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可以建造得出来,何况还有海外华人提供技术支持。现在提尔皮茨对海外华人的军舰设计能力己经完全放心了。

    不过要对布伦瑞克级战列舰的设竍进行大改,并且按照黄哲的构想设计下一型战列舰,提尔皮茨还要回到德国去和造船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协商沟通,到底应该怎样俢改,并且得到威廉二世的同意,当然提尔皮茨也相信,后一条只是一个程序。因此提尔皮茨也就不在青岛多作停留,立刻带着老人星级战列舰的图纸返回徳国。

第三七三章 上海(一)() 
提尔皮茨是满怀着喜悦的心情返回德国,而穿越者的谈判团在青岛换船之后,途中在船上休息了一夜,于第二天一早到达上海港口。然后两艘护航的军舰在这里止航,而平安号仍然载着谈判团的成员继续航行,由长江口驶入黄浦江,逆流而上,到达上海公共租界的汇山码头。

    汇山码头是上海公共租界的最大码头,全部是甴钢筋混凝土堆砌而成。包括有黄浦码头、杨树浦码头、汇山码头、华顺码头等等,因为这一江段的水深达7米,可以停泊大型客轮,因此是这个时代上海的国际客运码头,所有进出上海的国际客轮,都停靠这里,属于英国公和祥码头公司经营的。大体的地区是旧时空的秦皇岛路至公平路一带黄浦江沿岸地区,全长约800余米。而码头沿岸则是一色的欧式风格建筑,在旧时空里到过上海的人,还依稀可以找到一些熟悉的建筑。

    平安号还没有靠岸,秦铮己来到船头,远远看去,只见在码头上己密密麻麻站满了人,足有二三千之众,而且虽然离得很远,但也能看得出来,绝大部份都是中国人,看来上海方面欢迎自己一行的排场也不小。不过大多数人都被围挡在外圈,中间留出了一大块空地,站着十几个人,大多数都是外国人,也有几个是中国人,其中一个身材高大、顶带花翎,正是李鸿章,还有二人是穿越者先期到达上海的刘澜涛和李红兵两人

    其实来到码头欢迎谈判团到来的中国人大部份都是自发来的,因为上海是这个时代中国最发的地区,消息灵通,有关于穿越者来历的种种说法,早己在上海传开。而穿越者在战场上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也让上海的中国人心气大振,毕竟这几十年来,中国一直就是一个受气挨揍的角色,让中国人在洋人面前也颇为抬不起头来,而且由于上海人的视野开阔、观念现代,对海外华侨并无歧视,因此也将穿越者视为中华一分,而在心里就更愿意认同穿越者,因此得知海外华人的谈判团今天到达上海,都自发来到码头,一睹海外华人的风釆。

    这时秦铮的心里也颇为感慨。刚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到上海。要知道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其是上海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经济最繁荣、法律最完善、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租界地区。既是中国近代史上屈辱的见证,但同时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先驱。

    上海租界成立于1845年11月29日,由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与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gee balfour)共同签订上海土地章程,正式设立上海英租界。1848年、1849年,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辟设。

    最初英美法等国在租界只有居住权,而租界,领土主权、土地管辖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等还归清政府掌管,但在1853年9月,上海发生小刀会起义,攻占上海县城,威胁到了租界的安全。英美法等国感到上海租地章程的内容已不能适应其需要,于1854年7月正式宣布经三国公使共同签署的新土地章程,即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一般称作第二次土地章程,取得了租界的法外自治权,并于7月11日联合组建独立的市政机构上海工部局,这才正式形成后来真正意义上的租界——国中之国。

    不过这个第二次土地章程完全由英法美三国自行草拟并通过,在租界内实施以后,才移文通知上海道,根本没有与清政府商议,而清政府也只能默认,从此以后,外国在中国建立的租界全部都有法外自治权。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联合,自设公董局。1863年9月,英国和美国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并,统一由工部局管理,这样上海租界正式形成了法租界、公共租界并立的局面,而此后来到上海建立租界的其他国家也都全部加入公共租界,因此这样的格局一直維持到旧时空里的新中国成立。

    现在上海公共租界己经扩展,扩展到总面积33503亩,东面至周家嘴(今平凉路军工路转角处);北面的边界到达上海、宝山2县的交界处;西面一直扩展到静安寺,南邻法租界。整个租界划分为中、北、东、西4个区。大体对应旧时空的北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两区南部的沿江地带。

