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烽烟万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烽烟万里-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炜看看庞柔,发现他从最初的文弱书生变得一股子英风锐气,俨然儒将风采。

    遂笑道:“这么多年行军,苦了你了。”

    庞柔心中一暖,说道:“公子言重了,谈何辛苦?我兄弟二人若不得公子知遇之恩,焉有今日?”

    凉州营从上到下还都是亲切的称韩炜为公子。

    韩炜笑着点点头,翻看凉州营名册,少时,皱着眉头问道:“为何有许多五十岁以上之人?按照营中规制,五十以上者不是应该退役才是?”

    这也是韩炜颁布的新规,五十以上者予以退役,回家养老,由营中出资赡养。

    这其中原因自然见仁见智,其一,能有效控制军中力量不会老龄化;其二,善待老兵,获得人心,从而有更多的兵源。

    庞德、马岱听闻韩炜询问,脸上变颜变色,都朝庞柔递眼神。

    庞柔毫不慌乱,坦然说道:“公子有所不知,这些老兵头儿啊,都不好惹。一个个精气神十足,开的硬弓,骑得烈马,更有甚者三五人近不得身。末将也劝慰多次,让他们回家颐养天年,可于事无补。张嘴闭嘴就是,老朽自公子十多岁时,便跟随公子南征北战,庞主薄才跟随公子几年?故而,末将男奈何不得他们!”

    说完,庞柔连连摇头,苦笑不已。

    韩炜心中顿时感慨起来,想起当年跟赵云在榆中城大败李文侯的场景。他情不自禁的叹道:“嘿!屈指算来,竟然驰骋疆场十载了!”

    韩炜接着说道:“也罢,待我亲自见见这些老军们。”

    言毕,只见庞德、马岱急忙前去集结这些老兵。

    少时,一队老卒整齐列队,来到韩炜切近。总共十多人,一个个两鬓斑白,脸上皱纹形成沟壑,但精神矍铄,腰板挺的笔直。

    韩炜看着这些老卒们,不少都是熟悉的面孔,可都叫不上名字,心中激动不已,反倒说不话来。

    老卒们一个个咧着嘴笑得很开心,终于又看到九曲公子了。

    为首的是一个屯将,年纪也最大,最先开口:“韩老营屯将,见过骠骑将军!”

    言毕,单膝跪地。身后十多老卒纷纷跪拜。

    韩炜听后,急忙搀扶这些老卒们。而后问道:“老军刚才说什么韩老营?乃何意?”

    那老屯将笑了笑,说道:“我等自幼流浪幽州,大多都没名没姓,所以都以韩为姓,营中那些小子都叫我等为韩老营,故而以此自居,若有什么不妥,还请公子勿怪才是。”

    韩炜听后,感动不已,暗忖:这些老兵忠心耿耿,竟然以韩为姓,忠心可鉴呐!

    “老军们,炜,谢过了。”韩炜说完,一躬到底。

    众老卒见状,连说不可,扶住了韩炜。

    那老屯将又说道:“公子,老朽知道易京楼难克,不必浪费时间在我等这些老骨头身上。还请公子以军务为重,待攻克易京,我等自然卸甲归田。”

    十余个老卒随声附和,连连答应。

    韩炜还没劝慰一干老卒退役,不想他们率先提出。

    那老屯将又说道:“不过公子要答应老朽,若攻易京,要让我等打头阵,不管他公孙瓒上天入地,我等老朽也要再立一功!”

    韩炜听罢连连答应下来,突然眼前一亮:“老军刚才说什么?”

    “再立一功。”

    “不,是上一句。”

    “不管公孙瓒上天上天入地……”

    韩炜笑道:“上天虽无可能,这入地嘛。回营,易京楼可破矣!”

第524章 掘子军() 
说到入地,韩炜赫然想起了掘子军。

    那“掘子”二字,乃是对工兵的一种称呼,古时战争中常有攻城拔寨的战法,遇到坚壁高垒的城池难以攻克,攻城部队就会分兵挖掘地道陷城,而城内的守军也要挖掘深沟,并在其中灌水埋石,以防被敌人从外边挖透了城壁。

    执行这类任务的军卒,大多是擅长挖土掘泥的短矮粗壮之辈,如地鼠般在土沟地道里钻来钻去,也称“掘子军”或“掘子营”。

    韩炜升帐军议,准备组建掘子军,往易京楼方向挖地道。

    可商议归商议,总得有人会挖吧?韩炜一时间觉得头大,看着营中众文武,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谋略无双的荀彧叔侄此次随军,可这挖地道他们还真不会。看着韩炜犯难,二人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毕竟,作为谋士,不能给主公出谋划策,岂不是失职了?

