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和柳氏在这方面上有了一点轻微碰撞。
再一个就到了即将结束的中奥俄三边会谈,要知道,有小道消息传播,陈皇帝来年就要成为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的女婿了。
这位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有一个年纪才十六岁的公主,赛利姆此行的一达目的就是敲定两边的婚事。
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君臣根本就没有目光看向陈鸣的那些儿子,年纪才四十出头的陈鸣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未来二十年内,整个世界还是这位中国皇帝的猎场。
所以,奥斯曼君臣考虑的只是陈鸣,而不是陈鸣膝下的那些岁数跟他女儿相近的儿子。
而至于阿卜杜勒哈米德一世小女儿后半生的幸福,在帝国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说不定这个时候,那位天方公主正在准备嫁妆呢。
奥斯曼人虽然不知道陈汉近期的对外政策,但他们对陈汉的示好是红果果不加掩饰的,而且对陈汉在北非一带寻找落脚地的打算也一百个。无形中就已经迎合了陈汉!
现在陈汉在天方世界的发展很是有利,阿拉伯半岛上已经有了落脚点,现在亚丁湾的南岸也有了落脚点,可能在陈鸣的有生之年,南非的金矿就能挖进陈汉的国库里了。
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的协议也很艰难的达成了。
俄国人承认格鲁吉亚是奥斯曼的势力范围,但是他们坚决不彻底退出克里米亚半岛。一次次的商谈之后,两边达成了一个停战协定俄奥两国在克里米亚享受同等的待遇。
而中俄之间的停战协议也很容易达成,以现在两军的实际控制线为准绳,各自后退一百里,这一百公里的距离就是两边间的非军事武装区。只允许少量边防军队巡逻徘徊!
而作为被中国吞吃了那么多土地的代价,中国要将手中的俄罗斯平民和战俘在今后五年时间里,陆续放回,同时圣彼得堡不会对南京有战争赔偿。
但是针对里海西海岸线上的西海,俄罗斯坚决要求中国撤出。
……
承天十八年的前几个月对俄罗斯人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年份。
在西线战场上,俄罗斯与瑞典彻底达成了停火协定,并且俄罗斯还没有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古斯塔夫三世个人的愿望太强烈了。
而且更让俄国人高兴地是,古斯塔夫三世刚刚签署了与俄罗斯的停战协议书不到两个月,他就在一场假面舞会上被瑞典贵族给刺杀了。
这一消息是让人震惊的。
历史上的古斯塔夫三世是死于伤口感染,刺客朝他后背打的那一枪,并没有真正的杀死他。可是眼下这个时候,这场留下了国王鲜血的假面舞会开启的时间虽然比原时空上要晚了三个月,可古斯塔夫三世却死的干净利落。他被一枪击中了脑袋,当场就毙命了,而不是因枪伤感染,而最终黯然死去。
俄罗斯去掉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古斯塔夫三世为人强势,又富有政治手腕,要是他能一直在瑞典国王的宝座上坐下去,瑞典很可能会成为俄罗斯一个头疼的敌人。
同时呢,在南部主战场,俄罗斯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在奥地利人的配合下终于拿下了奥恰科夫。
短短两个月内,俄奥两国海军在奥恰科夫海域开启了三次激战,土军损失各型舰艇共32艘,其余舰艇或逃往黑海西岸,或避入奥恰科夫。奥斯曼统帅部为挽回败局,调兵增援。俄熬两舰队海上遭遇,五月份双方舰队进行菲多尼西岛海战。俄军乌沙科夫海军上将率舰全速出击,抢占上风位置,从而使卷土重来的奥斯曼舰队处于俄舰队夹击之中。俄军此战击毁奥斯曼战舰7艘,剩余土舰尽数撤回了黑海西部沿海。