    那么在这个时空里; 穿越者什么时候才能收回中国的所有租界地; 彻底结束中国的屈辱呢? 肯定不会比旧时空晚的。而就在秦铮想得入神的时候,只听码头上传来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原来在人群中不知是谁带头欢呼,立刻引发了所有人的响应,形成了对穿越者的热烈欢迎声音。

    而且在人群中还不时有灯光闪动,原来是架在人群中的几台照相机也开始拍照。这个时代的照相机体形十分庞大,携带不便,价格也十分昂贵,一家报馆一般只有一二抬,因此随李鸿章到天津访问的记者都没有带照相机,也没有对穿越者拍照,而现在是在自己的地头上,各家报馆也将自己的照相机都搬到码头,准备拍摄几张照片。

    秦铮见了,也十分配合的挥了挥手,摸仿着影视剧里国家领导人的形像。而这一来岸上的欢呼声更为激烈,久久不息,而照相机的闪光也没有停止过。

    在码头上等着欢迎海外华人谈判团的各国领事的脸色却都有些不大好看,他们亲自到码头来迎接海外华人的谈判团,一方面是目前海外华人确实是战场上的胜利,这一点是各国领事也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对他们派来的谈判团也不得不给予尊重;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海外华人对各国派去天津的观察团十分礼遇,因此这也是大家互敬互重,礼尚往来。

    不过令各国领事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会有这么多人赶到码头来欢迎海外华人的谈判团,而且发出经久不衰的欢呼声,这可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其实各国领事都敏锐的感觉到,这段时间以来,整个上海租界的气氛确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租界里的中国人的心气明显和以前不同,和外国人说话时,不再是缩手缩脚,畏尾畏尾,多少有了一点底气。甚至还有人在租界里传言,海外华人这一来,洋人们风光不了几天了。

    虽然各国领事知道,海外华人并没有进攻上海的意图,但租界里的中国人的心气变化,也不得不引起注意,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对租界来说可并不是什么好事。

    这时平安号己经靠岸,搭上了舷梯,秦铮带头从轮船上下来,李鸿章和刘澜涛、李红兵率先迎候上去,李鸿章拱手道:“秦政委一路辛苦了。”

    秦铮微微一笑,道:“哪里,哪里,有劳中堂大人挂念。”

    刘澜涛、李红兵也过来和秦铮打招呼,并且告诉秦铮,办事处用房己经租好了。秦铮也勉励了两人几句。这时李鸿章才向秦铮介绍各国领事。

    其实以李鸿章的身份,不用他来作介绍的事情,刘澜涛、李红兵来到上海之后,都会见过各国领事,于情于理都应该是由他们两人向秦铮介绍各国领事,轮不到李鸿章什么事。不过李鸿章抢过这个差事,当然是自有深意,他是有意在穿越者和各国之间扮演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并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秦铮到也没有太在意,在李鸿章的指引下,和各国驻上海领事一一见面。首先介绍自然是英国领事霍必阑,这是一个年约五十左右的中年人,身材颇有些发褔,但目光闪烁,显示出十分精明而狡秸的样子。法国领事白藻泰的年龄要年轻一些,身材也较瘦,头发略长,颇有几分艺术家的气质,而美国领事古纳则是一个典型的商人样子,脸上永远带着职业性的微笑,虽然明知是假的,但也不让人觉得讨厌。

    德国领事克纳佩的身材较为高大,而且神情严肃不苛言笑,完全符合严瑾、认真的德国人形像,不过和秦铮握手的时候,克纳佩的脸上却露出一丝微笑,还说了一句“希望在这次谈判中,我们能和贵方合作愉快”, 秦铮立刻就明白,这家伙己经得到了德国国的指示,只看他会在谈判中怎样帮自己。

    日本领事小田切和俄国领事德米特里耶夫则完全是两个极端,前者身材矮小而削瘦,但偏偏还穿着燕尾礼服,结果屁股后面的两条燕尾几乎要拖到地上,而且脸上则带着讨好的笑容,一见人打招呼就下意识的点头哈腰,似乎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样,实在是无法让人产生好感;而后者的身高几乎一米九,体胖腰宽,满脸胡须,活像是一头大狗熊,也不知他是穿错了礼服,还是其他原因,总之衣服崩得紧紧的,仿佛随时都会崩裂一样,而且头还老是仰着,嘴撇得可以挂油壶,眼睛快长到脑门顶上。

    和众领事们见了面; 秦铮也对各国驻上海的领事有了一个直观的印像,虽然说人不可貌像,但总体来看,各国驻上海领事的素质明显要比天津的领事高出一个层次,不过这也并不奇怪,毕竟上海要比天津重要得多,各国自然要派更有能力的人来。