    众人沉默多半晌,终于有人开口:“将军,末将愿意一试。”

    韩炜听罢,巡声望去,发现说话之人是郝昭,脸上颇有些不悦。

    有些嗔怒:“伯道,这里是军营,不可造次。”

    马超也是瞪着他说道:“你小子放肆,兄长着你参军事,你却在这里胡闹,给我滚出去。”

    韩炜看看马超,也不劝阻,好像默认了。

    马超拽着郝昭就往帐外走,刚走两步,荀攸开口了。

    只见荀攸抚须而笑,对韩炜说道:“将军,伯道虽年幼,但也并非信口雌黄之辈。且容他分说,若是不通道理,再赶他出帐不迟。”

    韩炜叹了一气,言道:“也罢,死马当作活马医。超弟,带这小子回来。”

    马超推了他一把,郝昭被推至韩炜切近。

    郝昭整理衣冠,侃侃而谈:“小子不才,自幼学习家传兵书。其中记载了藏兵隧道之挖掘之法。”

    说完,对韩炜又道:“叔父可知家祖那部兵书残卷?”

    韩炜频频点头,说道:“确有此事,你接着说。”

    郝昭来回踱步,继续说道:“凡掘隧道者,可分为土木构造,土石构造,岩石构造三者;内中又有单道、弯道、平双道、上下双道四者。待隧道大成,幽深蜿蜒,曲折不定,可设猫耳、障墙、陷阱等军工事,还需通气孔、传话孔、灯笼等附属。”

    在郝昭侃侃而谈之时,荀攸看了看荀彧、董昭一众谋士,众人相视点头,对这小子表示赞许。

    此时,韩炜心中也有了定论,觉得郝昭很可靠。

    郝昭接着说道:“隧道距地面深度一般为九尺到两丈,最深可至十余丈,道内高度九尺见方,道宽五、六尺,道内弯处均为“丁”字,正中间砌有方形传话孔…………”

    韩炜听到此处,打断郝昭:“伯道,伯道且稍安。我意已决,本次掘子军便由你统领了。”说完,递过印信乾坤重英矛。

    郝昭欣然领命,双手接过。

    少时,各营集结,郝昭要挑选短小精干的健儿锐卒;若身材高大,那隧道的高度便要增加,随之工作量跟消耗的时间也会增加,时间久了容易被敌人察觉。

    除了破军营的羌骑皆为羌族,一个个虎背熊腰以外。其他诸营身高六尺以下者纷纷入选,纵然如此也没凑够三千人,只有二千七百多人。

    韩炜不是很满意,觉得人少。遂问郝昭:“伯道,这些人是否少了些?”

    郝昭摇摇头,说道:“叔父有所不知,人多了反倒不好。诚如这许多人,便不好调遣了。”

    韩炜也不懂挖掘地道之法,只能相信郝昭。旋即又问道:“还需什么?尽管道来。”

    郝昭笑了笑说道:“哈,只需从斥候营那里借来罗盘、司南便可。”

    韩炜听到这两样物件,也就彻底放心了,因为这是辨认方向之物。又点点头,说道:“切记,速战速决。此战至关重要,若你能成功,当记首攻,我让你独领一营!”

    “叔父此话当真?”郝昭两眼放光,兴奋不已的问道。

    韩炜不耐烦道:“君子一言九鼎,我绝不欺你。”

    “好,请叔父静候佳音吧!”郝昭开心的说道。

    如此,掘子军在郝昭的带领下开始挖掘隧道,只要隧道一成,易京楼弹指可破。

    韩炜跟众文武皆在军中帐内,并没有结束军议。直至夜深,韩炜见诸人睡意盎然,便下令散帐。

    众人鱼贯而出,马超迟迟不走,待人都散尽才说道:“兄长,你也太纵容伯道这小子了,万一出了差池……”

    韩炜一摆手,打断马超说道:“超弟,我知道你担心伯道。毕竟这么些时日,感情颇深。虽无师徒之礼,却有师徒之情!可你也不能太过护短,想当年子龙你我三人大战长刹军,不也是毫无把握吗?”

    马超俊眉一挑,有些不悦:“兄长此言差矣,子龙跟你自幼拜得兵祖为师,我又在军营之中长大。伯道可无此造化!”

    韩炜瞅着马超,哼了一声:“哼,那你去带着掘子军挖隧道,换你的宝贝徒儿回来。”

    马超一时哑火,半晌崩出来一句:“兄长不是强人所难吗?我岂会掘地之术?”

    韩炜听后,反驳马超:“嗯,嗯嗯。这不就是了?你自己所言不通此道,可伯道却精于此道。所以,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马超岂能与韩炜争那口舌之利?

    索性,长叹一声:“唉,但愿这小子不是纸上谈兵。愚弟乏了,先行告退。”

    韩炜连连点头:“快歇息去吧!”

    马超施以一礼,退出帐去。

    韩炜看着马超离去的身影,心中暗道:冷面无情的锦公子,还能这般疼惜人,难能可贵呀!

    少时,王双进帐说道:“将军,可熄灯否?”

