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愿随波逐流的刘伟()
刘伟站在船头和船长吴长春叙话,此时他心中却丝毫都不平静,像是这一片大海一样波涛汹涌。他自己心中想要的东西在草原上就已经整理清楚了,只是这个时候一切好像都不由他自己做主了。
因为只要卷进了朝堂的这个大漩涡之中,身上就在不断地被贴上标签,然后就会有各种不同的人,各种不一样的势力在衡量你,在提防你,像要弄死你。
这样的漩涡之中,想要脱身,怎么办?刘伟当初就在不断地思考,他的脑袋不够聪慧,就只能用自己的小聪明解决这些事情,他想要摆脱这种束缚,好好地自己思索一下得失,可是周围的环境让他无法彻底的安定自己心中的想法。
在这种纷杂的念头下,他烦不胜烦,李二的敲打,长孙的下马威,都让他知道自己好像和朝堂上的那些人尿不进一壶里去。之后就借着一群看起来像是纨绔的家伙发泄了心中的邪火,之后就这样被发配登州了。
结果到了这里他也看不惯这些事情,还是不能安静。朝堂上勾心斗角他不习惯,但是远离庙堂之后,他又发现世家鱼肉乡里,这也让他难以承受,所以他又一次搞出事情。山东被他搅闹的一片混乱,现在卢氏卢安已经被弄得身败名裂,崔氏也在担惊受怕。
李二在朝堂上对世家进行报复,世家在民间对皇权进行反击,结果又坑害了一帮百姓。刘伟觉得自己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那些世家和皇权考量事情的角度都让他难以接受。
但是现在的他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去改变这些东西,他不由想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么一句词。这种情况和他现在何其相似,不管做什么,好像受罪的就是百姓,对于世家大族和皇权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范阳卢氏还是五姓七望高高在上,皇权依旧是至高无上,李二依旧在肆无忌惮的在大明宫两仪殿之中发号施令。可是下面的百姓过得生活就伴随着这些大人物的交锋变得更加的难过了。
在这个时候刘伟开始怀疑自己做的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对百姓有意义,还是自己其实就只是想着自己过得好一点?这一拷问下他发现其实自己并不是自己想象之中的那么大公无私,他来到大唐现在也已经快两年了,做的事情其实都是为了他自己。
从救李二,到草原上去找传国玉玺,这些都和百姓无关,他这么做好像就是想要让李二给自己一个身份地位,结果不如人意让他心中不平衡起来。自己都这般迁就李二了,可是李二却在怀疑他,这让他很受伤。这一切都和他自己给自己下的定位不符合,这般一想,刘伟后心居然出了一些冷汗。
“自己被功名利禄蒙住了眼,甚至尤不自知,要不是李二一直对自己不喜,自己可能现在就和那些官场上一心往上爬的家伙没有什么区别了!”当时想到这里的刘伟心中不由后怕。
可是到了山东想要为百姓做点事,打击山贼,还有和世家作对都是这样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但是效果依旧不佳,最后他准备按照自己的心思去做,什么都不管了,去南边,去把水稻的种子给弄回来。
这件事情应该对百姓有帮助了吧,这样想着,刘伟看着眼前的海洋,心中暗暗的衡量着。
至于带回来的水稻究竟去什么地方种植他现在还没有想好,山东那一片地方好像不怎么适合种植水稻,当地人吃的也是小米,还有部分的小麦。
但是不管了反正先将种子带回来好了,这玩意儿在那些土人的手中,就是在地上戳个坑,然后就等着收成,这样的好庄稼都被糟践了,自己这些人带回来给大唐百姓种上,至少在南方地区能够解决大多数人的吃饭问题了吧。毕竟这些地方种小麦和小米的产量比起北方差的太远了。
“我们要去的地方,叫做占城,那里有着一种神奇的农作物,一年可以收割两到三次,每次的产量都差不多,种上这种东西可以让大唐少很多饿死的人。”刘伟这样说道。显然对于吴长春的询问,他还是做出了回答。
毕竟这一路上带着这些人不远万里去找占城稻,怎么也需要让这些人知道自己等人做的事情究竟有怎样的意义。
“真的有这样的庄稼?”吴长春听到刘伟的话,顿时非常的感兴趣,作为华夏民族,土地上的耕作已经在所有人的骨子里面生根发芽了。他们不管在什么地方,哪怕是遍地黄沙的沙漠都能够种出农作物来。
“当然是真的,不然我们这么大老远的跑过去干嘛?”刘伟说道。他当然知道占城稻,这种作物在今后会成为南方的主食,养活的人口数不胜数,在宋朝以后一直到天朝建立之前都是这样的种子,没有什么杂交之类的,养育了南方的中华民族足足千年的时间。
