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懋才这样做,让皇上和内阁看到了他的忠心,至少能够保住自身的职位,不至于被派遣到南京六部去。
至于说到京城去做官,目前不要考虑,首先稳住了当下再说。
府试的考题,马懋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两道题目其实环环相扣,前面的题目阐述仁政的重要性,后面的题目继续论证仁政能够产生的效果,只要考生关注延安府面临的实际情况,就可以进行议论,哪怕是扣不住主题也没有太大关系。
不过马懋才也没有抱太大的信心,他甚至感觉到,此次参加府试的考生,没有谁能够想到这个方面,人家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再说了,他所出的两个考题,在《四书解析》里面也是有着很多专门观点解释的。
马懋才希望出现这样的文章,若是能够有十名考生以上有这方面的见解,他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宣扬,甚至将这些文章也送到京城去,表现延安府教化之功劳。
如此矛盾心理的左右之下,马懋才有些迫不及待的直接看文章了。
连续三天的时间过去,马懋才本人都看了一百多篇文章,可没有一篇牵涉到这方面的事宜,这让他异常的失望,包括教谕看过的考卷,已经接近一半,没有这方面文章的出现。
也就在这个时候,马懋才忽然想到了吴帆徽,凭着他的直觉,认为吴帆徽是会写出来这等文章的,这个米脂县县试案首,在县试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他看过好几遍,文章也是结合了米脂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议的。
不过马懋才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挫败感,他耗费心思出的考题,暂时还没有考生能够明白其中的真正意思,说明这些考生真的就是读书了,什么事情都没有关心,不过马懋才也没有想想,当年他参加考试的时候,也不可能想到这些事宜。
看到吴帆徽的文章,是第四天的上午,还是一名教谕发现了其中的两篇文章,切入点完全符合知府大人的要求,从字体上面来看,两篇文章出自于一个考生之手,文章结合《四书解析》之中的观点,提出了以怀柔之心对待农民暴乱的见解。
教谕马上将两篇文章呈送给知府大人。
马懋才从字体上面,马上就判断出来了,这两篇文章是米脂县县试案首吴帆徽的文章。
他将两篇文章留在自己这里,言下之意就是这两篇文章算是被取中。
一直到教谕阅卷结束,也没有出现同类的文章。
马懋才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他的希望没有能够达到,仅仅凭着这两篇文章,是不能够说明任何问题的,他精心设计的考题,最终没有得到考生的理解。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马懋才没有仔细阅卷,基本以诸多教谕确定的文章为准,不过吴帆徽的这两篇文章,他看了足足三遍,尽管说里面没有多少具体的建议,但文章的思路完全符合他的初衷,也就是这个时候,马懋对这个吴帆徽,有了特别的看法,他隐隐觉得,这个少年郎的未来,一定是不简单的。
确定府试名次的事情,诸多的教谕也参与讨论了,马懋才摆出了很民主的态度,这让诸多的教谕受宠若惊,以往他们是没有资格参与如此重要讨论的,顶多就是知府大人偶尔问问。
诸多教谕的意见是比较统一的,故而通过府试考生的名单和名次,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确定下来,六月十七日未时,一切基本都确定下来,这倒是以往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第六十三章 别样滋味()
等待发榜的时间,吴帆徽比较轻松,在延安府城转了个遍,不仅仅是威严的东直大街,繁华的南直大街,也到北面贫瘠的地方去看了,应该说一直到九月,他难得有如此轻松的时间,若是通过了府试,就成为了童生,具备了参加九月份在西安府城院试的资格,满打满算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就要赶赴西安府城参加院试。
对于能够通过府试,吴帆徽有着绝对的信心,这不仅仅因为他是米脂县的县试案首,更是因为贺氏家族弄巧成拙的举措,让他给知府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此他不仅仅能够通过府试,而且能够获得很好的名次。
在府城转悠的这十天时间,吴帆徽没有接触其他的考生,他没有兴趣,换做几百年之后,府试的考试不过是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竞争也是激烈的,但未来还不确定,就算是大家伙关系处的很融洽,也是短暂的,不要多长时间就会彻底忘记。