至此,奥恰科夫要塞再无幸免的可能。
俄奥【奥地利】联军对奥恰科夫采取了一个月的高强度骚扰,然后再一个大风呼啸的黑夜里,兵分六路强攻奥恰科夫,经数小时战斗,联军夺占奥恰科夫,毙俘土军1。15万人,缴获火炮110门。
接着不多久,第三次勒姆尼克河战役打响,双方激战达12小时。奥斯曼军队遭重创,放弃阵地溃逃,伤亡、溺毙者达1万余人。雷姆尼克一战打乱了奥斯曼的阵脚。俄军在此役之后,攻克宾杰拉要塞,并且不战而夺取阿克尔曼,控制整个摩尔多瓦。
俄军似乎终于赢来了收获的季节,这半年中对奥斯曼作战的成果,比过去三年的总和还要高。
可惜不多久,一盆冰水很快就被泼到了俄军的头上。
他们对西海发起的新一轮进攻战,不仅没能拿下西海这处非要塞式的城市姑且称之城市吧,反而是投入战斗的俄军大加受挫,损失超过了惊人的五千人。
俄军自从先前屡攻西海不下后,调集来的军队就越发的精锐能打了。
然后他们趁着西海入秋之后连天大雾的机会,分兵多路,对西海发起猛攻。但还是没能拿下。
说真的,俄国人在这场战争中,主要力气还是花在了南线战场,虽然奥斯曼人也不是吃干饭的,但俄国人有奥地利人的配合啊。
如今战争打了一年又一年,奥斯曼人要支撑不住了,这今年的时光里,俄国人和奥地利人虽然费了一番力气,但终究是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可以说在战场上彻底压到了奥斯曼人。
可是相比较起来,他们在奥斯曼人身上取得的战果甚至可以说是辉煌,但这西海的战事上,那简直就烂的跟一坨屎一样。
西海的战局始终是俄强华弱,后者的防御工事也是以土木工程为主体,地表上的铁筋水泥建筑和永久式工事就没几个。
圣彼得堡上下的俄罗斯贵人们怎么也想不通,一个小小的只有一万来人驻守的非要塞式城市俄军稍微的夸大事实,怎么就在三四万人马的围攻下为何仍旧岿然不动,甚至他们还有余力四处出击,乘坐着战船沿着里海西线的北部沿海,骚扰俄军的城镇和乡村,极大动摇了俄罗斯在地方的威信。
尤其是这场俄军发起的进攻之前的一个多月,潘昶亲自带了六百人,乘坐着十二艘战船,这是现今里海内国防军的全部水面力量了,东边下水不久的第二批战船。
从阿斯特拉罕的北部登陆,哪儿的俄罗斯人一丁点防备都没有,在一天之中被潘昶连克了四座小镇,杀死的俄罗斯青壮不下三百人,这些人里不少是民兵,剩余的也多是帮助民兵战斗的人。还打散了其中一个小镇里的小驻军加警察百十人,也亏得他们发现的及时,早早地跑人了,不然非被全吃了不可。
拢共抢了四五十个年轻漂亮相对的俄国女人,放火焚烧了目光看到的房屋。诸多牲畜,他们带不走,就全杀掉,大吃大喝之余,就全扔到河流中、水井中,或者干脆投入火堆里。
而如此的出击已经不是西海国防军的第一次了。
俄国人的地方驻军或者是人少,或者是赶不上船队,一次次目送着国防军浮海而去,毫无办法俄国人是恨透了西海国防军。
面对里海西海岸线处处烽火的窘境,俄罗斯人是多么想让自家的里海舰队一夜之间就变得强大起来啊?但这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造船的工匠和各类物资,还是最主要的木材,那都需要很长时间做准备。
所以,俄军才会迫切的需要拿掉西海。
甚至于高加索的俄军总指挥都不得不了作战重心。将一批哥萨克骑兵东调到里海沿线布防。另外还组织大军围困、消耗西海的储备物资,同时阿斯塔拉罕被中国人焚烧的造船厂也重新捡了起来,圣彼得堡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感觉到了彼得大帝当年的英明,这片海域的确需要一支正统的海军舰队。
圣彼得堡不应该忽视里海舰队,把之当成贬官和发配人的地方。它,非常。
只不过俄罗斯的军队兵力真的很紧张的。
在古斯塔夫三世没有被搞定之前,圣彼得堡紧张的都要朝维也纳借兵了。本来说,俄罗斯与瑞典签订停战协议了,西线也不能全无一点防备。但现在古斯塔夫三世是死了,那一切就都ok!