“这样的东西,大当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吴长春问道,显然对于刘伟怎么知道这种农作物的非常感兴趣。
“我自然有我的方法知道,你不需要问,只需要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就行了。”刘伟说道,此时他的心里面在想怎么将这东西推广起来,毕竟大唐没有人见到过占城稻,新物种对于任何人来讲都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就像是天朝常见的四大家鱼,结果到了北美洲就成为淡水之中的霸王,每一年美帝都要用数千万来治理,因为美国佬不吃这些鱼。当初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刘伟甚至在想美国人真笨,让他们提供机票,送个几百万的南粤人过去,几年时间就能够给你吃绝种了,何必那么麻烦的每年治理。
但是转念一想要是南粤人改变了食谱,吃美国佬,到时候把美国佬给吃绝种了怎么办,就想通了美国佬为什么没有这么做了。
不过此时刘伟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很艰巨,找到了种子还需要在大唐地界上找到能够种植这些水稻的地方,究竟去什么地方种植这是一个问题。
第三章 刘伟死了()
第三章刘伟死了
刘伟出海了,没有人知道是不可能的,至少文登县令就知道他出去了,也知道他的身份。但是一直以来刘伟做的事情这个文登县令李玉来是不问的,也只当这个爵爷是想要出海捕鱼。
结果一去半个月没有回来这才急了,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上一次这位爵爷丢下了数万两白银给他让他准备造船的木料。那个时候每个十天半月的就有人来这里给他带来消息,让他知道这位爵爷没事儿。
可是这一次是出海啊,大海究竟有多么的恐怖,李玉来很清楚,因为他来到文登县这才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已经见到了数十起出海之后一去不返的例子了。
这种情况下,李玉来可是如坐针毡,他可不知道一位国侯葬身大海会给文登县带来怎样的后果,恐怕他头顶上的乌纱帽是保不住了,可是不管不问也不行,这对不起他的良心。
所以他一道奏折就上到了长安,顿时让朝堂之中来了一次深水炸弹,这个刘伟一直无声无息,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这一闹腾起来就是大事。从文登县令的奏折上来,一直到长安,足足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因为官员的奏折在这个时候要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比如说兵灾,天灾之类的,都是寻常的层层上报。
所以在李二看到这一封奏折的时候,刘伟已经出海两个月了。这还是因为中书省的尚书仆射是房玄龄,他的长子房遗直现在就在文登县,对这里多关注了一下,不然就被下方的小吏直接给扔到无用的奏折一起直接烧掉了。
此时李二看着这一封奏折,脸上的眉毛都要皱成一个川字了,这个刘伟不搞出事情来是不会安生了。从玄武门到现在就没有安生过。草原上去了突厥王帐,还顺道去了梁国斩了梁师都,这些事情李二记得他的功劳,但是却觉得这家伙不稳重,甚至比起一不靠谱的程咬金和尉迟恭都要不稳当。
这两个至少交付给他们的任务是绝对稳当,属于那种不拘小节。而刘伟却是想一出是一出,根本就没有一点稳重的感觉,就像是他要做的事情,全凭心意,想做就做,放荡不羁。这样的性格不适合带兵打仗,很容易轻敌冒进,或者被敌人用计策算计。
现在更是直接出海了,这大海李二也是见过的,那种浩荡无边的海洋,让李二心中豪情万丈的同时也是深深地忌惮,因为他曾经在江都去朝拜过自己的应该叫做表叔杨广,那个时候就见到大海的强悍,杨素的五牙大舰在长江大湖上面所向无敌,可是到了海洋里面却被一阵风给掀翻了。
所以此时李二对刘伟还能不能回来已经不抱丝毫的希望了,就算是海上的老渔民,出海两个月也不可能补回来,所以这一艘船绝对是出事了,所以李二觉得刘伟算是彻底的交代在大海上了。
李二对刘伟来到山东之后的信息并不是太关注了,这个人他调查过,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只是他心中对这个人的定位早在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有了,根本就难以扭转。所以打发出去之后就不再关注,上次询问之后就没有在关注。