大明读书人游历,也是在院试高中、取得秀才的身份之后,这个时候已经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哪些人将来能够通过乡试和会试,进入到朝中为官。
在延安府转悠的这些天,吴帆徽也不仅仅是玩耍,他关注了方方面面的情况,包括物价方面、商贸方面,甚至关注了延安府守备衙门的情况,而给他留下的整体印象,是延安府城杂乱无章,还很穷,朝廷对这里也不是很重视。
六月十七日,距离发榜只有一天的时间,吴帆徽早早的回到了客栈,他打算早点歇息,翌日就是发榜的时间,早些起身做好准备,这发榜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肚子不是很饿,吴帆徽吩咐伙计,酉时过后送上饭菜。
站在房间的窗口,吴帆徽看在外面熟悉的后院,后院中间是一些田地,种有花草,也有蔬菜,左右两边各自有一棵树,这是在延安很常见的红叶数,到了深秋的时候树叶通红,非常的艳丽。
敲门声响起的时候,吴帆徽非常的奇怪,时间尚未到酉时,难道伙计这么快就送来饭菜了,来到延安府参加府试,他的身边无人陪着,这让他感觉很是自由,但也带着一丝的孤单,好在他有着成熟的心智,能够习惯这一切。
打开门,站在外面的居然是管家和两个精干的年轻人。
这让吴帆徽目瞪口呆,以为自己看错了。
就在吴帆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管家开口了。
“公子,老爷说府试马上就要发榜了,让我们特地来看看的。”
“快进来,几百里地,管家你们辛苦了。”
吴帆徽有些语无伦次,内心还是很感动的,这肯定是族长考虑府试结束之后,他是要回到米脂县去的,一路上若是没有人照应,很是困难,继续跟着贺氏家族的队伍回去,有不小的难度,人家怕是不愿意。
进屋坐下,伙计马上上来了,吴帆徽吩咐伙计,准备一桌酒宴,另外安排两个房间,管家紧跟着开口,说是安排两个乙等房间就可以了。
两个精干的年轻人,进屋一小会的时间,就走出屋子,掩上房门站在了外面。
“公子,您离开县城之后,贺氏家族有些热闹,贺方振的情绪很好,还专门在四海楼摆设了酒宴,说是为家族去掉晦气,不过您顺利参加府试的消息传到了县里之后,贺氏家族马上安静下来了。”
吴帆徽本想着问问两个站在屋外的年轻人的情况,凭着他的判断,这两个年轻人有些身手,与贺氏家族的那些护院是差不多的,不过管家没有专门提及,他也不好专门询问。
“不知道管家从县里出发的时候,贺氏家族是什么表现。”
“贺方振一直都没有露面,倒是贺泯宣偶尔出现在大街上,不过脸色不是那么好。”
“吴庆昙的事宜,族长知道了吗。”
“现在知道了,您顺利参加府试,我就将所有的事情告知老爷了,老爷知道后大为吃惊,担心您的安全,派遣我到府城来,本来您的父亲也要跟随前来的,只是帐房的事情有些多,马上就要到秋收季节,很多的事情需要准备,无法前来。”
也许是想到吴帆徽离开米脂县城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管家特地补充了一句。
“公子家里一切都好,不要担心。”
吴帆徽微微点头,管家将所有事情都禀报给族长,这很正常,毕竟管家对族长是忠心耿耿的,他估计族长吴缅清的内心有一些不舒服,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应该说从这次的府试之后,吴氏家族与贺氏家族表面上的矛盾不会出现,但暗地里的博弈更加的激烈,局势将逐渐朝着不利于贺氏家族的方向发展,这一切都是贺氏家族不知道的。
当然,这种局势的出现,饱含了他吴帆徽耗费的心血。
“管家,府试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府试之前,知府大人专门见过我,还询问了诸多的情况,贺氏家族告状的信函,知府大人一定是收到了。”
“哦,知府大人见过公子,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这贺氏家族还真的有本事。”
“管家,若是有问题,我还能够参加府试吗。”
管家看了看吴帆徽,脸上露出了笑容。
“是啊,凭着公子的智慧,这些事情都是能够应对的,老爷更是相信公子的能力。”
吴帆徽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转移了话题。
“管家,这一路上还算是顺利吧。”
“很顺利,听闻朝廷免去了延安府所辖各地今年的赋税,我们从县城出发,前往府城的时候,一路都很是平静。”
吴帆徽脸上依旧带着笑容,但对于管家的判断是不会相信的。
官道上的平静,绝不是说朝廷免去了赋税的原因,这农户加之断粮了,什么吃的都没有,你免去赋税有狗屁作用,你要是不免去赋税,到人家家里去收,看得见的就是几个人了,官道上之所以平静,与朝廷剿灭农民起义军还是有一定的关系。