    “你也歇了吧!”韩炜说道。

    王双插手应喏,也告退了。

    翌日清晨,韩炜带众文武前去观看隧道进程。

    来到隧道切近,发现郝昭灰头土脸,冻得蜷缩着身子,身上搭着披风,靠着土堆酣睡。

    看那样子很是辛苦。

    有掘子军卒单膝跪地禀告:“将军,少将军一夜都没合眼,我见他太累了,便没有叫醒他。”

    韩炜急忙脱下白狐裘大氅给郝昭披上,情不自禁说道:“苦了这小子了!”

第525章 吕布闲不住() 
韩炜给郝昭披衣御寒之后,又吩咐辎重营熬制肉汤,内中多放生姜,好与众将士驱寒。并且,定下高额奖赏,若是十日之内挖掘至易京楼处,可拿五倍饷钱;时间越短,赏钱的倍数就会翻倍上涨。

    重赏之下岂无勇夫?谁跟钱过不去?一下子提升了掘子军的士气。

    郝昭卯足了劲,带领掘子军疯狂开凿挖掘,一日内赶工近百里的行道。

    果然,五日之后,进程过半。韩炜大喜过望,遂吩咐下去,先赏了一半的军饷。

    随着隧道的深入,公孙瓒根本无从察觉。可他也并没有闲下来,派儿子公孙续前去黑山老营求援。

    如今的黑山军已经不复从前,当年张燕响应张宁几乎带走了所有的精锐,现在这一批黑山军都被编入了豫州营,由廖化、周仓统率;自从张燕归附韩炜以后,黑山老营便由于毒坐了头一把交椅,然而好景不长,于毒又在南皮城外战死,所部人马死的死,降的降,三头领杨凤、四头领陶升归降袁绍,后韩炜大战袁绍,死于乱军之中。

    自此,黑山军的体系几乎瓦解。

    黑山四将,分别为于毒、白绕、杨凤、陶升。自张燕离去,于毒等头领阵亡,便由白绕执掌大权,自号:平汉大将军。这个白绕极为钦慕公孙瓒,早就想归附公孙瓒,可碍于部下们反对声连连,就一直没能得逞。

    现如今,公孙瓒之子前来求援,白绕对此踌躇不定。黑山的现状目前来说,可谓一片繁荣。若擅自开战,恐怕人心尽失。

    盖因黑山老营几乎独立成为一座山城,许多所谓的“黑山贼”已经失去了贼性,他们想要过上平凡百姓的安稳日子。开始他们还肆虐冀州境内,打家劫舍,到后来不少人都走上了正路。山寨之内屯田耕作、市肆商贩、民居瓦舍俱全,虽不及大汉治下郡县繁荣,但也逊色不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若到战时,这些黑山众全民皆兵。

    当然,这跟张燕在位期间的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早年间,袁绍初在冀州站稳脚跟。沮授曾对袁绍进言:“青州蛾贼猾乱,黑山众寇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回众北首,则公孙必丧;震胁戎狄,则匈奴必从。”

    作为“黑山女王”的张燕,在雄踞冀州不久的袁绍心目中,与青州黄巾、幽州公孙瓒是并列的,被视为重大的敌人之一。特别是张燕,其根据地主要在冀州的诸山谷,近在袁绍肘腋之下。袁绍焉能忽视黑山军的存在?能被袁绍重视的敌人,可见其实力不可小觑。

    若当年张宁顾忌周全,栖身于黑山之中,以黑山为根基,从而进取冀州,那如今可能便是另一番局面了。

    书归正传,却说白绕跟公孙续。

    公孙续许下重利,对白绕言讲:“平汉将军,家父承诺,若此番将军能携百万之众击退韩炜,便上表将军为冀州牧。若将军为冀州牧,你我两家集结幽、冀大军便可逐鹿中原,到时这天下谁主沉浮,焉有定数?”

    白绕听后,心中果然澎湃起来。不由得有些激动,长出一口气说道:“续公子此言,容某三思。公子且在寨中歇息一夜,明日答复公子,如何?”

    “看来将军并无进取之心,既如此在下即刻返回易京就是了。”说完,公孙续起身就走,没有丝毫留恋。

    白绕一见,心中慌乱,一咬牙,一跺脚,坚定说道:“公子且慢,某家答应了!”

    公孙续转身笑道:“将军识时务,果为俊杰也!时不我待,在下这就返回易京告知家父,也好让他早作准备。”

    白绕点了点头,说道:“嗯,公子一路顺遂,某这就召集各家寨主,商议起兵之事。”

    说完,奋笔疾书写好了交给公孙瓒的书信,递给了公孙续。

    公孙续走了,白绕心潮澎湃的击鼓升帐,开始商议自己的大事。

    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这白绕显然是在作死!冀州牧?逐鹿中原?就凭现如今的黑山军,恐怕难于登天。别说是他区区白绕,就连张燕在时,也不敢如此肆意妄为。所谓的百万之众,以老弱妇孺居多,能挑出来的壮年有十万人就很不错了。精锐二字更是无稽之谈,黑山精锐早就消磨殆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