昌,交给曹操。”
是的,张鲁求援的对象,就是此时驻守长安的钟繇。
或者说,张鲁求援的对象,其实就是曹操。
钟繇原本是扬州刺史,但是袁术虎步淮南时,钟繇这位扬州刺史却被孙策打得狼狈而走。(当时,孙策可是效力于袁术的。)后来,钟繇就投靠了曹操。
曹操将天子迎到了许昌之后,关中形势就更加复杂,此时又正值曹操与袁绍决战的关键时刻,为了安抚关中,避免被人抄了后路,钟繇被曹操任命为司隶校尉,持节坐镇关中。
危难时刻,张鲁能够想到的,可以发兵来援汉中城的,就唯有钟繇部了。
西川刘璋的军队倒是离汉中城最近,但是,他张鲁就算是死也不会向刘璋求援的!
诚然,向钟繇求援,就是向曹操低头。
或许,曹操会趁机将触手伸进汉中都有可能。
但是,相对于被刘备篡夺了汉中,张鲁更愿意向曹操低头!
接到突围求援的重任,阎圃有些诧异。
他不是诧异于主公居然会求援的,而是诧异于主公居然向钟繇求援。
向钟繇求援,这意味着什么,阎圃还是知道的。特别是第二份书信,阎圃即便没有看过书信的内容,却也能够猜测的道,这最后一份书信,只怕就是向曹操俯首称臣的吧?
毕竟,在没有重大利益的情况下,钟繇绝对不会出兵救援汉中的。
主公唯有向曹操俯首称臣,钟繇才不得不发兵救援汉中。
虽然有点诧异,阎圃却也知道,向钟繇求援,这是他们汉中目前局势的最佳选择。
阎圃是张鲁麾下,最为信任的一位大将。
本来,阎圃驻守着葭萌关的,但是此时汉中城危机,张鲁召集兵力的书信传达到葭萌关之后,阎圃立马就带着葭萌关所剩不多的兵力,连夜赶回了汉中城。
至于葭萌关此时的防务,却是副将接手的,兵力就更是寥寥无几了。
“主公放心,臣这就去了!”
阎圃接过书信,也不多废话,直接就准备突围去了。
想要从汉中城突围,其实还是很简单的。
刘备军虽然围城,其主要兵力却只是在汉中城的东城外,在城西、城南和城北,刘备军布置的兵力也不是很多,都只有三五千人。其主要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围城,而是为了戒备。
万一汉中城从其他城门出兵偷袭,这三五千兵力就可以纠缠,并且示警。
是以,对于突围出城送信,阎圃觉得并不是难事儿。
阎圃前脚刚走,杨松后脚就匆匆进来,有点焦急禀道:“主公,城内滞留的商贾太多,据咱们布下的细作探知,这些商旅的情绪很不稳定,只怕有可能爆发动乱的。”
这是杨松刚刚接到的,细作们探知的消息。接到这个消息时,杨松就感觉不好了。
才送走的阎圃,张鲁本来略感心安,听到杨松的禀报瞬间也感觉不好了。
“可是有人在煽风点火?”张鲁问道。
商旅滞留在城内,情绪不稳定是必然的。但是,这些商旅若想爆发动乱的话,就必然有人在其中煽风点火。否则,以商旅们的尿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愿意兵行险着?
“或许有人在其中煽动,也或许没有,这一点细作们还没能探知到。不过,最重要的是,城内的粮价已经翻天了,这或许就是商旅们想要暴动的根本原因。”
杨松解释道,顺便将城内的粮价,也向张鲁汇报了一下。
张鲁回到汉中城已经半个多月了,刘备军围城也有五六天了。
这段时间里,汉中城内的粮价几乎一天一翻倍,原本在两三百钱一石的粮食,如今几乎万金一石了,就这价格,城内许多粮食商铺还限量供应呢。
城内百姓还好说,多半家中都会有十天半个月的存粮;但是滞留在汉中城内的商旅们,手中钱财虽然都不会少,却谁都没有粮食;他们的吃食,几乎都靠买来的。
这么高的粮价,再有钱的商旅们也无法支撑多久。
这,或许就是商旅们情绪不稳,被人稍微煽动一下,就有可能爆的。
“粮价居然这么高了?”张鲁有些诧异。
汉中城其实并不缺粮,就算是被人围城了,城内的粮食都够全城军民食用一年有余的。
但是,这些粮食大都在府库之中,百姓手中存粮不多。
即便是那些粮商手中,只怕也没有多少粮食的吧?
“这样,将咱们府库中的粮食,调出十万石来,在城内售卖,每石五千钱。如此,咱们不仅能发一笔横财,也能安抚城内军民,让着些商旅也无法造次。”
这一刻,张鲁却是突发奇想。
汉中这块地方,虽然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但在汉中城方圆百里之内,却是一块小平原。
今岁秋收刚过,汉中城中库存的粮食不少。虽说在西城县惨败了一阵,丢失的粮草辎重不在少数,但这点丢失的粮草,对汉中城的库存而言,就是九牛一毛。
等打退了刘备之后,他张鲁还要重新招兵买马的,这就需要大量的钱粮。
他张鲁不缺粮食,手中却没有多少钱财。
所以,知道汉中城内粮价翻天的时候,张鲁就想着,何不趁此机会发一笔横财呢?
听到主公张鲁的突发奇想,杨松先是有点诧异:
如今汉中城都危在旦夕了,主公居然还想着发战乱之财?
不过,这种事情,他杨松也同样喜欢干。
谁不知道,他杨松最喜欢的,就是那些小可爱呢!