其实官道上以前出没的也就是土匪,真正的农民起义军是不可能盘旋在官道附近的,他们的力量还非常弱小,绝不敢在官道上面照耀,那样就是找死的节奏,至于说多如牛毛的土匪,同样会见风使舵,官府已经派遣大军了,他们继续在官道上劫掠,岂不是找打。
而大军的到来,让各地的守备衙门也有了底气,敢于出城去收拾土匪了。
如此情况之下,官道才会逐渐平静下来。
“和管家一起的两个年轻人是谁,我以前从来都没有见过。”
管家的脸色微微严肃了一些。
“这两人来自于山西,是当年老爷在山西的时候,认识的两个年轻人。”
管家不愿意多提这件事情,吴帆徽虽然有些奇怪,但也不好继续询问了。
内心里面,他对这两个来历颇有些神秘的年轻人,产生了好奇。
吃饭依旧是在房间里面,两个精干的年轻人吃饭的时候也是默默无语,他们吃饭的速度很快,一举一动都是有榜有眼,给人一种很特殊的感觉,这两个年轻人的动作,让吴帆徽想到了几百年之后的特种兵。
两个年轻人没有喝酒,低头默默吃饭,吃完饭之后,也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看了看管家,管家对着吴帆徽开口,说是两个年轻人已经吃完饭了,吴帆徽连忙开口,说是请两个年轻人赶路很是辛苦,马上去歇息。
让吴帆徽没有想到的是,两个年轻人依旧站在门外,没有马上去歇息,管家对这一切也很是习以为常,没有要求两个年轻人去歇息。
吃完饭之后,喝了一些酒的吴帆徽,与管家两人到外面走走。
两个年轻人跟在身后不远处。
吴帆徽特意关注了两个年轻人,他发现这两人脸上一直没有太多的表情,似乎对周围的房屋等等没有什么兴趣,但两个年轻人很是注意周围的人,他们距离吴帆徽和管家的距离也不会超过两米到三米,也许是周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两个年轻人整个的身体不是绷的很紧。
吴帆徽和管家转悠了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回到了客栈。
夜里歇息的时候,吴帆徽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到两个年轻人的身上了,他愈发的感觉到这两个年轻人不简单,他们究竟是什么身份,是不是族长吴缅清从山西带过来的,穿越一年多的时间,吴帆徽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年轻人。
不到三个时辰的时间,吴帆徽已经感觉到,这两个年轻人,与贺氏家族的那五个护院,有着很大的不同,不管是从气质方面,还是从表现方面,在外面转悠的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两个年轻人的情绪一直都没有懈怠,时时刻刻都关注周遭的情形。
这样的人,的确是吴帆徽需要的人,但他首先要弄清楚两人的来历,至于说忠心的事宜,那需要相互之间的接触和培养,没有谁会轻易的付出忠心。
带着一丝的困惑,吴帆徽进入了梦乡,他压根不知道,两个年轻人交换在客栈楼梯间巡查,一个上半夜歇息,一个下半夜歇息。
第六十四章 发榜()
六月十八日,发榜的日子,卯时就有考生守候在府衙外面了。
发榜的这一天,吴帆徽卯时二刻才从客栈出发,前往府衙,他没有雇佣马车,客栈距离府衙的距离也不是很远,走过去最多一刻钟的时间。
跟着他一同前往府衙的是管家和两个年轻人。
来到府衙的时候,这里已经很热闹,绝大部分的考生都来了。
吴帆徽没有朝着前面挤,反正张榜的时候,衙门里面有专人会大声宣读榜单的,不管怎么说,通过了府试就被称之为童生,也就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了。
吴帆徽首先注意到的还是贺氏家族的那十名子弟,他们身边陪着的是五名护院,此刻看着这些护院,将其与他身后的两面年轻人比较,吴帆徽相信,贺氏家族的这五名护院,绝不是身后两个年轻人的对手。
家族的护院,也有经历过血火锤炼的,但那样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凭着一幅还不错的身板,就成为了某个家族的护院,颇有些装点门面的味道,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很多护院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快到辰时,府衙大门的侧门打开,考生已经有些躁动了。
吴帆徽一直很平静,他有着充足的自信,反正通过府试没有什么问题,何必激动。
能够通过府试的考生一般为五十人,这五十人的榜单,一共四张,第一张是第三十一名到五十名,一共二十人,第二张是第十一名到三十名,也是二十人,第三张是从第二名到第十名,一共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