只是从西线战场调到东边来,横跨了整个欧陆北端,一万里是没有,几千里却总是有的。而且部队也需要。所以俄军‘富裕’出来的军队还没有赶到。
俄军就只能挖东墙补西墙,凑出一支哥萨克骑兵奔来了里海。另外就是下令沿海的那些实力薄弱的村堡往内陆地区迁移。同时实行小村合并政策,将分散的俄罗斯集中起来,再由他们中抽出一部分青壮武装起来,作为一民兵,加强里海沿岸的防御力量。同时哥萨克骑兵也在各要点屯驻机动兵力,一处有事,立刻集结起大股马队前往救援,希望以此能够遏制国防军在沿海地区无休止的骚扰。
俄军在抓紧时间调动兵力、部署,以应付下这最紧张的一段时间。而国防军则处在一个难得的休战间歇期内。潘昶在着东岸第三波战船的下水。
之前的多次出击,国防军的损失很小,总共战斗减员也不过二百人,可战果却非常辉煌,烧毁了俄军城镇十几二十座,还有大片的农田,缴获粮食【包括土豆】五千多石,向西海运回牲畜四百余头只、马匹二百余。
掠夺俄国女子五百多人,杀伤俄国青壮两千多人,杀死俄国人的牲畜更是多达上万头。
不光如此,他们还在里海海域四次与俄里海舰队相遇,共击沉了俄军里海舰队战船五艘。而己方战船只有两次受了轻创。
总得来说,潘昶在里海西海岸线打的是有声有色,有力的打击了俄军涨起来的嚣张气焰,更极大动摇了其在里海西海岸和高加索东端一带的威信。
到了上一会的骚扰战,国防军在潘昶的带领下直接越过了阿斯塔拉罕,可以说是给俄军心理上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愕然发现,西海岸的战场原来并不限制在阿斯特拉罕与西海这两座城市之间,而是取决于俄军控制的全部海岸线。
国防军的这种小规模偷袭,有种当年俄国人刚刚里海北段时候,面对游牧民族的骚扰时的感触。只不过那个时代的游牧民族哈萨克人和鞑靼人,根本没能力攻克俄国人的城镇,他们只能面对着村落骚扰一二。
而现在的国防军武器先进,不要说是小的城镇,就是大的城镇,只要给他们时间,他们也能把之变成一地的焦土。
这种认识使得俄国人上下对西海极为头疼,也十分的痛恨。
不止一个俄罗斯权贵对着上帝发誓,要在战后好好建设里海舰队,好好整顿里海舰队。但这些完全没有一丁点的效果。
上帝不可能一个‘神迹降临’,就把波罗的海、黑海的俄军精锐战舰调到了里海来,也不可能瞬间停着中国人的动作,给俄国人十年的时间让他们强大里海舰队。
如此的话虽然充满了懊恼,却半点用都没有。更可怕的是,当战争结束后,圣彼得堡权贵中很可能大批的人就再度遗忘了这句话了。
只要海战,俄国人占据不了上风,中国人的这种不对称战争就能永远的不对称下去。因为他们在海面上来去自如,往往能以强击弱。俄军兵力有限,防御力量很薄弱,且完全摸不清敌人下一步的攻击目标,这就使得他们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之中。而国防军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使得俄军疲于奔命,却还是处处失守。可以预见,俄军要是再拿不出良好对策的话,这里海一大圈千里海疆可就有的麻烦了。
俄国人不能容忍这种被动,这让他们太颜面尽失了。
之前的俄罗斯对于巴库汗和波斯王国,那可是占尽了实力和心理上的优势。可现在,他们都有点抬不起头来了。
波斯王国和巴库汗在‘西海’的问题上大大的帮了中国人一把,俄军要想对之报复,中国人肯定是不能答应的。俄罗斯发现,自己要是不把‘西海’这个令他们汗颜的地方给打掉了,他们的威信,他们对于巴库汗和波斯王国的心里优势,就会如打开了泄水阀的浴盆,迅速的流失掉。
第八百九十章 丑陋的英国人()
“加尔各答是一座魔鬼的城市!”
明亮的灯光下,朱世海一边低声发狠,一边细细在纸上щā他的一手文字漂亮之极,每一笔都是力透纸背,恰如他此刻的决心。
他要揭开英国人身上那层虚伪的画皮。
孟加拉大饥荒的惨样触目惊心,愚蠢的莫卧儿皇帝也在到在灾荒灾难来临的时候减免税收并给予一些援救措施援助灾民。而英国人却忽视饥荒警告,无视连绵的干旱和粮食大幅度减产的事实,在承天前五年1770年大饥荒爆发,次年孟加拉的百姓开始大规模的死亡的情况下,英国人反而把税增加到60%用以弥补征税人口减少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劳动人口越少导致产量越少,意味着收越少。而那些在饥荒中幸存下来的农民反而被迫支付两倍的税收,以确保英国财政部的收入不减少。
大片的农田被抛荒。田野杂草丛生,成了深不可测的丛林。
可最有讽刺性的是,英国人在西历1771年大饥荒灾情最重的那一年的收入反而要比1768年还要高。
“这才是一群魔鬼,披着人皮的魔鬼。”朱世海并不是一个记者,他也不是一个道德家,他是一个法学家,但他现在用自己的笔记载着那场可怕的灾难。
他要让国内的人真正认清西夷的真实面目丑陋的英国人!
那场可怕的大饥荒从西历的1769开始到1773年结束,造成1000万人的死亡当时人口密集的孟加拉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一。
在莫卧儿王朝统治期间,印度人民被征10~15%的税。这些钱部分用于供养统治阶层,也有部分用于设立安全保障金,用于预防来年收成差出现灾荒。
而英国人从莫卧儿王朝统治者接手孟加拉后,不仅没有了安全保障金,还开始强力推行种植单一的经济作物,这些都是出口利益。原来种植水稻和蔬菜的农民现在被迫种植靛蓝、罂、粟等经济作物,后者虽然市场价值高,但却不能解决食品短缺。饥荒之下,没有可替代的食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