而李二的探子在这个时候也已经失去了刘伟的信息,他们的消息就只到了刘伟第二次回到登州的那一次,然后就是每天骑马,游泳,最后出海他们没有见到,因为刘伟不可能通知他们不是。
所以最后他们的记载就是到了刘伟失踪,造成到现在刘伟也算是彻底的死亡了,死亡在大唐的君王的心中。
之后李二要派人去确定刘伟究竟死了没有,虽然只是一个侯爵,但是却也不是说死了就能够确定的,至少要经过一番调查才行,所以暂时没有直接公布刘伟的死讯。
可是朝堂之上又有什么是能够隐瞒下来的?所以在李二和房玄龄得到了第一手的消息之后不久,这个消息就流传了出来了,顿时大多数对刘伟有关注的全都知道了。
程咬金府上:“什么,刘伟那小子死了?这不可能,那小子壮实着呢,怎么可能死掉,谁能杀的了他?山东地界上可没有这样的人!”程咬金不相信刘伟就这样死了,这家伙打仗冲锋陷阵是一个好手,而且人也有几分小聪明,老程很看好他。
当然程咬金也不是不知道李二对刘伟有着那么几分的不信任,认为这家伙有点跳脱,不值得信任,可是程咬金筹谋的并不是李二在的时候的事情,而是李二龙御归天之后的事儿。因为他们这些人里面还是有几个镇得住场面的,至少老程自己不觉得自己会比李二短命。
只要他们还在,那么就能够镇住场面,可是在他们这些老将去了之后,将门的门户他准备让刘伟执掌,可是现在刘伟忽然传来死讯,这怎么能让程咬金能够相信,他知道刘伟的身手,就是经验比起自己差一点,说起身体素质,可是比起自己都要胜出一筹,那小子才十六岁,有的是机会,怎么会现在就死了。山东地界上谁能杀得掉他?
想破了脑袋,程咬金没有弄明白究竟是谁能够杀的了刘伟,于是也不想了,直接冲出门去,直接去找房玄龄这个知情人了,这些人传消息也是就只传一半,根本就没有说明刘伟是怎么死的,就直接来一句死了,这不是让人难受的吗!
此时夜已深,程咬金策马而行,直接来到了邢国公府,敲开房门让房玄龄和自己说个清楚。
而此时大海之上,两个月的航行已经让刘伟他们一行绕过了两广,期间他们上岸过,但是却是到了岭南之后的事情了。刘伟自己现在究竟怎么想的也没有想清楚呢,自己去了大城市定然会被李二的探子发现,所以只有绕过了岭南,之后他们到了岭南另一片区域这才上岸的。
第四章 岭南冯盎()
刘伟一行人在海上漂了一个月了,幸好此时是初春时分,海上风浪并不是最大的时候,也直接从山东登州一路向南,来到了南方两广地界,他们人手众多,吃喝拉撒消耗很大,满满一船的东西在一个月之内被这一船人给吃了个精光。
所以不得不在两广地界上面找了一个地方停靠,补充各种物资。当然这种事情刘伟没有出面,都是吴长春在做,刘伟却是逍遥自在的到广州城之中游览起来。
大唐时期的广东这些地方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甚至这些城池每一座都有着不下十几二十万人的规模,在大唐的城池之中也已经算得上是大船了。可是在刘伟的眼中和后世见过的霓虹不夜城比起来依旧差的老远。
这里气候温暖,此时虽然只是阳春三月,但是刘伟一路上却见到很多人都已经光着膀子干活了,特别是在码头那一片。
当然刘伟这是不知道在大冬天的时候,码头上也都是光着膀子干活的人很多。
暖暖的海风带着一丝丝的腥咸的味道扑面而来,在这一座靠近海边的城市,这里可比登州发展的好得多了,登州那一片就只算是小乡镇,而这里才真正的能够算是县城。
刘伟带着三五个随从,虽然都只是穿着粗布麻衣,可是一行人的神态却是和周围的百姓截然不同,自从刘伟和这些人说了他们是去寻找一种新的作物的种子之后,这些人的精气神就变得截然不一样了。
他们从不会怀疑刘伟说的话,这一点是最为让人感到讶异的事情,这些人对刘伟的盲目的信任简直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所以直接认定了自己等人出海这一趟绝对能够带回来那种神奇的一年可以种三季的水稻。
而只要有了这种庄稼,那么大唐就将再也没有饿死的人,这是这些人的最朴素的想法,所以他们现在精气神异常的旺盛,这些人虽然大多数家里面曾经都是渔民,可是中华民族的土地情节,在土里面种东西的情节却是深入到骨子里面不是从事的职业能够稀释掉的。
而此时刘伟带着这一群人走在广州的大街上,这座城池虽然离着海边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却并不是很遥远了,而且此时统治这一片土地的是耿国公冯盎,高凉太守冯宝与谯国夫人冼夫人的孙子。
说起这冼夫人可是了不得,被天朝第一任总理周总理称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