第三七四章 上海(二)() 
秦铮并没有像天津那样,在码头发表讲话,因为各国领事己经在谈判团下榻的饭店——礼查饭店准备好了欢迎宴会,而且通知了各报馆的记者,因此秦铮可以在礼查饭店发表讲话,另外各国领事还希望和谈判团在礼查饭店里,就这一次谈判的日程安排进行一个简单的会晤。秦铮也没有异议,只是像围观的人群挥了挥手,说了几句“感谢大家” 的话。

    礼查饭店也就是旧时空里的浦江饭店,始建于 1846年,是这个时代上海公共租界的主要外资旅馆之一,礼查饭店自成立以后;经常是中国最早接受现代事物的场所:1867年,该店在上海最早使用煤气;1882年7月,在此安装中国首批的电灯,曾引来好奇参观的人潮;1883年,这里成为全上海最早使用自来水的地方,1897年,时任的上海道台蔡钧在礼查饭店舞厅举办大型舞会,庆祝慈禧太后六十寿辰。应邀出席舞会的有各国驻沪领事及夫人和旅沪的外国富商参加,这是在上海最早举行的大型舞会。

    汇山码头距离礼查饭店约有3公里左右,不过现在上海租界还没有汽车,因此只能用马车载送谈判团一行去礼查饭店。其实在这个时代,汽车还没有普及开;马车才是短程运输的主要工俱,而且上海公共租界为谈判团准备的马车当然都是租界里最好的马车,全部都是厢式造形的四轮马车,并且安装了宽大明亮的玻璃窗,拉车的也是从欧洲运来的高头大马,左右两侧还各有一队骑军护卫,其实到也颇有一番气势。

    由霍必澜陪同秦铮登上了第一辆马车; 领头离开; 其他每一辆马车均有一名外国领事陪着谈判团的成员; 依次离开; 不过随行的战士们则只能乘座趟蓬马车,跟在后面。

    马车行驶的速度并不快,并都装有悬挂减震系统,而且租界的道路十分平坦,因此坐在马车里十分平衡舒适,透过玻璃窗还可以看到道路两侧的充满欧式风格街景,到也十分惬意。

    十多分钟以后,车队一行到达了礼查饭店,现在的礼查饭店还只是一座二层楼的东印度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而旧时空里六层楼的浦东饭店则是在6年以后拆了现在的建筑之后重建的。

    而这时在礼查饭店的门口,也站满了人,不过这里来的人可就不是自发来看热闹的,而是应约来参加欢迎海外华人谈判团宴会的租界里的社会名流,两个租界的工部局官员,也包括现任上海道台余联沅等清廷的官员,其中大部份都是在租界里有经营的中国商人。

    原来清廷最初允许外国在中国设立租界,就是为了把外国人和中国人隔离开,因此是不允许中国人在租界里居住的,但随着租界的地域扩大,在租界里居住的外国人却并不多,这就闲置出大量的空地,于是外国人开始将租界里的房屋租给中国人,收取租金扩大收益。

    一开始在租界里居住的中国人主要是一些和各国有生意来往的买办商人,以方便自己的生意来往,因此在租界里定居的中国人并不多。但1853年9月,小刀会起义,攻占上海县城,大量中国商人、仕绅、地主都涌入租界躲避,这一批人都有相当的经济基础,因此纷纷在租界里租地建房,为自已营造舒适的居住空间,于是租界的土地、房产业顿时大涨,并带动租界的其他基础民生经济发展,外国人见有利可图,而且还能促进租界的基础建设,于是纷纷投资在租界里兴建房屋出租。并且在1854年7月的第二次土地章程中,正式确定了中国人也可以在租界里租房租地定居。

    尽管在战事结束之后,难民返乡,租界的中国人口有所回落。但随着租界工商业迅速繁荣,和租界的扩展,加上外国人对租界釆用近代的城市管理制度,环境、卫生、基础建设确实要比清廷好得多,还是有不少中国人在租界定居,甚致是开设工厂、商铺,而且又有大批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省居民,乃至海外华侨进入上海公共租界,或创业,或谋生。都造成租界里的中国人口的猛增。到了现在,上海两个租界里的外国人只有10000人左右,而中国人却达到了近30万,除了少数中国商人之外,其余大部份都是在租界里工作的普通居民。因此欢迎谈判团的,大部份都是中国人。

    秦铮在马车在礼査饭店的门停下; 秦铮和霍必澜从车上下来,立刻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饭店的经营业哈里*史密利来到两人面前,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