第213章 张任猛攻葭萌关()
汉中城东,一座无名小山坡上,诸葛亮正就着星光在修炼着。
这段时日,就算军务再繁忙,每天夜里诸葛亮都会修炼不辍的。
修行,本就是逆水行舟,若少有懈怠,长生之境便是镜花水月。
突然,诸葛亮睁眼,引入眼帘的却是汉中城西北位置,似乎隐有兵戈之声传来。
很快,城西果然就亮起了一些火光。
“这是张鲁要突围,还是准备出城夜袭?”诸葛亮有些好奇,却还是无动于衷。
正常情况下,张鲁是不会丢弃汉中城而突围的。汉中城是张鲁的首府,他若两此城都丢了,即便他逃往其他城池或者关隘,也无济于事的。那时,只怕他身边逃亡的将士更多。
所以,今夜汉中城北的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张鲁想要玩夜袭。
当然,也不排除张鲁遣人出城求援的可能。
既然张鲁搞出一些状况来,诸葛亮今夜的修炼也就到此为止了。
收功之后,诸葛亮踏步而行,几个起落间就回到了大营。
大营之中,主公刘备也被惊醒了,关、张、赵三将,还有文硕赫然等候多时了。
稍倾,哨骑的探报也传递过来。
“禀主公,军师,今夜子时初,汉中城内有一将带着百余骑,突然突围出城。咱们驻守北门的将士奋力截杀,却还是有二三十骑漏网。”哨骑的探报,是陈到转达的。
张飞最是好战,闻言便请战道:“无妨,大哥稍坐,兄弟这就领兵去追杀!”
刘备却挥手,制止了张飞的好战,也制止了关羽的蠢蠢欲动。
“孔明,汉中城深夜突围,却只有百余骑,人数不是很多,所谓何故?”
刘备看向诸葛亮,问道。
其实,汉中城着突围的百余骑,到底是什么缘故,刘备已经隐隐有些猜测,这时只不过是征询诸葛孔明的意见,看看他们的想法是否一致罢了。
“居然不是出城夜袭?”诸葛亮摇头,心中失笑。
“若是三五千骑突围,还有可能是张鲁弃城而走。现在么,突围的仅有百余骑,就只有可能是突围求援去的。”失笑过后,诸葛亮回道。
突围,求援,西北方向,刘备隐隐有些不安了。
汉中城的西北方向,就是秦岭山脉;翻过了秦岭山脉,就是雍凉之地。雍凉之地,最西北处就是韩遂和马腾,都是实力强劲的边地诸侯;再有就是镇守关中的钟繇,也是一时之选。
如今,汉中城突围求援,直奔西北而去,除了这三位,刘备想不出还有谁能够支援张鲁的。
“军师觉得,张鲁会向谁求援?”刘备有些担忧的问道。
其实,不管张鲁向谁求援,对他刘备而言都是新的威胁。
马腾和韩遂麾下的西凉铁骑,刘备自认目前还无法相抗。至于钟繇,刘备倒是不怵。但是此时,正值他刘备攻占整个汉中的关键时刻,若钟繇发兵救援汉中,他刘备就有可能腹背受敌。
“钟繇,是曹操任命镇守西北的上将。张鲁遣人突围求援,只有可能是向钟繇求援。”
其实这个答案,并不意外。
前世刘皇叔攻略汉中之时,张鲁可不就是向曹操献上膝盖的么?
“其实,无论张鲁向谁求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看到刘备面露优容,诸葛亮却自信笑道。
“既然知道张鲁在向雍凉求援,咱们只需派兵把手秦岭各处要道,到时候,不管是马腾和韩遂前来,还是钟繇率兵来源,咱们都可以让他们有来无回的。”
说着,诸葛亮便向赵云下令道:“子龙将军,你即刻令五千兵马,抢夺褒斜道的各处关隘。”
无论来援汉中的是谁,只要是从关中(或者说是雍凉方向)而来,就必须要走褒斜道。
当然,也可以走子午谷。
但是,前段时间,席卷汉中的那一场暴雨,在子午谷造成了一场泥石流,所以如今的子午谷暂时走不通,从雍凉往来汉中,就只能走褒斜道(也称斜谷)。
秦岭山脉中,山道都很险峻,只要三五千兵力把守住斜谷,来援的兵力再多,也只能被挡在秦岭之外,何况还是赵子龙带兵驻守?
“看来,咱们需要尽快那些汉中城呢!”诸葛亮心道。
应对敌军有可能到来的援兵,诸葛亮都安排好了,但是,诸葛亮却并没有放心。
他不是担忧赵云挡不住钟繇,而是担心葭萌关。
据哨骑探报,西川刘璋早已出兵,此时只怕正在猛攻葭萌关吧?
刘璋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旦让他夺取了葭萌关,主公刘备再想坐稳汉中,只怕有些困难。刘璋倒是不难对付,问题是不能由主公刘皇叔手先发制人。
葭萌关下,张任同样有些忧心忡忡。
当初,赵子龙师弟和那位叫做庞统的,前来蜀中请求联盟,共同攻打张鲁,主公是欣然应允的。对主公而言,只要能灭了张鲁,与谁联手并不重要。
半个月前,张任抢得重任,领命攻打葭萌关。
等张任带着五万蜀军跋山涉水,抵达葭萌关下时,却收到了张鲁兵败退回汉中城的消息。
张任来不及感叹,是张鲁太过无能呢,还是刘皇叔太过生猛。
他只是有些担心,刘皇叔会不会趁势进军,就此打下汉中城。
对张任而言,灭张鲁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
但是,张任更想要的,还是夺取汉中城。
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将刘皇叔的势力从汉中挤出去。
一山不容二虎,何况汉中本就属于川蜀,属于主公刘璋所有。
主公可以不在乎汉中的归属,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却不能不在乎汉中的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